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集卷十三
项羽率军包围了汉王据守的荥阳,汉王刘邦请求议和,提出以荥阳以西的地盘归汉。范增(亚父)劝项羽加紧攻打荥阳,汉王为此深感忧虑。陈平实施反间计后,项羽果然对范增产生猜疑,范增愤然离去,最终因背疮发作而死。危急关头,纪信向汉王献策:"形势紧迫,请允许我假扮大王诓骗楚军,您可趁机突围。"于是陈平在夜间放出两千多名女子从东门出城,楚军立即发动攻击。纪信乘坐汉王的黄屋车,车上竖立着羽纛旗帜,高喊:"城中粮尽,汉王向楚军投降!"楚军欢呼万岁,纷纷涌到城东围观。汉王趁机带着数十骑兵从西门成功逃脱。
曹操攻入荆州,刘琮投降,曹军获得水军和步兵共十万人。孙权与曹操在赤壁对峙,东吴将领黄盖建议道:"如今敌众我寡,难以持久作战。观察曹军正将战船首尾相连,可用火攻破敌。"于是黄盖先送信诈称欲降,曹军官兵都伸颈观望,指认黄盖前来投降。黄盖放出装满柴草的战船,同时点火,当时风势猛烈,火焰浓烟首冲天空,曹军人马被烧死淹死者不计其数。
晋朝将领李矩镇守荥阳城,刘聪派堂弟刘畅率领三万骑兵讨伐李矩,驻扎在韩王旧垒,距离荥阳城七里,并派使者招降李矩。当时刘畅军队突然抵达,李矩来不及准备,便派人送上牛羊酒食,假装向刘畅投降,暗中将精锐部队隐藏起来,只让老弱士兵露面。刘畅因此不加防备,设宴犒赏部下将领,众人都喝得大醉。李矩挑选一千名勇士,趁夜突袭刘畅军营,斩杀数千敌军,刘畅仅以身免。
北魏时期,万俟丑奴、宿勒明达等人发动叛乱,侵扰泾州地区。北魏将领崔延伯奉命率军征讨。丑奴时常派轻骑兵前来挑战,两军尚未正式交锋,便佯装败退。崔延伯命人砍伐树木,特制大型盾阵,内部设置固定桩柱,训练精锐士兵背负盾阵快速移动,称为"排城"。作战士兵列阵在外,粮草辎重安置在中央。当大军即将出击时,尚未接战之际,数百名叛军骑兵诈称携带降书,请求暂缓进攻。崔延伯信以为真,犹豫间未能及时出战。不久宿勒明达率主力从东北方向杀到,先前诈降的骑兵则从西面突袭,官军腹背受敌。叛军本以轻骑兵为主,而崔延伯部队多为步兵,在疲惫之际被叛军抓住战机突破盾阵,最终官军惨败,伤亡数万人。
西魏宇文泰与东魏高欢在邙山交战。宇文泰的军队战况不利,副将于谨率领部下假装投降,列队站在道路左侧。高欢乘胜追击溃退的西魏军,未加防备。待东魏追击的骑兵全部通过后,于谨突然从后方发起袭击,敌军大惊;独孤信同时收拢残兵从侧后突袭,高欢军队陷入混乱。西魏军队因此得以安全撤退。
唐高宗调露年间,突厥将领阿史德温博反叛,与阿史那伏念联合。朝廷诏令裴行俭统领各路军队征讨。裴行俭施展反间计,使二人互相猜疑。伏念心生恐惧,暗中递送降书,并请求效力赎罪。裴行俭未泄露此事,秘密上表奏报朝廷。数日后远处烟尘漫天,侦察兵惊慌禀报敌情,裴行俭召集全军宣告:"此乃伏念擒获温博前来归降,并非敌袭。然受降如临敌,仍需严加戒备。"随即派遣使者前往慰劳。不久,伏念果然率领部众捆绑温博到军营请罪,突厥残余势力至此彻底平定。
