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七章 沉冤得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十世劫之轮回 http://www.220book.com/book/SEN7/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京城的残垣断壁在初春的细雨中渐渐褪去血色,太和殿内,龙书案上堆积的奏章被风掀起边角,露出那份染着暗红指印的密函。皇帝握着朱笔的手微微颤抖,眼前徐尚书冒死呈上的证据——血月教伪造的文书、官员勾结的账册,还有樊书白拼死护下的星象罗盘,每一样都在无声控诉着数月前那场血色阴谋。

"传旨!"皇帝猛地拍案,震得青铜香炉中的檀香灰簌簌落下,"即刻为徐尚书、樊书白二人平反!凡参与构陷者,不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查!"金銮殿外,春雷炸响,积压许久的暴雨倾盆而下,似要洗净这皇城的污垢。

当赦令传到郊外破庙时,樊书白正跪在徐婉清的临时灵柩前。褪色的星图香囊挂在灵柩前的木桩上,半块破碎的玉佩与银铃残片裹在染血的帕子里,静静躺在供桌上。他的伤尚未痊愈,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胸腔的刺痛,但比起心口的空洞,这些疼痛都显得微不足道。

"樊公子!陛下为您平反了!"侍卫的通报声惊飞檐下的雨燕。樊书白却恍若未闻,只是用颤抖的手将一炷香插进香炉。青烟袅袅升起,模糊了灵柩上的"徐婉清"三字,恍惚间,他又看见她在双忠祠的雨里回眸,银铃轻响惊落满阶槐花。

次日,皇宫宣德门前,百姓们挤在泥泞的街道上,看着龙辇缓缓停下。皇帝亲自搀扶着面色苍白的樊书白下车,金口一开,便是高官厚禄、良田美宅。可樊书白却突然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草民只求一事——请陛下恩准,将徐姑娘葬于双忠祠旁。"

这话如巨石投入深潭,惊得众人议论纷纷。皇帝望着年轻人眼中化不开的悲痛,想起密函中记载的种种,终是叹息着点头。三日后,送葬的队伍从尚书府出发,素白的纸钱铺满长街。徐尚书白发如雪,捧着女儿的牌位走在最前方,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刃上。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十世劫之轮回》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双忠祠后的山坡上,新坟与旧冢比邻而居。樊书白将银铃残片、香囊和半块玉佩埋入墓穴,又亲手栽下一棵桂花树。他记得徐婉清曾说,待天下太平,要在庭院种满桂树,秋来香满枝头。而今风起,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细雨,恍惚间竟有了几分桂花香。

平反后的庆功宴上,皇帝望着独坐角落的樊书白,再次提出封官。却见他举杯遥敬北方,喉结滚动咽下烈酒:"陛下,草民本是寒门书生,能活下来己是万幸。这天下太平,该是徐姑娘用命换来的。"说罢,将御赐的金印放在案上,转身消失在夜色里。

与此同时,徐尚书递交的辞呈摆在了龙案上。这位两朝元老在奏章中字字泣血,痛陈自己因怯懦受邪教胁迫,致使女儿蒙冤、百姓遭难。末了只道:"臣己无心仕途,唯愿守着女儿的坟茔,余生忏悔。"皇帝看着墨迹晕染的字句,想起徐婉清拼死护驾的模样,终是红了眼眶。

三个月后,徐府的朱漆大门挂上了锁。徐尚书带着简单的行囊,在女儿坟前长跪不起。待他起身时,晨雾散尽,山间只余两行深深的脚印。有人说在龙虎山见过他,白发道士模样,常对着星图垂泪;也有人说在江南小镇见过个老者,总在桂树下刻木人,刻好了便埋进土里。

而樊书白,从此消失在世人的视线中。唯有双忠祠的守庙人记得,每到雨夜,总能看见个清瘦的身影立在徐婉清坟前,怀中抱着残破的星图,低声说着什么。风吹过桂花树,沙沙的声响里,仿佛还能听见银铃轻响,和一句未说完的"樊郎"。

春去秋来,京城渐渐恢复生机。新建的祭坛上,北斗七星的浮雕取代了血色图腾。但老人们总爱给孩子讲古,说从前有对璧人,一个为护苍生战死,一个散尽功名守坟;说双忠祠后的山坡,每到月圆之夜,总能看见两颗星星特别亮,就像两个人隔着银河相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SEN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十世劫之轮回 http://www.220book.com/book/SEN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