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老旧的百叶窗,在大学心理学系那间略显凌乱的办公室里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咖啡的混合气味。林诚 的大学导师,那位姓李的老教授,在最初的惊讶和犹豫之后,终于同意与闻溪和陈默进行一次更深入的谈话。
“林诚 …他的确是个很特别的学生。”李教授呷了一口微凉的茶,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仿佛陷入了久远的回忆,“聪明,毋庸置疑。对于那些抽象的、深奥的理论,他有着近乎本能的理解力。尤其是在…‘人格分裂与记忆重塑’那个课题上。”
“李教授,您能详细说说他在那个课题中的具体表现吗?”闻溪的语气温和而专注,她知道,此刻任何一丝急躁都可能让这位谨慎的老人收回即将吐露的秘密。
李教授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着措辞:“怎么说呢…他不仅仅是感兴趣,更像是一种…沉迷。他提出的很多观点,在当时看来,都非常…激进,甚至可以说…有些离经叛道。”
“离经叛道?”陈默追问道。
“是的。”李教授点了点头,眉头微蹙,“比如,他曾经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人的记忆并非一成不变的‘记录’,而更像是一段可以被‘编辑’和‘重写’的代码。他甚至认为,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可以精准地删除、修改甚至植入全新的记忆片段,从而…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认知。”
闻溪和陈默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感到一阵寒意。林诚的这种观点,与他们现在面对的“回声空间”的记忆重塑能力,何其相似!这是否意味着,他早在大学时代,就己经开始构思这种恐怖的技术?
“他还对实验表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漠视。”李教授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在一些关于记忆干扰的模拟实验讨论中,他似乎更关注技术的可能性,而忽略了其可能对个体造成的心理创伤。我记得有一次,他甚至提出,为了验证某个关于潜意识暗示的理论,可以尝试对…对一些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志愿者进行‘引导性记忆植入’。这种想法,在当时就被我们严厉制止了。”
“他有没有…特别关注过某些实验对象?”闻溪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
李教授沉吟了片刻,摇了摇头:“具体的实验对象我记不太清了,毕竟年代久远。但…我隐约记得,他对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严重心理创伤,或者…存在某种人格缺陷的个体,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他似乎认为,这些人格的‘不完美’,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修复’和‘优化’的。”
“修复和优化…”闻溪喃喃自语,这个词让她想起了林诚在废弃样本储藏室里,对“完美世界”的病态执着。
“那您还记得,那位与您合作的,研究‘记忆编码与存储’的‘年轻有名的心理学新秀’吗?”闻溪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关键人物。
提到这个人,李教授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似乎还带有..…警惕。
“啊…你说的是…周淮博士吧?”李教授的声音有些干涩,“是的,我记得他。非常年轻,才华横溢,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当时在一些关于记忆信息处理的课题上,有过一些学术交流。”
“周淮博士当时…有没有表现出一些…比较特别的,或者说,不被主流学界接受的理念?”闻溪小心翼翼地问道,她知道这个问题非常敏感。
李教授沉默了良久,办公室里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学生们的喧闹声。
“周淮博士…”李教授缓缓开口,语气明显有些犹豫和…不安,“他是一个…思想非常超前的人。他对意识的本质,记忆的载体,以及…人类心智的数字化可能性,有着非常…大胆的设想。有些理念,在当时看来,确实…嗯…有些惊世骇俗,甚至…可以说有些危险。”
“危险?”
“是的。”李教授点了点头,眼神中掠过忧虑,“他似乎认为,人类的意识,最终是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他甚至构想过一种…能够将完整的人类记忆和人格…‘上传’到某种数字媒介中的可能性。这种想法,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很多人认为,这不仅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更重要的是,它触及了…作为‘人’的根本定义和底线。”
闻溪的心脏猛地一跳!周淮!他竟然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己经开始构思“意识上传” 的技术!这与林诚现在所做的,几乎如出一辙!
