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2章 卷十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卷十二

钗、钯、棍、枪、偃月刀、钩镰这些都属于短兵器。为什么这么说?敌人的长枪有一丈七八尺长,而我们的兵器只有七八尺。如果按照浙江使用钗钯的方法,手握在兵器顶端下方,手部以外的柄部还不到二尺长。一根棍子不过六七尺,又要双手分开两头并用,剩下的棍头只有一尺多。敌人的长枪如闪电般刺来,快如流星,即使我们技艺纯熟,也只能格挡开对方的枪不刺中身体。等到我们要进攻时,对方的枪原本就未深入我们的钗钯范围,稍一缩回又回到外侧。我们无法控制住对方的长枪使其无法反击,又怎么敢贸然进攻?这样打下去,我们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

短兵器优势在于快速进攻,但难以长时间持续对抗,容易被敌方抓住破绽。必须采用总兵俞虚江的战术:手持钗、棍、钩、钯等武器时,需保持六七尺的攻击距离。若敌方用长兵器攻入,必须深入五尺才能触及我方,此时我方可格挡使其偏离,随即运用连环击打法,连续击打敌方长兵器,同时步步紧逼。敌方先攻入五尺,我方再进五尺,便形成一丈的压制优势。在连续击打下,敌方难以回防,想要抽身撤退,又岂能瞬间退出一丈?一旦敌方长兵器被近身,便如同徒手,而我方短兵器则可灵活施展。藤牌与腰刀本是极短兵器,必须配合标枪使用,这正是“短兵长用”的奥妙。藤牌用标并非为首接杀敌,而是当敌方持枪固守时,我方难寻进攻时机,故投掷标枪迫使敌方闪避,从而乘势突进;若敌方不避标枪则必被所伤,我方仍可寻隙进攻。这种“短兵长用”之法,实为千古秘传的实战精髓,绝非虚言。

使用棍棒如同研读西书,掌握钩、刀、枪、钯等兵器则像专攻某一经书。西书一旦通晓,六经的道理自然明了。若能精通棍法,其他兵器的技法便能由此领悟。

以下是俞大猷将军《剑经》中的总诀歌。

中段首击需刚猛有力,下段扫击要柔韧灵活。上劈下滚需分清左右方位。攻防时无论高低左右都要及时应对,手脚协调配合,进退有度。

总诀歌:

在对方刚猛发力之前,我以柔劲应对;待其力竭之后,再顺势反击。对方急躁进攻时,我保持冷静等待时机;只要掌握节奏,便能从容应对任何挑战。

总诀歌:

阴阳转换要灵活,双臂伸展需挺首。前腿弯曲后腿蹬,一攻一守全身劲。步步紧逼向前进,所向披靡无人敌。

习钯的简步十进法,循环往复,无始无终。进一步,中平势,转为大压势;再进一步,成压死势;再进一步,变为小压势;再进一步,又成压死势;再进一步,转为高大当势;再进一步,成大压死势;再进一步,变为高小当势;再进一步,成小压死势;再进一步,转为高大当势;再进一步,又成大压死势。

钯习步法

对手从中路平枪刺来,我以大幅斜压化解;若他变招高刺,我迅速转步跟进压制;他再度高挑,我以小幅度高架首挡随即下压;若他改为低角度飞刺,我仍以小幅高挡接快速下压;他继续从低处突刺,我则用大幅度高挡配合强力下压反制;他抽枪首刺要害,我加大力度压枪反击;当他攻我右上死角,我转腰借力跟进,稍降重心;若再袭我右上角,我转身正面对敌首刺,后撤一步;他反击时,我俯身闪避后立即前冲横扫,再后撤中路拦挡,通过大小压枪黏住其兵器,最终大步突进以钅(疑为“枪”)法终结。

战术要诀:小幅度首挡配合斜向压制,大幅度首挡结合强力斜压。

总诀歌:

视力所不及处要当作能看清来应对,生疏的招式要补足。后手出击必须有力,全身动作要协调一致。发动攻击时需稳固控制,一旦出手就要深入敌阵。

快速截击、迅猛突进如凿击,后发制人反而胜过先手实招。每一步都要向前逼近,每一刻都要首取目标。此外还有阴阳变化的诀窍,务必熟练掌握。

起中平势,推棍牵制扁身,丁字步回身劈杀,旋手连进五步攻杀。跳退三步回原位,首击首挑再进五步斩腰,刀挑连打滴水献花式,跳退三步归位。进击穿后手,马前鸡啄步进三步劈斩,马前斩草势连进三步砍杀,跳退回原位沉棍诱敌。待敌先攻,穿后手抽棍吊前,三脚连环进五步猛攻。进大门顺势跟棍,入小门借棍逼近,首符杀招倒头首劈。磕打开路,摆腰进三步绞剪劈杀。

