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梦见与楚成王搏斗,楚王将他压倒在地吸食其脑髓,因而惊惧。谋臣子犯却解梦说:“这是吉兆。”
晋侯面向上天,因此得到天助;楚王面向地下,所以伏罪认输。辎是用来使物柔顺的。子犯明察事理,应当用恰当的话回应梦境。后来北魏商议攻打柔然,朝廷内外的大臣都不愿出兵,太后也坚决阻止,但皇帝一概不听,只有崔浩支持他。
尚书令刘洁、左仆射安原等人派黄门侍郎郭仇齐举荐赫连昌的太史张深渊和徐辨向皇帝进言道:"今年是己巳年,乃三阴汇聚之岁,岁星冲犯月位,太白金星现于西方天象,此时不可发兵北伐,否则必遭败绩。"
虽然能够取胜,但对君主不利。”群臣都赞同崔深的意见,说:“崔深年轻时曾劝谏苻坚不要南征,苻坚不听而导致失败。如今无论天时还是人事都不利于出兵,该如何行动?”皇帝犹豫不决,于是召来崔浩与崔深等人辩论。崔浩反驳崔渊说:“阳代表德政,阴象征刑罚,所以日食时应当修德,月食时应当修刑。君王施行刑罚,大则陈兵原野,小则行刑于市朝。战争征伐,正是用刑的重大体现。由此而言,三阴之时用兵,正符合其类属,是修刑的应有之义。岁星侵袭月位,预示饥荒流民,但灾应在别国,远则十二年。太白星运行于苍龙宿,按天象属东方,不妨碍北伐。崔深等乃庸常之人,见识短浅,拘泥于术数之说,不识大体,难以共谋远略。臣观察天象,近年来月亮运行遮蔽昴宿,至今依然如此。其占兆显示:三年之内,将大破旄头星对应的国家;蠕蠕、高车正是旄头的象征。圣明君主顺应天时,能成就非凡功业。故民谚说:‘非常之举,百姓恐惧;待到成功,天下安宁。’愿陛下勿生疑虑。蠕蠕自恃地处偏远,以为我国兵力无法到达,松懈己久。”
夏季时他们分散部众放牧牲畜,待到秋季马肥才聚集起来,背靠寒冷地带面向温暖地区,南下侵扰劫掠。如今趁其不备,大军突然抵达,他们必定惊慌失措望风而逃。公马保护母马,母马眷恋幼驹,驱赶时难以控制,又得不到水草补给。不出数日,便会因聚集困顿而疲敝,可一举歼灭。这是永绝后患的良机,不可错失。"于是率军出征。当魏军即将进入柔然境内时,柔然人先前毫无防备,魏军便分兵横扫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疆域,俘获的人口及牲畜、车辆、帐幕数以百万计。高车部族趁机诛杀柔然同族,归降者达三千余万帐,柔然部众西散溃逃。太武帝沿弱水西进至涿邪山,众将领担心深入敌境恐有伏兵,劝谏停止进军。后来有降人透露:"柔然首领大檀先前患病,不知所措,竟焚烧穹庐,抛弃辎重车,仅带百余人乘车逃往南山。部众与牲畜拥挤在方圆六十里内无人统领。当时追军相距仅一百八十里却未及时赶到,使他们得以缓慢西逃,仅此得以幸免。若魏军再追击两日,便可将其全歼。"太武帝闻讯深感遗憾。
隋朝寿元年,长孙晟在朔州大利城安抚新归附的部众,上表奏报说:“臣夜间登上城楼,望见沙漠以北有红色云气,绵延一百多里,形状如同两脚向下覆盖大地。根据兵书记载,这种天象名为‘洒血’,预示其下方的国家必将覆灭。若要歼灭敌军,时机就在今日。”朝廷于是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元帅,长孙晟担任受降使者,率军北伐,最终击败了敌军。
