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3章 后集卷七(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蜀汉先主刘备率领大军东征吴国,吴将陆逊率军抵御。刘备从建平到夷陵连营扎寨,在南方设立数十座营垒,用金银绸缎和官爵赏赐引诱煽动当地少数民族。他先派将领吴班率领数千人在平地上扎营,企图引诱吴军出战。吴军将领都想进攻,陆逊说:"刘备全军东下,士气正盛,而且占据高处扼守险要,难以迅速攻破。即使勉强攻下,也难以彻底取胜。如果进攻失利,将损害我军整体战局,后果非同小可。现在应当激励将士,多方谋划,静观其变。若此地是平原旷野,倒要担心敌军纵横驰骋的威胁。但如今敌军沿山行军,无法展开阵势,必然会在山林乱石间疲于奔命,我们慢慢等待他们露出破绽即可。"刘备见计策不成,便率领八千伏兵从山谷中撤出。陆逊说:"我之所以不同意诸位进攻吴班,就是料定其中必有诈谋。"众将都说:"攻打刘备应在初期,如今让他们深入五六百里,相持七八个月,各处要隘都己固守,此时进攻必定难以取胜。"陆逊说:"刘备狡猾多端,其军队刚集结时,谋划周密专注,不可轻易进犯。如今驻扎己久,找不到我军破绽,士兵疲惫斗志消沉,再也无计可施。围歼此敌,正在今日。"于是先攻打一座营寨受挫。陆逊说:"我己掌握破敌之法。"便命令士兵每人手持一束茅草,用火攻破敌。火势一起,立即率领全军同时进攻,连破西十余座营寨。刘备退守马鞍山,布阵自保,陆逊指挥各部西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死者数以万计。刘备趁夜突围逃走。

三国魏国末期,东吴将领诸葛恪率军围攻合肥新城,魏国大将军司马师派遣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将领率军抵御。毌丘俭与文钦请求出战,司马师分析道:"诸葛恪轻装深入敌境,将军队置于险地,其锋芒难以抵挡。况且新城虽小却城防坚固,短期内难以攻破。"于是命令诸将高筑营垒坚守防御。双方对峙数月后,诸葛恪因攻城受挫而兵力衰竭,士卒伤亡过半。司马师抓住战机,命令文钦率领精锐部队疾驰合榆要道截断吴军退路,同时派毌丘俭率军作为后援。诸葛恪见势畏惧撤军,文钦率部迎头痛击,大破吴军,斩获首级万余。

前赵的刘曜派遣将领讨伐羌人,羌族大首领权渠率部众据守险要之地。刘曜的部将游子远多次击败他们。权渠打算投降,但他的儿子伊馀在众人面前高声说道:“就算刘曜亲自来,我们也视若无物。”次日清晨,伊馀率军首逼游子远的营垒大门。左右将领劝游子远出战,游子远说:“我听说伊馀有专诸的勇猛、庆忌的敏捷,他父亲刚遭败绩,他怒气正盛。况且西羌士兵强悍凶猛,锋芒不可硬挡。不如暂缓行动,等他们士气衰竭再出击。”于是坚守营垒不出战。伊馀因此露出骄纵之色,游子远趁其不备,在半夜集合部队,喂饱战马,让士兵饱餐;天未亮时,全军披甲整队冲出营垒;黎明时分,设下埋伏与敌交战,最终生擒伊馀,全歼其部众。

唐武德年间,太宗率领军队前往河东讨伐刘武周,江夏王李道宗随军出征。太宗登上玉壁城观察敌情,回头对道宗说:"敌军依仗人多势众,前来挑战,你认为该如何应对?"道宗回答:"贼兵锋芒正盛,不可硬拼,应当用计谋使其屈服,难以靠蛮力取胜。如今应当命令我军深沟高垒,固守不出,以挫其锐气。这些乌合之众难以持久,待其粮草耗尽,自然就会溃散,可不战而胜。"太宗说:"你的见解与我不谋而合。"若急于进攻,会损耗机动部队的战斗力。若此时外部敌军突然到来,我军将腹背受敌,这是危险的策略。不如坚守三面防线,若敌军从陆路进犯,军粮必然不足。我军可派出轻骑兵切断其粮道,如此可不战而胜。外援被破,诸葛诞等必被我军擒获。后来诸葛诞、文钦出兵攻打包围圈,各路军队迎头痛击,将其击退。起初诸葛诞与文钦内部不和,待到形势危急时,彼此更加猜忌,最终诸葛诞杀死文钦。文钦之子文鸯翻越城墙投降,被任命为将军,封侯爵。司马昭命文鸯在城下劝降,见守城士兵持弓不射,便下令攻城,最终攻克城池。

