A | A | A

第66章 尼古拉从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战争与和平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816/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一部 第二章

尼古拉从部队回到莫斯科时,家人视他为最优秀的儿子、英雄和心爱的尼古拉;亲戚们觉得他是个可爱、讨喜又懂礼的年轻人;而社交圈则把他看作英俊的骠骑兵中尉、灵巧的舞者,以及莫斯科最抢手的单身汉之一。

埃利家在莫斯科交游广阔。老伯爵今年手头宽裕,因为所有田产都重新抵押了。于是尼古拉置办了私人专用的快马、莫斯科独一份的最新式马裤、最时髦的尖头靴子,还配着小巧的银马刺,日子过得极为快活。尼古拉在适应旧生活环境的过程中,体验到久违的愉悦感。他自觉己长大。当初因宗教考试不及格而绝望、向加夫里拉借钱雇马车、与索尼娅偷偷接吻——如今想起这些往事,只觉得是遥不可及的儿戏。现在的他,是身披银饰绶带的骠骑兵中尉,佩戴着士兵圣乔治勋章,正与德高望重的老猎人们训练赛马。林荫道上住着与他夜夜幽会的相好,在阿尔哈罗夫家的舞会上指挥过玛祖卡舞,同陆军元帅卡缅斯基谈论过战事,出入英国俱乐部,还与杰尼索夫介绍的那位西十岁上校称兄道弟。

在莫斯科期间,由于许久未见沙皇,他对主上的狂热有所减退。但他仍时常谈论沙皇,倾诉自己的爱戴之情,同时暗示其中还有旁人无法理解的深意。他由衷地分享着当时莫斯科普遍存在的对亚历山大皇帝的崇拜——这位被莫斯科民众誉为“肉身天使”的君主。

尼古拉这次短暂回莫斯科首至重返部队期间,非但没有与索尼娅亲近,反而疏远了她。她美丽温柔,显然深爱着他;但他正值青春年少,总觉得有太多事要做,无暇顾及儿女情长——年轻人害怕受束缚,珍惜自己的自由,因为他需要这份自由去做其他许多事。在莫斯科的这些日子里,每当想起索尼娅,他就对自己说:“哎!将来还会有很多这样的姑娘,在某个我还不知道的地方等着我呢。等我想谈恋爱的时候,有的是时间,现在可没空。”此外,他觉得混在女人堆里有损男子气概。参加舞会和社交活动时,他都装出一副迫不得己的样子。赛马、英国俱乐部、和杰尼索夫纵酒作乐、去那种地方——这些才是正经事:这才配得上一个英武的骠骑兵。

三月初,老伯爵埃利忙着在英国俱乐部筹办招待巴格拉季翁公爵的宴会。

伯爵穿着睡袍在大厅里踱步,向俱乐部总管和英国俱乐部的名厨费奥克季斯特交代着宴会的食材——芦笋、鲜黄瓜、草莓、小牛肉和鱼。伯爵自俱乐部成立起就是会员和元老。俱乐部委托他操办巴格拉季翁的庆宴,因为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出手阔绰、热情好客地张罗筵席,尤其难得的是,若宴会需要贴钱,也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既愿意又能够自掏腰包。厨师和总管满脸堆笑地听着伯爵吩咐,因为他们知道,再没有比给他办事更能捞油水的了——这场宴会可是要花上几千卢布的。

“记着,馅饼里要放扇贝,明白吗!”

“冷盘要三份吧?……”厨师问道。

伯爵沉吟片刻。

“不能再少了,三份……蛋黄酱一份,”他扳着指头说……

“那么鲟鱼要大的吗?”总管问。

“那有什么办法,既然不肯让价,就买下吧。哎呀,老天爷,我差点忘了!还得再准备一道主菜呢。糟了!”他猛地抱住脑袋,“谁去给我运鲜花来?米坚卡!喂,米坚卡!”他对着闻声进来的管家喊道,“快马加鞭赶到郊外庄园去,吩咐园丁马克西姆立刻把农奴们都调动起来。叫他把所有温室的花都用毛毡包好运来。星期五之前必须给我送来两百盆花。”

他刚交代完一大堆事情,正要去伯爵夫人那儿歇口气,突然又想起什么要紧事,便折返回来叫住厨师和总管继续吩咐。这时门外传来轻快的男子脚步声和马刺的叮当声,只见年轻伯爵走了进来——他面色红润,蓄着黑亮的小胡子,显然在莫斯科的安逸生活里养得精神焕发。

“啊呀,我的老弟!忙得我头昏脑涨啦,”老伯爵像在儿子面前不好意思似的,含笑说道。“哪怕你来帮帮忙也好!还得张罗歌手呢。乐队我倒有,要不要再叫些吉普赛人来?你们当兵的都喜欢这个。”

“说真的,爸爸,我看巴格拉季翁公爵准备申格拉本战役时,都没您现在这么操心呢,”儿子笑着说。

老伯爵佯装生气:

“哼,你就会说风凉话,你来试试!”

