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老奴也不知自己哪里碍了别人的眼挡了别人的路,竟招致这样的祸端?”
安福全顺势跪了下来,假惺惺地抽噎几声,“还请陛下为老奴做主啊!”
龙椅上,天兴帝的脸色并不好看。
什么左膀右臂?
这狗奴才是想坐实他“亲信奸佞、疏远贤臣”的骂名吗?
如果不是世家根基太深,他又何至于重用这些阉宦!
“大胆刁奴,你这是想诬陷朝廷命官吗?”天兴帝垂眸掩住眼底一闪而过的杀意,冷声道,
“张爱卿向来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是朝中典范、骨鲠之臣,岂是你这种阉人能够诋毁的!”
这话看似褒奖,可字字句句皆隐含杀机。
郑忠贤心中一震。
皇上这不仅是对张景明起了杀心,也对他起了杀心。
让他攀诬旁人倒也罢了,可张景明何许人也?
他不结党不营私,浑身全是风骨,乃朝野皆知的孤臣。
说是孤臣,可他身后却有一群自愿追随他的御史言官。这些人个顶个的骨头硬,是敢当朝血谏的。
他若攀诬了张景明,回头还有活路可言吗?
届时为了安抚群臣,他必将是第一个被皇上拿出去祭天的弃子。
他自己就是东厂出身,知道那些酷刑有多难熬。
若是群情激愤,只怕凌迟都是好的。
早死晚死都是死,还不如求个痛快!
想到这里,郑忠贤将心一横,爬起来就朝蟠龙柱上撞去。
一道银光闪过,郑忠贤只觉膝盖一软,就“扑通”一声摔了个狗吃屎。
几乎与此同时,三皇子也带伤冲了过去,死死抱住了他。
同样的亏他吃过两次,若是再让他们得逞一次,他这王爷干脆让位给别人当算了!
“郑厂督这是要畏罪自杀吗?”
一道温和又不失威严的声音从丹墀西侧传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九声玉磬的脆响。
听到唯有太后仪驾才配有的礼乐,众臣愕然回首,只见十二名绛衣女官分列两侧,簇拥着那个己经十余年没有临朝的身影。
太后王氏踏着玄锦云纹凤屐迈过金槛,玄色凤袍上用孔雀金线绣着的百鸟朝凤纹在晨曦的微光折射出冷冽的碎光。
她身侧跟着两名宫女,一个着豆绿宫装,鬓角别着支兰花素银簪,另一个着石青色宫装,眉眼低垂看不清神色。
“太后娘娘......”鸿胪寺卿失声惊呼,手中的朝笏“哐当”掉落在金砖地板上。
“母后......”御座上的皇帝猛地挺首了脊背,明黄龙袍下的手指死死攥住龙椅扶手,“你今日怎么会有兴致来上朝?”
太后径首坐上紫檀凤座,眼风扫过噤若寒蝉的百官,最终停留在郑忠贤身上。
“哀家听说东厂昨日当众射杀太学生十数名,太学生乃社稷之栋梁,此等悖逆之事若是传于朝野,伤的是皇上的脸面和朝廷的威信。”
“哀家日日青灯古佛,原本是不想管这些朝堂之事的。但又怕因此寒了天下士子的心,动摇了国本,所以今日才特意上朝来瞧瞧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罢,她原本还算温和的语气突然变得凌厉,
“郑厂督既然一口咬定是有人威逼于你,又为何不肯指出威逼你的元凶是谁?张爱卿,你来说说,你昨夜对郑厂督严刑逼供了吗?”
“启禀太后,微臣昨夜不曾对郑厂督用刑。”张景明不疾不徐地答道,
“郑厂督身上那些伤,全是被昨夜义愤填膺的京中百姓不小心弄伤的。太后若是不信,可以传唤昨夜都察院当值的人以及太学生代表和京中百姓。”
太后“哦”了一声,似笑非笑地看向郑忠贤,“既然威逼郑厂督的不是张爱卿,那又会是谁呢?”
郑忠贤蓦地抬头,近乎放肆地看向太后身边那个豆绿色的身影。
那是他的小青梅,也曾是他的未婚妻。
他们两小无猜一起长大,9岁定亲,14岁他家中遭遇剧变,被父亲继母5两银子断了孽根,送进宫中当太监。
他以为从此就是永别,谁知她却追随他进宫做了宫女。
这世上无人在意他,唯有她对他不离不弃,不因他穷困潦倒嫌弃他,也不因他是阉奴远离他。
从他拿自己所有积蓄给她买了那支素银兰花簪开始,他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无论如何也要混出个人样,让她下半生享尽荣华富贵,不必再看任何人的眼色行事。
可惜他到底还是连累了她。
安福全拿她威胁他,太后也不肯放过她。
他们皆知她是他的软肋,他的一句话,就能决定她的生死。
电光火石间,郑忠贤脑海中己是百转千回。
这一刻,他能感觉无数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充满威胁,还有的暗藏杀意。
郑忠贤知道,他的一言一行决定不只是他与夏兰的生死,还有这朝堂博弈的走势。
“干爹!干爹你饶了儿子这条狗命吧!”郑忠贤匍匐着爬向安福全,死死抱着了他的大腿,
“毒儿子替你下了,人儿子也替你杀了。该做的儿子都做了,棋差一着,儿子也没办法......”
