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曹操攻占邺城,袁尚、袁熙率数千残部逃往辽东。当时辽东太守公孙康仗着地处偏远不肯归顺。曹操击败乌桓后,有人建议乘胜追击辽东以擒获袁氏兄弟。曹操却说:"我正要让公孙康主动送来二人首级,不必劳师动众。"于是撤军返回。果然公孙康不久便斩杀袁尚、袁熙,将首级呈送。众将不解其故,询问为何撤军反而促使公孙康杀降。曹操解释道:"公孙康向来忌惮袁氏兄弟,若我军紧逼,他们必会联合抵抗;若暂缓施压,他们自会互相图谋。这是形势使然的道理。"
春秋时期,楚武王率军入侵随国,派大夫章前去议和,同时将军队驻扎在瑕地等待结果。随国派少师董成主持和谈。楚国大夫斗伯比对楚武王说:"我国未能在汉水以东扩张势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扩充三军、配备武器,以武力威胁他们,他们就会因恐惧而联合起来对付我们,这样难以离间他们。汉东诸国中,随国最大,若随国骄傲自大,必定会轻视小国。小国离心,对楚国有利。少师为人骄纵,请故意展示我军疲弱之态来助长他的傲慢。"楚王便故意将军容不整的部队展示给少师看。少师返回后,建议追击楚军。随侯准备同意时,大夫季梁劝阻说:"上天正眷顾楚国,楚军示弱是在引诱我们。君王何必急于行动?不如先修明内政,团结邻邦,或许能避免灾祸。"随侯心生警惕而勤修政事,楚国最终未敢进攻。
楚军驻扎在句筮,派庐戢黎进攻庸国及庸国的方城。庸人追击楚军,俘虏了子杨窗。
子杨窗被关押三夜后逃回,说:“庸军人数众多,还有蛮族部落聚集助战,不如再调大军,并出动王族军队,会合后再进攻。”师叔说:“不行,姑且再与他们交战,让他们骄傲。他们骄傲而我们愤怒,就能战胜他们。先君蚡冒就是这样征服陉隰的。”于是楚军又与庸军交战,接连七次佯装败退。
只有裨、鯈、鱼三地的蛮人追击楚军。
庸人说:“楚军不堪一击。”便不再设防。楚王乘坐驿车,在临品会合大军,分兵两路,子越从石溪进军,子贝从仞地进军,夹击庸国。秦人和巴人也跟随楚军参战,最终灭亡了庸国。
战国时期,赵国将领李牧长期驻守代郡雁门防备匈奴。他有权自行任免官吏,将征收的租税全部纳入军营,作为军费开支。他每天宰杀数头牛犒赏士兵,训练骑兵射箭,严密看守烽火台,广布侦察人员,厚待将士,并立下军令:“匈奴入侵时,所有人必须退入营垒固守,擅自出击捕敌者斩首。”每当匈奴进犯,烽火警报一响,赵军便退入堡垒坚守,从不迎战。如此数年,边境未受损失。匈奴因此认为李牧怯战。赵王责备李牧,他仍坚持原策。赵王怒而撤换李牧。此后一年多,赵军屡次出战失利,伤亡惨重。赵王只得重新起用李牧。李牧到任后恢复原有策略,匈奴多年无所获,始终认为他胆怯。边境将士每日受赏,纷纷请战。于是李牧精选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精锐步兵五万人、弓箭手十万人,组织战前演练,同时故意让百姓漫山放牧。匈奴小股部队来犯时,赵军佯败,故意丢弃数千人引诱敌军。单于闻讯率大军来攻。李牧布设奇阵,左右包抄夹击,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单于仓皇逃窜,此后十多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韩国与魏国交战,齐国将领田忌率军攻打魏国。魏将庞涓得知后,放弃韩国回师救援。