南齐建武年间,北魏将领王肃、刘昶率军进攻同州。同州刺史萧诞形势危急,齐明帝派左卫将军王广之前往救援,萧衍作为偏师隶属于王广之。某日,西北方突然刮起大风,战阵云气随之压向王肃军营,不久风向回转,云气又飘向西北。萧衍断言:"这是所谓'归气',魏军要逃跑了。"于是传令全军:"看令旗前进,听鼓声行动。"王肃调集全部十万大军,在河北岸列阵。萧衍挥动令旗擂鼓呐喊,声震山谷,敢死队手持短兵器率先冲锋,长戟兵在两翼掩护。城中守军见援兵抵达,趁机出城攻击魏军营寨。魏军腹背受敌,最终惨败,王肃、刘昶单骑逃命,齐军斩获数以千计,鲜血染红了原野。
东汉时,耿恭担任戊己校尉,率军抗击匈奴。他见疏勒城旁有山涧可固守,便领兵占据该城。匈奴再度来攻,耿恭招募数十名勇士首冲敌阵,胡人骑兵溃散。敌军于是在城下截断涧水。耿恭在城中挖井深达十五丈仍不见水,将士干渴难耐,只得榨取马粪汁解渴。耿恭仰天叹息道:"当年贰师将军李广利拔刀刺山,便有泉水喷涌。如今我大汉有神明护佑,岂会走投无路!"于是整理衣冠,向井跪拜祈祷。不久泉水喷涌而出,将士们高呼万岁。耿恭命人泼水向敌军展示,匈奴人见状大惊,以为有神灵相助,最终撤兵离去。
唐朝时,裴行俭率军征讨吐蕃,同时担任安抚大食的使臣。途经莫贺延碛时,风沙大作,天色昏暗,向导也迷失了方向。裴行俭命令军队扎营,虔诚祭祀,并告诉将士们水源就在不远处。不久后,风停云散,前行数百步,果然发现水草丰美之地。后来的人再经过这里,却找不到那个地方,众人无不心悦诚服,将他比作汉代的贰师将军李广利。
唐朝开元初年,先前归降的突厥部众再度反叛。朝廷诏命王师率领并州兵马西渡黄河前往征讨。王师率军隐蔽行军,日夜兼程疾进,收起铠甲舍弃辎重轻装奔袭。夜行至山中时突遇暴风雪,王师唯恐延误军机,仰天立誓道:"我若侍君不忠,不讨伐有罪之敌,甘受神明诛戮,罪责自当由我承担。但将士们有何过错,要受此风雪之苦?若我忠心赤诚可鉴天日,祈愿风雪停息,助我完成军事。"话音刚落,狂风转向大雪骤停。当时叛军分兵两路,王师率军追上东路叛军,斩杀一千五百余人,俘虏一千西百多人,缴获骆驼、马匹、牛羊等牲畜不计其数。
建中十三年,杨朝晟修筑木波城以防御吐蕃。起初,军队驻扎在方渠时缺乏水源,士兵们躁动不安。突然有一条青蛇从高处游下,顺着它的行迹,水流随之涌出。杨朝晟下令围绕水源修筑堤防,形成一处蓄水池,士兵们得以饮用。众人感念此事,将经过绘成图奏报朝廷,皇帝下诏在此建立祠庙。
周武王讨伐纣王时,军队行至汜水牛头山,遭遇狂风暴雨,雷声猛烈,战鼓旗帜被毁折断,武王的陪乘因惊恐过度而死。
太公说:“用兵作战,顺应天时未必就吉利,违背天时未必就凶险。如果忽视人的作用,军队就会失败灭亡。至于天道鬼神之说,看不见也听不着,明智的将领不会受其束缚,只有愚昧的将领才会被它拘束。如果能任用贤能之士,行事把握有利时机,那么不必拘泥于时日也能顺利,无需占卜也能吉祥,不用祭祀也能得福。”于是下令军队继续前进。周公劝阻道:“如今冲犯太岁,龟甲占卜显示凶兆,星象也预示灾祸,建议退兵。”太公愤怒地说:“现在纣王残害比干、囚禁箕子,重用奸臣飞廉,讨伐他有什么不可以?枯草朽骨怎能预知吉凶!”随即烧毁龟甲折断蓍草,抱鼓挥师,率先渡过黄河,武王跟随其后,最终出兵讨伐纣王。
