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0章 边防五(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寨十五:

武岗县寨,是在旧城基础上设立的寨堡,用于控制梅山地区的出入口。开宝年间(968-976年)和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梅山地区的左甲首、右甲首曾率众侵扰寨城,朝廷调派潭州军队将其平定。

真田寨,位于州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处。

白沙寨,位于州城北一百二十五里处。

水竹寨,位于州城北一百一十五里处。

界岗寨,位于州城东北八十里处。

王堂寨,在武岗县境内北部,距离县城九十里。

罗尾寨,在武岗县境内北部,距离县城一百一十五里。

盆溪寨,在武岗县境内东部,距离县城五十里。

塘儿寨,在武岗县境内东部,距离县城六十一里。

古限寨,在武岗县境内东部,距离县城五十五里。

查木寨,在武岗县境内东部,距离县城六十五里。

新兴寨,在武岗县境内南部,距离县城五十五里。

安定寨,在武岗县境内南部,距离县城七十里。

三门寨,在武岗县境内南部,距离县城一百西十里。

峡口寨,在武岗县境内南部,距离县城九十里。

永州零陵郡在战国时期是楚国的南部边境。《后汉书》记载:当地地势低洼潮湿。修筑的土墙容易损毁,因此用编织的木材建造城墙。唐朝初年在此设州,距离湘水八里,控制着溪洞地区的要冲,设置了三座寨堡驻守,管辖土兵两千六百二十人。东至桂阳监一百二十里,至邵州一百六十里;南至道州一百五十里;北至衡州一百三十里。即现今的永州府。

寨三:

东安寨位于东安县境内,距县界三十里,五代时期马氏政权设立东安县,宋代升格为县,天圣年间在此设置寨堡。

零陵县寨即零陵县所在地,距离州治一百里,天圣年间设立。

乐山寨在祁阳县境内,原名乐山镇,控制并扼守方山一带蛮族出没的要道。

衡州衡阳郡为隋代所设,因衡山得名。其东至吉州永新县界三百里,西至邵州邵阳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桂阳监界一百九十里,北至潭州湘乡县界九十二里。当地蛮族散居山谷之中,庆历年间设置两座寨堡加以管控。即现今的衡州府。

寨贰:

怀远寨位于常宁山中,是控制奖中白水洞蛮人聚集作乱的要地,连接衡州、道州、永州三州及桂阳监边界。庆历年间(1041—1048年),朝廷勘察地形后,依山势修筑城墙,同时掌控太平、浮竹等九处洞穴,皇帝下诏命名为“怀远”。此处距衡州常宁县仅一日路程。

泉石寨在常宁县境内,庆历年间建于泉水岭一带。此处山林绵延数百里,与衡州、永州、道州、桂阳监、九疑山及衡山交界。过去当地山民以耕种为生,后与逃亡者结伙作乱,朝廷平定后建寨驻守,与冷石源、大泉观村、乐山寨共同扼守各处山谷要道。

道州江华郡在春秋时期属楚国,秦汉以后或归长沙管辖,或划入荆州,唐代设为道州。其地与溪洞相邻,东至桂阳监一百西十里,西至昭州三百一十里,南至贺州二百五十里,北至永州一百五十里。

如今的永州府道州即为此地。

冷石源寨位于区分容的冷石源。

桂阳监原为汉代的桂阳郡,地处桂阳洞以南,唐代称为桂阳监,其地域与桂阳洞相连。东至彬州六十五里,南至连州二百三十里,西至道州一百七十里,北至衡州二百里。即现今衡州府所辖的桂阳州。

寨一:

大泉观寨位于平阳县境内,原名大泉观,控制着安乐、佛节、大泉、罗塘西个重要山口。

广南路

广南东西路原本是荆州和扬州的辖境,对应天象中的牵牛星与婺女星分野。春秋时期属百越之地,后归属楚国。秦朝攻取百越后增设南海、桂林、象三郡。自汉武帝平定南越,渡海获得大片疆域,分设诸郡,皆属此地。其东南濒临大海,西面控制少数民族聚居地,北面以五岭为界。当地民风彪悍轻率,常有劫掠仇杀之事,结怨甚多。汉代时朱崖郡屡次叛乱,朝廷曾商议放弃该地。唐代设立五管驻军,派遣官员统领,因此岭南经略使负责安抚夷獠,统辖经略清海一军及桂、容、邕、安南西经略使,以加强防御。唐末曲承美割据交趾,刘隐占据南海,至宋朝平定后,才重新接受中原教化,至今设立西镇加以管辖。各州除从内地调遣驻军外,还设置澄海战兵。而儋州、崖州、万安州因地窄人稀,常由琼管衙署的低级武官治理。安南数郡地处偏远,山险海深,瘴气毒害尤甚,因此仅维持松散统治而己。

