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听雨轩,姜瑜坐在案桌前,面前摆着一堆香囊和小药包。李嬷嬷在一旁帮忙包装,两人动作娴熟。
“美人,您真要把这些都送出去?”李嬷嬷看着满桌子的物品,有些心疼,“这些药材可都是陛下赏赐的珍品呢。”
姜瑜手中的动作没停,“与其等着别人编排我,不如主动出击。”她将最后一个香囊封好口,“这些东西送出去,总比让人觉得我藏着掖着要好。”
小桃抱着一篮子装好的香囊从外面进来,“美人,我刚才给慈宁宫送了几个,那边的嬷嬷收下了,还夸香味清雅呢。”
“她们说什么了?”姜瑜抬头问。
“说姜美人心善,想着宫中姐妹们。”小桃放下篮子,“我还听到有人说,这香囊比外面买的强多了。”
姜瑜心中暗喜,看来第一步效果不错。她站起身,“走,我们去御膳房。”
御膳房里正值忙碌时分,管事太监刘公公见姜瑜来了,连忙迎上前,“姜美人,您怎么亲自来了?”
“给刘公公送点好东西。”姜瑜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我新制的清暑散,这天气闷热,厨房里更难受,您和师傅们用着。”
刘公公接过瓷瓶,打开闻了闻,“这味道真清香,比太医院的药好闻多了。”
“不只是好闻。”姜瑜笑着说,“这个能预防中暑,还能让人精神更好。厨房里油烟重,用了这个,头也不会晕。”
“那真是太好了。”刘公公眼中闪过感激,“最近几个师傅都说头晕,我正愁着呢。”
姜瑜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这里面是几样简单的方子,都是些保鲜食材的法子。天热了,食材容易坏,用这些方法能多放几天。”
刘公公接过布包,随手打开看了看,眼睛立刻亮了,“这个用盐和醋泡制的法子,我以前怎么没想到?”
“都是些小窍门而己。”姜瑜摆手,“刘公公在御膳房这么多年,肯定有不少好法子,我这些算什么。”
几天后,御膳房的效率明显提升。不仅食材保鲜做得更好,连师傅们的精神状态都改善了不少。皇帝用膳时夸赞菜品新鲜,刘公公立刻想到了姜瑜的帮助。
“陛下,这都是姜美人的功劳。”刘公公如实汇报,“她给的那些保鲜法子,真是管用。”
与此同时,姜瑜在宫中的声誉也在悄然改变。她制作的药膏在宫人中传开了,效果出奇地好。
“我这膝盖疼了三年,用了姜美人的药膏,真的好多了。”一个老太监逢人就说,“人家是真有本事,不是那些妖里妖气的东西。”
“就是就是,我侄女用了她的护肤膏,皮肤比以前好了一大截。”一个嬷嬷也在附和,“这叫什么来着?叫科学。”
不过,姜瑜最得意的还是她对皇帝的“洗脑”工作。当皇帝询问她这些方法的原理时,她总是用一些听起来玄妙实际上很科学的解释。
“陛下,这滴灌系统其实暗合天人感应之理。”姜瑜指着院中的装置,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天降甘露,滋润万物,但过犹不及。我这装置模拟天象,让水分缓缓渗透,正如天道运行,不急不躁。”
皇帝听得频频点头,“原来如此,朕还以为只是简单的浇水装置,没想到竟有如此深意。”
姜瑜心中暗笑,现代科学包装成古代哲学,这招还真管用。她继续发挥,“还有那些药膏,也是遵循阴阳调和之理。热药配凉药,刚药配柔药,达到平衡,自然有效。”
“你这些见解,连太医院的人都未必能说得出来。”皇帝越发佩服,“朕真是慧眼识珠。”
姜瑜表面谦逊,心中却在狂笑。她这个现代人,用现代知识唬古代人,简首是降维打击。
几个月下来,宫中对姜瑜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从最初的“妖女”传言,到现在的“奇女子”赞誉,她成功地扭转了局面。
慈宁宫里,贵妃坐在榻上,面色阴沉,“她这是什么招数?”
“娘娘,那姜瑜确实有些本事。”贴身嬷嬷小心翼翼地说,“现在宫里的人都说她是好人,我们之前的那些安排都没起作用。”
贵妃冷笑,“她以为这样就能高枕无忧了?太天真了。”
另一边,皇后宫中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娘娘,姜瑜这人确实不简单。”心腹嬷嬷说,“她这几招下来,不仅化解了流言,还在宫中树立了威望。”
皇后放下手中的佛珠,“她这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听雨轩内,姜瑜坐在院子里,看着夜空中的星星,心情复杂。她知道自己的这些小手段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美人,您这几个月的安排,真是高明。”李嬷嬷在一旁感叹,“现在宫里的人都对您刮目相看。”
“嬷嬷,这只是开始。”姜瑜摇头,“我现在算是暂时站稳了脚跟,但想要真正安全,还需要更多的准备。”
她心中明白,自己现在虽然化解了一些危机,但那些真正的对手还没有出手。这场宫斗大戏,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STW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