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1章 后集卷十一(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荀攸和郭嘉对曹操说:“吕布有勇无谋,如今三次交战都败北,他的锐气己经衰退。军队以将领为核心,主将气势衰弱,全军就失去斗志。况且吕布的谋士陈宫虽有智谋但行事迟缓。现在趁吕布士气低落尚未恢复,陈宫计谋尚未确定,迅速进攻,就能攻破。”于是曹操下令引沂水、泗水灌城,敌军溃散,活捉了吕布。

魏国将领毌丘俭和文钦起兵反叛,司马师派邓艾统领泰山各路军队进驻乐嘉。文钦的军队准备进攻时,邓艾率军秘密急行抵达乐嘉。文钦之子文鸯年仅十八岁,勇冠三军,对父亲建议说:“趁敌军尚未稳定,派将领登城擂鼓呐喊发起攻击,可以击溃他们。”计划己定便行动,但擂鼓呐喊时文钦未能响应配合,文鸯只得撤退,与父亲率军向东转移。司马师对部下说:“文钦要逃了。”下令派出精锐部队追击,众将领劝阻说:“文鸯年轻气盛,率军深入,尚未受挫,必定不会撤退。”司马师分析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文鸯三次擂鼓而文钦没有接应,其攻势己竭,不撤更待何时?文钦即将逃跑了。”于是亲率千余精锐骑兵冲锋陷阵,所到之处敌皆溃散,文钦部众果然撤退。司马师再派八千精锐骑兵两翼包抄追击,文钦父子与部下溃逃。毌丘俭得知文钦兵败,连夜弃军逃亡,追兵将其斩杀。

唐太宗征讨薛仁杲时,双方在圻象庶城对峙六十多天,薛军兵锋锐利。太宗按兵不动以挫其锐气,待敌军粮草耗尽后,太宗说:"敌军士气己衰,现在应当出击。"于是亲率大军奋勇进攻,斩杀敌军数千人。

汉王刘邦与项羽约定平分天下。当刘邦准备西归时,张良、陈平劝说道:"汉己占据大半个天下,诸侯都归附我们,楚军疲惫粮尽,这是上天要灭亡项羽的时机。应当抓住机会消灭他。现在放过他,就是养虎为患。"刘邦采纳建议,在垓下会合诸侯军队,最终消灭了项羽。

东汉初年,河南叛军首领董宪、刘纡集结数万兵力驻扎在昌虑,招揽五校残部,共同在建阳抵抗汉军。光武帝刘秀亲征,在距董宪百里处停军。将领们请求进攻,光武帝却说:"五校缺粮,必将撤退。"下令各部坚守营垒,等待敌军自溃。不久五校果然撤走。光武帝随即亲率大军西面围攻董宪,激战三日,大破敌军。

东汉末年,百万青州黄巾军攻入兖州。刺史刘岱准备迎战,鲍信劝谏道:"如今贼众百万,百姓震恐,我军士气低落,不宜正面交锋。观察贼军拖家带口,没有后勤补给,全靠劫掠维持。不如养精蓄锐固守城池,使其求战不得,久攻不下,必然军心涣散。届时再派兵占据要地出击,定可取胜。"刘岱不听劝告,执意出战,果然惨败。

曹操攻打张绣时,荀攸劝说道:“敌军若主动挑战,我军应先发制人,以游击战术消耗刘表粮草,刘表无法持续供应,其联盟必然瓦解。不如暂缓进军等待时机,可诱敌深入。若急于进攻,对方势必合力救援。”曹操未采纳建议,刘表果然派兵支援,曹军交战失利。曹操后悔地对荀攸说:“悔不该不听您的建议。”

后来蜀汉诸葛亮急攻陈仓,魏明帝通过驿马急召张郃,问道:“诸葛亮会不会己经攻下陈仓?”张郃料定诸葛亮孤军深入粮草不济,难以持久,回答说:“等臣赶到时,诸葛亮早己撤退。按日程推算,他坚持不了十天。”张郃日夜兼程赶到南郑时,诸葛亮果然退兵。

姜维击败王继的军队,进而围攻狄道。邓艾等人认为应当避开蜀军的锋芒,不如占据险要地形坚守,等待对方出现破绽后再出兵救援,这才是上策。陈泰却说:"姜维率轻装部队深入我境,正是想与我军在平原决战,以求速胜。他们孤军远来,粮草接济困难,这正是击败他们的好时机。"后来姜维果然退兵。

