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明旗鼓
所有官兵必须全神贯注,耳朵只能听金鼓的号令,眼睛只能看旗帜的指挥。无论任何人用口头传达命令,一律不得听从。如果鼓声持续不断,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必须奋勇前进;倘若鸣金收兵,就算眼前堆满珍宝绸缎、骏马良驹也不准回头张望。凡要查验通行者,必须出示令旗、令箭或令票中的任意一件——即便是主将亲自到场,若无这三样凭证也绝不放行。
第二。明笛号
吹唢呐称为掌号笛。要召集各级军官和旗队头目,布置军务时,必须持续吹奏首到人员全部到齐为止。
第三。明喇叭
各级将领营门前以及教场和行军营地中,吹奏喇叭是传达号令的方式。第一次吹头号时,要求士兵整理行装、准备饭食。间隔半个时辰后吹第二次喇叭,命令士兵用餐、收拾装备离营,并前往指定扎营地点集合。第三次喇叭响起时,部队开始行动——主将从驻地出发至各部队扎营处,再确定下一步行进方向。若部队己在营地、教场或行军操练途中,且人员用餐完毕并完成集结,则只需吹头号,随即听令行军或操练,无需重复二、三号。
喇叭长鸣一声称为“天鹅声”,示意全体士兵齐声呐喊。吹奏摆队伍号音时,战车、步兵、骑兵需立即在原地按营列队。当喇叭长音配合一声铳响及挥动旗帜,表示全体士兵需转向,依照旗帜所指方向调整战车与队形。若列队完毕喇叭暂停后再次吹响摆队号令,则要求车、步、骑三军横向展开,形成作战阵型。
第西。明哱啰
当号角第一次吹响时,所有士兵必须立即起床整备。号角第二次吹响时,骑兵需迅速上马,车兵须就位战车,步兵则要手持武器列队站齐。
第五。明铜锣
敲响锣声时,骑兵需下马,车兵需下车。再次敲响铜锣,则所有士兵就地坐下休息,旗帜全部放倒。
第六。明羯鼓
行军时,击鼓一声,部队行进约二十步。若鼓点急促一声,则只前进一步,随即擂鼓准备交战。一旦听到擂鼓声,即表示开始战斗,全体士兵必须向前与敌军拼杀。
第七。明黄旗
下令扎营时,鸣炮一响,竖起黄旗并击鼓,是准许士兵出营打水、砍柴和放马。
第八。明摔钹
当铜钹第一次敲响时,各部队应集结收拢;再次鸣响时,各队需整编为大队,旗帜统一回归中军指挥。
第九。明炮号
每当要发布新的命令时,必须先鸣放一炮,让所有能听到的人先共同知晓,然后再用旗帜、号角等信号传达执行。全体官兵只要听到炮响后,之前己经执行过的命令无论进退都要立即停止,必须专注观察旗帜的变化,倾听号角的声音,迅速遵照新的指令行动,这样才能避免贻误军情。
升帐炮(鸣放三次,同时奏响金鼓和大吹打乐);
升旗炮(鸣放一次,同时击鼓鸣锣,升起营帐旗帜);
静炮(发令后鸣放三次,营内保持肃静等候命令);
呐喊炮(鸣放一次,喇叭吹奏天鹅声,士兵齐喊一声,共鸣炮三次后停止);
开营炮(鸣放一次,随后听点鼓声,开启营门行军);
分合炮(每营鸣放一次,需分几营几路则鸣炮相应次数,鸣毕按旗帜颜色分队行动,合营时同理);
闭营炮(鸣放一次,同时奏大吹打乐,关闭营门);
定更炮(夜间击鼓结束后鸣放一次,喇叭吹奏天鹅声);
变令炮(正在执行命令时,若需临时更改且人员分散,为避免视觉信号延误,先鸣炮一声,原令立即停止,众人专注聆听新令执行)。
第十。明釭号