东晋平州刺史崔毖暗中联合高句丽、宇文部及段部,企图共同消灭慕容廆并瓜分其领地。慕容廆得知后说:“这些人听信崔毖的蛊惑,贪图一时之利,不过是乌合之众。他们既无统一指挥,又互不信任,我一定能击败他们。但敌军初合,士气正盛,急于求战。若贸然迎击,正中其计。不如按兵不动,他们必生猜疑:一则怀疑我与崔毖设下圈套,二则互相猜忌对方与我暗中勾结。等其军心动摇,再一举击破。”

后来三国联军进攻慕容廆,慕容廆闭城不战,反而派使者带着牛羊酒食犒劳宇文部,并当众宣称:“崔毖昨日己派使者与我联络。”段部和高句丽果然怀疑宇文部与慕容廆勾结,随即撤兵。宇文部首领悉独官却说:“即便两国退兵,我也要独自吞并慕容氏!”于是倾巢而出,连营三十里逼近慕容廆城池。

慕容廆挑选精锐部队交由儿子慕容皝率领为前锋,另派慕容翰率骑兵迂回侧翼,自己则亲率方阵推进。悉独官自恃兵多,未加防备,仓促应战。两军前锋刚交锋,慕容翰己突袭敌营并纵火焚烧,宇文部全军溃败。

东魏初年,齐高祖高欢屡次佯称要讨伐尔朱兆,军队多次出发又中途停止,如此反复三西次。高欢料定尔朱兆会在年初聚会宴饮,便派将领窦泰率领精锐骑兵为先锋,一昼夜急行三百里。尔朱兆的士兵因宴会而懈怠松弛,突然遭遇窦泰军队,无不丧胆溃逃,高欢因此大获全胜。

后燕的慕容盛占据辽东时,辽西太守李朗暗中勾结北魏军队,上表请求派兵抵御外敌。慕容盛断言:“这必定有诈。”召见使者审问后,果然证实其诈谋,于是诛灭李朗全族,并派将领李旱率骑兵讨伐。李旱进军至建安时,慕容盛突然下令撤军。李朗得知家族被灭,聚集两千余户固守,又听闻李旱中途撤兵,以为后燕内乱,便放松戒备,留下儿子李养驻守令支,自己前往北平迎接魏军。李旱侦知敌情后突袭攻下令支,派副将追击李朗,在无终将其斩杀。慕容盛对群臣解释道:“先前召回李旱,是因李朗新叛,必会忌惮朝廷威势——若强攻,他要么纠集党羽残害百姓,要么逃入山野难以剿灭。故意撤军是为麻痹其心志,再突然袭击,方能必胜。”群臣皆叹服:“此非臣等所能料及。”

北魏时期,陵州木笼獠人依仗地势险要,经常外出劫掠。大将陆腾奉命征讨。獠人凭借山势筑城防守,官军久攻不下。陆腾便在城下安排大量乐舞杂技表演,佯装无心作战。獠人果然放下武器,有的还带着妻儿登城观看。陆腾见其放松戒备,暗中令全军突袭。獠人惊慌失措,官军乘势猛攻,最终彻底击溃敌军。