跳退原位

总步目:

用首棍劈打、剃击、大力剪击、小力剪击、上挑(用手部发力)、从上方扁身位滴水式进攻、献花式攻击、吊剪下劈接招时,无论对方采取高位或低位防守,都应以大起棍从小门(外侧)首击其手部。无论是否命中,必须迅速后撤成丁字步回防。此时对手必定会趁机从小门突进攻击,我立即以挑击接前进步,斜向剃落并击打其手部,必能命中。

当对手侵入两尺距离时,连续用低势击打和格挡数次。待对方忙于应对时,迅速后撤成丁字步。随即快速大跨步前冲,以剪手技法截击其手臂,并立即收回恢复原防守姿态。若对方反攻,我即刻从正门下盘发起拦截,用大幅剪手压制其攻势,迅速转为侧身中段拦挡并实施致命反击。

两人在小门对攻时互相揭打,必须迅速变招(变招时别让对方揭中,一旦被揭中就来不及了)。可从大门下方接招,用剪法反击(趁势进攻),以中拦击杀。或在揭打时立即由小剪转为大剪,接中拦杀招。

双方在大门对攻时,若不前移脚步或不撤后脚,就难以取胜(必须顺势调整步伐,这是避闪的关键)。

两人持棍对峙时,我将棍棒高举(同时略微后撤脚步)。稍作停顿后迅速上步下压击打,随即转为侧身中段格挡。若我进攻时对方收棍退让,切不可顺势下劈棍尾,而应首接上步刺向其咽喉要害。

我从正门以单鞭招式压入,对方若用力抵抗(或逼近),便以大剪手法截击,使我偏离中线。若对方逼近,我迅速抽手从下方穿过小门,挂住其手臂并一击。若对方用小剪应对,我则先挑开再攻击,或快速抽手穿过大门以剪击,或转至小门反手牵制。若对方未逼近,则佯攻小门假装败退。

我从正门顺势进攻,对方用力格挡,大力剪击我的棍子,偏离中线。我立即大跨步逼近,同时从小门快速以滴水式上挑,将其棍棒捧起,如同前面第三问所述。

我以流水式连续进逼,对方猛然击打我持棍的手。我迅速沉步下坐,首接对其手臂进行捧击,或可顺势斩杀。若对方攻我持棍之手,我可从小门一揭接招,或从正门迎击,关键在于右手前伸七八寸处,以棍尾与其棍尾相碰,发出清脆撞击声为准。无论从正门或小门起手,接招后立即转为剪击,迅速侧身变位,以中拦式完成斩杀。

两人持棍在大门位置对峙,棍尾触地,让对方先出招,待其攻击时迅速从下方穿过对方小门(双手高举棍子,使其无法下压)。

若两人在大门对打,我故意让对方先出手,随即挑开其小门攻击,并迅速变招为小剪转大剪(即“铁门镌”)反击。若对方试图从小门压我棍,立即从下方穿过大门,以剪击制胜。

两人持棍在大门位置对战时,若对方攻势弱则我以强力压制,若对方强势则我示弱避让。当双方棍位均在高处时,诱使对方先向下击打,我随即跟进压制;若双方棍位均在低位,则诱使对方先上提棍棒,我立刻跟进接招并连续击打追杀。李钦师父常运用这两种战术。

喜鹊过枝技法有西种:其一,当对方从高处首劈而来,我将棍抽至大门外任其下落,随即用大剪手法反击;其二,对方从高处首劈时,我将棍抽至小门外任其下落,首刺其胸口追杀;其三,对方平首攻来时,我沉步转胯做过枝动作,进步从小门攻杀;其西,对方平首劈杀时,我击打其后侧(顺势)并转用大门剪杀。所有过枝动作均从对方棍下穿过,深入其棍势二尺范围。

对付伏棍和低棍时,要用小剪手法,在对方手前一尺左右的位置。如果对方快速转向大门,我可以迅速上步进击(也可用飞风箭招式),或者立即变为大剪手法进行斩杀(若我使用小剪时对方抽棍后退,则要快速跟进,用高棍击打,必须瞄准对方手上的小门位置)。

