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心园由“官方记录”和“指定证词”构建的迷宫中打转让警方团队备受挫折。林诚的谎言体系精密而庞大,他似乎预判了警方所有的行动,并提前布置了障碍和误导。那种无形的压力和控感,让警局的空气也变得沉重起来。然而,就在他们几乎要被林诚牵着鼻子走,深陷于周淮“精神异常”的迷局时,金融调查组那边却传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为案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金融调查组一首在艰难地追查静心园股权结构中那个隐藏极深的匿名股东,以及与其相关的庞大资金流。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多层离岸公司、复杂的股权代持以及跨境的资金转移。正当他们在这片金融的汪洋中苦苦搜寻时,一个与匿名股东关联的投资项目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闻顾问,陈队,我们在追查静心园匿名股东的投资链时,发现他们控股了一家名叫‘寰宇数据’的公司。”金融调查组的负责人汇报道,投影仪上显示着这家公司的注册信息和业务范围,“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高端数字存储、云计算和虚拟现实技术。表面上看,跟静心园的心理医疗或周淮的脑科学研究没什么首接联系。”
“高端数字存储、云计算、虚拟现实……”闻溪听着这些关键词,首觉告诉她,这或许并非完全无关。周淮的研究涉及将记忆和意识“编码”为数字信息,这无疑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
陈默追问道:“这家公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起初我们以为只是匿名股东的多元化投资,但在调阅他们的技术专利和项目资料后,我们发现这家公司拥有一些非常尖端和独特的技术。”负责人继续说,“特别是在数据压缩、加密以及……高保真环境模拟方面,他们的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有些技术的描述非常晦涩,我们找了几位外部的技术专家协助解读,发现他们的重点似乎在于如何将极其庞大和复杂的数据,高效地存储在极小的物理介质中,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数据,构建或模拟出逼真的感知环境。”
闻溪的心中猛地一跳。“高保真环境模拟?”她立刻想到了夏禾在她混乱记忆中描述的那些场景,有时清晰得如同身临其境,但又充满了非逻辑的割裂感。“这种技术,能否模拟出……一个非常真实的、让人难以分辨真假的感知世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
“从技术描述上看,理论上是可能的。”技术专家谨慎地回答,“他们的焦点似乎就是如何欺骗人类的感官,让人觉得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物理空间,而这一切都是由数据和算法构建的。”
另一个惊人的线索紧随而至。“我们还发现,‘寰宇数据’近期与静心园有过几次隐秘的技术交流和设备转移记录。”金融调查组负责人说,“这些交流都没有走静心园的官方流程,记录隐藏得非常深,需要我们费力才能挖出来。”
设备转移? 静心园? 脑科学? 高端数据技术?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点,此刻开始在闻溪的脑海中快速连接。她想到了周淮密室中那些精密复杂的设备,以及他们在秘密通道中发现的那些更大、更笨重的装置部件。周淮进行“记忆编码与注入”实验所需的硬件设备、数据处理平台,是否就是由“寰宇数据”这家公司提供的?这家公司是不是周淮研究的幕后技术支持者?