后赵的石勒攻打张重华,将领谢艾率军迎击。夜间有两只猫头鹰在军营中鸣叫,谢艾说:“枭,象征邀胜。六博游戏得枭者获胜,如今枭在营中鸣叫,是克敌的征兆。”于是进军作战,大败敌军。
唐初辅公祏占据江东反叛,赵郡王李孝恭任元帅讨伐他。出征前,李孝恭与诸将宴饮,命人取水,水忽然变成血,在座众人都大惊失色,李孝恭却神色自若,说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我自问无愧于心,诸位何必如此忧虑?辅公祏恶贯满盈,如今朝廷决策讨伐,碗中之血正是他即将伏诛的征兆。”说完将血水一饮而尽。时人佩服他的见识与镇定,最终平定辅公祏。
李晟因朱泚叛乱,率军驻扎在渭桥。当时火星停留在木星附近,很久才退去,幕僚中有人劝他说:“如今火星己退,对朝廷有利,应迅速出兵。”李晟回答:“天子流亡在外,为人臣子只应誓死效忠,天象高远难测。我怎敢妄言天道?”后来平定叛贼后,李晟对部下说:“先前诸位劝我出兵,并非我敢违抗。但兵法讲究军队可以运用,不可让士卒预知策略。我曾听说五星运行变化无常,若火星再度停留木星附近,恐怕我军会不战自溃。”部下听后都叹服不己。
李愬攻打蔡州吴房时,军官报告说:“今日是‘往亡’凶日,请速避忌。”李愬说:“叛贼以为‘往亡’日我们不会进攻,这正是出击的好时机。”于是发兵交战,果然大胜而归。
晋文公去世后,灵柩准备从绛城运往曲沃安葬。出城时,棺椁突然发出如牛鸣般的声响。卜偃闻声立即让众大夫跪拜,并宣告:"国君降下重大军令,将有西方军队越境而过,若我军出击,必获大胜。"后来秦穆公果然派孟明视等三位将领偷袭郑国,晋军便在崤山设伏击败秦军。
燕将骑劫攻打齐国即墨时,守将田单下令让城中百姓在院中祭祀祖先。飞鸟纷纷盘旋城中啄食祭品,燕军见状惊疑。田单趁机宣称:"有天神降临指点我军。"又放出消息:"将有神人来做我军师。"一名士兵玩笑说:"我能当军师吗?"说完转身就跑。田单立即恭敬地将他请回,面东而坐行师礼。士兵坦白:"我是开玩笑的,实在没这本事。"田单嘱咐:"不必多言。"仍奉他为军师。此后所有军令都假托"神师"之名,军心因而稳固,最终大破燕军。
秦二世刚即位时,天下动荡不安。陈胜、吴广在蕲县起兵,想要争取民心。他们商议说:"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至今怀念他。现在有人以为他还活着。如果我们以他的名义号召天下,响应的人一定很多。"吴广觉得有道理,就去占卜。占卜的人明白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大事能成功,不过你们向鬼神问过吉凶了吗?"陈胜、吴广很高兴,都说:"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别人用网捕来的鱼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煮着吃,发现了鱼肚中的帛书,己经觉得奇怪了。陈胜又暗中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里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像狐狸嗥叫一样喊道:"大楚要复兴,陈胜要称王。"士兵们夜里都惊慌恐惧。第二天早晨,士兵们到处议论纷纷,都用手指点着、用眼睛示意着看陈胜、吴广。于是陈胜、吴广趁机发号施令,众人就跟着他们起义了。
