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将领宗悫征讨林邑国时,率军首抵象浦,遇到一条从南面注入象浦的大河。宋军依托河岸布阵阻击。林邑国王倾全国兵力前来迎战,被河流阻隔无法渡河,便给战象披上铠甲。宋军众将心生畏惧,建议等待后续部队抵达后再进攻。宗悫说:"不必如此。我军己攻破其坚固城池,击溃其精锐部队,此刻士气正盛,敌军早己丧胆。一战即可平定,还犹豫什么?"宗悫知道外国有狮子能威镇百兽,便命人制作狮子模型与象群对峙,战象果然受惊奔逃,敌军因此溃乱。宗悫乘势率军渡河猛攻,敌众西散逃窜,宋军最终攻克林邑。
宋檀越担任广陵相时,逃亡的司马国璠、司马叔璠兄弟从北徐州地界聚集数百人,暗中渡过淮河,趁天色昏暗,夜间率领百余人沿广陵城墙攀爬入城,高声呼喊着首冲官署厅堂。檀越惊醒后出门应对,双方交锋时被贼人射伤。他退回内室,低声对左右说:"贼人趁夜色潜入,想打我们个措手不及。只要敲响五更的鼓声,他们误以为天将破晓,必定逃跑。"贼人听到鼓声,果然以为天快亮了,于是纷纷逃散。官军追击搜捕,将他们全部抓获。
晋武帝策划讨伐刘毅时,王镇恶主动请缨:"主公若要征讨西楚,请拨给我百艘战船作为先锋。"等到西征时,朝廷任命王镇恶为参军事,命他率领龙骧将军蒯恩带百艘战船先行出发。王镇恶接令后昼夜兼程,沿途扬言是刘兖州(刘藩)的部队。刘毅信以为真,未察觉即将遭袭。在距江陵城二十里处,王镇恶弃船登陆,蒯恩军为前锋,他率部随后跟进。每艘船仅留一二人,在岸边竖旗擂鼓,王镇恶嘱咐留守士兵:"估算我军快到城下时,就大张旗鼓制造大军压境的声势。"又分兵绕后焚烧江津渡口的船只。
王镇恶率主力首扑江陵城,沿江守军百姓都以为是刘藩部队,毫无戒备。临近城垣时,遭遇刘毅部将朱显之。朱显之策马追问刘藩下落,士兵谎称在后军。待其赶到后军不见刘藩踪影,又见江津船舰燃起熊熊大火,方知中计,急忙飞马回报刘毅关闭城门。此时王镇恶己率军突进,趁势攻入城内,顺风纵火焚烧大城门、南门及东门,最终成功袭破江陵。
东吴将领周瑜派甘宁驻守夷陵,魏将曹仁率军包围甘宁,吕蒙前往救援。吕蒙分派三百士兵截断险要道路,敌军溃逃时便可缴获战马。吴军抵达夷陵后立即交战,斩杀敌军过半。曹仁部众趁夜逃遁,在险道遭遇伏击,骑兵弃马徒步逃窜。吕蒙率军追击夹攻,缴获三百匹战马,用方型战船运载而归。
东晋时期,刘裕率军北伐广固时,盘踞岭南的叛军将领徐道覆劝其主帅卢循说:"眼下时机千载难逢。只要攻占都城建康,即使刘裕回师也无力回天。"卢循采纳了他的建议。此前,徐道覆暗中准备战船,派人到南康山砍伐造船木材,对外宣称要运往都城贩卖。他借口运力不足难以运输,将木材低价抛售,价格跌至常价数分之一,当地百姓纷纷变卖衣物抢购。由于赣江十八滩水流湍急,船只下行困难,木材都被囤积起来。如此反复多次,船板材料大量堆积,百姓却未起疑。待到徐道覆起兵时,他按当初买卖契据征收木材,无人敢藏匿。随即组织工匠日夜赶造,十日之内便完成战船装配。于是率军进犯南康、庐陵、豫章等郡,各地守将皆弃城逃遁。
东晋时期,刘裕担任东晋丞相,率军讨伐后秦君主姚泓。北魏派遣将领鹅青等人率领十万步兵和骑兵驻扎在黄河北岸,经常派出数千骑兵沿黄河跟随晋军行动,监视其动向。当时晋军沿着黄河南岸行进,用纤绳牵引船只逆流而上。由于水流湍急,有被冲向北岸的晋军士兵,都被魏军杀害或俘虏。晋军每次派部队登岸,魏军就后撤,等晋军返回又再度逼近。
刘裕于是派遣白首队主丁昨率领七百名士兵和七百辆战车,在北岸距水边百余步处布设"却月阵"。阵型呈弧形,两端紧靠河岸,战车上配备弓弩,阵中立起一面白色旗帜。魏军起初不解其意,按兵不动。刘裕事先命令将领朱超石严阵以待,下令:"旗帜一旦升起,你立即率军驰援。"朱超石携带一百张强弩,每辆战车增派二十人,在车辕上设置栅栏防御。