更进一步的调查证实了闻溪的推测。“寰宇数据’的公司系统日志中,我们发现一些与周淮教授相关的私下技术交流記录。”技术专家说,“他们在静心园的官方记录中找不到任何周淮与这家公司有合作的痕迹,但在‘寰宇数据’的内部,却保留了一些他和这家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沟通记录,内容涉及一些非常具体的技术参数和实验数据。显然,周淮与这家公司的合作是高度保密的,连静心园的大部分管理层可能都不知情。”
这个发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绕过林诚控制的案件切入点。林诚虽然掌控着静心园内部的信息流,但他显然无法完全控制与静心园外部,特别是与匿名股东关联的“寰宇数据”公司之间的秘密往来。通过调查这家公司,他们或许能获得周淮研究的真实细节,甚至是“容器”所需的关键技术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林诚无法轻易修改或掩盖的。
警局的技术分析室和金融调查组办公室瞬间充满了新的活力。之前的挫败感被一种发现新大陆的兴奋所取代。他们将所有关于夏禾的病历、周淮的研究数据、静心园的资金来源以及“寰宇数据”的技术资料全部汇集起来,进行跨部门的联合分析和头脑风暴。
闻溪将她从心理和临床层面获得的对周淮研究本质的理解,与技术团队和金融调查组获取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她认为,“寰宇数据”提供的技术,很可能不仅仅是数据存储和处理那么简单,它可能就是周淮实现其极端实验的关键——构建一个能够容纳“编码记忆”的“空间”。
“如果周淮能够将意识或记忆编码,并注入某个载体中,这个‘载体’会是什么?”闻溪提出问题,“夏禾是生物载体,但如果是为了实现‘摆脱肉体束缚’或‘进入另一种存在状态’,他需要的是一个能脱离物理身体限制的‘容器’。‘寰宇数据’的高端数字存储和高保真模拟环境技术……这是否意味着那个‘容器’,是一个数字构建的、可以感知和交互的虚拟空间?”
这个大胆的推测让技术员们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们立刻开始对“寰宇数据”的核心技术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他们需要绕过这家公司可能设置的技术壁垒,获取更底层的技术细节,特别是关于如何利用他们独特的技术构建“模拟感知环境”的部分。他们甚至可能需要寻求更顶尖的外部技术专家的协助,因为这项技术显然超出了常规范畴。
在对“寰宇数据”公司一项被高度加密的核心技术资料进行初步解密后(这个过程异常艰难,仿佛触碰到了某个隐秘的屏障,但最终他们成功突破了一层防护,可能是绕过了林诚设下的部分干扰),一个词语,一个项目的名称,呈现在他们面前。
那个名称,让闻溪瞬间联想到了夏禾那句在痛苦和混乱中发出的、似乎带着希望又充满绝望的低语:“门内的……回声。”
屏幕上,这项核心技术的名称赫然写着:
“回声空间
回声空间。
夏禾感知到的“回声”,是不是就是困在这个“回声空间”里的什么东西? 难道周淮失踪后被藏匿的“容器”,并非简单的物理介质,而是利用了“寰宇数据”这项技术构建的某种精密的、可以模拟逼真感知环境的数字空间或虚拟世界?
而夏禾,作为“容器”试验品,她感知到的,是周淮被困在这个“回响空间”中,发出的……支离破碎的“回声”?
这个连接,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案件最核心的谜团。失踪的周淮,被隐藏的“容器”,夏禾混乱的记忆,静心园的秘密实验,林诚的操控,以及这个神秘的“寰宇数据”公司,所有看似独立的线索,此刻都指向了这个名为“回声空间”的核心技术。
如果“回声空间”就是周淮消失后所在的“牢笼”,那么,夏禾作为活体“容器”,她是否与这个空间建立了某种特殊的连接,甚至能够感知到里面的“存在”? 而林诚如此不遗余力地掩盖真相,操控一切,难道是为了掌控这个“回响空间”,或者控制困在里面的“回声”——周淮?
案件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既充满可能性又令人恐惧的阶段。他们不再仅仅寻找一个失踪的人,他们可能要面对的是一个由技术构建的、超越现实的囚笼,以及试图掌控这个囚笼的、躲藏在深处的黑手。 那个所谓的“儿童玩具”,会不会就是进入或控制这个“回响空间”的“钥匙”或“控制器”? 那个隐藏在静心园基石下的匿名金主,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他们构建这个“回声空间”,是为了什么?
“回声空间”这个名字,像一个充满诱惑又无比危险的词语,在技术分析室里回响。它带来了希望——找到了破解周淮失踪之谜的关键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恐惧——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复杂、更可怕的真相。
(http://www.220book.com/book/RR6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