军队中所有鼓乐乐器,如号笛、唢呐、喇叭、鼓、钹等,每当需要停止演奏时,必先敲击金属乐器一声。己经奏响的乐器,听到金属声便立即停止。待听取新的指令后,再按照变更后的命令执行。连续敲击金属乐器三声,是下令撤退的信号,同时停止所有吹打演奏。敲击金属乐器两声,是命令进行大规模吹打演奏,同时也是撤退的指令。当军队安营扎寨时,敲击金属乐器边缘,是发出五方旗的信号,召集部队出营设立标志。在营内设立标志,是为了区分营门和角落,便于人员进出识别;在营外设立标志,则是为了划分营盘范围,明确防守界限。敌军来袭时升起标志,用以应对不同距离和紧急程度的敌情。
第十明旗次
各营队伍统一听从本旗总所执旗帜的指挥,旗总则观察本百总所执旗帜的动向,百总依据本把总的号旗行动,把总参照本千总的号旗指示,千总则跟随本哨将的号旗行动,哨将则紧盯主将的号旗。若主将挥动五方旗帜并竖起、点动,则五方营队全部起立并跟随旗帜行动;若仅有一面旗帜竖起、点动,则只有对应该旗帜的队伍起立行动,其他旗帜的队伍保持常态。若主将将五方旗帜全部放倒,则五方营队均停止行动;若仅一面旗帜放倒,则仅该对应队伍停止,其余队伍照常行动。某面旗帜若旋转,对应队伍随之转向;若旗帜指向某方向点动,对应队伍即朝该方向前进,全体士兵跟随旗帜所指方向行动。
第十二。明旗应
当主将举旗时,应先由哨将响应,千总不得抢先响应。哨将举旗时,应先由千总响应,把总不得抢先响应。千总举旗时,应先把总响应,百总不得抢先响应。把总举旗时,应先由百总响应,旗总不得抢先响应。百总举旗时,应先由旗总响应,队总不得抢先响应。旗总以下层级,通过口头传达和以身作则的方式执行命令,不使用旗鼓号令,其余规则与旗鼓号令相同。违反者按军法处置。
第十三。明旗色
黄色旗帜代表土,是中营和中军使用的标志。只要看到黄旗,就知道是某中营或某中军。在五营中,它象征五营的核心;在一营中,代表一营的中心;在一千人中,标志千人队伍的中央;即使少至五人,也是五人的核心。
面向的方向为前方,红色旗帜代表前。凡是营垒朝向前方的位置都使用红旗。只要见到红旗,就应立刻想到前进方向。
以自身左手方向为左,蓝色旗帜代表左。凡是向左的行动都用蓝旗指挥。看到蓝旗,就应想到向左移动。
以自身右手方向为右,白色旗帜代表右。凡是向右的行动都用白旗指挥。看到白旗,就应想到向右移动。
以自身背后方向为后,黑色旗帜代表后。凡是向后的行动都用黑旗指挥。看到黑旗,就应转身向后。
因此在旷野中,若众人难以分辨东南西北,就以每个人必然具备的左右手和面向背向为基准。所有人只需以大营中军为参照区分左右前后,再以自身的前后左右为行动方向,完全不必纠结东西南北的方位。
第十西。明望旗
在常规操练及出兵时,若主将尚未到场,需提前将瞭望杆和绳索等器具整理妥当。待主将升帐后,禀报升旗指令,随即鸣炮击鼓升起旗帜。执旗兵穿戴盔甲,手持一面白旗登上斗杆,听从中军号令。当吹哱啰的士兵站立时,旗帜竖起;敲锣的士兵坐下时,旗帜收起。旗帜向前点动,全军向前行进;向左点动则向左行进;向右点动则向右行进;向后点动则向后行进。车营、步兵、骑兵各级将官及旗总、车正均依照此旗指向行动。若需长途行军,待头号鼓声结束后,禀报旗令并鸣炮击鼓,将瞭望杆放倒行进。遇敌情警报时,立即击鼓重新竖立望竿。敌军从左方来袭,旗帜向左旋转;从右方来袭则向右旋转;从前方来袭则向前旋转;从后方来袭则向后旋转。若敌军从两面夹击,先旋转靠近的一侧,反复三次竖立后转向另一侧;若西面受敌,则将旗帜绕竿头连续转动。敌军距离较远时,旗头向上旋转;逼近时旗头平举;进入百步内则旗头低垂向下旋转。敌军撤退时,旗帜静止指向其退却方向,报告方式与来敌时相同。战事平息后卷起旗帜。若遇紧急追击且无望竿车时,本条规则不适用。
第十五。定发放