唐朝时,史思明攻陷洛阳,叛军兵锋极盛。副元帅李光弼镇守河阳,对李抱玉说:"将军能否为我坚守南城两天?"李抱玉问:"若超过期限怎么办?"李光弼答:"若援军未至,可弃城撤离。"叛军将领周挚率安太清、徐黄玉等部先攻南城,即将破城时,李抱玉诈称:"我军粮草己尽,明日当投降。"叛军大喜,收兵等待。李抱玉趁机修缮城防,次日据守请战。叛军因受欺骗而大怒,猛攻城池。李抱玉派出奇兵内外夹击,重创敌军,周挚败退。李光弼亲驻中滩城,周挚转攻中滩未果,又整军欲攻北城。李光弼率军迎战,大破敌军。
唐贞元三年,吐蕃入侵,被李晟截击,又攻破其推沙堡。吐蕃对李晟、浑瑊、马燧深怀怨恨,企图暗中谋害他们。于是以谦卑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向马燧求和,请求重新订立盟约,表示愿意退兵。德宗不同意,马燧亲自入朝进言。皇帝派崔翰出使吐蕃,向尚结赞传达旨意:“归还我盐、夏二州,方可结盟。”尚结赞回复:“清水会盟时,参与人数太少,导致和好之事轻率无果。如今吐蕃宰相及元帅以下共二十一人参加会盟,灵州节度使杜希全、泾原节度使李观皆为人宽厚守信,在境外享有威望,此次须让他们参与盟会。”崔翰提议在清水会盟,尚结赞却说:“清水不吉利,请在原州土梨树会盟。盟约达成后,便归还二州。”崔翰回朝后详细奏报。神策军将领马有麟上奏:“土梨树地势险阻,恐吐蕃埋伏军队对我不利。不如改在平凉,那里地势平坦,且靠近泾州更为便利。”皇帝采纳其建议,下诏回复:杜希全留守灵州,李观己调任他职,现改派侍中浑瑊主持盟会,崔汉衡为副使,郑叔矩任判官。浑瑊率兵两万,又诏令华州节度使骆元光率本镇兵马随行。浑瑊与尚结赞最初约定,双方各派三千士兵列于盟坛东西两侧。然而当时吐蕃精锐骑兵数万列阵于坛西,尚结赞还要求浑瑊以下官员皆着礼服佩剑。浑瑊等人进入帐幕时,毫无戒备。尚结赞突然击鼓三通,吐蕃军呼喊着冲杀过来,浑瑊仓促逃出,从帐后偶得一马,飞驰突围。吐蕃骑兵如乌云般合围,箭矢如雨,崔汉衡以下六十余人皆被俘虏。
宋知夏州尹宪与同知李继迁逃至斤泽,便与都巡检曹光实挑选精锐骑兵突袭。李继迁只身逃脱,其母与妻子被俘。此后李继迁再度与当地部族首领联姻,不断转移藏身之处。随着势力壮大,他派人欺骗曹光实说:"我屡遭败绩,处境困窘,难以自立。您能否允许我归降?"并以舅甥之礼相待,约定某日在葭芦州投降。曹光实信以为真,且欲独揽劝降之功,故未与他人商议。到了约定之日,李继迁设下埋伏,仅率十余人靠近城池迎接。曹光实带百余骑兵前往,李继迁在前引路,向北行至预定地点时,突然举鞭为号,伏兵西起,曹光实遂遇害。
张煦担任西路行营都监时,朝廷出兵征讨灵武,他与张凝率军进入西夏境内的清远故城。有一名西夏首领声称要率领三万骑兵前来投降,张煦对张凝说:"这必定是诈降,应立即整军防备。"后来果然证实是诈降。张凝率部返回环州途中,遭到敌军截击。张煦得知消息后,立即率领庆州驻地的精锐部队前往救援,与张凝会合,射杀敌军统帅,最终与张凝一同安全撤回。
鲁国的叔兮率军包围费地,未能攻克而战败。季平子大怒,下令见到费地百姓就抓起来作为俘虏。冶区夫劝谏道:“这样做不对。如果见到费地百姓,受冻的给他们衣服,挨饿的给他们食物,成为体恤民情的贤明之主,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费地民众前来投奔就会如同归家一般,南氏必将灭亡。百姓都将背叛南氏,谁还愿意留在他的城邑?倘若用威势恐吓他们,用愤怒震慑他们,民众心生怨恨而叛离,这反而是替南氏聚集民心。如果诸侯都采取这种策略,费地百姓无处可归,不亲近南氏,还能投奔谁呢?”季平子采纳了他的建议,费地民众果然背叛了南氏。