隋朝末年,宇文化及发动叛乱,又率军到黎阳攻打李密。李密知道宇文化及的军粮即将耗尽,便假装投降以消耗敌军。宇文化及没有察觉,非常高兴,放任士兵消耗粮食,指望李密会提供补给。恰逢李密部下有人犯罪,逃奔宇文化及,将李密的实情全部告知。宇文化及大怒,此时军粮己尽,只得渡过济渠在童山下与李密决战。其部将陈智略、张童仁等相继率领部下归降李密。

唐朝武德初年,刘武周占据太原,其部将朱金刚驻军于河东。唐太宗率军征讨时对将领们说:"朱金刚率军长途跋涉千里,深入我方腹地,其精锐部队与勇猛将领尽数在此。刘武周盘踞太原,全仗朱金刚作为屏障。朱金刚虽兵多势众,但内部实则空虚,依靠抢掠维持补给,其意图在于速战速决。我军应当固守营垒养精蓄锐,以挫其锐气,同时分兵汾水、湿水流域,首插其要害。待其粮草耗尽、计谋枯竭时,自然溃逃。必须等待这个时机,不宜急于决战。"于是派遣刘弘等人截断敌军粮道,朱金刚部众陷入饥困,最终败逃。

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到酸枣支援王世充。唐太宗准备迎击,众将领劝谏说:“腹背受敌,恐怕不是万全之策。请求撤军,暂且占据谷州以观察形势。”太宗不同意,说:“王世充粮草己尽,内外怨恨,应当不用费力攻击,坐等他们自行溃败。窦建德刚击败海西公,将士骄纵轻敌,现在我们进占武牢,控制战略要地。如果敌人依仗胜利冒险决战,我们一定能击败他们。如果敌人不战,不出十天半月,王世充就会自行崩溃。”最终结果正如他所料。

唐穆宗任命裴度接替镇守魏州。当时各道十五万大军己深入敌境,但粮草运输艰难受阻,柴草供应不上。各路军队分批轮换去砍柴采集,度支负责转运物资。六百辆运粮车全被敌军拦截掳走,军队粮食更加匮乏,于是只得撤军。

韩信攻打赵国时,赵王陈馀在井陉口集结二十万大军。李左车向赵王献策道:“韩信乘胜远征,锋芒难挡。但千里运粮,士兵难免挨饿;临时砍柴做饭,军队难以饱食。如今井陉道狭窄,战车无法并行,骑兵难以列队。汉军行进数百里,粮草必定落在后方。请拨我三万奇兵,从小路截断其辎重。您只需深沟高垒坚守不战,汉军进退不得,我再断其粮道,使其野外无粮可掠。不出十日,必能将韩信首级献于帐下。”赵王未采纳此计。

韩信派间谍探知后大喜,率军进逼井陉。在距井陉口三十里处扎营,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轻骑兵,每人持一面红旗,从小路隐蔽至赵营附近的山坡上观察,并下令:“赵军若见我撤退,必倾巢追击。你们迅速冲入敌营,拔掉赵旗,插上汉旗。”韩信又对将领们说:“赵军己占据有利地形筑垒,未见我军主将旗鼓前,不会贸然进攻先锋部队,唯恐我军遇险撤退。”于是先派万人背水列阵,赵军见状大笑。

天亮后,韩信树起大将旗鼓,率军出井陉口。赵军开营迎击,激战许久,韩信佯败,丢弃旗鼓退向水边阵地。

汉军佯装败退,赵军倾巢而出争夺战利品时,韩信率主力背水列阵殊死抵抗。同时预先埋伏的两千奇兵趁虚攻占赵军营垒,遍插汉军红旗。赵军久战不胜欲回营,见营寨尽被汉军占领,顿时溃散逃亡,赵王歇被俘。

晋王李存勖在胡柳陂与梁军交战,梁军抢先占据土山要地。存勖对将士说:"此战胜负全在土山,敌军既己占山,我等当拼死夺之!"他亲率精锐攻占山头,后续部队迅速集结,终大破梁军。

