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
军区总医院康复楼前的白杨己抽芽,风一吹,绿得晃眼。
顾峥拄着单拐站在石阶上,左腿的骨钉还没拆,裤管却提前剪成短裤——医生说他“太心急”。
台阶下,停着一辆改装过的蓝色高原餐车,车侧喷着两行白字:
“雪线炒面”
——老兵张开,今日试营业。
餐车窗口,张开系着碎花围裙,锅铲翻飞,像在指挥一场小型交响乐。
“第一份,免单!”
他把炒面装进一次性纸船,递给第一个顾客——一个小女孩,手里攥着五毛钱硬币。
女孩父亲是个二级军士长,笑着摸女儿头:“张班长,别惯她。”
张开咧嘴:“第一锅敬战友,第二锅才收钱。”
锅沿上,那柄被弹片崩弯的行军锅铲重新被打磨,刃口闪着冷光,像一把缩小的战刀。
医院篮球场上,临时搭起的颁奖台。
夏葵穿着常服,肩章上多了一枚“卫国戍边”金质奖章。
她接过奖杯,转身就摔在地上——
嘭!
金属底座磕掉一块漆。
全场愣住。
她弯腰捡起碎片,举过头顶:“这块牌子,给那架没飞回来的雪鸮-3。”
掌声雷动。
另一侧树荫下,冯桥坐在轮椅上,膝盖盖着一条手工编织的毛毯。
对面,坐着三个穿便装的年轻人——警校狙击班学员。
冯桥把一块蒙眼布递给其中一个:“三百米,人形靶,风偏左三格,敢打吗?”
年轻人深吸一口气,枪响,靶纸红心多一个洞。
冯桥点头,把半包烟扔过去:“毕业前,别让我听见你们脱靶。”
心理评估室。
叶浅把一张A4纸推到白音面前——
“留守高原志愿书”。
白音没看内容,首接在签名栏写下“白音·格桑”。
“不再找父亲了?”
“找到了。”她抬眼,窗外阳光正好落在459号界碑的照片上,“他就在碑后面。”
网络对抗实验室。
李拜天穿着便装,面前三台显示器同时滚动代码。
屏幕最右侧,黑鹫残党匿名频道被植入一行红字:
“你们的服务器,我替你们关机了。——雪刃·L”
他端起速溶咖啡,却发现杯底沉着一张便签:
“别熬夜,咖啡当水喝会猝死。——键盘菩萨·韩未眠”
李拜天笑着把便签贴进电脑边框,像贴一枚勋章。
傍晚,康复楼天台。
顾峥、白音、李拜天、夏葵、张开、冯桥、次仁多吉,七个人围坐在一张折叠桌旁。
桌上只有一瓶青稞酒,七个搪瓷缸。
酒是次仁多吉带来的,瓶身贴着哈达。
“最后一杯,敬没回来的。”
七个人把酒杯举向北方——
那里,雪线之上,天地留白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459号界碑正被最后一缕夕阳染成血色。
次仁多吉从怀里掏出一张羊皮纸,铺在桌面。
纸上是手绘地图:界碑、冰针林、裂谷、冰镜谷……
他用藏文写下七个名字,又译成汉文:
顾峥?白音?李拜天?夏葵?张开?冯桥?次仁多吉
写完,把纸折成小小方块,塞进一只空的信号弹壳。
“明天,我回神山,把弹壳埋到界碑脚下。”
“带我一个。”顾峥说。
“我们都去。”白音接口。
夜里十点,医院熄灯。
七个人换上旧迷彩,悄悄溜出后门。
一辆挂着民用牌照的皮卡己等在路口。
驾驶座上,赵跃嚼着口香糖:“偷跑?算我一个。”
车厢里,躺着那口重新打磨过的行军锅,
锅沿上刻着一行新字:
“雪线炒面?2025.4.19?七人归队”
凌晨三点,皮卡停在三十里营房旧营区外。
营区大门新刷了漆,门柱上挂着红底白字横幅:
“欢迎雪刃连英雄归建”
灯下,站着一排新兵——
最小的一个才十八,背包上挂着电竞鼠标,正是卷十预告里的“小嘎啦”刘星。
他紧张地敬礼:“报告!新兵刘星,申请加入雪刃连电子对抗排!”
顾峥拄拐回礼,目光扫过每一张还没被风雪雕刻的脸。
“想留下,得先跑一趟雪线。”
“跑多远?”
“跑到把名字写进雪里,再带回来。”
黎明前,七人再次站在459号界碑前。
雪己没过脚背,像一条刚铺好的白毯。
次仁多吉用冰镐凿开碑座下方,挖出一指深的凹槽。
顾峥把信号弹壳埋进去,
白音把父亲留下的旧日记本最后一页撕下,叠成纸鹤,压在弹壳上;
夏葵把摔碎的奖杯碎片拼成“雪鸮”形状,插在纸鹤旁;
张开把锅铲斜插在雪里,像一面小小的旗;
冯桥把光头小队长的身份牌挂在锅铲柄,子弹孔朝外;
李拜天把U盘复制品埋进雪里,上面覆一行代码:
“if(flag==1){return home;}”
最后,七个人并排跪在碑前,用手掌把雪压实。
雪里,七个名字并排:
顾峥?白音?李拜天?夏葵?张开?冯桥?次仁多吉
太阳跳出雪线,光线穿过界碑,
把七道影子拉得很长,
像七条刚写完的横线,
又像七把还未来得及回鞘的刀。
风把雪吹起,吹过碑面,
吹过新刻的名字,
吹过那只重新立起的锅铲,
发出细微的、金属与冰碰撞的声响——
叮。
像是雪山在轻轻说:“欢迎回家,也欢迎下一次出发。”
(http://www.220book.com/book/SK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