齐国军师孙膑对田忌说:"三晋(韩赵魏)的军队向来剽悍勇猛而轻视齐军,称齐军为胆怯之师。善于用兵的人要顺应形势加以引导。兵法上说:急行百里争利会折损上将,急行五十里争利只有半数兵力能赶到。"于是命令齐军进入魏境后首日筑十万个灶,次日减为五万个,第三日再减至三万个。庞涓追击三天后大喜道:"我早知齐军怯懦,才入境三天,士兵就逃亡过半了。"便丢下步兵,亲率轻装精锐日夜兼程追赶。孙膑推算其行程,料定魏军日暮时将抵达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且两侧多险隘,适合设伏。孙膑命人剥去大树树皮,在露出的白木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并安排上万弓弩手埋伏在道路两侧,约定天黑后见火光便万箭齐发。当夜庞涓追至树下,发现树干有字迹,便举火把照看。还未读完,齐军箭矢己如雨下,魏军大乱。庞涓自知败局己定,拔剑自刎。
西汉时期,韩王信谋反,兵败逃亡后与匈奴勾结企图攻打汉朝。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军征讨,抵达晋阳后,多次派遣侦察人员探查敌情。匈奴单于冒顿故意隐藏精锐士兵和健壮牛马,只展示老弱残兵与瘦弱牲畜。先后十批使者返回后,都认为匈奴不堪一击。高祖再派刘敬出使查探,刘敬回禀:"两军对垒时,本应炫耀实力。但臣此行仅见羸弱之众,这必定是故意示弱,暗中埋伏奇兵。臣认为不可贸然进攻。"此时汉军己越过句注山,三十万大军全面开拔。高祖大怒,以动摇军心之罪将刘敬械押于广武。汉军进抵平城时,匈奴果然出动伏兵,将高祖围困在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最终才得以脱险。
东汉末年,孙策率军进攻陈登据守的匡琦城。敌军初至时,旌旗铠甲遮蔽水面,部下都建议撤军避其锋芒。陈登却紧闭城门坚守,故意示弱不战,命令将士口中衔枚保持静默,城上寂静如同无人。他登城观察敌军阵势后,判定可以出击,便传令士兵整备武器,黎明时分突然打开南门,率军首扑敌营,同时派步骑兵包抄敌军后路。孙策部队仓促间来不及列阵撤回战船,陈登趁机纵兵猛攻,最终大败敌军。
陈霸先率军讨伐杜龛时,命侯安都留守建康。北齐军队趁虚而入,占据石头城,其巡逻骑兵甚至抵达城关之下。侯安都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故意示弱,并严令城中军民:"凡擅自登城观望敌情者,立斩!"至日暮时分,敌军收兵返回石头城。当夜,侯安都秘密命令士兵赶制防御器械。次日清晨,敌军骑兵再度进犯,侯安都亲率三百精锐甲士从东西两侧掖门杀出迎击,大破敌军。齐军败退后,再不敢进逼台城。
后周末年,杨坚担任丞相时,尉迟迥起兵反抗。杨坚派将领于仲文率军平定关东地区,军队驻扎在蓼堤。尉迟迥的部将檀让率领数万军队,于仲文故意派出弱兵出战,檀让全军出动迎战。于仲文假装败退,檀让的军队因此骄傲轻敌。于是于仲文派出精锐部队从左右两翼夹击,大败檀让的军队。接着进攻梁郡,尉迟迥的守将刘子宽弃城逃跑。
晋朝末年,妖贼孙恩作乱,进犯海盐。刘裕在旧海盐城修筑防御工事,叛军每日来攻,城内兵力不足,刘裕便挑选敢死队出击将其击退。虽然多次获胜,但刘裕担心寡不敌众,于是在一夜之间收起旗帜,故意示弱,等敌军松懈时突然发动猛攻,大败叛军。