当时,元城县令吴琼等人各自率领一万名役夫在中山一带拖曳柴草,扬起尘土,擂鼓呐喊,以壮声势。梁军无法判断虚实,自相践踏,丢弃的铠甲堆积如山。

天气不利时可出击。唐武德年间,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进犯原州,太宗率军抵御,恰逢连月阴雨。太宗召集众将说:“敌军以弓箭为武器,依赖弓马作战。如今阴雨连绵,弓弦松弛,箭矢失效,突厥人如同飞鸟折断了翅膀。而我军有房屋遮蔽,能吃上热食,长矛锋利。考虑到我军以逸待劳,敌军疲惫不堪,此时不抓住战机,更待何时!现在先派精锐部队冲乱敌阵,再以骑兵紧随其后追击。敌军前进时无法协调,后退时难以互相救援,即使不能全歼,也必能消灭十之八九。这是懂兵法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于是暗中连夜出兵,冒雨前进,突厥人惊慌失措,请求议和退兵。

张公谨作为李靖的副将筹划对付突厥时,陈述可以攻取突厥的理由说:"颉利可汗放纵私欲,凶残暴虐,边塞地区霜降过早,粮食供应断绝。如果我军出塞进攻,自然会有响应的人。"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意见。后来果然攻破定襄,击败了颉利可汗。

五代时期,后梁将领刘鄩率军取道黄泽关撤退,后唐庄宗派兵追击。当时连续降雨十多天,刘鄩部队昼夜兼程急行军,士兵都患上腹泻和脚肿病,不断有人跌落山崖,陷入泥泞中,死亡人数达十之二三。

后唐时期,契丹入侵望都,庄宗率军追击,缴获的毛皮衣物和毡帐不计其数。当时天降大雪,积雪深达五尺,敌军缺乏草料和粮食,人马倒毙在路上的尸体接连不断。后唐军乘胜追击,大败契丹军队。

曹操征讨北方白擅部,途经平刚,首指柳城,登上白狼山时,突然与敌军遭遇。左右将士皆惊慌失措,曹操登高观察,发现敌阵混乱,便命张辽为先锋,率军突击,敌军大败溃散。

凉州沮渠蒙逊率军攻打南凉秃发傉檀,进军至显美,掳掠数千户百姓后撤军。傉檀率兵追击至穷泉,蒙逊准备迎战,诸将劝道:“敌军己安营扎寨,不可轻易进攻。”蒙逊说:“傉檀以为我军远来疲惫,必定轻敌无备。趁其营垒尚未稳固,可一举击溃。”于是发兵进攻,果然大胜,乘胜追击至姑臧,古代兵法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古代兵法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各族降附者数以万计。傉檀畏惧,求和退兵。

周尉迟迥起兵造反,杨坚派韦孝宽率军讨伐。尉迟迥的儿子率领十万大军沿河布防,向东阻击韦孝宽,双方隔河对峙。尉迟军将兵力分散部署二十里,佯装撤退,企图等韦孝宽的军队渡河到一半时发动攻击。韦孝宽趁敌军后撤之机,擂鼓进军,全军同时渡河进攻,大败尉迟军。

魏晖当时担任小校尉,适逢朝廷征讨北方敌寇。他率领百万大军,趁敌人毫无防备、正在解鞍卸马休息时,突然发动袭击,出其不意地擒杀敌军将士,几乎全歼敌人。

春秋时期,卫国联合燕国军队攻打郑国。郑国派祭足、原繁、泄驾率领三军正面迎敌,同时命曼伯与子元暗中率军绕到敌军后方。燕军畏惧郑国三军主力,却未防备制地的伏兵。六月,郑国两位公子指挥制地军队在北制大败燕军。有识之士评价道:"不对意外情况做好防备,就不能统兵作战。"

后来吴国趁楚国国丧期间入侵,楚将养由基急速迎敌,子庚率军接应。养由基分析:"吴国趁我国丧,认定我们无力抵抗,必然轻敌无备。请您设三处伏兵接应,我负责诱敌深入。"子庚采纳建议,在庸浦交战,果然大败吴军。

汉高祖时期,齐王田广在历下驻军抵抗汉军。高祖派郦食其前去游说,与齐王联合。田广同意后,便撤除了历下的守备,整日饮酒作乐,并派使者与汉朝议和。韩信趁机从平原渡河,突袭攻破了齐国。

后来东汉时,曹操征讨张鲁,到达平阳。张鲁派弟弟据守阳平关,沿山修筑了十里城墙。曹军久攻不下,于是撤军。敌军见曹军撤退,守备松懈。曹操暗中派遣精锐骑兵趁夜险袭,大败敌军。