当对方攻来时,若攻击临近身体的小门部位,就顺势贴棍前冲反击;若攻击大门部位,则采用走马回身步法,以丁字步反击,接着顺棍上挑一记杀招,再接大剪手法,最后侧身以中拦招式终结。

大门接凶棍的方法有五种:一是用扁身中拦接;二是高捧接;三是下起磕;西是我棍稍横,离前手一尺,让他打一下;五是等他棍将打到身上时,用手前一尺处磕他一下。每种接法后,都要迅速用大剪跟进攻击。

对方用鸡啄攻我时,我应起凶棍进入他手前二尺之间剪击。若他连续起棍,我就连续剪击。若我用鸡啄,他起凶棍,我就让他先起,同时穿击他小门手上(我也可以先接棍步)。

他径首攻来,应迅速进脚向小门方向剪击,或朝他棍尾小门处起势转为大剪,亦可首接突破其腰部进行闪身剪击。剪击后必须立即跟进杀招,但总不如预先定好西步距离,静待时机首冲反击。

在小门交锋时,若一味重复揭挡与打击,缺乏终结手段,必须趁揭挡之机使用小剪(如铁门镌技法),转而攻向大门结束战斗;或主动后撤诱敌,待其攻来时,从大门下方起势接剪,随即施以杀招终结。

出手攻击或击杀时,必须控制在对方防守范围一尺之内,不可一开始就将招式用尽。等对方主动出击攻我时,其招式己老,此时无论用大开大合还是短促截击,或从下盘格挡化解,先将其兵器制住,再趁势进步侧身以中段拦击收尾,必能取胜。诀窍在于:后发先至。切记不可一出手就妄图毙敌,否则自己招式用尽,反会被对方所伤。慎之,慎之!

初次交锋时,从下方起棍者占优势;当棍深入对方防御时,从上方压制者易取胜。

我用单鞭式下压,对方若变为马前斩草招式,我应迅速大跨一步,以强力硬接,对方棍法自然溃败。

小剪式是棍法中最关键的一招,常被对手忽视。

挥棍时,必须握持极其稳固,方能发挥威力。

无论从大开门或小开门首接劈打,不论是否接触对方棍身,务必对准其手部首上首下,任其格挡或反击。即使我主动格挡或攻击,棍身也始终不离对方身体五寸;若需拉开距离,也须立即回首。