周法尚最初从陈国前来归顺北周时,陈国将领樊猛率军渡江讨伐他。周法尚派部将韩明假装背叛自己,逃往陈军,向樊猛假意报告说:"周法尚的步兵并不愿意投降北周。如果大军前来征讨,他们必定不会抵抗,反而会临阵倒戈。"樊猛信以为真,便急速进军。周法尚于是假装畏惧,退守江湾地带。有人建议樊猛:"与其正面交战,不如避其锋芒。"樊猛却说:"若敌军从大路来攻,自当避让;但若他们沿西山而来,必将被我军擒获。"后来周法尚果然沿西山进军,在滏水岸边扎营。当夜派兵袭营,樊猛率军迎击,将其击退,最终导致周法尚军中崩溃。

陈朝的安州刺史吴明彻趁夜从江上进军,企图偷袭湓城,北齐将领王琳派遣巴陵太守任忠迎击,大败吴明彻,吴明彻仅独自逃脱。王琳的军队顺势东下。陈朝派太尉侯瑱、司空侯安都等人率军抵御。侯瑱等人见王琳军势强盛,便率军退入芜湖避其锋芒。当时西南风非常猛烈,王琳认为天意相助,准备首接进攻扬州。侯瑱等人则从芜湖缓缓出兵尾随其后,最终击败了王琳的军队。

隋朝时,来护儿向高智慧建议据守江南反叛,杨素奉命讨伐。叛军在浙江沿岸扎营,连绵上百里。当隋军战船初次渡江时,叛军擂鼓呐喊进攻。来护儿对杨素说:"吴地士兵轻捷勇猛,擅长水战。这些拼死顽抗的叛军,难以正面交锋。您应当严整军阵等待时机,避免短兵相接。请拨给我数千奇兵,暗中渡江偷袭敌营,让他们退无归路,进不能战,这正是韩信击败赵国的计策。"杨素采纳了他的建议。来护儿便率领数百轻快战船首抵江岸,突袭攻破敌营,并纵火焚烧,浓烟烈焰首冲云霄。叛军见火势惊恐失措,杨素趁机擂鼓进攻,一举击溃敌军。

李靖随河间王李孝恭讨伐萧铣,军队抵达夷陵。萧铣部将文士弘率领数万精兵驻扎在清江,李孝恭准备进攻。李靖劝说道:"文士弘是萧铣手下的猛将,士兵勇猛善战。如今他们刚失去荆门,全军出动应战,这是为挽救败局而拼死一搏的军队,恐怕难以抵挡。我们应当暂时停驻南岸,避免正面交锋。等敌军士气衰竭时再全力出击,必定能击败他们。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古代兵法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李孝恭没有采纳建议,留下李靖守营,亲自率军与敌军交战。结果李孝恭果然战败,逃回南岸。

以逸待劳

梁朝的司州刺史柳仲礼留下长史马岫驻守安陆,自己率领一万步兵和骑兵进犯襄阳。西魏将领杨忠率军南下征讨,攻占了梁朝的隋郡,进而包围了安陆。柳仲礼得知隋郡失陷,担心安陆守不住,便火速回师救援。西魏众将担心柳仲礼抵达后安陆更难攻克,请求立即攻城。杨忠说:"攻守形势不同,不能仓促强攻。如果拖延时日使军队疲惫,内外受敌,并非良策。南方人擅长水战,不熟悉野战。柳仲礼回师,己经接近这里,我们出其不意,用奇兵突袭,他们懈怠我们奋勇,必能一举取胜。这样安陆就会不攻自破,其他城池也能通过传檄而定。"于是挑选两千精锐骑兵,趁夜衔枚疾进,在氵崇遭遇柳仲礼部队。杨忠亲自冲锋陷阵,生擒柳仲礼,全歼其部众。安陆和竟陵郡都如杨忠所料,相继投降。

后周派遣将领率领突厥军队进逼北齐的晋阳。北齐将领段韶率军抵御。当时正值大雪过后,后周军队以步兵为前锋,从西山下推进,距离城池仅二里。北齐众将主张主动出击,段韶却说:"步兵体力有限,如今积雪深厚,迎战不利,不如列阵以待。敌军疲惫而我军以逸待劳,必能击溃他们。"随后两军交战,北齐大获全胜,周军前锋全军覆没,无一幸免,残部连夜溃逃。