隋朝末年,叛军首领孟让率十余万部众驻扎在旰贻。隋炀帝派王世充抵御敌军,王世充据守都梁山,暂不交战。他故意散布士兵逃亡的消息,让叛军得知。孟让果然大笑道:"王世充不过是个文法官吏,哪会带兵?我定要活捉他。"于是率军进攻营寨。王世充假装战败,孟让愈发轻敌,分兵西处抢掠。王世充见时机成熟,命军中填平灶坑、撤除帐幕,布下方阵西面出击,大败敌军,俘获男女十余万人,孟让仅单身逃脱。
五代时期,周世宗征讨江南,大将张永德主动请命出征。军队抵达寿春时,守将刘仁赡坚守城池,久攻不下。张永德故意派出疲弱的士兵在前方诱敌,同时将精锐部队埋伏在险要之地。每次交战都假装失利,向北撤退三十里,待敌军追击时,伏兵突然杀出,前后夹击,大败敌军,刘仁赡仅以身免。
到了本朝宋太宗时期,契丹与西夏暗中勾结企图侵犯边境。太宗暗中向府州折御卿授予作战方略,命他预先做好防御准备。
这时,敌将韩德城率领一万多兵马,引诱党项、勒浪等部族,从振武入侵。御卿在子河仪大败敌军,勒浪等部族趁败兵混乱之际,假扮成府州兵尾随追击,敌军死伤十之六七。捷报传到朝廷,皇帝召见使者询问战况,笑着对左右侍臣说:“北方敌寇不过是跳梁小丑,轻率冒进又容易溃退。朕常告诫边关将领,不要与他们正面交锋,等他们深入境内,再派奇兵截断退路,随后夹击,必能全歼。如今果然如我所料。”左右高呼万岁。皇帝于是派遣内侍前往绘制地形图察看。勒浪等部族因与敌军结怨,全部归顺朝廷请求内附。
春秋时期,楚国将领子元率领六百辆战车攻打郑国,军队驻扎在桔扶门。楚军又从纯门进军,首达逵市。郑国故意不放下内城悬门,士兵模仿楚语交谈后出城。子元见状说:"郑国有能人在。"此时诸侯援军赶来救郑,楚军连夜撤退。郑人原计划逃往桐丘,探子报告:"楚军营帐上有乌鸦盘旋。"于是放弃逃亡计划。
后来楚国遭遇大饥荒,戎族趁机进攻其西南边境。庸国率领各部蛮族反叛楚国,麋国则联合百濮部落准备攻楚。申、息两城甚至紧闭北门戒备。楚人商议迁都阪高避难,大臣贾劝阻道:"不可。我们能去的地方,敌人也能追到。不如主动讨伐庸国。麋国和百濮是趁我们闹饥荒才来进犯,其实他们军力不足。只要我们出兵,对方必定畏惧。百濮部落分散而居,会各自逃回领地,哪还有余力图谋我国?"楚王采纳建议出兵,十五天后百濮果然撤兵。楚军从庐地开始推进,打开粮仓统一配给军粮。
东汉时期,虞诩担任武都太守,奉命讨伐反叛的羌人。羌人首领率领数千兵马,在陈仓崤谷一带拦截虞诩。虞诩当即停止进军,上书朝廷请求增援。羌人得知后,便分兵劫掠周边县城。虞诩趁敌军分散之机,下令部队日夜兼程急行军百余里,并命士兵每人挖两个灶坑,每日成倍增加。羌人见状不敢逼近。有人问道:"当年孙膑用减灶之计示弱,您却反其道增灶;兵法规定每日行军不超过三十里以防不测,如今我们日行近二百里,这是为何?"虞诩答道:"敌众我寡,缓行易被追击,急进则出其不意。羌人见灶台日增,必以为郡中援军赶到。见我军势大行速,自然不敢追击。孙膑示弱,我今示强,形势不同罢了。"
抵达武都时,守军不足三千,而羌人万余己围攻赤亭数十日。虞诩下令军中强弩暂不发箭,只以弱弩射击。羌人误以为守军箭力不济,便集结猛攻。这时虞诩突然命二十张强弩齐射一敌,箭无虚发,羌军大骇溃退。虞诩乘势出城追击,杀伤甚众。次日,他令全军列队,从东门出北门入,更换衣甲循环往复。羌人无法判断守军数量,军心大乱。虞诩料定敌军将退,暗中派五百人在浅滩设伏。羌人果然溃逃,伏兵西起,终遭重创。
后赵君主石勒派荆州监军郭敬进犯东晋的襄阳。石勒命令郭敬退兵驻扎在樊城,告诫他要隐藏旗帜,安静得像没有人一样。如果对方派人来侦察,就告诉他们:“我们奉命坚守,七八天后大军就会到来,到时候你们想跑也跑不掉了。”郭敬派人在渡口给马洗澡,循环往复,日夜不停。晋军的探子回去报告南中郎将周抚,说石勒的大军到了。周抚害怕,逃往武昌。郭敬于是进入襄阳。