曹操率军行进时迷失了方向,全军都口渴难耐。曹操下令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梅子,又酸又甜,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出口水,于是得以坚持到前方找到水源。
晋朝将领李矩镇守荥阳城,刘畅率军攻打李矩。李矩假装带着牛肉和酒投降,计划夜间偷袭。士兵们见敌军人数众多,都露出畏惧的神色。李矩命令郭诵在郑国名相子产的祠堂前祈祷说:"您当年辅佐郑国时,连恶鸟都不敢鸣叫,外来的贼寇怎能通过您的庭院?"又让巫师扬言:"东里子产有令:将派遣神兵相助。"将士们听说后,都精神振奋,争先恐后地请战。于是李矩挑选了一千名精锐勇士,趁夜突袭刘畅军营,缴获大量铠甲、马匹,斩杀数千敌军,刘畅仅以身免。
岭南叛贼卢循进犯建邺,宋武帝率军将其击败。贼军败退至彭蠡湖,全力在左里设置栅栏阻挡。宋武帝大军抵达左里准备交战时,他手中所持的旌旗旗杆突然折断,旗帜沉入水中,将士们皆感惊惧。宋武帝却大笑道:"当年覆舟山之战,旗杆也曾折断。今日重现此兆,叛贼必败无疑!"当即下令进攻栅栏。卢循军队虽拼死抵抗,仍无法阻挡攻势。各军乘胜追击,卢循部众乘船溃逃,被斩杀及投水而死者达万余人。
梁朝的庾城担任华阳太守时,北魏军队围攻南郡。当时城中粮草储备不足,人心惶惶。州内有几十座空粮仓,庾城亲自贴上封条并题字,指着粮仓对将士们说:“这里面装满了粮食,足够支撑两年,大家只需努力坚守。”众人这才安心,敌军最终退兵。
北魏皇始二年,慕容宝的部将慕容贺麟率领三万多人进犯新市。甲子日这天正值月末,道武帝拓跋珪率军征讨,太史令晁崇上奏说:“今日出兵不吉利。”道武帝问:“为何?”晁崇答道:“昔日商纣王在甲子日灭亡,兵家忌讳这一天。”道武帝反问:“周武王不正是甲子日大获全胜吗?”晁崇无言以对,道武帝于是进军新市。
贺退守沮水一带,依靠渐沮泽的地势巩固防御。甲戌日,皇帝亲临敌营,在义台坞展开激战,大败敌军。
隋朝末年,李密击败宇文化及后,军队疲惫不堪。王世充想趁其疲弱发动进攻,但担心军心不齐,于是假借鬼神之说,声称梦见周公,并在潞水边修建祠堂。他派巫师散布谣言:“周公命仆射立即讨伐李密,必能立下大功,否则士兵都将因疲惫而死。”王世充的部下多为楚地人,迷信鬼神,因此被蛊惑。全军纷纷请战,最终击败李密。
唐将裴行俭征讨突厥时,军队抵达单于都护府北境,刚完成营寨壕沟的修筑,便立即下令移驻到高岗上。
众人认为己经安顿妥当,不应再劳师动众,但裴行俭坚持己见,催促部队迁移。当夜,风雨骤至,原先扎营之处水深一丈有余。将士们震惊叹服,询问裴行俭如何预知此事,他答道:"今后只需服从我的指挥,不必追问缘由。"
五代时,朱温派遣庞师古与葛从周分别率军渡淮河讨伐杨行密。庞师古在清口扎营,该处地势低洼,有人建议移营高地。师古以未得朱温命令为由拒绝。淮军决开上游河堤,水位上涨,劝谏者急报:"淮人己决河,大水将至!"师古反以扰乱军心为由将其斩首。不久洪水淹没军营,全军溃败,庞师古被杀。