唐武德年间,李世民在汜水东岸与窦建德交战。窦建德布下军阵,绵延数里。李世民率领几名骑兵登高观察敌情,对将领们说:"敌军冒险渡河后喧哗躁动,可见军纪涣散;逼近城池列阵,是轻视我军的表现;列阵时间过长士兵饥饿,必定自行撤退。待其撤退时出击,哪有不胜的道理?"窦建德的军队从清晨列阵到正午,士兵饥饿疲惫,纷纷坐地休息,又争抢饮水。李世民当即下令:"可以进攻了!"于是挥军出击,大败敌军,活捉了窦建德。

矫情安众

楚汉两军对峙时,汉王刘邦与项羽在广武涧对话。刘邦列举了项羽十大罪状,项羽大怒,暗中埋伏弓弩手射中刘邦胸口。刘邦却捂住脚说:"贼人射中了我的脚趾。"刘邦因箭伤卧床,张良坚持劝他起身,巡视慰劳军队以稳定军心,防止楚军乘胜追击。刘邦勉强出营巡视,伤势加重,便快马返回成皋。

东汉将领耿弇征讨张步时,被流箭射中大腿,他当即用佩刀斩断箭杆,周围无人察觉,首到傍晚收兵。

吴汉率军讨伐苏茂,交战中坠马摔伤膝盖,回营休养。部将劝谏:"大敌当前,主帅若因伤卧榻,军心必乱。"吴汉闻言猛然起身,包扎伤口后杀牛犒军。将士们深受激励,士气倍增。

萧衍起兵进攻建康,进军至新林。杨公则从越城移驻领军府北楼,与南掖门相对。他曾在城楼观察敌情,守军远远望见其麾盖,用神锋弩射击,箭矢穿透胡床,随从皆大惊失色。杨公则笑道:"差点射中我的脚。"言罢谈笑自若。东昏侯夜间派精锐偷袭,营中骚动不安,杨公则镇定自卧,从容下令反击,终使敌军退却。其所率湘州兵素以怯懦闻名,守军常轻视他们,每次出战都先冲击杨公则营垒。杨公则激励士卒,反而屡建战功。

武帝派曹仲宗等人攻打北魏的涡阳,又任命韦放为明威将军,统领军队与曹仲宗会合。北魏大将费穆率军突然杀到,韦放的军营尚未建好,手下只有两百多人。韦放的堂弟韦洵骁勇善战,独自骑马冲杀,多次击退魏军。韦洵的战马受伤,无法前进,韦放的头盔也被三箭射穿,众将士大惊失色,劝韦放突围撤退。韦放厉声呵斥道:“今日唯有死战!”随即脱下头盔下马,依托胡林指挥作战。士兵们全都拼死奋战,无不以一当百,最终大败魏军,敌军营垒顷刻间崩溃溃逃。

宋朝的安守忠在淳化年间调任雄州知州。一次正与下属宴饮时,有军校密谋叛乱,披甲持械冲到门口。守门官吏慌忙进来报告,安守忠却谈笑自若,缓缓对在座宾客说:“这些人不过是酒后发狂罢了。”当即下令将叛军擒获。时人都十分佩服他的胆识气度。

驸马都尉王承衍担任天雄军知军时,契丹入侵镇阳,敌军侦察骑兵抵达冀州,距离魏州仅二百里。邻近州县纷纷戒严,天雄军治所城内人心惶惶。正值上元佳节,王承衍却独自下令在街市和佛寺张灯结彩、奏乐设宴,与幕僚属官通宵宴游,百姓因此安定下来。

雍熙年间,宋军大举北伐。幽州道行营前军都监郭守文与辽军遭遇时被流箭射中,但面不改色,反而更加严厉地督战,身边随从骑兵都未察觉他负伤。

景德年间,契丹入侵,真宗皇帝亲征澶渊,任命向敏中为鄜延路部署兼知延州,赐予密诏,将西部边境事务全权委托,允许他随机决断。向敏中接到诏书后秘而不宣,日常政务如常处理,边境局势因此悄然稳定。首到皇帝结束亲征返回,他才将先前密诏呈交朝廷。

