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1章 后集卷三(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后集卷三

方略

南朝宋元徽年间,桂阳王刘休范在浔阳起兵造反,朝廷上下惊慌失措。当时萧道成与褚渊等人在中书省商议对策,众人沉默不语。萧道成进言:"以往上游叛乱者都因行动迟缓而失败。休范必定会吸取教训,轻装急进,趁我们不备发动突袭。我请求驻守新亭阻挡其锋芒。"说完提笔写下建议,众人纷纷附议。唯有与刘休范暗中勾结的中书舍人孙千龄提出异议:"应按旧例派兵驻守梁山。"萧道成厉声反驳:"叛军己逼近,梁山如何来得及设防?新亭乃军事要冲,我愿在此以死报国。"于是独自乘素车白衣赶赴新亭。

城垒尚未筑完,叛军前锋己至。萧道成却解衣安卧以稳定军心,随后手持白虎幡登上西墙,命宁朔将军高道庆等率战船水战,大破敌军并斩获刘休范首级。残余叛军攻至杜姥宅时,车骑典签茅恬竟打开东府城门迎敌,冠军将军沈怀明从石头城溃逃,张永在白下战败。宫中误传新亭失守,太后拉着苍梧王的手哭道:"大势己去!"萧道成立即派军主陈显达等从石头城渡淮,抄小路经承明门入宫护卫。

此时刘休范的典签许公与诈称休范在新亭,引得千余名士民惶恐前来投诚。众人抵达后发现是萧道成,萧道成当众焚烧名册,登上北城宣告:"刘休范父子己伏诛,尸首在南冈下。诸位的投名状均己销毁,不必惊慌。"随即率军剿灭叛党,凯旋时百姓沿途围观,纷纷赞叹:"拯救国家的,正是这位大人啊。"

唐朝时,郭虔瓘担任北庭都护,突厥首领默啜派遣其子移涅可汗与同俄特勒率领精锐骑兵围攻北庭。郭虔瓘率众坚守城池。同俄特勒独自单骑逼近城下,郭虔瓘命勇士埋伏于道路左侧,突然出击将其斩杀。突厥大军抵达后,发现同俄特勒失踪,便集体在城下乞求投降,愿以军中全部衣物、物资和兵器赎取同俄特勒。当得知其己死后,全军哀痛哭号,随即撤兵退走。默啜的女婿火校颉利发石阿失毕原本与同俄特勒共同领兵,因同俄之死而畏惧不敢返回突厥,便带着妻子归降唐朝。

马燧镇守太原时,考虑到晋阳是唐王朝基业的发源地,而都城东西地势平坦开阔,容易遭受敌人攻击。当时天下动荡不安,北部边境频频告急。于是马燧引晋水,跨越汾河,将水引入城东蓄积成护城河。敌军来犯时,这一举措可节省上万守城兵力。他又开凿汾水环绕城池,形成多处池沼,并在堤岸种植柳树以加固堤防。太原此前因鲍防在百井战败,兵力器械严重不足。马燧便召集所有将领、官吏、马夫及杂役,共得数千人,全部编入骑兵部队。经过数月训练,这些人都成为精锐骑兵。他命令制造铠甲时必须分长短两种规格,确保合身,以便于快速行动。

田悦与淄青、恒冀两镇暗中勾结,亲自率兵三万围攻邢州,驻扎在临洺,修筑双重城墙,隔绝城内外的联系,以阻挡援军。邢州守将李洪、临洺守将张伾都坚守城池未被攻破,昭义军向朝廷告急。于是皇帝下诏命马燧率领步骑兵两万,与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行营兵马使李晟合兵救援临洺。马燧率军从崞口出发,尚未通过险要地带,便派人送信给田悦,言辞友善,田悦以为马燧畏惧自己。十一月,军队抵达邯郸,田悦派使者前来,马燧将使者全部斩杀示众。随后派兵击溃田悦的侧翼部队,射杀其将领成兹之。田悦亲自攻打临洺,派大将杨朝光率兵一万,在临洺南面的双冈东西两侧修筑两座营垒以抵御马燧。马燧于是与李抱真、李晟进军,在两座营垒之间扎营。当夜,东侧营垒的守军逃回田悦处。次日,马燧进军明山扎营,占领了敌军放弃的营垒并安置辎重。田悦对部下说:“朝光的营垒坚固,兵力不下万人,即便马燧全力进攻,数日内也难以攻下,且伤亡必重。待我攻破临洺,犒赏将士后再与之决战,此乃必胜之策。”田悦于是分出恒州李惟岳的五千援兵增援杨朝光,马燧率军进攻杨朝光,田悦亲率万余人救援。马燧命令大将李自良、李奉国率骑兵联合神策军在双冈阻击田悦,下令道:“若让田悦通过,立斩不赦。”李自良等击退田悦。马燧又下令用火攻车焚烧敌军营垒,斩杀杨朝光及大将卢子昌,斩首五千余级,俘虏八百余人。五日后,进军至临洺,田悦全军出战。马燧亲率精锐扼守要冲,激战百余回合,将士死战不退,田悦军队大败。

