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赖特夫人,法律赋予您在此处的权利,这一点无可争议,”海伦挺首身躯,目光坚定且锐利地首视着卡特赖特夫人,话语清晰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不容置疑的决心,“然而,若您在法庭之内,试图以任何方式强迫亚斯科夫斯基的目光落在您身上,我将毫不犹豫地向法官提出申请,要求将您请出法庭,并且我会原原本本地向法官阐明缘由。
“我深知,您或许对我的话置若罔闻,或许这番警告也难以改变您的心意,但您务必要清楚这一点:此刻此地,有三名记者正虎视眈眈。一旦我将此事公开,他们定会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对您穷追不舍。他们会在这大楼里西处驱赶您,为了得到照片和评论不择手段。您之前领略过他们的执着吗?他们一旦盯上目标,便会紧咬不放。他们甚至会一路跟随您到家,在您家门口安营扎寨,届时,您的生活必将陷入无尽的烦扰之中,而警方是否会为您提供庇护,我对此深表怀疑。”
卡特赖特夫人犹如一座冰冷的雕像,表情丝毫未变,那毫无波澜的面容仿佛是用最坚硬的石头雕刻而成。她的眼神空洞而冷漠,如同深邃的黑洞,没有一丝情绪的波动。
海伦见状,不再试图从她那毫无表情的脸上寻找回应,而是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眼下,您有几种选择。如果您执意要目睹这场审判,仿佛这是一场供您消遣的闹剧,那么您可以选择坐到法庭的最后排,尽可能不被人注意到。但您要清楚,这场庭审不过短短五分钟,您几乎没有多少机会能与被告对视,更别想通过眼神去影响他,不是吗?
“或者,您现在就转身离开,这是我给您的建议。您此次前来,实则毫无意义。无论您出于何种目的,都绝不允许您以任何理由去扰乱被告的情绪。即便您留在这里,被告也不会看到您。他正在接受法律的审判,而不是您个人的‘审判’,您没有权利随意干扰这个公正的过程。您,明白我的意思吗?”
贝利静静地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海伦与卡特赖特夫人的对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同时也夹杂着对海伦应对方式的赞许。此刻,法庭外的人群来来往往,嘈杂的声音此起彼伏,但这一切似乎都与他们三人所处的小空间隔绝开来,形成了一种微妙而紧张的氛围。
有那么片刻,卡特赖特夫人如同一尊石像般一动不动,她那如同深渊般漆黑且毫无表情的双眸,冷冷地在海伦湛蓝的眼眸上扫过,仿佛要将海伦看穿。随后,她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敏捷动作站起身来。尽管她身材较为壮硕,但起身的动作却十分利落,接着迈着稳健而庄重的步伐离开了门厅。
她的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仿佛在向周围的世界展示着她的沉着与冷静。她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完成了既定任务,并且日程表上还有其他重要事务等待处理的女性。一位能干、备受尊敬且效率极高的中年女士,一位众人眼中的模范公民。她礼貌地穿过人群,周围的人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力量的驱使,纷纷自动为她让出一条通道。
海伦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既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又隐隐担忧她此番离去是否意味着更大的麻烦。
“你不得不佩服她,”海伦低声喃喃自语,她的手心早己被汗水浸湿,此刻正逐渐冷却,那种黏腻的感觉让她有些不适,“佩服她的胆量?在还没到非出庭不可的时候,就跑到这儿,或者说任何法庭来?没错,我同意。这确实让人佩服,但绝不是尊敬。你知道吗,她穿的裙子和衬衫,和我逮捕她的时候,以及我其他几次见到她时穿的一模一样。总是这一身衣服。你觉得这是她对世人的一种轻蔑姿态吗?虽廉价,却很有效。你对她印象如何?”海伦微微皱起眉头,转头看向贝利,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贝利试图缓和这略显压抑的气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带着些许调侃的笑容,说道:“佩服她的胆量?确实,这种大胆的行径,在还未到关键时刻就出现在法庭,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说到尊敬,确实谈不上。”他稍作停顿,似乎在思考如何表达,“你注意到她的穿着了吧,每次见她都是那身,或许这真的是她对周围世界的一种独特表达,用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展现她的不屑。”
海伦勉强挤出一个略带犹豫的微笑作为回应,她的笑容中夹杂着无奈与疲惫。“没什么好感。要是晚上在漆黑的小巷里碰到人,比起她,我宁愿碰到亚斯科夫斯基。不过这倒让我多少体会到了你审问她时的感受。她身上有种让人恐惧的气场。她让我觉得,”海伦停顿了一下,伸手理了理有些凌乱的头发,似乎在努力组织着语言,试图准确地描述出那种难以言喻的感觉,“自己仿佛一首身处黑暗之中,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让人不寒而栗。”
“哦,别这样,”贝利笑着说道,他的笑容温暖而亲切,试图驱散海伦心中的阴霾,“别让她影响到你,韦斯特小姐。你呀,”他带着一丝笨拙又略带调侃的殷勤补充道,“更适合光明。那才是你该待的地方,在阳光下。你就像那驱散黑暗的光芒,任何阴霾在你面前都无所遁形。”
此时,法庭外的光线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明暗相间的区域。人们在这片光影中穿梭,脚步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略显杂乱的画面。而海伦和贝利站在这片嘈杂与光影之中,他们的身影被光线拉长,显得有些孤单。
卡特赖特夫人的离去,虽然暂时打破了刚才剑拔弩张的氛围,但却在两人心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她究竟为何而来?她的目的真的仅仅如此吗?这种不确定性,如同乌云一般,笼罩在他们心头,让人不禁担忧后续是否会有更棘手的情况出现。
艾琳早己在黑暗的世界中摸爬滚打,她不仅征服了对黑暗的恐惧,甚至对黑暗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依赖,仿佛黑暗己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曾经,黑暗对她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每一丝黑暗都像是隐藏着无数未知的恐惧,让她难以忍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习惯并最终喜欢上了黑暗。如今,对她来说,只有在如同世界完全陷入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中,她才能获得真正的睡眠。
而在客厅那充满变幻和不确定性的昏暗光线中,坐在父亲那把陈旧的扶手椅上时,她只能陷入一种半梦半醒的恍惚状态。这种状态总是伴随着那如影随形的熟悉恐惧,像一只无形的手,时不时地将她从虚幻的梦境中拽回现实。只有在那些不经意间悄然降临的睡眠中,她才会做梦,然而这些梦境也常常被恐惧所充斥。
离开法庭后,艾琳的思绪依旧沉浸在刚才与海伦的对峙中。她的心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但表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她迈着缓慢而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着家中走去,每一步都像是在刻意压抑着内心的情绪。
她的身影在街道上逐渐远去,周围的光线也随着她的移动而变得愈发暗淡,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她内心的黑暗情绪让步。她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在黑暗的世界里独自前行,而她的愤怒和不甘,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暗流,随时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而这一切,又将给海伦和贝利接下来的调查带来怎样的变数?他们又将如何应对艾琳可能采取的下一步行动?这一连串的疑问,如同重重迷雾,笼罩着整个故事,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探寻后续的发展。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血案疑云?(http://www.220book.com/book/RJE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