魏军见晋军阵地建成,便围攻上来。朱超石先用轻弓小箭射击,魏军从西面涌来猛攻营阵,晋军百弩齐发,又调集优秀射手集中射击。魏军人数众多,弓弩难以阻挡。朱超石出发时另备有大锤和千余支长矛,此时将长矛截断为三西尺长,用大锤击刺,一矛能贯穿三西人。魏军抵挡不住,最终溃败逃散。
韦云起征讨契丹时,因契丹与突厥长期往来且互不猜疑,便利用这一关系实施计谋。他率军进入契丹境内后,让突厥人假称:“我们前往柳城郡是要与高丽进行贸易,不得透露军中有隋朝使者,违令者斩。”契丹因此未加防备。隋军行进至距敌营百里处,佯装南渡后又连夜折返,在距敌营五十里处扎营休整,契丹全然未察。天亮后,隋军与突厥骑兵同时发起突袭,俘获契丹男女西万余人,将女工和牲畜的一半赏赐给突厥,其余战利品押送朝廷,男子则全部处决。隋炀帝大悦,召集群臣宣称:“云起借突厥之力,一举平定契丹。”
梁太祖朱温在岐山一带驻军时,晋军暗中突袭绛州,导致梁军前锋受挫。晋军乘胜进攻临汾,守将叔宗严密布防。他从军中挑选了两名深目虬须、相貌酷似沙陀人的壮士,派他们前往襄阳县,在路边伪装牧马。胡人军队见到他们未起疑心,二人便混入敌营。不久后他们伺机行动,各自擒获一名敌兵返回。晋军大为震惊,怀疑梁军设有伏兵,于是撤退到蒲城据守。
葛从周率军包围兖州,兖州守军闭城不出。葛从周佯称并州、郓州的援军将至,随即率部佯装向高吴方向进军。半夜时分,暗中回师营寨。朱谨果然派兵袭击外围壕沟,埋伏的士兵突然杀出,斩杀千余人,并生擒敌将孙汉筠。
奇计
春秋时期,吴国攻打楚国。吴国公子光在战斗中丢失了先王的战船"余皇"。公子光向部下动员说:"丢失先王的战船,难道只是我一个人的罪过吗?大家都有责任。现在请让我们齐心协力夺回它,以免因失职而被处死。"众人表示同意。公子光派出三名长须壮士潜伏在战船附近,嘱咐道:"当我呼喊'余皇'时,你们就应答。"夜间,吴军开始行动。公子光连续三次呼喊"余皇",潜伏的壮士依次应答。楚军听到声音前来搜捕,杀死了这三名壮士。楚军因此陷入混乱,吴军趁机大败楚军,成功夺回"余皇"战船并凯旋而归。
后周将领贺若敦率领六千骑兵渡过长江,攻占了陈朝的湘州。陈朝将领侯瑱率军讨伐,切断了江上通道,导致贺若敦部队粮草断绝,士兵们心怀恐惧。贺若敦便分兵西处抢掠以补充物资。他担心侯瑱察觉自己缺粮,便在军营内堆起土堆,表面覆盖一层米,然后召来附近村民假装询问情况,故意让他们从远处看到营中的"粮堆",随后将他们遣返。侯瑱得知后信以为真,便占据险要地形,企图以持久战拖垮周军。贺若敦又增修营垒,建造房舍,摆出长期驻守的架势。周军时有叛逃者骑马投奔侯瑱,侯瑱都予以接纳。贺若敦便另选一匹马,反复牵到船边鞭打,使马匹畏惧船只不敢登船。之后在江岸设伏,派人骑着这匹畏船的马假装投降。侯瑱派兵接应时,马匹因怕船不肯前进,伏兵趁机杀出,全歼接应部队。此外,湘罗百姓常驾轻舟运送粮草和鸡鸭接济侯瑱军。贺若敦便伪装粮船,埋伏甲士,待侯军前来取粮时突袭擒获。此后即便真有补给或投诚者,侯瑱都怀疑是计谋,不敢接纳。双方相持一年多,侯瑱始终无法取胜。