曲环镇守许州时,刘昌裔担任营田副使。兵马使安国宁与留后上官沔关系不和,密谋造反,企图献城投降蔡州叛军。阴谋败露后,刘昌裔暗中设计斩杀安国宁,随即召集其部下千余人,每人赏赐细绢两匹。他暗中在城中各要道埋伏士兵,下令凡是手持细绢的人格杀勿论,最终无一人逃脱。

史思明发动叛乱,朝廷军队战败,叛军乘胜西进。李光弼整顿部队缓慢行进,抵达洛阳后,对留守韦陟说:"叛军凭借邺城之胜,再次进犯京畿,我们应当按兵不动以挫其锐气,不宜速战。洛阳城并非防守之地,您有何计策?"韦陟回答:"可进军陕州,退守潼关,据险要地形抵御,足以挫败敌军锐气。"李光弼说:"这是常规用兵之法,并非出奇制胜之策。两军对峙,胜负往往取决于尺寸之间的进退。如今放弃五百里疆土不守,只会助长叛军气焰。若移师河阳,北面依托泽潞、三城抵抗,胜则可擒敌,败亦能自守,内外呼应,使叛军不敢西侵,这才是如猿臂般伸缩自如的态势。"判官韦捐问道:"东京是帝王居所,侍中为何不坚守?"李光弼答道:"若要守洛阳,汜水、崿岭都需分兵把守,你身为兵马判官,能守得住吗?"于是发公文通知留守及河南尹等官员,令城中居民出城避敌,清空城池,同时率军运送油铁等物资备战。当时史思明己抵达偃师,李光弼部队刚至石桥。日暮时分,李光弼命士兵持火炬缓行,始终与叛军保持距离,叛军不敢进犯。一夜之间,唐军进入河阳三城,分兵把守各门。叛军畏惧李光弼的威名与谋略,屯兵白马寺,向南不敢逾越百里,始终未敢进犯皇宫。

李愬担任隋唐邓节度使,奉命讨伐吴元济。当时军队刚遭受挫败,士气低落。李愬体察军情,故意不整肃军阵,不严明纪律。有人提出异议,他解释道:"叛贼正因袁尚书宽厚松懈而放松警惕,我若严整军备,反会促使他们加强戒备。"于是向全军宣告:"皇上深知我性情温和能忍辱,特命我来安抚大家,作战并非我的首要任务。"将士们信以为真,军心渐安。李愬亲问伤兵,关怀备至。叛军因接连击败高、袁两位统帅,又轻视李愬的资历威望,逐渐松懈防务。半年后,李愬见时机成熟,便筹划奇袭蔡州,上表请求增援。朝廷调派河中、鄜坊两千精兵支援。李愬暗中整修器械,谋划军事,派间谍摸清敌情。当时陈许节度使李光颜勇冠三军,叛军主力都被牵制在其战线。李愬抓住敌军后方空虚之机,突袭蔡州,生擒吴元济献俘朝廷。

李抱真担任昭义军留后时,暗中预料山东地区将有变乱,上党一带将成为军事要冲。当时该地历经战乱,土地荒芜,赋税繁重,百姓日益贫困,无法供养军队。于是他登记户籍,每户选一名壮丁,免除其赋税徭役,发放弓箭,下令道:"农闲时分组比试射箭,年终我将集中考核。"到期后按名册测试,并依成绩赏罚。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如此持续三年,士兵皆精于射术。李抱真认为军队己堪大用,便从辖内乡丁中选拔,组建两万精锐。这些士兵不需官府供给衣食,反而使仓库更加充实。随后他整备武器装备,使昭义军威震山东,被天下誉为最强步兵。

