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2章 后集卷七(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古代兵法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后集卷七

持重

秦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征讨李信,攻打楚国。楚国得知王翦增兵来攻,便调集全国兵力抵抗秦军。王翦抵达后,坚守营垒不出战。楚军多次出兵挑战,秦军始终不应战。王翦每日让士兵休整沐浴,改善饮食,亲自安抚将士,与士兵同吃同住。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军中可有娱乐活动?"部下回答:"士兵们正在练习投石和跳跃。"王翦听后说:"士兵们可以投入战斗了!"楚军屡次挑战未果,便向东撤退。王翦趁机率军追击,命令精锐部队发动进攻,大败楚军。

汉朝赵充国率军攻打西羌,抵达金城后准备渡河,担心敌军半路拦截,便连夜派遣三支小队衔枚悄声先行渡河。天亮时分,全军依次顺利渡河。敌军数千骑兵在汉军周围游弋,赵充国分析道:“我军兵马刚经历长途跋涉,不宜立刻追击。这些羌骑骁勇难制,恐怕是诱敌之计。况且剿灭敌军应以全歼为目标,不可贪图小利。”于是下令禁止出击,仅派斥候侦察西望峡,发现并无敌军埋伏。他召集将领说道:“我断定羌人不懂用兵之道。”赵充国一贯重视远距离侦察,行军必作战斗准备,扎营必建坚固壁垒,尤其注重稳扎稳打,体恤士卒,谋定而后动。羌族首领们互相埋怨道:“早说过不要造反!如今赵将军用兵如神,我们想拼死一战都难有机会!”羌军驻扎时纪律涣散,发现汉军主力后慌忙丢弃辎重车辆,企图渡过湟水逃命。因道路狭窄险峻,赵充国故意放缓追击速度。部将质疑为何不速战速决,他解释道:“对穷途末路之敌不可逼迫太甚。缓攻则其只顾逃命;急追反而会拼死反扑。”众将叹服。羌军在渡河时淹死数百人,最终全部投降。

曹操西征马超时,韩遂与马超等人隔着淮河布阵对峙。韩遂派使者求和,曹操不答应;对方多次挑战,曹操仍不出战。后来韩遂坚持请求割让土地,并愿送人质为担保,曹操采纳贾诩的计策,假装同意。韩遂请求与曹操当面会谈,于是两人骑马靠近交谈,曹操又给韩遂写信。到了约定交战之日,马超等人败逃。将领们询问原因,曹操说:"我与马超、韩遂交战,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故意示弱——渡过渭河后修筑坚固营垒,敌军来犯也不出战,以此助长他们的骄纵。所以敌军不筑营垒,反而要求割地。我假意答应,正是顺从他们的心意,使其放松戒备。借此积蓄士兵的战斗力,突然发动攻击,这就是迅雷不及掩耳的战法。用兵之道,本就没有固定模式。"

后来蜀汉诸葛亮率军进驻渭南,魏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抵御。诸葛亮分兵屯田作长期驻守打算,又送来妇女首饰激怒司马懿。司马懿多次上表请战,魏国派辛毗持节传令禁止出战。全军严守军令,服从辛毗调度,无人敢违抗。

梁将韦叡率军进攻合肥,在肥水修筑堤堰,并派军主王怀静在岸边筑城防守。魏军攻陷该城后,乘胜推进至韦叡的堤堰之下,声势浩大。监军潘灵祐劝韦叡退守巢湖,诸将也请求退保三叉。韦叡怒道:"岂有此理!将军当战死沙场,只能前进不可后退。"于是下令将伞盖、旌旗等仪仗插在堤下,以示坚守不移的决心。韦叡素来体弱,作战时从不骑马,而是乘坐板舆指挥。他激励全军奋勇作战,最终击退敌军,收复合肥。平定合肥后,高祖下诏撤军。因与敌军距离很近,恐遭追击,韦叡让辎重先行,自己乘小车断后。魏军慑于韦叡威名,远远观望不敢逼近,梁军得以全军而返。

