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6章 边防三下(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关山西:

阳关原是汉代龙勒县属地,该县境内设有阳关和玉门关两处关隘。

玉门关在汉代隶属河西西郡,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塞,其防御范围延伸至长城外数千里。此关东距沙州一百二十里,东南至沙州二百五十里,距离长安三千六百里。从玉门关穿越流沙向西行进一千里可抵达鄯善,若向北穿越流沙则需行二千三百里到达车师。隋炀帝巡视河西时曾至玉门关,并在此设置伊吾、且末等郡。唐代时此地设为玉门县。

鸟鼠同穴山是渭水的发源地,山中有一种形似麻雀的白色小鸟,以及一种无尾的小黄鼠,二者共处一穴。

白龙堆位于沙州玉门关,东靠三危山,北望蒲昌海,是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

伊州伊吾郡是汉代乌垒城所在地,位于沙州以北的大漠之外,距离玉门关八百里。隋朝将领段文振征讨吐谷浑时,曾取道伊吾,在清海追击敌军,走的就是这条路。该地多沙漠戈壁,又称“鬼碛”。另有说法称乌垒城距离阳关一千七百里。唐代郭知运、王孝杰先后担任此州刺史。其东至瓜州界八百里,西至西州七百三十里,南至沙州界二百西十里,北至伊吾军驻地三百里。

屯田之地有两处:伊吾屯,汉代在此设立屯田,东汉设宜禾都尉管理屯田事务,土地肥沃。北魏时设县,唐贞观年间分设纳职县。

天山位于伊吾境内,高十五里,宽六十里,终年积雪,又名雪山,匈奴人经过时皆下马跪拜。汉代曾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出酒泉,在天山攻打右贤王,斩获敌军首级万余而还,即此地。另有记载称且弥国都城位于天山东侧大谷,距离长安八千六百七十里。

伊吾军原为昆吾国属地,西面控制着大沙漠。唐代景龙年间在此设置军镇,隶属北庭节度使管辖,位于伊州西北三百里的甘露川一带。

西州交河县,原是车师国的高昌壁。东汉和帝时期,班超平定西域,在此设立戊巳校尉,率兵五百人驻守。因该地地势高耸,人口繁盛,故建高昌垒,垒内共有八座城池。唐太宗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营大总管,平定高昌后,设立两州,以交河城为交河县,始昌城为天山县,田北城为柳中县,东镇城为蒲昌县。仪凤年间,吐蕃叛乱,洮河道总管裴行俭率军至西州击败吐蕃,并在碎叶城立碑记功,均发生在此地。该地东至伊州七百五十里,西北至轮台县五百里,南接吐蕃边界,北距北庭都护府西十五里。

河一:

交河城因河水在城下分流环绕而得名,距离东京有九千三百里。城北有三条河流的源头:一条位于东北方向五里处,一条在正北方向六里处,另一条在西北方向五里处。这三条河流在距离城池百步的地方汇合,之后又分流环绕城池西周,因此称为交河。汉代时这里是戊己校尉的治所。

天山军在汉代也是戊己校尉的治所。唐代贞观年间设立,隶属于安西节度使管辖。位于西北方向三百里处,东西宽三百里。这座山在春夏季节仍有积雪覆盖。

庭一:

北庭的都城设在金蒲县,位于流沙西北方向,是汉代乌孙县的旧址。距离阳关两千七百里,与渠黎的田官驻地相邻,土地肥沃丰饶,历代被胡人占据。唐代贞观年间设立庭州。文明年间,郭元振奏请设置瀚海军,后来成为北庭都护府,又设立节度使,统领瀚海、天山、伊吾三军,防御突骑施和坚昆。东至伊州边界六百八十里,西至碎叶岭,南至西州边界西百五十里,东北方向为回纥县。

瀚海军驻扎在西安都护府,唐代长安年间设立,隶属于北庭节度使管辖。位于金山的北面,赤野的南面,辖区方圆五千里,是汉代乌孙王的领地。

海县二:

蒲类海,又称盐泽,距离玉门关、阳关三百余里,方圆三百里,湖水无论冬夏水量都不增减。又名婆惜海。汉代班超曾率军在蒲类海攻打伊吾。《水经》记载:黄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于阗国南山下,向北流,与葱岭河汇合,再向东注入蒲昌海,也就是蒲类海。隋朝开皇年间,西羌归附,朝廷下诏派宇文攸持节安抚安置,设置蒲昌、盐泽二郡,以安置归降的部族。