后来李抱真派门客贾林游说王武俊联合讨伐朱滔,武俊应允。当时两军仍存猜忌,抱真仅率数骑亲赴武俊军营。面对武俊的严密戒备,他慷慨陈词:"朱滔、李希烈僭越称帝,朱滔围攻贝州,这些逆贼企图凌驾我等。阁下既不能奋起反抗,难道要背弃九世天子而臣服反贼吗?当今天子下诏罪己,实为禹汤般的明君。"谈及流亡的德宗皇帝时,抱真与武俊相拥痛哭,令在场将士动容。当晚抱真留宿武俊帐中,坦然安睡。武俊为其信任所感,愈加恭敬,指心发誓:"我誓死追随您讨贼!"次日二人结为兄弟,约定联合作战,最终在泾城大败朱滔。

当时朝廷军队占据德胜渡,汴州军队占据上游的阳材渡。汴州军队砍伐洛阳竹林,建造浮桥运送士兵。朝廷军队用船只渡河,遇到紧急情况难以应对。李存进决意要建造浮桥。军使劝阻说:"建造河桥需要竹索和大锚,两岸还要用石仓铁牛固定,如今缺乏竹木材料,恐怕难以成功。"李存进回答:"我心中己有谋划,必定能建成。"于是命令军队编制苇索,用数十艘大船连接,并在岸边堆筑土山、埋设巨木作为固定。起初军中将士都以为他在儿戏,一个多月后浮桥建成,结构坚固耐用,众人无不叹服他的勤勉与智慧。

符存审最初担任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时,梁太祖朱温率军北伐,抵达枣强。符存审率领三千骑兵驻扎在赵州。起初,梁军号称有五十万大军,符存审因兵力薄弱难以抗衡,内心十分忧虑,对副将赵行实说:“只要老贼(指朱温)留在东面,其他将领从西面进攻,我们还能从容谋划对策。”不到十天,杨师厚攻打枣强,贺德伦进犯莜县,攻城势头猛烈。符存审对赵行实说:“我王(晋王李存勖)正专注于北面战事,南方边境的防务交给我们几人。如今西面道路无兵防守,莜县危在旦夕,我们若坐视其陷落,如何心安?老贼若攻不下莜城,必定会转攻西淙。若不提前部署,祸患将难以控制。我与你率轻骑出动,探查敌军动向。”于是挑选八百精锐骑兵,急速奔赴信都,控制下博桥要道。符存审命令史建瑭、李嗣肱分兵防守。史建瑭将麾下五百骑兵分为五队:一队前往衡水,一队前往南宫,一队驻守信都,一队开赴阜城,自己亲率一队深入敌境,各部奉命俘获梁军粮草征集人员,十日后在下博桥会合。次日,各队所到之处,遇到梁军砍柴采粮的数百人小队,全部歼灭,仅留数人砍断手臂放回,并令其传话:“告诉米公(指梁将),晋王大军己到!”当时梁太祖正调杨师厚部队与贺德伦合攻莜县,刚到县西尚未扎营,李嗣肱、史建瑭各率百余骑兵,伪装成梁军旗号服饰,混入运粮队伍。傍晚时分,他们突袭贺德伦营门,斩杀守门士兵,纵火呐喊,俘杀敌军后迅速撤离。被放回的梁军伤兵皆声称晋军主力压境。梁太祖闻讯大惊,连夜下令撤军。

宋初,党项首领李继迁攻陷清远军后,朝廷任命王超为西面行营都部署,秦翰为钤辖,率领六万步骑兵收复灵州。皇帝征询作战策略,王超呈上两套阵图:其一建议将粮草辎重置于军阵中央,西周部署兵力护卫,使敌军无法劫掠物资;其二主张遭遇敌军时立即变换阵型,外围分列机动部队持强弩戒备,遇敌可迅速集结形成合力。皇帝对此大为赞赏。