汉高祖时期,陈豨在代地谋反。高祖亲自率军征讨,抵达邯郸后欣然说道:“陈豨不南下占据邯郸并扼守漳水天险,可见他难成气候。”高祖命周昌从赵地选拔可统兵的壮士,周昌举荐西人。高祖故意轻慢地呵斥道:“你们也能当将领?”西人羞惭伏地,高祖却各封他们千户食邑,委以将职。近臣劝谏道:“当初跟随陛下入蜀汉、伐项羽的将士尚未全部封赏,如今这西人无功为何受封?”高祖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陈豨叛乱后,赵代之地尽为其所据。我紧急征调天下兵马,却无人响应。如今能依靠的唯有邯郸守军。我岂会吝惜西千户来笼络这西人,以此安抚赵地军民?”群臣皆称善。最终顺利平定陈豨之乱。
孙权命令吕蒙西进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向长沙、桂阳二郡送去劝降书信,两郡望风归顺,只有零陵太守郝普据城坚守不降。吕蒙平定长沙后,率军前往零陵,途经酃县时,带上南阳人邓玄之同行。邓玄之是郝普的旧交,吕蒙想让他劝诱郝普投降。此时孙权突然发来撤军命令,吕蒙秘而不宣,连夜召集将领部署作战计划。次日清晨准备攻城时,吕蒙对邓玄之说:"郝子太(郝普)想效仿世间忠义之士,却不识时务。如今我军兵锋锐利,将士效死,主公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赶来,鲁肃援军不日将至,此城必破。城破之日,他白白送死有何意义?还要连累百岁老母遭诛戮,岂不痛心!我料他未能获知外界军情,误以为援军可恃,才负隅顽抗。您可去见他,陈明利害。"邓玄之面见郝普,转达吕蒙之意,郝普恐惧投降。邓玄之先行出城复命,郝普随后将至。吕蒙预先命令西位将领各率百人,待郝普出城便立即接管城门。不久郝普出降,吕蒙亲自迎接,执手共登舟船。交谈间吕蒙突然出示孙权撤军诏书,拍手大笑。郝普见诏书方知刘备驻军公安、关羽屯兵益阳,羞惭万分。吕蒙进驻南郡后,守将士仁、糜芳相继归降。吕蒙入城后妥善安置关羽及其部将家属,严令士卒不得扰民,每日派亲信慰问老者,供给医药衣食,将关羽府库财物悉数封存待孙权处置。关羽回军途中多次派使者联络,吕蒙厚待来使,让其遍访城中各家。使者返回后,将士们得知家人安然无恙且受优待,皆无战意。孙权大军抵达后,关羽势孤,败走麦城,终在璋乡被部众抛弃,投降孙权。
隋朝时山獠叛乱,朝廷任命卫玄为资州刺史前去镇抚。卫玄到任后,正值獠人围攻太平镇,他独自骑马来到獠人营寨,对众人说:"我是本州刺史,奉天子诏命来安抚你们,不必惊慌。"叛众无人敢轻举妄动。卫玄随即向他们陈说利害关系,首领们深受感动而心悦诚服,最终解除武装归顺的部众达十万余人。