后唐李嗣昭镇守潞州时,曾设宴犒劳诸将。他在城头奏乐时被梁军箭矢射中脚部,却暗中拔箭,宾客都未察觉,依旧畅饮如常,以此稳定军心。

轻敌必败

战国时期,魏国将领公子卬率军抵御秦孝公派卫鞅(商鞅)领兵进攻的部队。两军对峙时,卫鞅送信给公子卬说:"当初我与公子交好,如今各为其主,不忍兵戈相向。愿与公子会面结盟,欢宴后各自撤兵,使秦魏两国安宁。"公子卬信以为真。会盟宴饮时,卫鞅埋伏的甲士突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随后乘势进攻魏军,将其彻底击溃后班师回秦。

东晋时,陶侃任荆州刺史驻守武昌。刚击败杜弢后,他乘胜追击杜曾,流露出轻敌情绪。司马鲁恬劝谏道:"古人用兵必先评估敌将。如今我军将领无人能及杜曾,不可贸然进逼。"陶侃未采纳,进军将杜曾围困在石城。当时杜曾骑兵众多,而陶侃部队缺乏战马。杜曾暗中派骑兵从城门突袭陶侃军后方,前后夹击之下,陶侃军队大败,数百士卒落水而亡。

朱序镇守襄阳时,前秦苻坚派苻丕和石越率军进攻,驻扎在沔水北岸。朱序认为秦军没有船只,因此未加防备。石越却骑马泅渡,朱序大惊,退守内城。石越攻破外城,缴获百余艘船只,用来运送军队。后来多次交战,秦军佯装撤退,朱序放松警惕。督护李伯护暗中向秦军投降,作为内应,苻丕于是攻陷襄阳,俘虏朱序并将其押送长安。

谢琰担任会稽太守时,孙恩发动叛乱,谢琰未作防备。孙恩率军迅速抵达浃口,攻入余姚,攻破上虞,进军邢浦。谢琰派参军刘宣之击退叛军。不久后官军失利,孙恩乘胜推进,人心震动恐慌。众人都认为应当谨慎加强防备,并在南湖部署水军,分兵设伏以应对。谢琰不听劝告。叛军抵达时,谢琰尚未进食,他说:"定要先消灭这股贼寇再吃饭。"于是骑马出战。广武将军旦宝担任前锋,冲锋陷阵,斩杀众多叛军。但因塘路狭窄,谢琰军队只能鱼贯前行,叛军从战船两侧射箭,导致谢琰部队首尾断绝。谢琰在千秋亭战败,其帐下都督张猛从后方砍中谢琰战马,谢琰坠地,与两个儿子谢肇、谢峻一同遇害,旦宝也战死沙场。

后燕的慕容翰骁勇善战且才华出众,因遭弟弟慕容皝猜忌,投奔段辽。段辽之弟段兰与慕容翰进犯柳城,慕容皝派慕容汗和对奕等人率军救援。慕容皝告诫慕容汗说:“敌军士气旺盛,不可硬拼,应当以稳妥为重,切勿轻率冒进。必须等兵力集结、阵型严整后再出击。”但慕容汗生性勇猛急躁,派遣千余骑兵作为先锋突进,对奕劝阻无效,最终被段兰击败,士兵阵亡过半。

西秦的乞伏益州是乞伏乾归的弟弟。当时天水的姜乳出兵攻占了上邽,乞伏乾归派益州前去讨伐。边芮和王松寿对乾归进言道:“益州凭借宗室至亲的身份,屡立战功,却因长期获胜而轻敌,常显骄纵之态。若遭遇敌军,他必定会轻率应对。不宜让他独掌兵权,应当有所制约。”乾归答道:“益州骁勇善战,擅长统率部众,诸将无人能及,我只担心他专断独行。若派重臣辅佐,便无需忧虑。”于是任命韦虔为长史,务和为司马随军出征。军队行至大寒岭时,益州倚仗往日胜利骄傲自满,不部署战阵,反而命令将士卸下铠甲游猎纵酒,并下令:“敢议论军务者斩。”韦虔等人劝谏,他拒不听从。姜乳率军迎击,益州果然战败。乾归叹道:“我未听从蹇叔般的忠言,才导致如此败局,将士们何罪之有?这都是我的过错。”于是赦免了所有将士。

东魏的莫多娄贷文担任南道大都督,与行台侯景一起攻打驻守金墉城的独孤如顾。宇文泰的军队从幽谷出击,侯景与高昂商议整顿军队、激励士兵,准备迎战。莫多娄贷文请求率领自己的部队攻击敌军前锋,侯景等人坚决不同意。莫多娄贷文性格勇猛而专断,不肯听从命令,率领一千轻骑兵在前方侦察,向西行进至比涧时遭遇北周军队,战败身亡。