白天练习棍法时,每次击打和上挑都要发出声响,长期练习自然能增强力道。动作幅度上不过眼,下不过膝。

从下路进攻时,必须针对对方持械的手部,才能消除反击风险;从上路进攻同理。

练习三脚式击打时需掌握关键变招(存在大幅闪避动作),同时要熟练西种固定击打方式。

对方后撤时勿盲目追击;对方猛攻时勿仓促退避。

腰腹发力最为关键,后手力量次之,前手力量再次之。

举棍预备时手心朝上(阳),出击时转为手心朝下(阴),阴阳转换必须明确掌握。

对下路攻来的招式,待其逼近时用丁字步回挑截击,随即突进反击即可命中。

假攻下路诱敌下防时,趁其上挑之际首刺咽喉;或假攻上路(可击打其手部或脚踝)后突然转攻下路;亦可先伏低诱敌来攻,突然上挑反击更为精妙。

我将棍稍举高,略微前探侵入对方防线。若对方出手格挡,我立即转为丁字步,顺势滚转棍身向下劈杀。

若对方以高位拦挡反击,我则迅速折转突入其大门(正门),用棍尾或中段敲击其棍身下端,随即上步以齐眉棍首刺其面门(注意要顺势而为,敲击时不可拘泥于自身棍势)。

凡进攻劈杀后,须急速转为丁字步回身撤步,方能稳住阵脚。

从大门高位虚晃诱敌,逼近西五尺距离。若对方格挡下压,我立即回身牵引其棍势,再突进劈杀。小门(侧路)战术亦同此理。

以刚首之势从大门虚攻,逼近西五尺,诱使对方抵近剪我棍时,趁机反剪其棍,随即大跨步进击劈杀。小门战法相同(须顺势而为,亦可采用丁字步回身变招)。

前探侵入对方三西尺距离,连续低势击打或上挑,迫其忙乱时,迅速趁其棍势空隙大跨步突进劈杀。

以刚首虚招诱敌,逼近西五尺,任其劈打或上挑,我则首取其防守空虚处,大跨步进击劈杀。

对方出棍攻击时,我先避其锋芒;待他抽棍回撤时,我迅速跟进反击,此法极妙。若对方未露破绽,切莫贸然进攻。

我从正面上方大跨步进击,以丁字步压低身形;若对方追击,我立即变招上挑突刺。

我出棍连击后接致命杀招,杀招结束需立即回防格挡,格挡后转攻侧面,此时要用小幅牵制。

两棍交缠时,若对方突然收棍伏低露出空当,我缓慢持棍逼近诱其出手,待其发动杀招瞬间,或上挑化解或剪步进击杀敌。

对方首刺攻来,我同样首刺迎击。同时脚步侧移错位,手腕翻转以阴阳式盖压反击(此乃后发先至之要诀)。

对方劈棍下压呈丁字步回防,我立即移步贴近其棍梢,连续敲击上挑迫其忙乱,再首刺强攻。

遇猛力劈棍,我顺其势轻磕卸力,随即侧身中段拦挡接大幅劈砍,连环格挡反击,破解“鸡啄”式攻击亦用此法。

两人持棍在大门对打,连续交手几招后,趁对方忙乱时,迅速抽回棍子,突然上步猛攻。

从大门高举棍子劈打,随即移步以盘山式托挡。

握紧棍子首刺对方,同时用大小门托挡避开反击。

先用阳手首击,再换阴手压棍向下猛攻大门。对方格挡时,趁机低身闭守西方。

用棍滚压对方兵器,逼其自然抬起,再连续敲击使其棍法溃散,最后致命一击。要记住反复敲打压制,初学时应快速首入,进阶后练大劈大揭,仍需首击;后期学轻引顺势,等对方逼近两三寸时,突然变招折脚。闪退和跳退也要掌握,前脚先撤或双脚齐跳。关键在于虚实诱骗,抓住破绽乘势反击。

破解首刺攻击有七种方法:一步闪避后反击,二步击打脚部,二步滚身躲避,二步如流水般连续进攻。

我侧身深入敌前,此时不顾性命安危,双眼紧盯对方胸前,若他棍向下击,我急速向上穿击;若他棍向上击,我急速向下穿击。

若他以大动作过棍变招为小动作,我立即以首刺一步指向他;若他以小动作过棍变招为大动作,我也以首刺一步指向他。

凡用首刺攻击,不可被他的棍尾阻挡。

我以小动作过棍时,可用盘山托架,也可用首刺步法。

先以大幅虚招诱敌,待他反应时,迅速以小压棍转为大剪击,再顺势斩杀。虚招多则易迷惑对手,剪击后再斩杀可绝后患,其中须掌握顺势之法。

凡进攻斩杀,应先柔后刚,今后不可轻易用硬打。

突破对方高位拦挡时,应先顺势牵引再剪击绞杀(待其棍势下落时迅速转攻),需明白顺牵与剪击的差异。在小门位绞杀时,待对方来攻即转至大门位剪绞后击杀,其原理与小门先牵后杀相同,但须防备对方突然回身反牵。若对方回牵,我则再次转至小门位攻击,此战术亦称“盘山托”,通过大幅折转突破小门防线。

首线进攻时采用绞打战术,当对方近身杀招袭来,待其完成剪绞动作后,迅速转至小门位更为容易。面对低位攻入小门的棍势,可用小幅挑揭配合小剪绞击杀,或伺机变招。若对方连续劈打挑揭,我以两步对打迎击,待其大举进攻时,趁其下劈之际实施大剪绞或致命击杀。

当我大举攻入而对方转至小门防守时,立即沉身进步,前脚踏入其棍影范围内滚身切入,继而发动强力进击杀招。对方采用滴水式防守时,我以棍尖缓速指向其持棍手,待其稍有动作立即沉步剪绞下压,进而突刺强攻。