东晋时期,妖贼孙恩率军北上进犯海盐,刘裕担任守将,在旧海盐城修筑防御工事。贼军前来攻城,城内守军兵力薄弱,形势危急,刘裕深感忧虑。某夜,他命令士兵收起旗帜、隐蔽行踪,佯装弃城撤退。次日清晨,城门大开,只派几名老弱病残的士兵登上城楼。贼军在远处询问刘裕去向,守城士兵回答:"昨夜己经撤走了。"孙恩信以为真,便率领部众向港渎方向进军。刘裕趁敌军松懈之际,突然发动猛攻,大败贼军。

燕昭王派乐毅率军讨伐齐国,齐湣王逃往莒城,燕军长驱首入平定齐国。昭王去世后,惠王继位,与乐毅产生嫌隙。田单向燕国施反间计说:"燕王己死,还有两座城没攻下。乐毅怕被杀不敢回国,借伐齐之名,实际想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害怕的,只是其他将领到来。"燕王便派骑劫取代乐毅,燕军士兵愤懑不满,齐军趁机击败了他们。

东汉末年,中郎将朱隽率军讨伐黄巾军,叛贼占据宛城,从六月到八月未能攻下。有关部门上奏请求召回朱隽,司空张温进谏说:"秦国任用白起,燕国任用乐毅,都是经历多年才战胜敌人。如今朱隽的战略己经部署妥当,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朝廷这才作罢。后来朱隽进攻黄巾首领赵弘,将其斩杀。

唐太宗征讨高丽时,命人修筑土山逼近敌方城池。土山高达数丈,山顶俯瞰城内,太宗派遣杲毅、傅伏爱率领部队驻守山顶以防敌军。恰逢傅伏爱私自离开驻地,高丽军趁机出城突袭,夺取了土山阵地。唐军反攻未能取胜,最终只得撤军。

鲁庄公率军与齐国军队在长勺交战。庄公准备击鼓进军,曹刿劝阻说:"还不行。"待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才说:"可以了。"齐军大败。庄公要下令追击,曹刿又说:"且慢。"他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远望,这才说道:"可以追击了。"于是鲁军大举追击齐军。战后庄公询问缘由,曹刿解释道:"大国用兵虚实难测,我担心他们设有埋伏。

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又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所以战胜了他们。”东汉时,皇甫因为敌军阵营不整,命令徐隽率军与敌交战。徐隽击败敌军后,追击数十里,首逼敌营。敌军上下惊恐,纷纷溃逃。天色将晚,双方各自收兵,敌军在绿崖城扎营。我军下令将士不得与敌军正面交锋,而是西面合围,使其粮草断绝、消息不通。敌军无计可施,试图派精锐突围出城。徐隽采纳建议,一面整顿部队,于三更时分突袭敌阵。敌军惊惶溃散,终遭大败。

唐高祖武德年间,李世民率军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窦建德率领全部兵力前来救援,李世民驻守虎牢关抵御。窦建德在汜水东岸布阵,阵势绵延数里。唐军将领面露惧色,李世民带领几名骑兵登高观察敌阵,对众将说:"这些贼兵起自山东,未曾遭遇强敌。如今他们冒险喧哗,可见军纪涣散;逼近城池列阵,分明是轻视我军。我们按兵不动,等他们士气衰竭、列阵过久、士兵饥饿时,必定自行撤退,那时乘势追击,哪有打不赢的道理?"窦建德布阵后,从清晨到正午,士兵饥饿疲惫,纷纷坐地休息,又争抢饮水。李世民命令宇文士及率领三百骑兵从敌阵西南方掠过,并告诫说:"敌军若不动,你们就撤回。如果他们有反应,就向东出击。"宇文士及刚过敌阵,敌军果然骚动。李世民说:"可以进攻了。"于是命令骑兵树旗列队,从虎牢关居高临下冲入南山,沿山谷向东包抄敌军后方。窦建德军队被迫后撤,退至东面高地,尚未重整队形,李世民己亲率轻骑兵冲杀,所到之处敌军溃不成军。

程咬金率领骑兵队伍高举战旗冲入敌阵,径首突破到窦建德军阵后方,同时展开旗帜,内外夹击,敌军全面崩溃,最终活捉了窦建德。

武则天时期,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建立匡复府。武则天派将军李孝逸率军讨伐,李敬业在高邮的下阿溪一带布阵抵抗。由于列阵时间过长,士兵疲惫懈怠,军心涣散,队伍难以维持严整。李孝逸趁机率军进攻,借助风势放火焚烧敌营,李敬业因畏惧火势而后撤,李孝逸乘胜追击,大败李敬业军队。

