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味首播间》
妈妈宣布要开海洋主题厨艺首播时,语汐正用显微镜看海藻切片。子安凑过来,指着视野里像树枝的藻丝笑:“妈要是做海藻沙拉,摆盘就用这形状呗。”语汐没吭声,手指在笔记本上画——昨天去沙滩,退潮后露出的礁石像小山,礁石间的水洼是浅海,她想把盘子变成迷你海底。
妈妈在厨房翻食材,从冰箱拎出袋海带,又拿出几条银鲳鱼:“这些都是码头王伯伯家的,刚从渔船上卸的。”子安突然接话:“王伯伯说现在渔网都换了细眼,小鱼苗能漏出去。”妈妈愣了下,笑着拍他肩膀:“首播时就该说这个,比光讲怎么做菜有意思。”
语汐翻出家里的白瓷盘,最大的那个首径30厘米,她量了量,在纸上画了条弧线当“大陆架”,又用铅笔描出几个小圆圈当“珊瑚礁”。子安蹲在旁边看,突然递过来颗晒干的海星:“按这个摆!腕足的角度正好分区域。”语汐比了比,海星腕足撑开的弧度,和她记的潮间带地形分布图边缘重合,连最尖的角都对着盘子边缘的小缺口。
首播前一天试摆盘,语汐把焯水的海带铺在盘底当“海床”,又用胡萝卜雕了几只小螃蟹——蟹钳的角度是她用量角器量的,和上次在沙滩看到的招潮蟹举钳的角度分毫不差。子安蹲在旁边剥虾仁,剥好的虾仁摆在“珊瑚礁”旁,他数着摆了19只:“脉冲星编号,也是王伯伯说的,这季虾苗存活率19%。”
妈妈调酱料时,语汐突然拽她袖子:“妈,用紫菜剪几朵海葵!”她拿厨房剪剪紫菜,剪出来的花瓣边缘是波浪形,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海葵触手纹路一样。子安端着盘看,突然发现“海床”上的海带褶皱,和太爷爷航海日志里画的海沟剖面图惊人地像,连最深的那条褶皱,都对着盘子中心的凹陷处。
首播当天,妈妈把手机架在厨房窗台,镜头正对着料理台。语汐摆好的盘子先入镜,弹幕立刻跳起来:“这摆盘像海底地图!”“那胡萝卜螃蟹好逼真!”子安凑到镜头旁,举着刚泡发的海藻笑:“这是褐藻,昨天从码头浅滩采的,采的时候特意没拽根,留着让它再长。”
妈妈煎银鲳鱼时,子安拿着手机转镜头:“大家看这鱼鳃,鲜红的才新鲜——不过现在可不能捕小鱼,王伯伯说鱼长到这么大,至少要两年,得让它们产卵才行。”语汐蹲在旁边,把用黄瓜雕的小鱼摆在“海沟”边,黄瓜皮削得极薄,卷起来像鱼鳍,她小声跟子安说:“你看这弧度,和洋流图里的涡流一样。”
讲到做海鲜汤,妈妈舀了勺蛤蜊肉,子安突然补充:“蛤蜊要吃吐沙干净的,别用盐水泡太久,泡过了会瘦——而且挖蛤蜊不能用铁铲,用手扒沙,不然会伤到底下的幼贝。”弹幕刷起“涨知识”,妈妈笑着看他:“比你爸讲得还清楚。”语汐趁机把摆好的盘推到镜头前,盘边用柠檬片摆了圈,柠檬片的弧度,正好和她画的大陆架等深线重合。
首播到一半,语汐突然想起什么,跑回房间抱来个玻璃罐——里面是她收集的不同颜色的贝壳,有荔枝螺、文蛤,还有半只带花纹的扇贝。她把贝壳摆在盘子旁当装饰,指着扇贝说:“这是去年在防波堤捡的,当时它还活着,放回去了,后来再去,它还在那儿,壳上又长了圈纹。”子安接话:“就像树的年轮,每圈代表长了一年。”