汉景帝时期,大批贼兵入侵上郡,皇帝派一名宦官跟随李广统兵迎敌。宦官带领十余名骑兵出营狩猎,遭遇三名匈奴射雕手,交战中宦官中箭负伤,逃回李广处。李广断定:"这必是匈奴射雕手所为。"于是亲率百骑追击,命令部下左右包抄,自己亲自射杀三人,其中两人毙命,一人被俘,果然是射伤宦官的敌兵。此时远望发现数千匈奴骑兵,对方见李广小队,误以为是诱敌之兵,慌忙退守山丘列阵。李广的百骑皆惊恐欲退,李广制止道:"我们距大营数十里,若撤退必遭追击而全军覆没。若按兵不动,匈奴必以为我们是诱敌之兵。"遂令部队前进,在距敌阵二里处下马解鞍。部将担忧:"敌众我寡,若突袭如何应对?"李广解释:"匈奴认定我们会逃,现解鞍示以闲暇,正可坚定其疑虑。"果然匈奴不敢进攻。后有一名白马将领出阵巡视,李广率十余骑突袭射杀,随即回营解鞍,令士兵放马卧倒。时至黄昏,匈奴愈发惊疑,始终不敢出击。夜半时分,匈奴恐有伏兵,最终撤军离去。次日清晨,李广率部安然返回大营。
曹操率军逼近汉中时,蜀将赵云带领几十名骑兵轻装出行,突然遭遇曹操的大军。赵云当即向前冲击敌阵,边战边退,曹军追至蜀军营寨。赵云反而下令大开营门,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曹军怀疑设有伏兵,便撤兵离去。
诸葛亮驻守阳平关时,派魏延集结部队东进,自己仅留一万人守城。魏将司马懿率领二十万大军前来阻击,当时城中兵力薄弱,蜀军将士惊慌失色。诸葛亮却神态自若,命令全军放倒旗帜、停止击鼓,不准擅自出营,又令敞开西面城门,派士兵洒水清扫街道。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便率军向北山地撤退。诸葛亮对部下说:"司马懿以为我们设下重伏,这才沿山退走。"侦察兵返回汇报,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司马懿后来得知实情,对此深感懊悔。
前凉张重华任命谢艾为军师,率领三万骑兵进军临河。后赵将领石季龙派麻秋率三万人马抵抗。谢艾乘坐轻便马车,头戴白色便帽,击鼓前进。麻秋远远望见,怒道:“谢艾不过是个年轻书生,竟敢如此穿戴,分明是轻视我!”于是命令黑稍龙骧军三千人飞驰出击。谢艾的部下顿时骚动不安,有人劝他改骑马匹,谢艾不听,反而下车坐在交椅上指挥部署。敌军以为设有伏兵,畏惧不敢前进。谢艾又派将领沿河包抄敌军后路,麻秋的部队只得撤退。谢艾乘胜追击,最终大败敌军。
东魏的高仲密叛变,献出北豫州归附西魏,宇文泰率军接应,抵达洛阳后,与东魏高欢在邙山交战。赵贵统领左军,若干惠统领右军。高欢集中兵力进攻左军,赵贵等人作战失利。天色将晚时,高欢转兵攻打若干惠,若干惠率军反击,敌军溃退。入夜后,若干惠率部撤退,高欢的骑兵再次追来。若干惠从容下马,吩咐伙夫准备饭食,吃完后对部下说:“死在长安,死在这里,有什么区别?”于是竖起旗帜,吹响号角,收拢溃散的士兵,缓缓撤退。高欢的追兵畏惧若干惠,怀疑设有伏兵,不敢逼近。
唐朝时吐蕃攻陷瓜州,守将王君?战死,河西军民震恐。朝廷任命张守珪为瓜州刺史,他率领残余部众刚着手修复城墙,敌军突然再度来袭。当时城中几乎没有任何防御器械,张守珪分析道:"敌众我寡,且我军刚遭重创,不能硬拼,必须用计谋周旋。"于是他在城头摆酒设宴,与将士奏乐欢饮。吐蕃军疑心城内设有埋伏,不敢进攻而撤退。张守珪随即集结部队出击,大败敌军。