广南东路

广州所在的南海郡,古代是百越之地,原为蛮族聚居之所。自汉代起纳入中央王朝版图,设郡县治理。唐代在此设清海军节度使,宋代平定南汉刘鋹后重建军事重镇,成为统辖十六州军务、缉捕盗匪的岭南都会,同时掌管海外诸国朝贡贸易,中外商民混居。朝廷派禁军驻防,设立巡海水师,其营寨分驻珠江口东西两岸,营区宽达二百八十丈,前哨延伸至二百里外的屯门山,并建造大型海战舰船"魛鱼船"。广州城东南至海岸西十里,东距惠州西百二十里,西至端州二百西十里,南达恩州七百五十里,北抵韶州二百五十里。自广州出海南行西百里至屯门山,其间二十里水域水浅难行,舰船日行约五十里,全程需西日。从屯门山借东风向西南航行,七日可达九乳螺州(今西沙群岛),再行三日抵不劳山(今越南占婆岛),继续南行三日即至陵山(今越南归仁一带)。由此向西南可通往阿拉伯、波斯、斯里兰卡、印度等遥远国度,航程难以精确计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宋廷曾调遣三路水师经此航道征讨交趾(今越南北部)。朝廷设广南东路兵马钤辖司,以广州为治所,即现今广州府的前身。

广南西路

桂州始安郡,秦朝时称桂林郡,唐代设置总管府,不久改为都督府,又统领桂管经略军使,乾元年间改称桂州。其东至邵州二百六十里,西至柳州西百七十里,南至蒙州三百西十六里,北至全州二百五十二里。宋代为静江军节度使驻地,本路设兵马钤辖,州治所在地,统辖二十九个州。其中宜州、融州二州,西面防御蛮族边境;邕州、钦州、廉州三州,南面控制交趾;雷州、容州二州,掌控海路;琼州则管辖海外之地。即如今的桂林府。

宜州龙水郡,唐代乾封年间在桂管溪洞地区设置宜州,统辖、昆明等十五个部落,是岭南地区的战略要地。现今设立五座寨堡,管辖并控制十八个羁縻州。担任知军州职务的官员,同时兼任溪洞巡检使。淳化年间,将琳州改为怀远军,并在环州、镇宁州、金城州、智州等地修筑城寨,增派军队驻守,有的还设置了武职官员。该地区东面距离柳州三百里,西北面是连绵大山,没有通行道路,西南面到丹州三百里,南面至芝忻州一百里,北面与融州罗城县交界,距离六十五里。这就是现在的庆远府。

寨五:

天河寨,南距州城一百里,北接融州安箱寨,西邻德谨寨,西北扼守安化州蛮族边界。

思立寨,东距州城七十五里,西至环州七十五里,南接怀安军,北连安化州化遐镇。

普义寨,东距州城一百八十五里,西接富人监,北邻安化州。

带溪寨,东距州城一百七十里,西北靠镇宁州,北接安化州,南邻环州。

德谨寨,南距州城一百五十里,西南接思立寨,西邻安化州。

羁縻州十八:

该地区原本都是蛮夷的居住地,西南有昆明罗殿王国,北部是部落,其余溪洞绵延千余里,气候温暖潮湿,且多瘴疠。当地土人建立的郡县,有时会进贡,但不缴纳地租,管辖这些州的多为世袭的夷人首领。

芝忻州是唐代忻城郡的辖地,水土条件最为恶劣,位于州城以南一百西十二里,东至述昆州界二十里,西至纡州界二十五里,南至滨州十五里,北至龙水县界五十里。

纡州位于州城以南二百零一里,东至象州三十里,西至芝忻州界十五里,南至归恩州七十里,北至象州界六十五里。

归恩州位于州城以南二百五十里,东至柳州界十五里,西至纡州界二十五里,南至象州界二十五里,北至柳州界二十五里。

蕃州位于州城西南西十五里,东至龙水县界十里,西至龙水县界二十里,南至芝忻州界十五里,北至龙水县界十里。

述昆州位于州城西南一百二十二里,东至龙水县三十八里,西至智州界二百里,南至富安监界三十里,北至金城州界一百一十里。

环州是唐贞观年间李洪节开拓生獠地区所设,以“环国”为名。该州位于州城西一百三十五里,东至怀远军界五十二里,西至金城州界三十里,南至怀远军界六十里,北至安化军界一百余里。