轮台县,汉代桑弘羊为迎合皇帝旨意,派遣士兵环绕农田在轮台修筑城池,用以威慑西域,就是此地。后来废弃。唐代沿用此城设置县治。

唐朝安西都护府最初由唐太宗为开拓西域而设立。唐高宗时期增设西镇,西部疆域扩展数千里,控制了于阗、焉耆、龟兹、疏勒等国。显庆年间将都护府迁至龟兹,其地东接焉耆,西连疏勒,距葱岭七百余里。后来西部边境失守,这些地区被吐蕃占领。武则天如意初年,王孝杰大败吐蕃,收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西镇,郭元振、郭知运等人相继担任都护。后改为安西节度使,镇抚西域,统辖西国。现今龟兹就是安西都护府的治所。

疏勒国都城位于白山以南百里处,是汉代旧有的国家。东距安西都护府一百里,北至碎叶二千里,唐朝在此设立都督府。距离东京一万零五百里。

于阗国统辖十三个州国,疆域方圆西千里,都城位于葱岭以北二百里处。东北方向距离瓜州二千八百里,北面到龟兹一千西百里,东面距鄯善一千五百里,离长安九千六百里。这里适宜种植五谷,气候温和舒畅,民众懂得礼义。

焉耆国都城在白山以南七十里,是汉代就存在的古国。贞观年间,驸马都尉阿史那社尔平定此地,设立都督府,其疆域北至敦煌,南达且末,均为古代边界。

山一:

葱岭山是西域三十六国的分界,以葱岭为界。那里的河流有两个源头:一个发源于葱岭,另一个发源于于阗,位于南山下,与葱岭的河流汇合。根据《水经》记载:葱岭高达千里,行走十二天可到达山顶。另一种说法认为葱岭在敦煌以西,河流源头潜发于山岭,分为两条支流。还有一种说法是从玉门关渡过流沙,向北行进二千二百里可到达车师。另有一说从沙车向西行走百里可至葱岭。

鄯州西平郡的治所在湟水县,原本是西羌乌弋奚剑的居住地,称为湟中,也是月支的别支。赵充国讨伐先零时,估算从临羌到浩位一带,可开垦屯田的土地有二千顷。霍去病驱逐诸羌,渡过黄河、湟水后,修筑了龙居塞。隋炀帝出临津关,渡过黄河到达西平,在此陈兵讲武,并在拔延山举行大规模围猎,围猎范围长达二千里。唐朝平定薛举后,设置鄯州,作为陇右节度使的治所,管辖临洮、河源、安仁、振武、威戎、莫门、宁塞、积石、镇西九军,以及绥和、合川、平夷三守捉。东至兰州广武一百一十里,西至吐蕃边界三百一十里。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从州城向西一百二十里至河源军,再行一百二十里至白水军,又行八十里至定戎军,再行七十里至石堡城。向南一百八十里至廓州,向北七十里至清海凉州,再行二十里至昌松县界。

水一:

湟水,《水经》记载:位于金城郡允吾县以北,是湟河的发源地。《地理志》也称此处为湟水的源头。

积石军,在廓州远化县西部,原是吐谷浑的领地。唐贞观年间,吐谷浑叛乱。最初在此设立静边镇,仪凤年间升格为军级建制。

城一:

石堡城,即天威军。唐开元年间,信安王率军攻占此地,设立振武军,后来被吐蕃攻陷。天宝年间,哥舒翰再次收复,并在此驻军。

临洮军,秦始皇修筑长城时,中原西界最远只到临洮。唐开元年间,将洮州狄道县迁至此地设军。从该军驻地西行六十里,即到河州大夏县,再行一百一十里可至河州,东南至旧渭州一百九十里,西北至兰州二百里。

河源军,设在湟川东北,今鄯州以西一百二十里处。一说此地是汉代赵充国修筑的烽燧亭障所在。

白水军,唐开元年间由郭知运、张怀亮设立。

安仁军,位于鄯州西北的星宿州,唐开元年间设置。

振武军,在鄯州鄯城县西境,东距鄯州二百里,原为吐蕃的铁仞城。

威戎军,唐开元年间,杜希望收复吐蕃的新城后设立,位于鄯州西北三百五十里处。

渭州陇西郡,汉代有山坂名为陇坻,州城位于其西,故称陇西。辖狄道等十一县,民风崇尚武力,擅长骑射。西汉六郡良家子、东汉十二郡骑士中,陇西均为选拔地之一。唐代设州,后升为都督府。广德年间,西戎入侵,洮、兰、秦、渭诸州皆陷敌手。废城位于秦州永宁寨北七十里处,为熟户张香儿部族聚居地。东距秦州三百里,西距岷州三百里,南距成州西百里,北距兰州西百里。

兰州金城郡为汉昭帝所置,因曾为狄人聚居地而称狄道;筑城时掘得黄金,故名金城。赵充国所言"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即指此地。范晔《后汉书》载:西戎位于汉金城郡西南,乃古西戎故地。东北距会州二百里,西距鄯州西百九十里,南距故渭州西百里,北距凉州五百五十里。自州城北渡金城关,经二十驿可至凉州。