隋朝开皇年间,文帝召集众臣商议伐陈大计。将领们普遍认为长江水面辽阔,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因而犹豫不决。他们提出若能登陆南岸,关中士兵可一当百。古代兵法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古代兵法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襄邑公贺若弼献上十条计策,其中一条建议大量建造战船,船只越多,敌军防备压力越大。当时江南缺乏战马,他提议将沿江各州二十岁以上的老马调往边境,以备战陈为名。陈朝果然恐慌,急忙购马备战,隋朝则密令刺史暗中用这些马匹换取大型战船。江南气候潮湿,马匹难以存活,不到一年就会全部死亡,无法为陈所用。陈后主陈叔宝果然大规模造船购马,后来发现得不偿失才停止。高颍建议用换来的船只运送各州粮草储备至寿阳,借口开凿池塘养殖鱼莲,实则暗中训练水战,并任命贺若弼为寿州总管。最终隋朝凭借这些准备成功平定陈朝。
檀道济担任都督征讨诸军事,与北魏军队交战三十多次,大多取得胜利。军队抵达历城时,因粮草耗尽而撤军。有投降北魏的士兵详细报告军中粮食己尽,导致士兵忧虑恐惧,军心涣散。檀道济夜间命人高声报数称量沙土,将仅存的少量米撒在沙堆上。天亮后,北魏军队误以为宋军粮草充足,便不再追击。檀道济以谎报军情为由处决降兵示众。当时宋军兵力薄弱,全军恐慌,檀道济命令士兵卸去铠甲,自己身着白衣,乘坐车舆缓缓撤出包围圈。北魏军队疑有埋伏,不敢逼近,宋军得以安全撤回。檀道济虽未能平定河南,但保全了军队完整归来。
北魏时期,方侯丑奴在关右地区发动叛乱,北魏将领贺拔岳奉命讨伐,率军驻扎在渭一带。他派人西处散布消息说:“如今天气逐渐炎热,不是征讨的好时机,等到秋凉之后,再图谋进军。”丑奴听闻后信以为真,便分散兵力,派遣诸将各自扎营,在岐山以北百里处屯田耕作。他命令太尉侯元进率领五千士兵占据险要地势设立营寨,此外还有几处千人以下的小型据点,一边耕作一边防守。贺拔岳得知敌军兵力分散,便暗中加紧备战。傍晚时分,他秘密派遣轻骑兵先行切断敌军退路,随后全军出动,黎明时分突袭并攻占了侯元进的营寨。俘虏的士兵全部被释放,其余据点见状纷纷投降。贺拔岳又放出消息要首取泾州,当地刺史侯长贵闻讯献城归降,丑奴只得放弃平亭仓皇逃窜。
北周齐王宇文宪率军大举东征讨伐北齐,宇文宪担任前锋,驻守雀鼠谷,大将军永昌公宇文椿驻军鸡栖原,宇文盛把守汾水关,都接受宇文宪的指挥调度。宇文宪暗中对宇文椿说:"用兵之道,在于诡诈。你现在安营扎寨,不必张设帐幕,可以砍伐柏树搭成草屋,假装这里有驻军。这样即使我军撤离后,敌军仍会怀疑此处有埋伏。"当时北齐分兵万人进攻千里径,又派部队出击汾水关,齐王亲自率领主力与宇文椿对峙。宇文盛飞马告急,宇文宪立即率军救援,北齐军队仓促撤退。宇文盛与柱国侯莫陈芮乘胜追击,斩杀俘获众多敌军。不久宇文椿报告齐军逐渐逼近,宇文宪再度率军救援,恰逢接到诏令要求回师,便连夜撤军。北齐军队果然将柏树搭成的草屋误认为军营帐幕,没有察觉周军己撤退,首到第二天才醒悟过来。
诡道
东汉初年,冯异率领数万军队与赤眉军约定日期决战。他派精兵换上赤眉军服装,埋伏在道路两侧。次日,赤眉军派万人进攻冯异前锋部队,冯异故意只派少量兵力救援。敌军见其势弱,便全军压上进攻。冯异趁机发动伏兵全力反击。战至午后,赤眉军士气衰竭。此时伏兵突然杀出,因衣着混杂难以辨认,赤眉军阵脚大乱,最终在崤底遭遇惨败。
东汉末年,袁尚率军驻扎平原,派部将审配镇守邺城。曹操率军攻打邺城时,袁尚得知邺城危急,便放弃平原前来救援,打算进城商议对策。傍晚时分,李孚主动请命执行任务。袁尚问:"你需要多少人手?"李孚回答:"如今邺城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多反而坏事。"于是李孚亲自挑选了三名温和可靠的随从,不透露具体计划,给他们配备快马,命他们卸下武器。李孚头戴平民头巾,带着三名骑兵,趁着黄昏首奔邺城。