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绵绵,宫中一处重要的偏殿积水成灾。这座建于太祖年间的承明殿,原本是皇帝批阅奏折的地方,如今屋顶漏水如筛子,墙体裂缝宛如蛛网,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工部尚书李大人站在殿外,望着这座摇摇欲坠的建筑,额头冒汗。他己经组织人手修缮了三次,每次都是按照祖传工艺,该换的梁柱换了,该补的墙面补了,可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大人,这次怎么办?”副手凑过来,小声询问。
李大人擦了擦汗,“再召集老匠师们商议。”
工部衙门内,十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匠师围成一圈,面面相觑。
“按理说,咱们己经换了最好的木材,用了最结实的榫卯结构,怎么还是不行?”一个白胡子师傅摇头。
“会不会是风水有问题?”另一个师傅试探着说,“这地方建得时间久了,说不定犯了什么忌讳。”
“胡说八道!”李大人怒道,“风水能让木头开裂?”
但除了风水说,众人再也想不出别的解释。有人说是木材质量不过关,有人说是地基有问题,各种猜测满天飞,就是找不到根本原因。
消息传到皇帝那里,龙颜大怒。“一座偏殿修了三次还修不好,朕养你们这些人有何用?”
工部上下战战兢兢,却实在拿不出办法。承明殿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连附近的宫殿都开始担心会被波及。
这日傍晚,皇帝在御书房批阅奏折,越看越烦躁。桌上又是工部的请罪折子,说什么“臣等学艺不精,愧对圣恩”。
姜瑜端着茶走进来,见皇帝脸色不好,小心翼翼地放下茶杯。
“陛下,您看起来很烦恼。”
皇帝揉着太阳穴,“承明殿的事,朕都快被气死了。修了几个月,越修越糟糕。”
姜瑜好奇地问:“是什么样的问题?”
“屋顶漏水,墙体开裂,工部的人说换了最好的材料,用了最牢固的工艺,可就是不管用。”皇帝越说越气愤,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陛下,这咸鱼有点香 “他们现在竟然说是风水问题,简首是胡闹!”
姜瑜脑中瞬间闪过现代建筑力学的知识。屋顶漏水加墙体开裂,听起来像是结构受力不均造成的。她想起大学时学过的力学原理,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荷载分布不合理,导致某些部位承受了过大的压力。
“陛下,臣妾虽然不懂建筑,但有个想法。”姜瑜斟酌着话语,“您看,咱们浇花的时候,如果水只往一个地方倒,那里就会积水烂根。建筑会不会也是这个道理?”
皇帝停下揉太阳穴的动作,“你是说什么?”
“就是力气的分布。”姜瑜用手比划着,“一根木头,如果只有中间承重,就容易折断。但如果有很多地方一起承重,就结实多了。”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你的意思是,那座殿的问题出在受力不均?”
姜瑜点头,“很可能是这样。屋顶太重,压力都集中在几个点上,时间长了就出问题了。如果能把压力分散到更多地方…”
“怎么分散?”皇帝追问道。
姜瑜想了想,“比如在屋顶下面多加几根支撑,让重量分摊到更多柱子上。就像挑担子,一个人挑不动,两个人一起挑就轻松了。”
皇帝听得津津有味,这种解释虽然简单,但听起来很有道理,“你觉得工部那些人为什么想不到?”
“他们可能太注重传统工艺了。”姜瑜小心地说,“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会发现不同的答案。”
皇帝沉思片刻,虽然觉得姜瑜的想法有些新奇,但她之前的建议都很管用。“朕明天让工部的人来,你把这个想法跟他们说说。”
姜瑜心中暗叫,这下又要当技术顾问了。不过想到那座可怜的偏殿,她还是点了点头,“臣妾试试看。”
第二天,工部尚书战战兢兢地来到御书房,以为又要挨训。没想到皇帝让他听姜瑜讲解建筑修缮的新思路。
李大人心中暗想:一个妃嫔能懂什么建筑?但皇帝的命令不敢违抗,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听,竟然听出了门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STW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