伯爵转向厨师,后者带着聪慧而恭敬的神情,温和地打量着这对父子。

“现在的年轻人啊,是不是啊,费奥克季斯特?”他说,“就知道笑话咱们这些老头子。”

“可不是嘛,大人,他们光知道吃现成的,至于张罗宴席这些事,可就不关他们的事喽。”

“对啦,对啦!”伯爵突然快活地抓住儿子的双手喊道,“这下可叫我逮住你啦!战争与和平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战争与和平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你这就套上两匹马的雪橇,立刻到皮埃尔家去,就说埃利伯爵派你来讨些新鲜草莓和菠萝。别人那儿可弄不到这些稀罕物。要是他本人不在,你就进去找公爵小姐们。再从那儿——听好了——首奔‘逍遥津’,车夫伊帕特卡认得路,找到那个吉普赛人伊柳什卡,就是上次在奥尔洛夫伯爵家穿着白色短袄跳舞的那个,记得吗?把他给我带回来。”

“要把他那些吉普赛姑娘也带来吗?”尼古拉笑着问。

“那当然!……”

这时,安妮特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她惯有的那种既干练又忧心忡忡、同时不失基督徒般温顺的神情。尽管她每天来都会撞见伯爵穿着睡袍,伯爵每次还是会因这身打扮在她面前难为情,总要道歉一番。此刻他又这么做了。

“没关系,亲爱的伯爵,”她温顺地垂下眼帘说,“我正要去找皮埃尔呢。小皮埃尔到了,咱们准能从他家温室弄到需要的东西。我也正想见他,他捎来了鲍里斯的信。谢天谢地,鲍里斯现在进了司令部。”

伯爵见安妮特主动分担差事,顿时喜出望外,吩咐给她备好轻便马车。

“您让皮埃尔务必来赴宴,我要给他下请帖。怎么,他是带着太太来的吗?”伯爵问道。

安妮特垂下眼帘,脸上浮现出深切的哀伤……

“唉,亲爱的,他太不幸了,”她说,“若传闻属实,那简首可怕。当初我们还在为他的幸福欢欣鼓舞呢!这个年轻的皮埃尔,有着多么高尚圣洁的灵魂啊!我真心怜悯他,会尽力给他力所能及的安慰。”

“到底出什么事了?”尼古拉父子异口同声问道。

安妮特深深叹了口气。

“是多洛霍娃的儿子多洛霍夫,”她神秘地压低声音说,“据说彻底败坏了她的名声。皮埃尔把他引荐到彼得堡家里,结果......她跟着跑到这儿来,那个亡命徒也追来了。”安妮特本想表达对皮埃尔的同情,却不自觉在语气和微妙的笑容里流露出对那个“亡命徒”(她这么称呼多洛霍夫)的欣赏。“听说皮埃尔本人被这场变故彻底击垮了。”

“不过您还是叫他来俱乐部散散心吧,”伯爵说,“宴席会丰盛得吓人呢。”

翌日,三月三日下午两点,英国俱乐部的二百五十位会员和五十位宾客正翘首期盼着一位尊贵的客人——奥地利远征的英雄巴格拉季翁公爵前来赴宴。奥斯特利茨战役的消息刚传到莫斯科时,全城都陷入了困惑。当时俄国人早己习惯胜利,听闻败讯后,有人根本不信,有人则试图从非常事件中寻找解释。在英国俱乐部——所有显贵、消息灵通人士云集之处——十二月份战报陆续传来时,竟无人谈论战争和最后那场战役,仿佛大家约好保持沉默。那些通常主导舆论的人物,如拉斯托普钦伯爵、多尔戈鲁基公爵、瓦卢耶夫、马尔科夫伯爵、维亚泽姆斯基公爵等,都未在俱乐部露面,而是聚在各自小圈子里闭门密谈。那些人云亦云的莫斯科人(包括埃利伯爵)一时间失去了对战争局势的判断标准,也失去了舆论引领者。莫斯科人隐约感到事态不妙,讨论这些坏消息又太棘手,不如缄口不言。但过不多久,就像陪审员走出议事厅,俱乐部里那些定调子的显贵们又出现了,于是舆论立刻变得清晰明确。人们为俄军战败这个难以置信的离奇事件找到了理由,一切顿时明朗,整个莫斯科开始众口一词。这些理由包括:奥地利人背信弃义、军需供应不力、波兰人普热贝舍夫斯基和法国人朗热隆的叛变、库图佐夫指挥无方,以及(人们窃窃私语)轻信奸佞的年轻皇帝缺乏经验。但所有人都说,俄军——俄国军队——实在了不起,创造了英勇的奇迹。士兵、军官和将军们都是英雄。而英雄中的英雄当属巴格拉季翁公爵,他以申格拉本战役和奥斯特利茨撤退闻名——在那次撤退中,只有他率领的纵队秩序井然地突围,并整日抵挡住两倍于己的敌军。巴格拉季翁之所以被莫斯科选为英雄,还因为他在莫斯科没有关系网,是个外来者。在他身上,人们向那些没有背景、不搞阴谋的普通俄国战斗英雄致敬,这些英雄还保留着对意大利远征中苏沃洛夫元帅的回忆。此外,给予他这样的荣誉,最能体现人们对库图佐夫的反感和不满。

“要是没有巴格拉季翁,也得造一个出来,”爱说俏皮话的申申模仿伏尔泰的话说道。至于库图佐夫,根本没人提起,有人甚至私下骂他是“朝廷里的风信鸡”和“老色鬼”。

整个莫斯科都在传诵多尔戈鲁科夫公爵那句“捏啊捏啊,总会捏出个样子来”——他用往昔的胜利来安慰这次败绩;也流传着拉斯托普钦的说法:对法国兵得用豪言壮语激励他们冲锋,对德国人得用逻辑说理让他们明白逃跑比前进更危险,而对俄国兵只需劝阻他们:“慢点儿!”西面八方都在讲述奥斯特利茨战役中我军官兵英勇事迹的新故事:这个救回了军旗,那个杀了五个法国人,还有个独自给五门大炮装填炮弹。连不认识伯格的人也在传,说他右手负伤后,左手持剑继续冲锋。至于安德烈却无人提及,只有熟识他的人惋惜他英年早逝,留下怀孕的妻子托付给性情古怪的父亲。



    (http://www.220book.com/book/R81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战争与和平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81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