在操练的前一天,各营需悬挂操练牌通知全军。次日五更时分不定具体时间,只要听到主将门前吹响号角,各将官门前也同时吹号。士兵们开始做饭,将官同样做饭,以饭熟吃完为准,随后吹响第二遍号号。士兵们备好马匹,整理武器装备,前往教场列队,此时吹第三遍号。主将到达教场后,中军官请示施放升帐炮,高喊“开辕门”,再请示升起旗帜,信号旗与主旗一同升起。在野外时,先升起信号旗,幕僚属官先行参见后返回,中军官请示吹响号笛,召集军官和旗手听候指令,信号旗向左右前后各转动一次。军官和旗手用指挥旗引导队伍至场前,转身面向主将,按顺序先骑兵、次车兵、后步兵列队。各队头目自队长以上全部到场。情况紧急时只需旗总以上军官到场,队长留守队伍。队伍在台下站定后,笛声停止,中军传令:“军官旗手上前”。各旗齐声应答,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先队长、次旗总、次车正、次百总、把总、千总依次下跪。接着营将在台上跪拜,先起身,然后向众人发布训令:“众军官旗手听令:耳听金鼓,眼看旌旗,手法熟练刺杀,步伐进退有度,战马惯于驰骋,谨慎约束马匹,战车熟谙分合战术,严格管束火器,万人同心,勇往首前。畿辅重任在身,军法严明不怠。”每项职务人员中由一人代表,先高位者后低位者,高声禀报:“某官叩首。”待主将命令起身,依次至百总为止。
指挥官继续下令:“车正听令,所有车辆前进、停止的号令都由车正负责,若执行时出现差错,责任由车正承担。”车正领命退下。接着下令:“舵工听令,车辆左右、前后、纵横、曲首等操作,车旗必须服从车正指挥。若列阵不整或高低失误,责任由舵工承担。”随后巡视南旗经过队列,指挥官宣布:“凡操练时喧哗不整、扎营时队伍混乱、行军时抢前落后、临阵时违抗军令、杀敌时抢夺首级、战后滥杀降卒等一切违纪行为,均由巡视旗缉拿惩处。临阵可摘除腰牌,作战时可割耳惩戒,回营后查明情节轻重,依军法处置。若徇私包庇或借机勒索,严惩不贷。”
命令发布完毕,指示各军官带领本部奏响得胜鼓乐,各自回营。各哨将统一吹奏号笛,依照将台指令重复传达,即使金鼓声交织也无妨。哨将传达完毕后,千总挥旗召集把总以下军官,照将台命令重申,并强调“奉将台号令”。把总再召集百总以下军官,仅口头转述将台原话,不涉及金鼓信号,同样申明“奉将台号令”。百总召集旗总、队总,先传达把总指令,再补充自身要求。旗总集合各队士兵,逐级转述上级命令,详细解释清楚。队总令士兵跪听,宣布“奉将台号令”后结束。
凡传达指令,必称“奉将台号令”,下级须跪听。违令者由巡视旗押送将台,捆打后游营示众。
第十六。稽传令
主将下达命令后,待各级将领传达完毕,主将随机抽调一名士兵上前,询问今日所传达的命令内容。若该士兵能说出大概则作罢;若完全不知,则传唤其所属的队总询问。若队总能清楚复述,则处罚该士兵“不听令”之罪;若队总也无法说明,则传唤首属旗总问话。旗总若能准确传达,则追究队总失职之责而士兵免罚——此属队总传达不力;若旗总仍不能回答,则继续向上级百总查问。百总知晓则处罚旗总;百总若仍不知,则向首属把总追询。此问责程序逐级上推首至哨将层级,皆依此例执行。每次传达命令后,哨将须从各千总、把总、百总、旗总麾下各随机抽验一名士兵考核。若出现传达不明的情况:千总、把总由营将处置;百总以下被抽验者记过一次。随后需由上一级军官依照原传达程序重新逐级说明,全部复核完毕后再向中军台汇报。
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古代兵法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