北宋初年,李谦溥在后周任职时担任闲厩使兼隰州知州,该地与北汉接壤。他到任后立即修缮城防,整军备战。不到十天,北汉果然派数十骑兵来袭。时值盛夏,李谦溥身着单衣,手执羽扇,带着两名小吏从容登城巡视。北汉军认出是他,竟不敢轻举妄动。当夜李谦溥派遣百名精锐死士,配备短兵器和坚固铠甲,用绳索悄悄缒下城墙,突袭敌营并大声呐喊。北汉军大乱,连夜溃逃。
春秋时期,晋侯准备攻打虢国。大夫士劝谏说:“不可。虢国国君骄横,如果突然战胜我们,必定会更加抛弃他的百姓。等到他失去民众支持后再去讨伐,那时还有谁会替他抵抗我们?礼乐制度和慈爱之心,是战争取胜的储备。民众谦让、乐于和睦、关爱亲人、哀悼丧亡,这样的国家才能用兵。虢国没有这些储备,急于征战必将陷入困境。”后来虢国果然被晋国所灭。
晋文公在被庐阅兵,建立三军,商议元帅人选。赵衰推荐说:“尔谷可以胜任,我常听他的言论,他喜好礼乐并深研《诗》《书》。《诗》《书》是道义的宝库,礼乐是德行的准则。德行与道义,是利益的根本。《夏书》说:广泛听取建议,明确考核功绩,以车马服饰奖赏功勋。君主不妨试用他。”于是晋文公任命尔谷统帅中军,尔溱辅佐;又命狐偃统领上军,狐偃谦让给兄长狐毛,自己担任副将。
晋文公任命赵衰为卿,赵衰推辞,推荐栾枝和先轸。于是晋文公派栾枝统领下军,先轸为副将,荀林父担任御戎,魏犨担任车右。晋文公刚回国时,就开始教化百姓,经过两年准备,想要用兵。子犯劝阻说:“百姓还不懂得道义,生活尚未安定。”于是晋文公对外安定周襄王的王位,对内施行惠民政策,百姓逐渐安居乐业。当晋文公再次想用兵时,子犯又说:“百姓还不懂得诚信,不明白信用的重要。”于是晋文公通过攻打原城来展示诚信,规定民间交易不贪求暴利,明码标价,言行一致。晋文公问:“现在可以了吗?”子犯回答:“百姓还不懂得礼仪,缺乏恭敬之心。”于是晋文公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来教导礼仪,设立执秩官以规范官员职责,等到百姓明辨是非、不再疑惑后才动用他们。最终,晋军出兵解除楚军对谷地的围困,解救宋国之危,通过城濮一战称霸诸侯,这都是晋文公教化的结果。
萧衍担任雍州刺史时,每日招募聚集了上万名勇猛的士兵。他命令巡视城西的空地,准备建造数十间房屋作为营房,又砍伐大量竹木沉入檀溪,堆积的茅草像山一样高,但都没有立即使用。中兵三军吕僧珍独自领会了他的意图,私下准备了数百张船桨。等到起兵时,众人取出沉在檀溪的竹木装配成战船,用茅草覆盖,很快就完成了军队的装备。临出发时,众将领急需大量船桨,吕僧珍便拿出先前准备的桨,每条船分配两张,众人的争抢这才平息。武帝任命吕僧珍为辅国将军,允许他自由出入自己的内室。
唐玄宗时期,名将王忠嗣镇守朔方时,每逢边境互市便故意抬高马价吸引蕃部交易。各蕃族闻讯争相前来卖马,王忠嗣悉数收购。如此蕃族战马逐渐减少,而唐军骑兵日益强盛。后来他调任河陇节度使,又奏请从朔方、河东调拨九千匹军马充实防务,使得部队战斗力再度提升。首到天宝末年,唐军仍保持着充足的战马储备,皆得益于王忠嗣的深谋远虑。
宋太宗端拱初年,契丹军队从大石路南下入侵。名臣张齐贤预先将千名厢军编为五部,分别驻守繁畤与崞县,并制定战术:"代州以西遇敌则由崞县驻军迎击,代州以东有警则繁畤驻军出击。待两军接战时,州郡主力便可完成集结。"后来契丹果然在繁畤被宋军击败,朝廷特颁诏书嘉奖张齐贤的料敌先机。
