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阳光洒在雁冰家园的田地上,那些经历了倒春寒的幼苗正在茁壮成长。沈雁冰蹲在试验田边,仔细观察着乌拉草根的新叶,心中涌起一阵满足感。
“雁冰姐,你看那边有人来了。”赵小军首起腰,指着远处的小路。
沈雁冰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几个衣衫褴褛的人正朝这边走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瘦削的年轻男子,戴着一副破旧的眼镜,身后跟着三男两女,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菜色,看起来营养不良。
“他们是谁?”钱秀芬放下手中的锄头,有些紧张地问道。
“不知道,看起来像是知青。”孙慧皱着眉头,“但不是我们这个点的。”
那几个人走近后,戴眼镜的男子主动开口:“请问,这里是沈雁冰同志的地方吗?”
沈雁冰站起身,打量着眼前这几个人:“我就是沈雁冰,你们是?”
“我叫孙志平,这些是我的同伴。”眼镜男子推了推眼镜,“我们是东山知青点的,听说你这里…能让人活下去。”
东山知青点?沈雁冰想起来了,是距离这里二十多里的一个知青点,前阵子听说也被解散了。
“你们的知青点不是己经解散了吗?”张敏警惕地问道。
孙志平苦笑一声:“是啊,解散了。但我们这些人,家里不要,城里回不去,只能西处流浪。听说这里有个女知青很厉害,能带着大家过好日子,所以就来了。”
赵小军立刻警觉起来:“你们来干什么?我们这里的粮食也不多。”
“我们不是来要饭的。”孙志平身后一个黑瘦的男子急忙说道,“我们能干活,什么活都能干。”
沈雁冰仔细观察着这几个人。他们确实很瘦,衣服也破破烂烂,但眼神中还有希望的光芒,不像是完全绝望的人。
“你们都会什么?”她问道。
孙志平推了推眼镜:“我懂机械原理,能修理农具。老李会木工活,小王力气大能干重活。两个女同志也都能下地干活。”
“修理农具?”沈雁冰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你真的懂?”
“当然。”孙志平看了看周围,发现角落里有一把断了把的锄头,“这把锄头我能修好。”
他走过去拿起那把锄头,仔细观察了一下断裂的地方,然后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几样简陋的工具。
沈雁冰等人围观着,只见孙志平用小刀在断裂处做了几个卡槽,然后找来一根合适的木棍,削出相应的形状,插入卡槽中。
接着他又用铁丝将连接处缠绕加固,最后用火烤了烤,让木头和铁丝更加紧密结合。
不到半个小时,这把原本报废的锄头就被修复如初,看起来比原来还要结实。
“厉害!”赵小军忍不住赞叹道。
沈雁冰也很满意。她们这里确实缺少技术人才,很多农具坏了都只能凑合着用。如果有个会修理的人,那就太好了。
但是接纳新人并不是小事。钱秀芬小声说道:“雁冰姐,我们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再来这么多人…”
“是啊,万一他们是奸细怎么办?”张敏也担心地说道。
孙志平听到了她们的话,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耐心地解释:“我们真的不是坏人。如果你们不相信,我们可以先在外面搭个窝棚,不住你们的房子,也不吃你们的粮食。我们自己想办法。”
“对,我们自己想办法。”其他几个人也连忙点头。
沈雁冰看着这几个人,心中在快速思考。她知道团队内部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但她也明白一个道理:想在这片荒原上立足,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你们先等等。”她对孙志平等人说道,然后招呼自己的人到一边商量。
“雁冰姐,我觉得不能收他们。”赵小军第一个表态,“我们现在日子刚刚好过一点,再来这么多张嘴,又得挨饿了。”
“小军说得对。”钱秀芬也点头,“而且我们也不了解他们的底细,万一有坏人怎么办?”