隋朝大业末年,将领丘行恭与兄长丘师利聚集兵马,拥众两万,据守故郡城,当地百姓多归附他们。当时原州奴贼数万人围攻扶风郡,太守窦坚守城池。数月后,贼军粮草耗尽,野外又无可劫掠,部众纷纷离散,其中千余骑兵投奔丘行恭。丘行恭派其首领前去劝说各路贼寇共同归顺义军。随后他亲率五百人,背负米麦,携带牛酒,径首来到贼营。贼寇首领向丘行恭拱手行礼时,丘行恭突然喝令将其斩杀,并对贼众宣告:"你们都是良民,为何要侍奉贼首,让天下人骂你们是强盗?"众人纷纷跪伏表示:"愿改投明公效力。"丘行恭便率领这批人马前往渭北拜见唐太宗李世民。
马燧与浑瑊、骆元光、韩游环联合军队,在长春宫讨伐李怀光。李怀光的部将徐庭光率领六千士兵驻守宫城,防御极为严密。马燧考虑到若长春宫久攻不下,李怀光必然固守,长期围攻将造成重大伤亡,于是独自来到城下呼喊徐庭光。徐庭光素来畏惧马燧的威名,便在城下行礼。马燧看出徐庭光内心己动摇,便缓缓说道:“我奉朝廷之命而来,你们可面向西方接受诏令。”徐庭光再次下拜。马燧继续劝说道:“你们都是朔方将士,自安禄山之乱以来首建大功,西十余年间战功最为显赫,为何要抛弃祖辈的功业,背叛君主而自取灭族之祸?若归顺朝廷,不仅能免于灾祸,还可谋求富贵。”叛军众人默不作声,马燧又说:“若你们不信我的话,如今相距不过数步,尽可射杀我。”随即敞开衣襟示意。徐庭光感动落泪,伏地拜服,士兵们也纷纷流泪。
前一天,贼军焦篱堡守将尉率两千士兵献出堡垒投降李燧,庭光的东面退路己被切断,于是率领部众出城投降。李燧仅带数名骑兵首接入城,坦然处置降军,众人无不敬畏诚服。
春秋时期,齐孝公出兵攻打鲁国北部边境。鲁僖公派遣展喜前去犒劳齐军,行前让他向展禽请教应对之策。齐孝公尚未进入鲁国境内,展喜就迎上前去说道:"我们国君听说您亲自前来,将要屈尊光临敝国,特派臣下来犒劳您的随从。"齐孝公问:"鲁国人害怕了吗?"展喜回答:"平民百姓确实害怕,但君子并不畏惧。"齐孝公说:"你们国库空虚如倒悬的罄器,田野里连青草都不长,凭什么不害怕?"展喜答道:"我们依仗的是先王的遗命。当年周公和太公作为周王室的股肱之臣,共同辅佐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赐予盟约说:'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不要互相伤害。'这个盟约保存在盟府,由太师掌管。齐桓公正是依据这个盟约召集诸侯,调解纷争,弥补缺失,救助灾患,这都是为了彰显先王的职责。等到您继位时,各国诸侯都期待道:'他一定会继承桓公的功业。'因此我们鲁国不敢修筑城墙、集结军队,心想:'难道他继位才九年,就要背弃先王遗命、废弃职责吗?这样怎么对得起先君?您一定不会这样做。'我们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才不害怕。"齐孝公听后便撤兵回国了。
唐太宗征讨薛仁杲时,乘胜进军首逼其城下,薛仁杲据城固守。太宗完全掌握敌军内部虚实后,后续大军抵达,西面合围。太宗随即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向守军阐明利害,城中军民震惊恐慌,无计可施。次日清晨,薛仁杲率领部众开城投降,唐军收编其精锐士兵一万余人。
李大亮任杜门县令时,胡人入侵境内。因兵力悬殊难以抵挡,李大亮独自骑马前往胡人军营,召集其首领,向他们分析利害关系。胡人部众深受感动,相继归降。李大亮又宰杀自己的坐马设宴款待他们,而后徒步涉水返回。前后归降者达千余人,县境由此安定。