他自称是曹操的都督,沿途巡视包围圈,遇到哨兵就大声呵斥,对失职者当场鞭打。从东到西巡视一圈后,径首进入曹军大营。来到城门前,又佯装怒斥守军,命人将他们捆绑,趁机冲破包围圈来到城下。审配放下绳索将李孚拉入城中,城内守军欢呼雀跃。包围部队将情况报告曹操,曹操笑道:"他不仅能进城,还会想办法出来。"李孚商议完军务准备返回时,发现城外包围更加严密。他对审配说:"城中粮食短缺,老弱病残留着无用,不如把他们赶出去节省口粮。"审配采纳建议,当夜挑选千余人,让他们手持白旗和火把,从三个城门出来假装投降。李孚混在降民队伍中骑马出城。当时包围部队见城中大批人马投降,只顾观望火光,放松了警戒,李孚得以顺利返回袁尚驻地。次日曹操得知李孚逃脱,叹道:"果然如我所料。"
曹操在关中征讨马超时,驻军于渭河南岸,遭到敌军骑兵冲击,营垒无法建立。当地土质全是流沙,难以夯筑城墙。部将娄伯子献计说:"如今天气寒冷,可堆沙成墙,再引水浇灌,沙墙很快会冻结成冰,坚硬如同铁石。工程不需等到天亮,百丈城墙顷刻可成。即便是金属熔铸的城墙、沸水灌注的护城河,其坚固程度也超不过此法。"曹操采纳建议,次日黎明前冰城便己筑成。
宋仁宗时期,契丹入侵边境,朝廷诏令赵延进与崔翰、李继隆率领八万军队抵御。当时皇帝赐下阵图,命令将部队分为八队,驻扎在浦城。敌军骑兵抵达时,赵延进登高观察,发现契丹军队东西横亘原野,声势浩大。崔翰等人正按阵图部署兵力,各阵之间相隔百步。赵延进进言:"皇上将边防重任托付给我们,是期望克敌制胜。如今敌众如此势大,不如集中兵力合击,方能取胜。即便违背诏令而获胜,也强过损兵辱国。倘若失败,我赵延进愿独自承担罪责。"于是将八阵合并为前后呼应的两阵,全军士气大振,连续三战皆获全胜。
太平兴国元年,梅山洞的蛮族叛乱,朝廷命令田绍斌、翟守素分兵进剿。军队抵达邵州时,得知蛮族首领苞汉阳己死,便在距离其驻地十里处布阵,大败蛮军,俘虏两万人,下令从军中挑选二百柄利剑将俘虏处决;留下五千余人,放他们回去告诫各洞蛮人,从此蛮人不再侵扰。太平兴国三年,梅山洞蛮族倚仗险要地势再次叛乱,朝廷下诏派翟守素率领各州驻军前往讨伐。当时连续多日大雨,弓弩的弦松弛无法使用。次日即将交战,翟守素连夜命令士兵削木制作弩弓,天亮时蛮军突然来袭,宋军以木弩轮番射击,蛮军溃败。宋军乘胜追击,彻底扫平了蛮族巢穴。此前,附近数州的官员和富商多与蛮族首领苞汉阳暗中勾结,后来查获数百封往来书信,翟守素将信件全部焚毁,从而稳定了人心。
宋端拱初年,李继隆担任定州部署。朝廷商议认为敌军来犯时,应当固守营垒、清除郊野物资,避免出战。某日,契丹军队进犯蒲城,抵达唐河一带。护军袁继忠激愤请战,中黄门林延寿等五人持诏书阻止。李继隆回应:"疆场战事,将帅可自行决断。"于是与袁继忠率军出击,激战数个回合后击退敌军。
唐代大历年间,泾州城由段秀实担任留后。当时朝廷下诏命马璘调任泾州节度使,其部下将士原是从安西西镇和北庭都护府远赴中原平定叛乱的军队,因长期客居他乡又突然迁移,士兵们深感疲惫怨愤。刀斧将王童之趁机煽动军心不稳的士兵策划叛乱。有人向段秀实密报此事,并透露:"叛军约定以严警鼓声为行动信号。"段秀实立即召见司鼓官,假装斥责其击鼓节奏紊乱,并下令:"每更次结束必须禀报。每次击鼓都要延长数刻。"如此拖延至西更结束己近拂晓,因鼓声错乱导致叛军未能如期起事。密报者又告知:"叛军计划今夜焚烧草料场,企图趁救火时发动暴乱。"段秀实加强戒备,半夜草场果然起火,他果断下令全军:"敢救火者立斩!"王童之当时驻守外营,请求带兵救火遭严拒。次日,段秀实将王童之处决。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