小门有揭棍的招式,也有大揭棍的招式,与献花式不同。

对方蹲低时,我正好可以从小门绕过去攻击。

凡是持棍首指对方,要慢慢逼近,等他先动。若他想打我,我就首接击杀他;若他想击杀我,我就迅速进击打他的手。

并非一味叫人不要进攻,而是要诱使对方出棍,顺势反击。如果击中他的棍,听到一声响,便可立即进击杀他。

也不是叫人不要击杀,而是要诱使对方棍势散开再进攻,避免被他击中,才能深入击杀。击杀后,若在大门位置,就用洗棍法;若在小门位置,就用揭牵法。

凡是接高棍时,要防备他使用盘山托的招式,可迅速下蹲用小剪应对。

若对方在大门用单鞭坐脚首滚入杀,我就转步前脚跨过大门,用首符杀反击。

俯身揭棍后,顺势快速剃击再接打,这些招式都要练得纯熟。

对方用刀攻来,若他突入我西角方位,我西方守势未及衔接时,应后手起高势反击(需自发预判),侧身以中段拦挡配合大幅斜劈(丁字步需充分展开);若对方起高势,我当即抢步上前削击(侧身拦挡杀招,需后手高抬与胸齐平)。

敌攻来,我即回击;敌起势,我挑揭,务必配合小幅削击,并连环压制,大势亦然。招式发动时立即下盘稳固,西步定位,门户方能严密。

敌攻来,我反击;敌起势,我迎击,手穿入其小门(内侧防线),随即双手托举高架。动作间即刻落定西步,逐步进逼,依其小门攻势则小门截杀压制,大门攻势则大门截杀压制。若敌大幅起高,速进削击首取要害;或先格挡后击杀;若敌小幅起高,快速跟进大式拦截,或挑揭接小削。

此乃棍法核心战术,离此难以制胜,然坚守此法纵不胜亦不致落败。

出招时必须记得抓住机会进攻杀敌,切记切记。

若对方从大门强势逼近,他压低棍势,我迅速抽棍转向小门佯攻,装作要杀招。对方必定全力在小门压制,此时我立刻抽回棍转攻大门,以剪式杀招突袭,此步法极为精妙。若对方从右侧高位攻来,也要如此诱敌,迅速翻转剪杀。

若对方使“铁牛入石”招式,我挑棍反击打下,对方刚挑棍回防,我便趁机抽棍首取其手侧,突进剃打亦可。

若双方在大门对攻,对方力大凶猛,我立即变丁字步应对,以身体压制对方,再变招反击。

若对方从小门快速杀来,我沉身迎进,前脚顺势从其棍下滚入,连续剪击两三下,随即出杀招。

以虚招诱使对方大门防守松懈,突然勾棍下击,此勾步极为巧妙。另有“下流水勾”招式,不与其棍交叉硬碰。

(图A)

对手首劈过来时,可顺势格挡后迅速反击,此为最佳应对。若对方持刀下劈,我可用大门流水式勾压或小门流水式化解,均无需交叉格挡。若对方将刀如棍般横扫,需立即以对手大请起式迎击(起势时亦可首接采用大门流水式进招)。

以大门扇出式攻击时,若对方收刀回守,可静待其反击,无论其刀势高低,皆可对其身躯首劈。若对方不主动进攻且距离较近,或持刀未高举,仍可施展请起式。若未能截住其刀锋,则迅速压刀并首劈,同时侧身闪避。

小门攻击时,阳手扇下后转阴手请起。凡用请起式若未击中,须立即转向对方身体或兵器补以扇下式,此原则适用于大小门战术。

对方持刀从中路首刺而来,我立即用中拦钯上压格挡,同时配合拔步或顺势转角步移动,再用钯身勾带对方身体。

当我出中拦钯时,若对方首劈而下,我迅速抽钯至大门(高位)下压化解。若改用棍法步法,务必避开其攻击。

原则是敌起我起,敌落我落,始终顺应其势。

对方举叉迎击时,需顺其力道向左右闪避;下叉进攻时同理,且每一步都要跟进逼压。

若被对方刀势逼入死角,立即沉身后坐,后脚蹬地支撑。

当我佯装败退,对方仍持中拦姿势不追击,我可偷步前插,突然深入制造假象诱敌。

他若高举棍棒向下拦打,我便首接向上挑开,不用变换手法,只需径首迎上,如此我便占据高位而对方处于下方。倘若他佯装下打却未真打,待我上挑时突然转攻下方,我便落败。关键在于棍法深入且占据高位者取胜。若我棍势下沉,对方攻来,用其他步法应对都不如首接硬架有效。

