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4章 脉冲星食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双胎二怪奇,奇趣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S2FP/ 章节无错乱精修!
 

《脉冲星食谱》

台灯的光落在《海洋生物学》的封面上,像撒了层细盐。爸爸把书往兄妹俩中间推了推,指腹蹭过书脊上磨白的“海洋”两个字——那是子安总用手指抠的地方,抠出的浅痕,和显微镜载物台的刻度槽正好对得上。“白天借去翻了翻,”爸爸笑,眼角的纹路比书里夹的叶脉书签还深,“你妈总说这些书‘不当饭吃’,我看未必。”

语汐刚要接书,子安的指尖先碰着了书页。他最近总用这本书压藻群标本,书角翘得像晒干的海带,翻页时“哗啦”响,和潮退时沙粒摩擦礁石的声音分毫不差。“爸你看这个!”他突然停住——夹在第37页的不是叶脉书签,是张浅蓝色的便签纸,边缘剪得像波浪,上面是妈妈的字迹:“脉冲星编号19:37,煮文蛤;20:19,调海藻酱”。

“脉冲星食谱?”语汐凑过去,鼻尖差点碰到纸面。便签上的数字她熟——19是脉冲星编号前两位,37是太爷爷风暴记录的年份,连数字的间距都和太奶奶铁盒底的星图刻痕一样。爸爸刚要起身,听见这话又坐回来,指尖点着“19:37”笑:“你妈上周煮文蛤,非说要等潮水退到第三道浪痕才下锅,原来是记在这儿了。”

子安翻到书的扉页,妈妈用铅笔在角落画了个小锅,锅沿的弧度和他们埋在沙滩的铁盒边缘重合。锅旁边写着行小字:“藻群细胞数=蒸鱼时间(分钟)”,他数过藻群细胞,是19个——正好对应便签上的“20:19”。语汐突然想起妈妈做“海洋慕斯”时,总盯着手表等37分钟,当时以为是凭感觉,原来早记在书里了。

“你妈嘴硬。”爸爸往床边坐了坐,床板“吱呀”响,和太爷爷怀表的齿轮转动声很像,“上次你俩举报排污口,她嘴上说‘别惹事’,夜里却翻这本书记怎么分辨污染藻类;还有拍全家福那天,她提前在厨房摆了七颗土豆,说‘按北斗星摆,切的时候大小匀’。”

子安把便签纸夹回第37页,书页上印着褐藻的解剖图,妈妈在图旁画了道红线,正好框住藻叶的锯齿——那锯齿的数量是20个,和语汐摆警示区用的文蛤壳总数一样。“她怎么不用闹钟?”他着便签上的波浪边,那弧度和妈妈揉面时手腕转的圈一样。

“你外婆教的。”爸爸拿起书,对着光看纸页里的水印,“你外婆以前在码头茶馆做饭,没闹钟,就看太阳照在船桅杆上的影子——影子到第19道绳结,就蒸虾;到第37道,就煮海带。你妈说这叫‘跟着天做事’,比闹钟准。”语汐突然想起外婆来做客时,总在窗台摆个贝壳,说“壳里潮了就收衣服”,那贝壳的形状,和书里印的荔枝螺壳分毫不差。

这时妈妈在客厅喊“喝牛奶”,子安把书往枕头下塞,却被爸爸按住:“别藏,你妈知道你俩翻着了。”他把书放在床头柜上,书脊朝上,和太爷爷的航海日志并排——两本书的厚度差了半厘米,正好是妈妈做的海藻酱瓶子的首径。

喝牛奶时,妈妈正对着厨房的窗户看天。窗台上摆着个旧玻璃罐,里面插着三根芦苇,是从沙滩捡的,间距七步,和他们埋铁盒时插的记号一样。作者“代代追风”推荐阅读《双胎二怪奇,奇趣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今晚有星。”妈妈转身时,围裙上沾的面粉掉在桌上,形成的小堆弧度,语汐看着和太爷爷怀表表盖的弧度相同,“明早做海鲜粥,等潮水涨到码头石阶第二级再下锅。”

子安突然举着便签纸跑过去:“妈,这个!”妈妈的耳朵红了红,捏着便签纸往围裙兜里塞,指尖却在“19:37”上顿了顿:“上次看你记脉冲星编号,觉得数字顺,就用了——总比记‘七点三十七’清楚,你们爸总把‘七点’听成‘八点’。”

爸爸跟着笑:“那是码头的钟快了五分钟。”他指着窗台上的玻璃罐,“芦苇换位置了?”妈妈点头:“昨晚涨大潮冲歪了,按星图摆的,你看这根对着海引星的方向。”语汐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芦苇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书里印的洋流箭头,连倾斜的角度都和第37页的褐藻图一样。

回房间睡觉时,子安把《海洋生物学》放在枕头边。语汐听见他翻书的声音,凑过去看——他在便签纸背面画了颗脉冲星,星的光芒画成19道线,每道线的长度都和书里的藻丝长度对应。“等明天,”子安小声说,“咱按这个食谱做次海藻酱。”

夜里语汐醒了次,看见爸爸站在床边,正轻轻翻那本书。月光从窗帘缝漏进来,照在第37页的褐藻图上,爸爸的指尖跟着图上的红线划,划得极慢,像在摸太奶奶铁盒上的星图刻痕。他翻到扉页,看着妈妈画的小锅笑了,那笑容落在锅沿的波浪纹上,软得像妈妈煮文蛤时飘出的白汽。

第二天一早,兄妹俩偷偷溜进厨房。子安翻出文蛤,语汐看窗台的芦苇——影子正好落在第19道瓷砖缝上,是便签上的“19:37”(早上七点三十七)。煮文蛤时,子安盯着手表数时间,数到37秒,文蛤突然“啪”地张开壳,和妈妈每次煮的时间分毫不差。

妈妈走进来,手里拿着太奶奶的旧笸箩,笸箩里的顶针和线轴摆成圈,像书里的藻群细胞分布图。“就知道你们要瞎闹。”她嘴上说,却把调海藻酱的碗递给语汐,“按20:19调,盐放19粒,糖放20粒——你太奶奶说,海里的东西,咸淡得跟着数走。”

子安数盐粒时,发现19粒盐正好能堆成个小三角,和他们埋铁盒时摆的贝壳阵一样。语汐调酱时,勺子转动的圈数是37圈,太爷爷的风暴年份,也是书里褐藻图的页码。妈妈站在旁边看,突然用筷子在酱上画了个漩涡,那形状和拍全家福时的姿势一模一样。

后来那张“脉冲星食谱”被夹在《海洋生物学》的扉页里,旁边贴了片兄妹俩做的海藻酱标本。书脊上磨白的地方,妈妈用红笔描了描,描出的“海洋”两个字,笔画里藏着19个小点儿——和脉冲星编号一样。爸爸总说这书现在“热闹了”,不像以前光有字,现在有食谱,有标本,还有妈妈画的小锅,像把家里的烟火都收进去了。

有次语汐翻书,发现便签纸下藏着张妈妈写的新纸条:“37页的褐藻,煮19分钟最嫩”。纸条边缘的波浪纹,和她笔记本上画的季风图某段重合,连每个小浪的弧度都分毫不差。她突然懂了爸爸说的“有用没用”——书里的藻群图有用,妈妈记的食谱也有用,就像太爷爷的星图和太奶奶的针线,看着不相干,凑在一起,就把日子过成了又稳又暖的样子,像码头的浪,看着晃,却总能把船轻轻送回岸。



    (http://www.220book.com/book/S2F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双胎二怪奇,奇趣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S2F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