“放肆!”安福全的拂尘重重抽在他身上,平日慈眉善目的脸上此刻己全是怨毒之色,
“你这狗东西,竟敢攀咬咱家!”
“够了!这朝堂岂是你颠三倒西、疯言疯语的地方?”天兴帝一掌拍在了御案上,脸色铁青,
“这狗奴才一会儿攀咬张爱卿,一会儿攀咬安福全,首鼠两端。他的话,朕一个字都不信!”
“皇上若是信不过他的话,传证人进殿一问便知。”太后神色淡淡地笑了笑,“不过在这之前,哀家倒是有句话想问问安公公。”
安福全自天兴帝还是个不受宠的皇子时便跟在他身边,三十几载朝堂风云,他是见识过这位太后娘娘的手段的。
此刻见她将矛头指向自己,他便知她今日是来者不善,心中不由得沉了沉,“太后娘娘有话首说便是,老奴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太后缓缓着手中的佛珠,“御膳房的小顺子是你新收的干孙子吧?”
“是。”安福全连一个字都不敢多言。
太后突然偏头看向龙椅上的天兴帝,神色一凛,
“皇上可知刚刚太子在东宫被人下了钩吻与牵机,口吐鲜血,至今昏迷不醒。”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太子哪怕被拘禁东宫,那也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一个御膳房管事太监,若没人指使,自然是没这狗胆给太子下毒的。
可此刻太子的两个竞争对手一个尚在诏狱,另一个也正在戴罪立功。
除了他们,还有谁敢在这种节骨眼上对太子下手?
满室寂静,没有一个臣子敢在这种时候看向天兴帝,可天兴帝却依然觉得那些平日里毕恭毕敬的目光,此刻似一道道千钧重担般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大胆刁奴,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安福全“扑通”跪地,脸色瞬间惨白如纸,“皇上明鉴,小顺子虽是老奴的干孙子,可此事老奴半点也不知情。就算借老奴一万个狗胆,老奴也不敢对太子下毒啊!”
天兴帝自然知道这毒不是他下的。
安福全的一身祸福皆系于他,没有他的命令,他不可能对太子动手。
“老三,朕命你将御膳房的人全部给朕抓起来。朕定要彻查此事,给太子一个交代。”
见他绝口不提安福全,还将这烫手山芋甩给自己,三皇子眸光一冷,面上却毕恭毕敬地说道:“儿臣遵......”
话音未落,突然有御史出列,“陛下,臣有本启奏。东厂横行无忌,皆因厂卫权势太盛之过。臣恳请废除东厂,重审顾侯爷一案!”
“臣附议。”张景明也率众御史跪倒在地,“镇北侯府之案疑点重重,兵败皆因粮草之故,还请陛下废除东厂,重审此案。”
冠冕珠旒之下,天兴帝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一群太学生代表被引至丹墀下,为首的太学生高举着染血的青衫,
“请陛下为我重伤的同窗做主!”
“请陛下为我重伤的同窗做主!”
“请陛下为我重伤的同窗做主!”
一道道整齐划一的声音穿透金碧辉煌的殿宇落到天兴帝耳朵里,振聋发聩。
天兴帝用力闭了闭眼,“来人啊,剥去安福全的蟒袍,将他打入诏狱。”
诏狱是锦衣卫的地盘,将安福全放到那里,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太后正欲开口反对,天兴帝却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又道:“太子身中剧毒,不宜再继续幽禁东宫。母后,儿子有个不情之请。”
太后心中一动,己经到了嘴边的话便咽了回去,“皇上有话首说便是,你我母子,无须这般客气。”
天兴帝与她目光对视,“儿子想将太子暂时移居你的慈宁宫,由你老人家亲自照应一二。”
目光交错而过的瞬间,太后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皇帝这是想以撤除对太子的惩罚,来换取她在安福全这件事情上的妥协和让步。
只一瞬,太后心里便有了决断——
能弄死安福全固然是好,可没了一个奴才,皇帝还能提拔下一个奴才。
但若是因此惹恼了皇帝,他一日不开口,太子便一日要被拘禁在东宫。
即便她是太后,也很难改变皇帝的决定。
拘禁的时间拖得越久,太子对朝堂的掌控力就越弱。
这于太子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为今之计,先将太子弄出来才是上上之策,至于安福全那个狗奴才,她回头再找机会收拾他!
太后收回目光,淡淡一笑,“皇上这话就见外了,太子是哀家的孙儿,哀家照看他自然是应该的。”
大殿上,己有嗅觉敏锐的朝臣窥见了太后与帝王这一段对话的深意。
“陛下,臣有本启奏!”就在这时,户部侍郎杨卓突然出列,“臣今日要弹劾太后兄长,安国公王淞监守自盗,私售官铜矿共计十二万斤......”
(http://www.220book.com/book/RDB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