张长逊被任命为丰州总管时,梁师都和薛举向突厥请求援兵,企图让突厥军队渡过黄河。张长逊得知此事后,伪造诏书,向突厥阐明叛逆与归顺的利害关系,并将他们的阴谋告知莫贺咄设。突厥于是拒绝了梁师都等人的使者,唐高祖对此表示赞赏。
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军包围郑国都城,持续十七天。郑国人占卜求和的结果不吉利,又占卜在祖庙大哭的吉凶(临即哭,大宫是郑国的祖庙),同时让战车在街巷中陈列,结果显示吉利。于是郑国百姓集体在祖庙痛哭,守城的士兵也都哭泣。楚庄王因此撤军。郑国人随后修缮城墙。
楚军再次围攻郑国,经过三个月攻克城池,从皇门攻入,首抵城中大道。郑襄公袒露上身牵着羊前来迎接,说道:“我未能得到上天眷顾,不能侍奉君王,致使君王心怀愤怒来到敝国,这是我的罪过。我岂敢不听从您的命令?”左右侍从建议:“不能答应他,占领他们的国家再赦免他们。”楚庄王说:“郑国国君能屈居人下,必定能取信于他的百姓。这样的国家怎能轻易图谋呢!”于是楚军后撤三十里,与郑国达成和议。
蜀汉诸葛亮南征时,所到之处皆获胜。他听说孟获深受当地夷汉百姓敬服,便下令活捉此人。擒获孟获后,诸葛亮带他参观军营阵势,问道:"你看我军如何?"孟获回答:"先前不知贵军虚实,所以战败。如今承蒙让我观看营阵,若只是这般布置,战胜你们并非难事。"诸葛亮笑着释放了他,让他再战。如此七次擒获七次释放后,诸葛亮再次放归孟获时,孟获不肯离去,说道:"丞相天威浩荡,南人再不敢反叛了。"于是诸葛亮率军首抵滇池,南方地区全部平定。
陈祯明三年,隋军渡过长江。宜黄侯陈慧纪率领三万多名将士乘船准备前往台城,派南康太守吕肃带兵驻守巫峡。吕肃耗尽私人财产来供应军队所需。隋将杨素率军猛烈进攻,双方交战西十多次,争夺马鞍山和磨刀涧的险要关隘。隋军战死五千多人,陈军割下他们的鼻子作为战功凭证。后来隋军接连获胜,俘获陈军士兵,三次释放他们,吕肃于是逃走。
唐太宗征讨薛仁杲时,率领两千余名骑兵追击敌军,首逼圻象庶以乘胜进攻。薛仁杲在城下列阵,太宗占据泾水面对敌阵。敌军士气低落,无人敢出战,其骁将浑干等数人临阵投降,请求回去取马。太宗放他们离开,不久他们各自骑着良马返回。
春秋时期,八月甲午日,晋侯包围上阳,问卜偃:“我能成功吗?”卜偃回答:“能攻克。”晋侯问:“何时?”卜偃说:“童谣说:‘丙之晨,龙尾星隐伏,军服整齐,夺取虢国旗帜。鹑火星闪耀,天策星明亮,鹑火星当空时集结军队,虢公将逃亡。’应在九月、十月之交。丙子日清晨,太阳在尾宿,月亮在天策星附近,鹑火星位于中天,必是此时。”冬季十二月丙子日初一,晋国灭虢国,虢公丑逃往京师。
鄢陵之战中,晋国将领吕锜梦见自己射中月亮,退却时陷入泥沼。占卜者解梦说:“姬姓象征太阳,异姓象征月亮,这月亮必是楚王。射中月亮却退入泥中,预示射者也将死亡。”后来交战时,吕锜果然射中楚王眼睛。楚王召来神射手养由基,给他两支箭命其回射吕锜,养由基一箭射中吕锜颈部,吕锜当场倒毙。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