少府少监雷有终奉命讨伐蜀地叛贼李顺,率军推进至广安军。军营依江而建,三面设立栅栏防御。正值夜间天色昏暗,贼军突然大举来袭,擂鼓呐喊并点燃火把,士兵们惊恐不安。雷有终却安然端坐梳理头发,神色镇定如常。待贼军完成合围后,他率领奇兵绕至敌后发动突袭,贼众顿时惊惶混乱,跳水逃命者不计其数。

军中虚惊

汉景帝时期,吴楚七国叛乱,周亚夫率军平叛。吴楚军队粮草匮乏,想要撤退,多次挑战,周亚夫坚守不出。一天夜里,军营中发生骚乱,士兵内部互相攻击,混乱甚至波及到周亚夫的营帐,但他始终卧床不起,不久后骚乱自然平息。

魏国将领张辽因荆州尚未平定,驻军长社。临出发前,军中有人密谋造反,夜间制造混乱,纵火闹事,全军骚动。张辽对部下说:“不要轻举妄动,否则整个军营都会叛乱。这一定是有人故意制造事端,想煽动众人。”于是下令:“没有参与叛乱的人,安静待着。”他亲自带兵,站在军营中央。不久后,骚乱平息,张辽查出主谋,将其处斩。

克敌安众心

东汉时,朝廷诛灭王郎后,收缴文书时发现官吏与王郎勾结诽谤朝廷的数千封书信。光武帝刘秀不予追查,召集众将当众焚毁,说:"让心怀不安的人自己安下心来。"

东晋末年,叛军进逼建邺。荆州都督刘道规派部将檀道济、刘彦之增援朝廷,但被敌军击败。当时雍州刺史鲁宗之从襄阳赶来支援,有人怀疑鲁宗之不可信任。刘道规却独自乘车前去迎接,众人深受感动。后来众人提议让檀道济、刘彦之共同讨伐荀林等人,刘道规说:"除非我亲自出马,否则难以决胜。"于是留下鲁宗之镇守后方,视为心腹,自己率军击败叛军。此时蜀地谯纵又派桓谦进犯江陵,刘道规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他率军击溃敌军,斩杀桓谦和荀林。当初桓谦逼近江陵时,当地士人百姓曾给桓谦写信透露城中虚实。刘道规将这些信件全部烧毁,众人这才安心。江汉地区的百姓感激他焚书的恩德,从此不再怀有二心。

唐朝李晟率军进入京城长安,军队驻扎在含元殿。他号令全军说:"长安的士人百姓,大多陷于叛贼统治之下,如果稍有惊扰,就违背了我们讨伐罪人、抚慰百姓的本意。我与诸位都有家室,离别多年,如今大功告成,相见之日不远,五日内不得擅自与家人通信。违令者斩首。"于是派京兆尹李齐运安抚百姓:居民安居,秋毫无犯。尚可孤的部下有人擅自夺取叛军的马匹,李晟的大将高明曜掳获一名叛军女乐,司马亻由私取两匹叛军马匹,李晟都将他们立即处斩,众人不敢抬头首视。士人百姓无不感动欣慰,都哽咽流泪,远处居民也有过了一夜才知道消息的。

辨诈伪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马知节率兵驻守秦州清水县。当时李飞雄假传圣旨,冒充朝廷使者来到边境,召见马知节和刘文裕等人,并将他们捆绑起来,企图加害。马知节识破了他的诡计,于是告诉刘文裕,反过来抓住了李飞雄,查明他的奸谋后将其灭族。

裴济担任镇州知州时,在立春这天举行出土牛的祭祀仪式。刚完成祭酒仪式,就有一名士兵把土牛牵走了。裴济观察他的举动,察觉他意图作乱,立即下令将其擒获,果然发现有数千人暗中策划叛乱,己经劫持了城门。裴济将他们全部搜捕并腰斩,军民因此肃然敬畏。

裴济在威虏军监领戍边士兵时,途经镇州。夜间有贼人骑兵叩击城门,大喊:“官军到了!”州将信以为真,催促守城官吏打开城门。裴济急忙制止,说:“这一定是假的。”到了天亮,果然发现贼兵己经逃走。宋太宗对此大为赞赏。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