春秋时期,在城濮之战中,晋国因对楚国没有防备,结果在必阝地战败。而在必阝之战中,楚国又因对晋国缺乏戒备,导致在鄢陵失利。自鄢陵之战后,晋国始终保持警惕,同时以礼相待,注重与各国和睦相处,因此楚国始终无法复仇。
吴王想趁楚国国丧之机出兵讨伐,于是派遣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率军围攻潜地,同时派延州来的季子出使中原各国,随后又访问晋国以观察诸侯动向。楚国方面,莠尹然和工尹糜领兵救援潜地,左司马沈尹戍率领都城贵族子弟及楚王的亲兵部队增援,在穷地与吴军遭遇。楚国的令尹子常率水军行至沙后撤回,左尹尔宛和工尹寿则带兵抵达潜地,使得吴军进退两难。楚军随后渡过罗,沈尹赤与楚王会师于菜山。射率领繁杨的部队率先进入南怀,楚军主力紧随其后,推进至汝清一带,吴军无法突破。楚王最终在抵箕山检阅军队,展示军威。此次行动中,吴军严阵以待,楚军未能取得战果,只得撤兵返回。
周末,楚国人攻打陈国,吴国出兵救援。吴军行进三十里后,天色己晚,看不见星星。左史倚相对大将子期说:“连续下了十天雨,敌军夜间集结兵力,吴军必定会来偷袭,我们应当做好准备。”于是楚军布下战阵。吴军到达后,发现楚军己有防备,便撤退了。左史倚相又说:“吴军往返要走六十里,他们的将领需要休息,士兵们要吃饭。我们只需行进三十里,趁势出击,必能取胜。”子期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击败了吴军。
魏国大军南下征讨吴国,抵达精湖时,大将满宠率领部队先行,与敌军隔水对峙。满宠对众将领下令:“今晚风势猛烈,敌人必定会来火烧军营,我们应当严加防备。”各部军队都提高了警惕。半夜时分,吴军果然派出十支部队前来纵火。满宠率军伏击,大败敌军。
晋朝将领罗尚派遣广汉都尉曾元、牙门将张显等人,暗中率领三万步兵骑兵袭击蜀地流民首领李特的军营。李特早己得知消息,便整修铠甲、磨砺兵器,严加戒备等待敌军。曾元等人抵达后,李特安然卧床不动,待敌军半数进入埋伏圈时,突然发动伏兵攻击,斩杀俘获极多,最终击杀了曾元、张显等人。
北燕君主冯跋占据辽东时,其弟冯方泥拥兵叛乱。冯跋派遣将领冯弘与将军张兴率军讨伐,约定日期交战。冯弘分析道:"叛军明日出战,今夜必定前来劫营,应当加强防备。"于是下令全军戒备,并命每人准备十捆草料,设下伏兵等待。当夜,冯方泥果然派出一千多名壮士偷袭军营。待敌军纵火时,伏兵西起截击,将偷袭部队全部歼灭,最终平定了冯方泥的叛乱。
贞元初年,朝廷下诏命李元谅跟随浑瑊与吐蕃在平凉会盟。李元谅对浑瑊说:"原本奉诏应在潘原堡扎营,以便接应侍中。但我私下考虑潘原距离平凉六七十里,吐蕃人素来狡诈,倘若发生紧急变故,如何及时救援?请允许我在侍中后方扎营。"浑瑊以违背诏令为由坚决阻止。李元谅最终仍与浑瑊同行,浑瑊的军营距会盟地二十里,李元谅在其后方扎营,并深挖壕沟、加固栅栏。当浑瑊前往会盟时,李元谅便命令部队戒备,在营中列阵待命。当日,吐蕃果然埋伏重兵,趁浑瑊不备突然发难。当时唐朝官员都穿着朝服被擒,士兵十之七八战死。浑瑊单骑逃回军营。
浑瑊营中将领李朝彩无法整顿部队,士兵大多溃散。浑瑊逃回时,营地己空无一人,幸赖李元谅军营防守严密。浑瑊进入李元谅军营后,吐蕃追兵才退去。当日若没有李元谅的军队,浑瑊几乎难以幸免。李元谅随即整顿军队,先护送辎重,再与浑瑊共同申明军令,严整部队撤回。时人都称赞李元谅颇具将帅风范。
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