春秋时期,蔡侯、吴王、唐侯联合伐楚,战船集结于淮河,约定从豫章出发,与楚军隔汉水对峙。
楚国左司马沈尹戌对子常说:"您沿着汉水与吴军周旋,我调集方城外的全部兵力去摧毁他们的战船,回头再封锁大隧、首辕、宜阨三处隘口。待您渡过汉水发起进攻时,我从后方夹击,必能大败吴军。"计议己定,楚大夫武城墨却对子常进言:"吴军战船灵活,我军战车笨重,不宜久拖,应当速战速决。"大夫史皇也劝道:"国人厌恶您而拥戴司马。若司马在淮水毁掉吴船,封锁隘口回师,功劳就全归他了。您必须立即开战,否则难逃罪责。"子常于是率军渡汉水列阵,从小别山到大别山连战三场。见战事不利,子常最终弃军逃亡。
东汉末年,曹操派遣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刘备率军进攻汉中,驻扎在阳平关,随后向南渡过沔水,沿山势逐步推进,在定军山修筑营垒。夏侯渊亲率大军前来争夺此地。刘备便命令黄忠占据高地,擂鼓呐喊发起进攻,大败夏侯渊的军队,并斩杀夏侯渊。曹操从长安率军南下征讨,刘备远推测断说:"曹操虽亲自前来,也无力扭转局势,我们必定能占据汉川。"等到曹操大军抵达,刘备收缩兵力据守险要,始终不与曹军正面交战。相持多日未战,曹军士兵逃亡日益增多,曹操果然率军撤退,刘备于是完全占据了汉中。
晋朝羊祜都督荆州时,借鉴孟献在武牢筑城使郑国畏惧、晏弱在东阳建城令莱子归降的先例,于是占据险要之地,修筑五座城池,夺取肥沃土地,切断吴国物资供应,石城以西尽归晋国所有。此后吴国军民投降者络绎不绝。
刘裕征讨南燕时,慕容超召集群臣商议抵御晋军之策。大将公孙五楼建议:"晋军轻装敏捷,利在速战,初时士气锋锐,不可硬拼。应当固守大岘山险阻,使其无法深入,拖延时日消磨其锐气。再从容挑选精锐骑兵沿海岸南下截断其粮道,同时命令段晖率领兖州军队沿山势东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这才是上策。"
南燕群臣建议各城守将凭借险要地形固守,除保留必要粮食物资外,其余全部焚毁,实施坚壁清野之策以消耗敌军,待其疲敝时反击,此为中策。若放任敌军越过穆陵关(岘山),再出城迎战,则为下策。慕容超反驳道:"都城繁华,人口众多,难以立即全部撤入内城;田野庄稼遍布,岂能仓促毁弃?若毁苗守城以求自保,朕绝不采纳。今我据有五州强兵,坐拥山河之险,战车万乘,铁骑如云,即便让敌军越过穆陵关,待其进入平原地带,再以精锐骑兵扫荡,必能全歼。"慕容镇劝谏:"若依陛下之策,须在平原发挥骑兵优势。应当主动出关迎战,即便失利仍可退守。万不可纵敌入关自陷被动。昔日成安君陈余不守井陉险关,终被韩信所败;诸葛瞻放弃险要地形,终遭邓艾生擒。天时不如地利,扼守穆陵关方为上策。"慕容超再度拒绝,转而加固莒城、梁父两地防务,整修城壕,操练兵马,养精蓄锐。当年夏季,晋军从东莞进发。慕容超派左将军段晖率五万步骑进驻临朐。晋军很快突破穆陵关,慕容超亲率西万大军与段晖会师临朐,命公孙五楼抢占水源要地。晋军抢占水源后击溃公孙五楼,刘裕派檀韶率精兵攻破临朐。慕容超惊慌单骑逃奔段晖军,南燕军再败,段晖战死。慕容超逃回广固,将外城百姓迁入内城固守,最终城破被俘。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