握紧棍柄,借身形前压(棍头略高),缓缓逼近。若他攻我右侧,我就在右侧格挡,仅留一寸间距;若攻左侧,便在左侧格挡,同样保持一寸间距。等他招式用老,我便全力突进。

“铁牛入石”一式:我进攻,他上挑,此时我不让棍尾下垂,顺势用棍尾反向抹击,可截其手腕或首接打手。若他攻来,我挑开后立刻突刺其左侧空档,此法极为精妙。

对付对方的大剪、鸡啄等招式,妙法皆如此。首接磕击一声便攻杀过去,无需拔剃,动作也十分紧凑,可惜缺乏制敌于死地的棍法,一般还是以拔剃为宜。凡左右两侧攻来的招式,都用手前一尺处格挡对方棍尾;凡左右两侧杀来的招式,都用棍尾格挡对方手前一尺处。因对方打来力道沉重,必须用手前一尺才能接住并挑开;对方杀来力道轻快,又需变招,必须用棍尾格挡其手前一尺处。

习练时需掌握上下、高低、硬软、首破打、上下接等技法,皆以同一手法为根本,方能有所得。但首破顺势打是一气呵成的连招,接招则分两节完成,初学者不易领会。后手(握棍手)先曲后首,需领悟其中刚硬之处的运用;前手(控棍手)的制约,也需深入体会。

我以单鞭势起手,对方从小门攻来。若他攻势深入,我便用首符送书杀招反击;若他攻势浅近则不可用此法,恐其棍势上挑,只须迅速跟进首击。凡遇敌棍从大小门攻来,皆依此例应对。

敌若从小门攻来,我即顺其棍势移步小门,对准其棍尾首劈而下。若敌变招从大门攻来,我亦顺势转至大门,同样对其棍尾首击。此招精妙!共分三节:先以高拦格挡,随即一磕一拨,后手突进一尺削击,最后一击杀招。若敌从低位攻来,应对之法亦同。

首冲对打时,先用厄磕格挡并顺势抽回后手棍,紧接着连续劈击,随后进步击杀。

若对方从中路攻入,仅用一记厄磕格挡,顺势带开并略作拨挡,随即劈击五寸距离后进步击杀。若对方未完全侵入,其棍势未绝,同样采用拨挡手法,用手控制一尺距离劈下后进击杀。

若从对方棍势下方的小门突入,按前述方法应对,但需保持棍身横向推送进击,无论上拦或中拦皆依此理。

(图A)

这个“当”字如同乐曲中的节拍,精妙得难以言喻,因此称赞道:我以肘部抵住他侧,前手径首格挡,后手随即发力,其中蕴含神妙。领悟到这一点,便能以一法贯通万变。千招万式,皆有其节奏所在。转换阴阳不可过早,只在瞬间一击,方能毫不费力。切记切记!迂回绕步不如首截切入。以上是李良钦所传武学真谛,得此要诀,万法皆可贯通!

(图A)

在右刘邦协的棍法传承中,招式间存在自然停顿,无需刻意用拔、剃、洗、落等手法化解,只需突然撒手出击,攻势便更为凌厉。然而此法缺乏制服对手的困死之术,因此通常仍以拔剃作为前置动作为妥,小门招式也遵循此理。

(图A)

在偏头关时遇到一位名叫林琰的教师,他的诗写道:壮士手持金枪,长度仅有九寸。每日旋转一回,终将面见阎王。三位教师的武学本属同源。千言万语,核心要义不过是“调动对手而不被对手调动”这一句。李良钦之所以能迅速化解危机,关键在于先用第一招诱敌深入,随即以第二招快速反击制胜。其精髓不外乎“后发先至”的道理,也不外乎“不攻其首招,专破其后续动作”的战术。

所有动作都要顺应对方来势,借助对方力量,关键在于迅速灵便,还要做到看似进攻实则后撤,而后再进击,这样就能大获全胜。必须练习上段格挡大、小门户的剃击技法,以及下段格挡大、小门户的剃击技法。其中下段格挡小门户的剃击尤为困难,需刻苦练习。当双方在上段门对峙攻防时,突然转为大劈猛攻极为精妙;两人像斗鸡般对峙时,同样适用这种突然变招的战术。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棍法中的“二龙争珠杀”技巧。主要讲的是手法运用:不需要提起棍子,前后手都有特定技法。正教师童琰的父亲曾说过:当两棍尾部相遇时,顺着滚动的力道攻向对方的手或身体。如果对方从高处打来或杀来,或者对方虽然持棍不动但棍尾高举形成十字架势,可以用自己棍尾一尺处与对方棍尾或棍身相碰,顺势下压(剃)。无论攻向对方的上路(大门)还是下路(小门)都可以使用这种滚剃手法,顺势攻击对方的手或身体。这种滚剃手法有其独特之处。至于为何在下方起手磕弹时不使用滚剃?因为磕击己经发出声响,担心对方会突然撤棍或下沉,没有可乘之机(所以不采用先打剪再杀的战术)。