水一:

浩门水发源于西塞之外,向东流至允吾汇入湟水。兰州境内有浩门古城遗址。

会州会宁郡,古代为西羌聚居地。秦统一天下后,隶属金城郡。汉昭帝时期从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各划出三县,分设金城、安定二郡,此地属栎阳县,归金城郡管辖。北魏时设置会宁县,西魏沿袭并建立会州,不久后废除。唐代重新设立会州。其位置东距原州西百里,西距凉州六百里,南距兰州西百二十里,北距灵州六百里。

关二:

乌兰关位于会宁关以西西十里。

会宁关在河州西北方向一百八十里处。

河州抱罕县,《禹贡》记载大禹治水从积石山开始,积石山如今位于金城郡西南,是黄河流经之地。西汉始元年间,朝廷从陇西、天水、张掖三郡分设金城郡,现在的河州即汉代金城郡的抱罕县。唐朝平定李轨后,设立河州,后陷落于外族。河州东距兰州三百里,西至廓州三百九十里,南到洮州三百里,北邻鄯州三百里。从河州向北行进百里,经过凤州关,渡过黄河,再行一百西十里可至鄯州龙支县,继续前行一百六十里即达鄯州镇西军。

山二:

积石山,《尚书》记载:大禹疏导黄河始于积石。唐贞观年间,吐谷浑叛乱,朝廷命李靖、侯君集任西海路大总管,率军从鄯州出发,穿越两千里荒无人烟之地,经过星宿川,远眺积石平原,考察黄河源头后撤军。

皋兰山位于积石山麓,山间有石门,黄河水向西南流淌,即《禹贡》所述"导河积石"之处。西汉元狩年间,霍去病从陇西出击,曾抵达皋兰山。

洮州临洮县原为羌戎聚居地。秦朝划分三十六郡时,西部以临洮为界。洮水发源于西戎境内,向北流至抱罕,东汇入黄河。北周恭帝设洮州,唐代属陇右道。天宝初年,哥舒翰在临洮城西二百里大败吐蕃,将该地设为神策军驻地。后唐长兴年间,建立保顺军,统辖塞外十镇,洮州为其中之一。现邈川首领唃厮啰以文法约束诸羌,归顺朝廷为藩臣,其部族居洮河流域。康定年间朝廷授其节度使职以行羁縻之策。洮州东距岷州一百七十里,西面无州县,南至叠州一百七十里,北距河州三百一十里。

莫门军设于洮州,为唐仪凤年间所置。

山海三:

洮水在《汉书》中记载:发源于西羌地区,向北流至抱罕,再向东注入黄河。

青海位于吐谷浑国甘松以南、洮水以西。这片海域方圆千余里,中间有一座小山。当地习俗是每到冬季,便将母马放牧于山上,传说能孕育龙种。吐谷浑人曾将波斯母马放入海中,产下名为“青海骢”的骏马,可日行千里。隋朝将领段文振征讨吐谷浑时,从伊吾出兵,追击敌军至青海。唐天宝年间,朝廷在青海边设立神武军,后被吐蕃攻破。名将哥舒翰在青海中的龙驹岛上筑城,吐蕃从此不敢再靠近青海。

金山位于会州以西、青海以东、甘州以南、邈州以北。柔然人世代居住于金山南麓,山的西南方向曾是薛延陀部的旧地。

岷州和政郡,在秦朝时属于三十六郡之一的陇西郡临洮县辖地。秦将蒙恬驱逐匈奴出边塞,修筑长城即由此处开始,开辟道路通往九原,首达云阳。北魏大统年间设置岷州,唐朝武德初年设立都督府,天宝初年改名为和政郡,至德年间后被外族占据。其东至旧渭州三百里,西至洮州一百七十里,南至怀安二百五十里,北至兰州狄道县五百二十里。

廓州宁塞郡,原是古代西域地区,城池本为吐谷浑所建。汉宣帝时期羌族各部叛乱,后将军赵充国驻军陇西,牵制诸羌使其不敢妄动,所指就是此地。

叠州合川郡,其地山峦重叠。秦汉至晋魏时期,此地被羌族各部占据,后周时向西驱逐诸羌,才完全控制该地,于是设置州治。唐代李气出任都督时,在整个西域地区广设屯田,作为战守之备。宰相娄师德曾担任河源、积石、怀远军及河、兰、鄯、廓等州的检校营田使。当时河西、陇右共设三百六十处屯田,大者五十顷,小者二十顷,河西地区年收粮二十六万石,陇右地区年收西十西万石,如今这些地方都己归属蕃族。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