王则是太原人,最初因军功被授予给事中一职,封爵白水子。他跟随元天穆讨伐邢果,因轻骑深入敌境,被邢果俘虏。

后周时期,贺若敦担任骠骑大将军。南陈将领侯瑱、安都等人率军包围湘州,切断粮草和援兵通道。于是朝廷命令贺若敦率领六千步兵渡江前往救援。侯瑱等人认为贺若敦孤军深入,企图伺机歼灭。贺若敦每次设下奇兵埋伏,连续作战击败侯瑱,乘胜长驱首入,最终驻扎湘州。由于轻敌,未加戒备。不久阴雨连绵,秋水泛滥,南陈增派援军,江路被切断,贺若敦最终战败。

隋朝时,薛世雄担任右翊卫将军。窦建德僭号称长乐王,朝廷派薛世雄率三万兵马讨伐。抵达河间城南,在七里井扎营。窦建德得知薛世雄到来,将数千精兵埋伏在河间南边的沼泽地带,并撤出各城守军,假装败退,藏入豆子?中。薛世雄以为窦建德确实溃逃,便不加防备。窦建德侦察到这一情况,亲自率领两千敢死队突袭薛世雄。当时大雾弥漫,白天昏暗,两军难以分辨,隋军大乱,自相践踏,死伤万余人。薛世雄仅带数百骑兵逃脱。

唐初武德年间,姜宝谊任右武卫将军。当时刘武周部将黄子英在雀鼠谷一带活动,高祖李渊命姜宝谊率军征讨。黄子英多次派轻装部队挑衅,姜宝谊刚接战,敌军便迅速撤退。如此反复多次后,姜宝谊率全军追击,结果遭遇伏兵突袭,唐军大败,姜宝谊被敌军俘虏。

赵景慈在武德初年担任行军总管,与独孤怀恩共同攻打蒲州。当时尧君素守军战斗力极强,先前派去的将领都未能取胜。赵景慈对将士说:"尧君素不过是个小贼寇,有什么难对付的?只是诸位不够勇猛罢了。"于是率军首抵城下。尧君素派精锐部队出城迎战,赵景慈单骑突进,带着十余名亲兵首冲南门,企图截断敌军退路,结果陷入城壕。敌军从地道突然杀出实施包围,独孤怀恩未能及时救援,各部唐军溃散。赵景慈负伤落马,被敌军擒获。

郭孝恪担任安西都护时,贞观年间阿史那社尔擒获龟兹王后,由孝恪驻守龟兹。龟兹国相那利暗中勾结西突厥军队,联合本国兵力万余人突袭孝恪。当时唐军驻扎在城外,有龟兹人提醒孝恪:"那利是我国宰相,素得民心。如今逃亡在外,必定图谋叛乱,城中百姓多有异心,望将军戒备。"孝恪未加重视。那利率军突至,孝恪才仓促察觉,率千余部众欲退入城中,而那利部众己抢先登城。城中降敌者与那利内外夹击,孝恪亲为前锋奋力冲杀入城。因部队失散遭敌围攻,箭矢斧钺纷乱袭至。孝恪环顾左右,仅剩数十人跟随,再度突围至西门时,终被敌军杀害。

程千里勇猛有力,担任上党郡长史。天宝年间,叛将蔡希德多次率骑兵挑战,程千里打开城门,独自率领部下百余骑兵追击蔡希德,想活捉他。过桥时桥梁坍塌,坠入坑中,被叛军擒获。

李仁矩在后唐时期任阆州节度使。董璋反叛,率叛军攻打阆州城。李仁矩召集军校商议防守策略,众人都说:“董璋蓄谋造反己久,用财物收买人心。叛军气势正盛,不可轻易出战,应坚守城池以拖垮他们。若十天之内朝廷大军东进支援,叛军必会自行退兵。”李仁矩却说:“蜀兵懦弱,怎能抵挡我的精锐?”随即强行出兵迎战。两军尚未交锋,官军就被叛军击败,不久城破,李仁矩被俘。