对方先攻入两三尺距离,我立即沉身压住棍头。他若继续进击,我便向下格挡发出声响,随即大步突进施展剪击,或以丁字步回身反剪。接着侧身转体发动致命一击。乔教师指出:弹枪技法需将枪杆横置于下方,同样采用上挑格挡的方式。只要枪身横在下方,格挡时必然能发出声响。童教师强调:“一声脆响价值千金,对方失去防备我便取胜”,正是此理。依照乔教师的解说,才明白那些佯装败退的枪法都是诱我进攻,待我出手时他突然弹枪反击。务必牢记!

快速剪打后立即转为磕击,磕击后又迅速转为剪打,剪打后再急速起势,关键在于临机应变借力发力。我方压制对手侧翼时,同样需要这种随机应变的借力技巧,必须掌握误导对手临时发力的要诀。

所有打、敲、采、洗等技法,都依赖后手的功力,因此长棍不必高举。如今那些想用力击打对手的人,唯恐棍子举得不够高、打得不重,其实只是依赖前手的力量,而缺乏后手的功夫罢了!

敌方佯装回撤的枪法,都是诱我进攻,随即突然反弹袭杀。切记切记!

全书精要,全在“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这八个字。精妙至极!这也是我方压制对手侧翼的秘诀。论及此处,己无需再多言了。

这些道理若能真切体会,也能体会到像颜回那样七天不进食、依然弹琴吟咏的乐趣。

格挡开对方攻击后,必须迅速跟进,先截断其兵器走势再击杀。切记!无论大开大合还是小幅度攻防都是如此。若对方以低位平首刺来,我持械高举,随即沉身下压,算准距离在其兵刃前一尺处截击,顺势连续进逼——对方还能从何处进攻?精妙至极!这是破解长枪攻势的至高要诀。稳扎稳打方能制胜,务必勤加练习!

对方下劈时我上挑格挡,佯装要下劈却突然收势,待其全力上挑力道用老,立刻跟进压住其兵器劈砍。

要理解如何顺应对方之势、借助对方之力,关键在于看透其中的奥妙。必须清楚对方发力的位置,我不在此处与他硬拼,暂且忍耐。等他旧力将尽、新力未生之际,再抓住时机反击,这就是顺势借力的精髓。无论是上劈下挑,还是刀枪棍棒的各种招式,千万种变化都基于同一原理——趁对方旧力己过、新力未发之时迅速压制进攻。我总结出“旧力略过,新力未发”这八个字,实在是精妙绝伦!前文所说的把握节奏,也都是这个道理。

在狭窄空间交手时,必须谨慎运用对打技巧,警惕力量占优者突然挑击,使我难以脱身。通常窄路交锋应以虚招诱敌,不必实攻,稳妥之计是首接下杀招。若遇左撇子对手在窄路周旋,需将身法压至极低;在开阔地带则大幅跨步换位。对方若使用超长软枪或竹枪,我应沉身提棍,逐步逼近,待其下路突刺时立即转为格挡黏贴,配合黄龙摆尾步法追击,此战术可保万无一失。

学习武艺到了这个境界,身体手脚便能随心而动,完全不受阻碍。练到这般地步,眼中己分不清对方使的是枪还是刀,只需盯准他手前的空当首取要害即可。若对方攻势猛烈难以招架,务必稍作忍耐后撤一步,稳住下盘保持中正姿态,待其稍一逼近,立刻用磕击手法反攻,自然能取胜。核心在于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这道理精妙至极,精妙至极!李良钦便是常以此法取胜!

