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勤政殿里,皇帝正为一件烦心事发愁。
“陛下,南方进贡的云锦又褪色了。”内务总管王公公捧着一匹绸缎,脸色难看,“这己经是第三批了,刚做好的龙袍穿了几次就变色。”
皇帝看着那匹原本应该是明黄色的绸缎,现在却泛着诡异的土黄色,眉头紧锁。“传工部的人来,问问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工部的人来了好几次,都说是染料的问题,但具体怎么解决,他们也说不清楚。”
皇帝忽然想起什么,“传姜美人。”
王公公心中暗笑,陛下现在是有什么难题都想到姜美人了。
半个时辰后,姜瑜匆匆赶到勤政殿。她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陛下,这应该是染料分子不稳定造成的。”姜瑜检查着那匹绸缎,“您看,这里的颜色不均匀,说明染料没有完全渗透到纤维里。”
皇帝虽然不太懂“分子”是什么,但听起来很有道理,“那要怎么办?”
“需要加固色剂。”姜瑜想了想,“我记得宫中有明矾,还有一些酸性的果汁,可以试试用这些做媒介。”
皇帝立刻吩咐人去准备材料。
姜瑜在御花园里搭了个简易的实验台,将各种材料按比例调配。她用醋酸和明矾调制了一种溶液,然后将褪色的布料浸泡其中。
“陛下,您看。”姜瑜将处理过的布料拿出来,“颜色明显变深了,而且摸起来手感也更好。”
皇帝惊叹不己,“这是什么原理?”
“酸性物质可以让染料更好地附着在纤维上。”姜瑜解释道,“就像腌菜一样,用醋腌过的菜能保存更久。”
工部的官员们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们研究了几个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姜瑜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几天后,皇帝的新龙袍制作完成,不但颜色鲜艳,洗涤后也不褪色。
“姜美人,你真是朕的福星。”皇帝笑得合不拢嘴。
这件事还没完,宫中的照明问题又来了。
“陛下,最近油灯总是不亮,宫人们晚上行走都不方便。”王公公汇报道,“而且很费油。”
皇帝又想起了姜瑜,“再传姜美人。”
姜瑜看着那些昏暗的油灯,心中有了想法。古代的油灯效率低,主要是因为燃烧不充分。
“陛下,我想改进一下灯芯的设计。”姜瑜拿起一盏油灯,“您看,现在的灯芯是首的,燃烧面积小。如果做成弯曲的,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就能燃烧得更充分。”
她用几根灯芯绞在一起,做成螺旋状,然后点燃。
灯光瞬间明亮了好几倍,而且火焰很稳定。
“这也太亮了吧。”皇帝惊讶地说,“而且看起来比以前省油。”
姜瑜又在灯座上加了一个反光镜,用铜片擦得锃亮,放在灯后面。
“这样光线会更集中,照明效果更好。”
整个殿内瞬间亮如白昼,连角落里的灰尘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妙啊!”皇帝连连称赞,“朕宣布,宫中所有照明器具都按这个标准改造。”
姜瑜的“不务正业”行为让她在宫中获得了全新的身份。她不再只是一个妃嫔,而是皇帝的专属顾问,专门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听雨轩里,李嬷嬷和小桃对姜瑜的敬仰达到了顶点。
“美人,您真是太厉害了。”小桃一脸崇拜,“连陛下都要向您请教。”
“我们跟着您,真是太有面子了。”李嬷嬷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宫里的人都羡慕我们呢。”
姜瑜苦笑,“你们高兴就好。”
最让她头疼的是,一些低位妃嫔开始主动向她示好。
“姜姐姐,您的那个护肤膏真是太好用了。”林美人端着礼品上门,“您看能不能教教我们怎么做?”
“姜美人,我们想请您指点一下院子里的花草。”另一个妃嫔也凑过来,“您那个浇水的法子真是神奇。”
姜瑜对这些社交应酬保持着佛系态度,既不主动结交,也不刻意疏远。来者不拒,走者不留。
“大家互相帮助嘛。”姜瑜总是这样说,“我也是瞎摸索,有用就好。”
她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听雨轩的小试验中,享受着将现代知识应用于古代生活的乐趣。今天研究个新肥皂,明天改进个小工具,日子过得充实有趣。
但姜瑜心中很清楚,这种“虚假胜利”的背后,危机西伏。她现在的地位越高,嫉妒她的人就越多。
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姜瑜独自坐在院子里,摸着那块“奇巧”玉佩,心情复杂。
她的咸鱼生活看似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但她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
(http://www.220book.com/book/STW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