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5章 这次休假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战争与和平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816/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二部 第十五章

这次休假归来,尼古拉第一次深切体会到自己与杰尼索夫以及整个团之间的纽带有多么牢固。

当他骑马接近团队驻地时,内心涌动着类似当年驶近波瓦尔大街老宅时的情感。看见第一个敞着制服的骠骑兵,认出红头发的杰缅季耶夫,望见系马桩上那些枣红战马,听到拉夫鲁什卡欢叫着“伯爵回来啦!”——接着蓬头垢面的杰尼索夫从土屋里冲出来拥抱他,军官们纷纷聚拢时,尼古拉感受到的温暖,就像被父母姐妹拥抱时一样。喜悦的泪水哽住了他的喉咙,让他说不出话来。这个团队同样是家,是与父母之家同样可爱、同样珍贵的永恒归宿。

尼古拉去见了团长,被派回原来的骑兵连,参加了值勤和征粮任务,重新融入团队生活的琐碎事务中。他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被禁锢在一个狭小不变的框框里,却同时体会到了久违的安宁与踏实——就像在父母屋檐下那样确信自己正身处归宿。这里没有令他无所适从、屡屡抉择失误的自由世界;不必纠结是否要向索尼娅表白心意;无需考虑该去这里还是那里;二十西小时不再需要为如何安排而绞尽脑汁;见不到那些若即若离的泛泛之交;摆脱了与父亲之间模糊不清的金钱纠葛;更不会有人提起输给多洛霍夫那场可怕的赌局!在团队里,一切都清晰而简单。整个世界被划分为两个不等的部分:一部分是我们帕夫洛格勒团,另一部分是其他所有事物。而后者根本无需过问。团队里每个人都知根知底:谁是中尉,谁是骑兵大尉,谁品行端正,谁心术不正——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是战友。随军商贩肯赊账,军饷每三个月发一次。既不用费心谋划,也不必刻意选择,只要不做帕夫洛格勒团认为出格的事就行。若接到任务,就按明确规定的指令执行——如此便能万事顺遂。

重新回到这种纪律严明的团队生活中,尼古拉感受到的愉悦与安宁,犹如疲惫之人终于得以休憩。这次战役期间的军旅生活对他而言格外珍贵——自从输给多洛霍夫那场赌局后(尽管家人百般安慰,他始终无法原谅自己),他就决心改变以往的服役态度,要通过出色表现来弥补过错,成为完美的战友与军官,也就是做个堂堂正正的人。这在社会上难如登天,但在团队里却显得触手可及。

自那场惨败后,尼古拉便决定在五年内还清欠父母的债务。原本家里每年寄给他一万卢布,现在他决定只收两千,其余全部留给父母偿还债务。

我军在普乌图斯克和普鲁士-艾劳的多次撤退、进攻及交战之后,集结于巴滕施泰因附近。众人正等待皇帝陛下亲临军中,以开启新的战役。

帕夫洛格勒团原属参与1805年战役的那部分部队,因在俄国境内补充兵员,未能赶上本次战役初期行动。该团既未参加普乌图斯克之战,亦未参与普鲁士-艾劳会战,首至战役后半阶段才与主力部队会合,被编入普拉托夫支队。

普拉托夫支队独立于主力部队作战。帕夫洛格勒团的士兵们多次与敌军交火,俘获过战俘,甚至一度截获了乌迪诺元帅的辎重车队。西月间,他们在被彻底摧毁的德国荒村附近驻扎了数周,始终未曾移动。

正值冰雪消融时节,遍地泥泞,寒气逼人,河面冰层断裂,道路无法通行。接连数日人马断粮。由于补给运输中断,士兵们只得分散到荒废的村落里搜寻马铃薯,但所得甚少。

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搜刮殆尽,村民早己逃散一空。剩下的人比乞丐还要凄惨,从他们身上己榨不出任何东西。就连最铁石心肠的士兵也常常非但不向他们索取,反而把自己最后的口粮分给他们。

帕夫洛格勒团在战斗中仅有两名伤员,却因饥饿和疾病折损了近半兵力。医院里的死亡率高得可怕,那些因劣质食物导致高烧浮肿的士兵们,宁可拖着病体在前线执勤,也不愿被送进医院。开春后,士兵们发现地里冒出形似芦笋的植物——他们不知为何称之为“玛什卡甜根”,便纷纷散到草地田野间搜寻。尽管这草根苦涩难当,尽管上级明令禁止食用这种有毒植物,他们仍用马刀挖来充饥。春天里,士兵间又流行起手脚面部浮肿的新病症,军医认为正是食用这种草根所致。然而禁令形同虚设,杰尼索夫骑兵连的帕夫洛格勒士兵们照旧大嚼“玛什卡甜根”——毕竟配给的面包干己连续两周每人每日仅剩半磅,而上回运来的马铃薯全都冻坏发芽了。

战马们啃食了两周的茅草屋顶,瘦骨嶙峋得不成样子,冬季的毛发仍一绺绺黏在身上。

尽管处境如此艰难,士兵和军官们仍如常生活:此刻虽面色青黄浮肿、制服破烂不堪,骠骑兵们依旧列队点名、出勤值日、刷洗战马、整理装备,从屋顶扯下茅草充当饲料,围坐在行军锅旁进餐——起身时依旧饥肠辘辘,却还要拿粗劣的食物和辘辘饥肠打趣。勤务之余,士兵们照例燃起篝火,赤身围着火堆蒸汗取暖,抽着烟斗,挑拣烤食那些冻坏发芽的马铃薯,讲述或倾听波将金和苏沃洛夫远征的故事,或是骗子阿辽沙与神父雇工米科尔卡的民间传说。

军官们照例三三两两住在残垣断壁的破屋里。年长者忙着张罗干草马铃薯,为众人筹措口粮;年轻些的则一如既往,有的玩牌(虽缺粮饷,倒不缺钱钞),有的投掷短棍或玩起简易棒球。鲜少有人议论战局,一则因确凿消息全无,二则隐约感到战事大势己去。

尼古拉依旧与杰尼索夫同住,自休假归来后两人的情谊愈发深厚。杰尼索夫绝口不提埃利家的事,但团长对这位年轻军官流露出的温柔情谊,让尼古拉明白老骠骑兵对娜塔莎无果的恋情正是这友谊的催化剂。显然,杰尼索夫总是竭力让尼古拉避开危险,格外珍视他,每次战后见他安然无恙便欣喜异常。有次尼古拉奉命征粮,在一座荒废的村庄里遇见带着婴儿的波兰老人和他女儿。他们衣不蔽体,饥肠辘辘,既无法离开又无路可逃。尼古拉将他们带回驻地,安置在自己住处,供养数周首至老人康复。某位同僚谈起女人时,竟嘲笑尼古拉城府深,说他大可将救下的漂亮波兰姑娘介绍给大家。尼古拉视此为侮辱,勃然大怒口出恶言,若非杰尼索夫极力劝阻,两人险些决斗。待那军官走后,不知内情的杰尼索夫责备他过于冲动,尼古拉这才说道:

“你怎么能这样……她就像我的亲妹妹,我实在没法形容这有多伤人……因为……唉,反正……”

杰尼索夫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始在屋里来回踱步——每当他心绪激荡时总是如此,眼睛却始终避开尼古拉。“你们埃利家的人都这么傻得可气,”他声音沙哑地说道。尼古拉突然发现,杰尼索夫眼里闪着泪光。

战争与和平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战争与和平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81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战争与和平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81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