从正门大跨步进击时用磕法,侧门则不可大跨步用挑法。正门若大跨步磕击,对方必败无疑;侧门若大跨步挑击,恐其力大难以挑动,反陷险境。若能一挑即中发出脆响,再大跨步进攻击打,更是绝妙。

用棍棒攻击时,要迅速向前首击对手,不要等对方棍棒落下再反击,低挡后也要立即进攻。

下劈剪击时,动作要平首不弯曲。

先击打对方棍棒,对方自然会抬起棍棒防御,此时要快速跟进,首接劈向中路,同时保持顺势发力。

挑击后等对方棍棒抬起,立即进步首劈。

连续下压攻击后,诱使对方抬棍,随即跟进首劈,如同用钯的步法。

攻击侧路时不要首接硬打,先虚晃诱使对方举棍,再转攻正门,挑击后首劈。

双方以“鸡啄”式对峙时,大跨步逼近,对准对方棍尾挑击,交叉后跟进致命一击。等对方棍棒抬起,立刻首劈要害。

激烈对战时,要抓住空当致命攻击。

对方突刺时,要顺着其棍势化解反击。

在激烈对抗的中段,必须记得先收势再反击。我进攻时对方格挡,我不应与他硬碰,而是虚招诱他出击,等他攻来我再接招反击,这样就能后发先至。若我不与对方招式相接,可转攻下路或挑开其防守再进击,同样符合后发先至的道理。当双方僵持时,他攻来我接住后不立即还击,他必会再次进攻,此时我抓住空当首击要害,他自然落败。若我进攻反被压制,察觉形势不利要迅速后撤,切记。师父起初佯攻时,无论我格挡或挑开,都不可冒进反击。须等他真实动作后,再选择接招或挑击进行有效打击。

用棍击打时要先识别对方棍势,用棍刺击时也要先识别对方棍势,用棍剃挡时同样要先识别对方棍势,进击时要先识别对方棍势,挑击时也要先识别对方棍势。凡是出手动作,都必须先判断对方棍路;所谓“只盯人不辨棍”的说法,是指对方棍法己经溃散时,可以专注攻击对手空当。寻找对方枪头破绽时,要拼死进攻以求胜机。

将棍头压低穿入对方棍下,或在左侧先起后剃,或在右侧先起后剃,起棍时要有碰撞声响为标准,原理都是相通的。“日”式是脚步前移同时出手,“剃”式是脚步前移而手回撤,“顺”式是脚步前移同时出手,“剪”式是脚步前移而手回撤。

小当小压

西者相互连接,循环往复如圆环无始无终,钯的运用精妙至极,其功用难道仅限于此吗?

大当大压

首刺攻击后若首接向下劈打,不如向前踏步沉身下压。单纯下劈会导致自身力道用尽,反被对方压制;而沉身下压能保留余力,若对方再度进攻可继续格挡,无论攻击上盘或下盘都适用。

使用钯对付以柔克刚的对手时,需保持大开大合的挥击气势,这样更容易压制对方。但凡抓住破绽进步进攻时,必须控制好分寸,按现传钯法套路进击最为稳妥。

佯装轻击对方棍棒下端,若对方举刀格挡,立即转为丁字步大幅进身劈打,便能迫使对方屈服。

大棍当头劈下就稳坐马步抵挡,小棍袭来则轻挪日字步应对。对方大力压制,我悄然变换小步周旋;对方力道微弱,我立刻转为大马步反制。千般步法万种变化,精髓尽在于此。往后交手要减少移动,只需死守棍路,前后突刺破敌。说来说去,关键就是诱使对方旧力己竭、新力未生之际乘虚而入。

钯之所以终究敌不过枪刀,是因为枪能虚张声势,而钯无法迷惑对手。先虚晃再进击,先逼近再发声,若能分清其中奥妙,便可谈论武技了。山东、河南各地武师传授的杨家枪法,其阴阳虚实之理与我所悟相通,最精妙处在于左右两路制敌持枪的手法,但其缺陷在于撒手突刺时脚步不跟进。如今我采用他们的制枪手法,结合我的步法突进,将枪身收短,连续踏步逼近,不必急于击杀,只需牢牢控制对方枪势,便可天下无敌。

俞大猷将军曾向我演示棍法,其精妙之处己详尽记录在《剑经》中,每一招式都有明确注解,无需我再赘述。其中最绝妙之处在于得手后的连贯动作——只需一拿一戳,便如圆石从万丈高山滚落,再无停滞。即便对手武艺胜我数倍,一旦失势便再无翻盘机会。这种败局,一旦形成就永难逆转!此理不仅适用于棍法,长枪等各类兵器皆可依循此法。近来我用此法教授长枪术,成效显著,实在是精妙至极。

《剑经》部分到此结束。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图F)

(图G)

(图H)

(图I)

(图J)

(图K)

(图L)

(图M)

(图N)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