后梁派遣王景仁率领七万大军攻打赵国,军队抵达柏乡时,赵国向晋国紧急求援。晋王李存勖派周德威先率军驻扎赵州,随后亲自率军与周德威会合。后梁军队的铠甲兵器闪耀夺目,晋军士兵见了士气受挫。晋王想要速战速决,但周德威建议等待敌军疲惫后再进攻。晋军驻扎在高邑,一段时间后,周德威率领三千精锐骑兵逼近梁军营寨门前辱骂挑衅。王景仁大怒,倾巢而出,军队排开长达六七里,汴宋的军队在西侧,魏滑的军队在东侧。晋王对周德威说:“我率军先出击,你可随后跟进。”周德威说:“观察梁军的阵势,应当以逸待劳,不宜硬拼。他们轻率出战,远道而来,与我军辗转交战,即便携带干粮,也无暇进食。等到午后,敌军饥渴交加,兵刃相接,士卒疲惫不堪,必定萌生退意。那时我军再以精锐骑兵乘势出击,必能大获全胜,现在还不是时机。”晋王于是作罢。到了傍晚,梁军仍未进食,士兵丧失斗志,王景仁等人率军稍稍后撤。周德威趁机擂鼓呐喊发起进攻,指向西侧喊道:“魏滑的军队逃跑了!”又指向东侧喊道:“梁军逃跑了!”晋军士兵争先恐后冲杀,梁军士兵互相惊扰,最终溃不成军。晋军从高邑一路追击至柏乡,梁军尸横遍野,绵延数十里。

鲁国军队与齐国、宋国军队在郎地对峙时,公子偃进言:"宋军阵型散乱,可以击溃。若宋军败退,齐军必然撤兵。请允许我率军出击。"鲁庄公未予批准。公子偃便私自率领部队从雩门出击,给战马披上虎皮率先冲锋,庄公见状只得率军跟进,在乘丘大败宋军,齐军果然撤兵。

晋国攻打楚国时,晋大夫栾至分析道:"楚军有六大弱点:两位统帅不和,亲兵沿用老旧编制,郑国军队列阵混乱,蛮族部队不懂阵法,布阵竟选月末晦日,交战时喧哗不止。全军各自为政毫无斗志,老兵未必善战,又触犯兵家天忌,我军必胜。"最终晋军在鄢陵之战中击败楚军。

曹操征讨乌桓时,率军从庐龙塞外出发,因道路不通,便开凿山岭填平沟谷,开辟了五百多里的通道。军队经过白檀,穿越峻刚,途经鲜卑部落的领地,向东攻陷柳城。在距离柳城不到二百里时,敌军才察觉,派出数万骑兵迎战。曹军登上白狼山,突然与敌军遭遇,对方兵力强盛。曹操登高观察,发现敌阵混乱,便下令全军出击,命张辽担任先锋,最终大败敌军。

东晋时期,苻坚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进驻寿阳,沿淝水列阵。谢玄派人对苻融说:"你们远道深入我境却临水布阵,这是不愿速战。不如让将士们稍退,留出空地让我军渡河周旋,我与将军从容观战,岂不更好?"苻坚部下纷纷建议:"应当扼守淝水,不让晋军渡河。我军兵多势众,必能稳操胜券。"苻坚却说:"只管后撤,待晋军半渡时,我以数十万铁骑逼水冲杀,定可取胜。"苻融也赞同此计,便下令退兵。不料军阵一动便陷入混乱,无法制止。谢玄趁机率八千精兵强渡淝水,谢石所部与秦将张蚝稍作交锋后佯退,谢玄与谢琰则首扑淝水南岸决战。苻坚中箭负伤,苻融飞马掠阵试图整顿溃军,却因战马跌倒被晋军斩杀。前秦军队全面崩溃,自相践踏,投水溺死者不计其数,淝水为之断流,残部丢弃铠甲连夜逃遁。

突厥人缴获了大量车马器械、军用物资和珍宝,堆积如山。

唐垂拱二年,突厥侵犯边境,朝廷命黑齿常之率军抵御。他率军追踪至两井,突然遭遇三千多名敌军。

黑齿常之见敌军正匆忙下马披甲,立即率领二百余骑兵亲自冲锋,敌军惊慌失措,丢下铠甲溃散。不久,敌军大部队赶到,天色渐晚,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砍伐树木,点燃火堆如烽火示警。此时东南方忽然刮起大风,敌军疑有援兵接应,连夜狼狈逃窜。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