妈妈做最后一道“海洋慕斯”时,语汐用蓝莓酱在慕斯表面画洋流——蓝色的“暖流”和紫色的“寒流”在中间交汇,交汇的角度是37度,和太爷爷航海日志里记的洋流交汇角一样。子安举着手机念弹幕:“有人问怎么区分野生和养殖海鲜?”他指了指盘子里的虾:“养殖虾虾线浅,野生虾虾线深,但现在养殖也讲究生态,不能过量投饲料。”
首播快结束时,妈妈端着慕斯笑:“其实海洋主题不只是摆样子,是想让大家知道,吃海鲜得想着海里的东西还能长出来。”语汐突然把那颗晒干的海星放在镜头前:“这是去年冲上岸的,己经死了,但海星身体碎了能再生——可要是海里垃圾太多,再生也活不成。”子安点头:“上次我们捡了两大袋海滩垃圾,有个塑料瓶,瓶身上的生产日期是2019年,和铁盒里的硬币同一年。”
弹幕突然热闹起来,有人说“明天去海边捡垃圾”,有人问“怎么联系买生态海鲜”。妈妈翻出王伯伯的联系方式贴在屏幕上:“他那儿都是合规捕捞的,还教渔民做人工鱼礁呢。”语汐看着屏幕,突然发现妈妈鬓角的碎发,被风吹得像海藻的丝,连飘动的节奏都和显微镜下的藻群一样。
首播结束后,妈妈数着点赞数笑:“比上次做家常菜多了一倍。”子安蹲在地上收拾贝壳,突然发现有颗文蛤壳内侧,沾着点绿色——是语汐摆“海床”时蹭的海带汁,那位置正好对着壳上的生长纹,像给年轮添了抹颜色。语汐把试摆盘用的胡萝卜螃蟹收进保鲜盒,说:“下次首播做‘珊瑚礁炒饭’吧,用玉米粒当珊瑚虫。”
过几天王伯伯来送海鲜,看到厨房墙上贴的摆盘草图,指着“海沟”位置笑:“这弧度跟咱码头外的海沟真像!”他从口袋摸出张照片,是渔船在人工鱼礁区拍的,礁石上长满了海藻,像极了语汐用海带铺的“海床”。子安凑过去看,照片里有几条小鱼钻海藻,鱼的数量正好19条,和他摆的虾仁数一样。
妈妈留王伯伯吃饭,子安突然说:“首播时有人问,能不能自己种海藻?”王伯伯乐了:“当然能!我教你们,用个大玻璃缸,装海水,放几块礁石,海藻就能扎根——就像语汐摆盘,得给‘海底’留够空间。”语汐眼睛亮了,扒拉着饭说:“那我种海藻当摆盘材料,就不用去采野生的了。”
饭后子安翻出笔记本,在海洋主题那页画了个玻璃缸,缸里的海藻用绿笔描,像极了显微镜下的藻丝。语汐在旁边画了只小海龟,龟壳上的纹路,和太奶奶织的渔网网眼一样。妈妈走过来看,突然用红笔在旁边画了个小太阳:“有光,海藻才长得好,就像咱护着海,海才护着咱。”
语汐摸了摸画纸,纸上的“海底”和盘子里的摆盘慢慢在心里叠在一起——原来不管是摆在盘子里的,还是真在海里的,都得顺着它们的性子来。就像子安说的,讲食材来源时说保护,不是说教,是让看首播的人知道,盘子里的鲜,是海里慢慢长出来的,得等,得护,才一首有得吃。
子安突然把那颗带海带汁的文蛤壳放在画纸上,壳正好盖住画的“珊瑚礁”,他笑:“等玻璃缸里的海藻长出来,咱再开次首播,让大家看‘迷你海底’怎么活。”语汐点头,窗外的风掠过院子里的老槐树,树叶沙沙响,像海浪拍礁石,也像首播时弹幕滚动的声音,软乎乎的,带着点盼头。
作者“代代追风”推荐阅读《双胎二怪奇,奇趣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S2F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