后唐讨伐蜀地后班师回朝,副招讨使任圜率军抵达利州时,正逢康延孝发动叛乱,占据莫州。任圜的掌书记张砺向他献计,建议先派老弱士兵示弱诱敌,同时在后方埋伏精锐部队。任圜十分赞同这一策略。康延孝是骁勇善战的将领,而任圜乃一介书生。康延孝见到对方军容疲弱,便放松了警惕。等到两军激战正酣时,任圜突然派出埋伏的精兵发动突袭,最终生擒了康延孝。

戒轻举

春秋时期,吴王为报复楚国水师之役,率军攻打楚国巢邑。巢邑守将牛臣分析道:"吴王勇猛但轻敌,若故意打开城门诱其入内,他必亲自率军攻城。我可埋伏在矮墙后射杀他,吴王一死,边境便能暂得安宁。"巢邑采纳其计。吴王果然亲自攻城,牛臣藏身短墙后突施冷箭,吴王中箭身亡。

楚国攻打绞国时,屯兵于绞城南门。楚将屈瑕献策:"绞国地狭民悍,悍勇则少谋略。可派无保护的樵夫引诱绞军出城。"楚军依计行事,绞人俘获三十名楚军樵夫。次日,绞军争相出城追击山中楚军。楚军趁机控制绞城北门,并在山下设伏,大败绞军,迫使绞国签订城下之盟后撤军。

屈瑕率军攻打罗国,斗伯比为他送行。返回后,斗伯比对车夫说:"莫敖(屈瑕)必定会失败。他走路时脚步高抬,可见内心浮躁不稳。"到了鄢水,楚军渡河时队伍混乱无序,完全失去建制,而且没有设防。抵达罗国后,罗军联合卢戎军队大败楚军。莫敖最终在荒谷自缢身亡。

隋炀帝征讨吐谷浑时,军队抵达覆袁川。当时吐谷浑主帅带着几名骑兵逃走,其部族首领假扮浑主在车师真山据守。炀帝命令将领张定和率军进攻。张定和遭遇敌军后,轻视对方兵力薄弱,喝令他们投降。敌军拒不归顺。张定和未穿铠甲,持兵器登山进攻,敌军埋伏在岩石下的士兵放箭将他射杀。

唐王世充将军队转移到洛水北岸,架设浮桥,率领全部兵力进攻李密。李密率领一千多名骑兵迎战,未能取胜而撤退。世充趁机逼近李密的城下。李密挑选数百名精锐士兵突袭拦截,世充军队大败,士兵争相逃往浮桥,淹死的人数以万计。

宋太宗命令皇甫继明、白守荣、马绍忠护送军粮前往灵州,并下令调拨军队,分三批护送,以便遭遇敌寇时能及时抵御。同时派遣田绍斌率兵接应转运队伍,并让他与护粮部队会合。李继迁得知这一情报后,在洛浦河设伏拦截。白守荣等人主张主动出击,田绍斌劝阻道:"党项骑兵轻躁冒进,切勿放弃辎重与之交战,应当控制马匹列阵缓行。"白守荣等人恼怒地说:"我们不受你节制!你只管带兵来接应,别干涉我们!"田绍斌便率本部人马与辎重队保持西五里距离。李继迁望见田绍斌的军旗,不敢贸然进攻。白守荣等人贪功心切,主动与敌军交战。贼兵先用老弱骑兵诱敌,随后伏兵尽出,白守荣部惨败溃逃,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田绍斌则整肃部队从容撤退,所部未损一兵一卒。行至青远与张延州部会合用膳时,忽听壕沟中有人赤身呼救:"我是白守荣!"田绍斌命人用绳索将其拉上来,并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穿。

坚壁挫锐

春秋时期,晋国将领栾书率军攻打楚国。临战前,楚军于清晨逼近晋军营寨布阵。晋军军官深感忧虑,副将范モ快步进言道:"填平水井、铲平炉灶,在军营内列阵,并拉宽队列间距。《军书》上说:楚军轻率浮躁,我们只需固守营垒等待,三日内敌军必退。待其撤退时出击,定能取胜。"最终晋军大败楚军。

东汉更始初年,光武帝刘秀在河北征讨铜马起义军于鄢城,吴汉率精锐骑兵前来清阳会师。起义军屡次挑战,光武坚守营垒不出,但凡敌军外出抢掠,便立即截击夺取物资,断绝其粮道。相持一个多月后,起义军趁夜逃遁。汉军追击至馆陶,将其彻底击溃。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