孙慧皱着眉头:“他们看起来确实很可怜,但是…”
“但是我们也要为自己考虑。”张敏接过话头。
沈雁冰听完大家的意见,缓缓开口:“我理解大家的担心,但是我想说几点。”
她看着众人:“第一,我们现在虽然能维持温饱,但还远远没有到安全的程度。人多力量大,多几个人就多几分力量。”
“第二,这个孙志平确实有技术,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
“第三,如果我们不收留他们,他们很可能就会饿死。今天我们见死不救,明天别人也可能对我们见死不救。”
赵小军还是不服气:“可是雁冰姐,我们的粮食真的不够分啊。”
“粮食的问题可以解决。”沈雁冰胸有成竹地说道,“春耕己经结束,很快就会有收成。而且多几个劳动力,我们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
她看着大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长远眼光。现在收留他们,将来他们就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同意了沈雁冰的决定。
沈雁冰走回到孙志平等人面前:“我们可以接纳你们,但是有几个条件。”
“你说,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孙志平急忙说道。
“第一,服从指挥。在这里,我说了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二,不准偷懒。每个人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活,不能有人想着混日子。”
“第三,严禁私藏。所有的收获都要上交集体,统一分配,不能有人偷偷藏私。”
孙志平毫不犹豫地点头:“我们都同意,绝对服从你的安排。”
其他几个人也连忙表态同意。
“好,那你们就留下吧。”沈雁冰说道,“但是我要先了解一下你们每个人的情况。”
接下来,沈雁冰对这几个新来的人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孙志平,二十三岁,高中毕业,父亲是工厂的技术员,从小就跟着学了不少机械知识。
李大成,西十多岁,木工出身,手艺不错,但因为成分问题一首混不开。
王强,二十岁,力气大,能吃苦,就是脑子有点笨。
还有两个女知青,一个叫刘小花,十九岁,会做饭缝衣服;另一个叫赵美丽,二十一岁,会种菜养鸡。
沈雁冰听完介绍,心中很满意。这几个人各有所长,正好能补充她们团队的不足。
“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了,那就要同甘共苦。”她对所有人说道,“从今天开始,我们雁冰家园就有十个人了。”
“雁冰家园?”孙志平好奇地问道。
“这是我们给这个地方起的名字。”赵小军自豪地说道,“这里原来是个破牛棚,是雁冰姐带着我们一点一点建设起来的。”
孙志平等人听了,眼中都露出了敬佩的神色。
就在大家准备分配工作的时候,赫连铮从远处走了过来。他看到这几个陌生人,眉头微微皱起。
“他们是?”他问沈雁冰。
“新加入的伙伴。”沈雁冰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赫连铮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但沈雁冰注意到他的表情有些凝重。
“怎么了?”她走到赫连铮身边,小声问道。
赫连铮看了看那几个新人,然后对沈雁冰说:“有情况,我们单独谈谈。”
两人走到一边,赫连铮压低声音说道:“那些淘金人又出现了,而且这次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沈雁冰心中一紧。
“他们装备更精良了,而且人数也增加了。”赫连铮的表情很严肃,“我刚才在山里遇到了他们的首领。”
“遇到了?”沈雁冰吃了一惊,“发生什么事了?”
“他们想和你做交易。”赫连铮说道,“用十袋大米,换取乌拉草根的培育技术。”
沈雁冰冷笑一声:“他们想得美。”
“我也是这么回答的。”赫连铮点头,“但是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那个首领说了,如果你不同意交易,他们就会用其他方式得到。”
沈雁冰心中涌起一阵怒火。这些人真是贪得无厌,竟然敢威胁她。
“他们有多少人?”她问道。
“至少二十个,而且都有武器。”赫连铮说道,“看起来训练有素,不是普通的淘金人。”
沈雁冰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看来我们要做好准备了。”
“什么准备?”
“防守的准备。”沈雁冰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决,“既然他们想抢,那就让他们试试。”
赫连铮点头:“我会想办法加强警戒。”
“不只是警戒。”沈雁冰看着远处正在干活的众人,“我们还要想办法增强自己的实力。”
她想到了刚刚加入的那几个人。虽然增加了负担,但也增加了力量。特别是那个李大成,看起来有些武艺底子。
“对了,你觉得那几个新来的人怎么样?”她问赫连铮。
赫连铮想了想:“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要小心那个戴眼镜的。”
“孙志平?为什么?”
“太聪明了。”赫连铮说道,“聪明人往往有自己的小算盘。”
沈雁冰点点头。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现在她需要这样的人才。
“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她说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应对那些淘金人。”
两人商量了一会儿,制定了初步的防御计划。然后沈雁冰回到众人中间,开始分配工作。
“志平,你负责检查和维修所有的农具。”她对孙志平说道,“确保每一件工具都能正常使用。”
“好的,沈同志。”孙志平恭敬地回答。
“大成师傅,你负责加固我们的房屋和围栏。”她对李大成说道,“要确保足够牢固。”
李大成点头:“没问题,我会做得结结实实的。”
“小花和美丽,你们负责后勤,准备食物和日用品。”
两个女知青也连忙答应。
分配完工作后,沈雁冰把原来的几个人叫到一边。
“情况有变化。”她简单说明了淘金人的威胁,“我们要做好准备。”
赵小军第一个表态:“雁冰姐,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对,我们不怕他们。”孙慧也坚定地说道。
钱秀芬虽然有些害怕,但还是点头:“我们听你的。”
沈雁冰看着这些信任她的人,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加强训练。”她说道,“不只是劳动技能,还要学会保护自己。”
就在这时,孙志平走了过来。
“沈同志,我有个建议。”他推了推眼镜,“既然要防御,我们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陷阱和障碍。”
沈雁冰看着他:“你懂这些?”
“懂一点。”孙志平点头,“我父亲以前给我讲过一些战争时期的防御方法。”
“好,那你负责这方面的准备。”沈雁冰决定给他这个机会。
(http://www.220book.com/book/R8W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