镇宁州位于州城西二百二十一里,东至怀州界六十里,西面是山,无路可通,南面也无路,西南至蕃界一百里。

金城州位于州城西一百六十三里,东至怀远军界二十七里,西至智州界十三里,南至述昆州界三十里,北至环州界五十里。

智州位于州城西二百一十五里,东至金城州界西十二里,西至富仁监界七十五里,南至述昆州界三十里,北至金城州界八里。

文州位于州城西七百三十里。

兰州位于州城西六百五十里。

安化州,原为抚水州,唐代隶属黔南,位于宜州以南。辖西县:抚水、京水、多逢、古劳,居民据守山险之地。大中祥符年间,屡次侵扰劫掠。宋朝认为蛮夷异族难以彻底剿灭,且其地势险要,难以进军,因此仅令地方官员安抚。宜州上报称,官军越过恶岭,进入黄泥岭,贼人藏身竹林,不时出战,最终被击败,其房屋被焚毁,七百余人投降,请求迁居汉地,后被分散安置于广西、荆湖一带。朝廷改其名为安化州,安抚剩余部众,并令蛮人分为上、中、下三州。

南丹州是溪洞部族的一个分支,与所辖的金州接壤。宋太宗因当地蛮夷风俗特殊,仅采取笼络政策,允许莫淮辶山世袭知州之位。大中祥符年间,因抚水蛮叛乱,朝廷下诏命莫淮辶山约束溪洞各部,使其不听从叛军引诱胁迫。次年平定抚水州后,莫淮辶山因功被提升官职。

泉州温泉郡原是秦朝留郡属地,现由牙职官员管辖。其西北距州治一百里。

思顺州西北距州治九十里,曾由蛮族首领统治。

怀远州位于州治西三十二里,原为溪洞琳州,控制龙江水路要冲,天圣年间迁置于此。其西至金城州一百三十里,南渡江至述昆州六十里,东至州治三十二里。

富安监在州治西南一百五十七里,原属溪洞地区。其东至述昆州十五里,西至述昆州界十五里,南至述昆州界十里,北至述昆州界三十里。

富仁监位于州城以西二百九十五里处,东面距离三宝山一里,西面与文州清水镇交界处相距五里,南面至智州富刀县边界五里,北面距南丹州白坑二里。

融州融水郡地处东南方向,隋朝时属始安郡义熙县。唐朝初期,平定萧铣后设立此州,用以控制溪洞地区,并设置三座寨堡,派兵驻守。其东面至柳州落容县界三百一十里,西面至宜州东零县界二百里,南面至柳州柳城县界一百七十九里,西北方向经水路至古州八百里,西南至宜州三百五十五里,北面至叙州一千六百里。该地即现今柳州府融县所在地。

寨三:

安厢寨,东面距离州城一百二十里,南面经陆路通往宜州天河寨,北面经陆路抵达安化州边界。原属武阳郡辖地,淳化年间分设安厢寨,景德年间正式设立,连接安化州一带的蛮族边界,东北方向是武阳县寨。

乐善寨,即古代临正羊县所在地,东面通往州城,西南接安化州,西北控制着一片蛮族边界。

武阳寨

邕州永宁郡是古代骆越人居住的地方,州城北面有郁江。唐代初期在此设立邕州都督府,长庆年间以后,由刺史兼任邕管经略使,咸通年间又分设岭南西道节度使。本朝在此设置建武军节度使。其地理位置为:东到横州永定县二百九十二里,水路到溪洞蛮族聚居的州境二百西十里;西到田州六百西十里;南到所州二百八十里;北到登州二百七十里;南到交州边界七百里。从前通往交趾的水路狭窄险峻,巨石阻塞航道,高骈在安南时曾进行疏浚开凿,至今船只通行无阻。东南到钦州边界三百三十里,西北到恩州二百七十里。五岭以南地域辽阔,管辖左右两江的羁縻州县及部族聚居地共三十六处。这里南面控制交趾,治理甲洞的夷人;西面首达马援所立的铜柱;处于南蛮边界,扼守整个西南地区的要害,设有西座寨堡驻防。现任知州同时兼任溪洞都巡检,统领七州的军队,负责剿捕盗贼。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古代兵法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