“那林诚..…他知道周淮博士的这些理念吗?”陈默追问道。
“我想…应该是知道的。”李教授叹了口气,“林诚对周淮博士的研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记得,他曾经多次旁听过周淮博士的讲座,甚至…主动找周淮博士探讨过一些学术问题。周淮博士似乎也…很欣赏林诚的天赋和…那种不循规蹈矩的思考方式。”
“您对他们后来的…再次合作,或者说,林诚毕业后的发展,有什么了解吗?”闻溪紧盯着李教授的眼睛。
李教授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他下意识地避开了闻溪的目光,端起茶杯,却发现茶水早己凉透。
“林诚毕业后…我们就很少联系了。”他的声音有些飘忽,“我只知道,他去了那家…‘新星科技’。后来…后来我听说,周淮博士也离开大学,自己创办了研究机构…也就是现在的静心园。”
“您对他们后来的合作…有没有过担忧?”闻溪敏锐地察觉到李教授语气中的不安。
李教授沉默了,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窗外的阳光似乎也失去了温度,只剩下冰冷的白光。
“闻警官,”李教授终于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悔意,“有些事情…我当时可能…看得不够清楚,或者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阻止。”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曾经…在林诚毕业前夕,找他谈过一次。我劝他…不要过于沉迷那些…过于极端和危险的理论。我告诉他,技术本身没有善恶,但运用技术的人…必须心存敬畏。但…他似乎并没有听进去。”
“他当时说了什么?”
“他…”李教授的眼神变得有些空洞,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刻,“他说…他说,‘真正的天才,是不应该被世俗的道德和所束缚的’。他还说…‘那些所谓的‘缺陷’和‘不完美’,都将被更高级的智慧所‘修正’和‘超越’’。”
闻溪的心沉了下去。林诚早在那个时候,就己经显露出如此偏执和危险的思想!
“李教授,您这里…是否还保留着林诚当时的一些学术论文、实验记录或者…个人笔记?”闻溪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这些原始资料,或许能更首接地揭示他极端理念的形成过程。
李教授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我办公室的档案柜里,应该还保留着一些他当年的作业和论文。至于个人笔记…我不确定。但我可以帮你们找找看。”
在李教授的帮助下,闻溪和陈默从积满灰尘的档案柜中,翻找出了一叠林诚当年的学术资料。这些泛黄的纸张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图表和文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早慧和…一丝令人不安的偏执。
回到警局,技术团队立刻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细致的扫描和分析。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些旧纸堆可能不会再有什么惊人发现的时候,负责图像分析的小张突然发出了一声低呼。
“闻队!陈队!你们快看这个!”小张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张扫描图片,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那是一页林诚的个人笔记,字迹潦草,似乎是在思考某个问题时随手记录下来的。而在笔记的空白处,赫然出现了一个…用钢笔反复描画的、扭曲的图案!
那个图案,虽然有些粗糙,但其核心的几何结构和诡异的曲线,与他们在周淮密室墙壁上 、林诚警告信上、甚至夏禾无意识描绘出的那个神秘符号.. …几乎完全一样!只是细节上略有差异!
更令人心惊的是,在这个手绘图案的旁边,还用极小的字迹,记录着一些林诚对某些概念的批注和联想。而在这些批注中,有几个词语,如同尖锐的针一般,狠狠地刺痛了闻溪的眼睛——
“父亲…缺席…控制…谎言…完美…必须…重塑…”
这几个充满了负面情绪和极端意味的词语,与那个神秘的符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像是一把钥匙,猛地打开了通往林诚内心最黑暗角落的大门!
这强烈地暗示着,林诚的极端理念,他对“完美”的病态追求,以及他对“回声空间”的执着,很可能源于他早年经历的…深刻的家庭创伤! 尤其是…与某个缺席的、或者控制欲极强的…父权形象有关!
那个神秘的符号,或许不仅仅是“回声空间”的技术代码,更是林诚内心创伤和扭曲欲望的…图腾!
(http://www.220book.com/book/RR6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