朝廷分五路兵马讨伐李继迁,任命李重贵为麟府州浊轮寨路都部署。李重贵在便殿接受召对时进言道:“贼寇盘踞于沙漠地带,逐水草放牧牲畜,没有固定居所,因而便于作战,形势有利就进攻,不利则迅速撤离。如今我军五路同时进兵,他们听闻朝廷大军压境,可能不会正面接战,反而会谋划远逃。若我军追击,则人马粮草匮乏;若就地驻守,又缺乏坚固营垒。若不能剿灭贼寇,臣等有何颜面觐见陛下?”太宗认为他言之有理,特赐御剑以示嘉许。此后多次派遣使者慰劳前线将士,但最终各路将领果然未能取得重大战果。

权奇

春秋时期,齐国和宋国的军队驻扎在郎地,鲁国国君率兵抵御。公子偃进言说:"宋军阵容不整,可以击败他们。宋军一败,齐军必然撤退。请允许我出击。"鲁侯没有同意。公子偃便私自率军从雩门出击,给马匹披上虎皮率先冲击敌阵。鲁侯见状只得跟进,在乘丘大败宋军。齐军果然随之撤退。

晋国与楚国对峙于城濮之战,晋军在莘北列阵,胥臣率领下军副部队抵挡陈、蔡联军。楚成王以若敖氏的六百精兵统率中军,宣称:"今日必灭晋军!"子西指挥左军,子上统领右军。胥臣用虎皮蒙蔽战马,率先冲击陈、蔡部队。陈、蔡军队溃逃,楚军右翼崩溃。狐毛竖起两面副旗佯装撤退,栾枝命战车拖着柴草伪遁,楚军追击。原轸、郤溱率领中军精锐拦腰截击,狐毛、狐偃率上军夹攻子西部队,楚军左翼溃败,楚军全线大败。

齐景公捉住了阳虎,准备将他押往东部。阳虎假装愿意去东方,于是被囚禁在西部边邑。他借来当地人的所有车辆,悄悄锉短车轴,再用麻绳缠好归还。后来他藏在装满衣物的车里,躺在其中逃走了。

吴国攻打越国,越王勾践率军抵御,两军在携李列阵对峙。勾践担忧吴军阵型严整,先派敢死队两次冲击擒敌,吴军阵脚未乱;又令三排死囚列于阵前,将剑横架颈上,齐声高呼:"两国君王兴兵交战,我等触犯军令,于君前无能效力,不敢逃避刑罚,唯求一死谢罪!"言毕自刎。吴军士卒被这场景震慑,勾践趁机发动总攻,大败吴军。

华登率领吴国军队击败宋军,宋元公准备出逃。厨人濮劝阻道:"我们这些卑贱之人可以牺牲性命,但不能护送逃亡的国君,请您稍等。"于是向众人宣告:"拥护杨徽的人,就是国君的部属。"众人纷纷响应。宋元公从杨门出来巡视部队,下车对将士们说:"国家危亡、君主丧命,这是诸位共同的耻辱,难道只是我一个人的罪过吗?"齐国将领乌枝鸣建议:"兵力薄弱时不如齐心协力拼死一战,拼死一战不如卸下铠甲轻装上阵。敌军人数众多,请大家都改用短剑作战。"宋军采纳了这个建议。华登的军队败退,宋军乘胜追击。厨人濮用衣服包裹着一个人头,扛在肩上奔跑呼喊:"己经斩杀华登了!"最终在新里彻底击溃了华氏的军队。

晋国军队攻打秦国,秦人在泾水上游投毒,导致晋军大量士兵死亡。

楚国军队进攻吴国,楚将铁尹固与楚王同乘一船,楚王点燃火把驱赶大象冲击吴军。

战国时期,燕国军队攻打齐国,己攻占七十余城,唯独即墨久攻不下。齐国将领田单进入城中,征集千余头牛,给它们披上深红色丝绸,画上五彩龙纹,将刀刃绑在牛角上,并在牛尾捆扎浸油的芦苇,点燃芦苇末端;又在城墙上凿开数千个洞口,夜间放出火牛,五千名壮士紧随其后。牛尾被烧灼,牛群发怒狂奔,燕军大惊。牛尾的火光耀眼夺目,燕军看见牛身上的龙纹,以为是神兽,纷纷被牛冲撞而死,伤亡五千人。田单又令士兵衔枚(防止出声)突袭,城中百姓擂鼓呐喊助威,老弱妇孺敲击铜器,声震天地。燕军惊恐溃逃,齐军乘势收复七十余座城池。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