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河畔渔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代代追风”推荐阅读《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盛夏太阳刚爬过东边的山梁,金色的光芒便迫不及待地铺满了整个河面。小翠赤着脚站在河岸的泥地上,7岁的脚丫子陷在黑色的河泥里,凉丝丝的感觉从脚底一首爬到头顶。她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生怕惊动了水中的鱼儿,脚趾间渗出的泥浆发出细微的"咕唧"声。

"哥,你看那边!"小翠突然屏住呼吸,眼睛瞪得溜圆。她伸出一根沾着泥巴的手指,指向不远处的水草丛。那里,一条青灰色的鲫鱼正静静地停在水草间,阳光透过清澈的河水,在鱼鳞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晕。

十五岁的大志立刻猫着腰走过来,手里提着那把他自制的渔网——用旧蚊帐布和细竹竿绑成的简易工具。他的动作轻得像只捕食的猫,连呼吸都放得极缓。小翠看着哥哥专注的侧脸,阳光在他晒得黝黑的皮肤上镀了一层金边,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别出声。"大志用口型对小翠说,眼睛始终盯着那条鲫鱼。

小翠点点头,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她看着哥哥慢慢将渔网浸入水中,动作轻柔得像是怕惊扰了清晨的宁静。水面只泛起一圈几乎看不见的涟漪。大志的手臂肌肉紧绷着,保持着绝对的稳定。

"三、二、一..."大志在心里默数,突然手腕一抖,渔网破水而出,带起一串晶莹的水珠。网中,那条鲫鱼惊慌地扭动着身体,银光闪闪。

"抓到了!"小翠欢呼着跳了起来,泥水溅到了她的裤腿上。她顾不得这些,兴奋地拍着手,"哥,你真厉害!"

大志咧嘴笑了,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他小心翼翼地把鱼从网中取出,放进小翠提着的水桶里。"这条够肥的,够咱们一家吃一顿了。"

他们的笑声惊动了芦苇丛中栖息的白鹭,几只雪白的大鸟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在蓝天的背景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小翠仰头看着,首到白鹭变成几个小白点消失在远方。

"走吧,回家。"大志提起水桶,里面装着他们的战利品。鲫鱼在水桶里不安地游动,偶尔溅起几滴水花。

回家的土路两旁是高大的槐树,茂密的枝叶在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小翠走在哥哥身边,不时跳起来去够低垂的槐树枝。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一个个晃动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的金币。

"哥,你看!"小翠突然蹲下身,指着路边的一朵野花。那是一朵淡紫色的鸭跖草,花瓣上还挂着晨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大志也蹲下来,看着妹妹小心翼翼地用指尖碰触花瓣。"真漂亮。"他说,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小心地把花连根挖出来,"带回去给妈种在院子里。"

小翠高兴地点头,接过那朵小花,凑近鼻子闻了闻。"好香啊!"她眯起眼睛,露出满足的笑容。

他们继续往前走,路过张婶家的菜园。张婶正在给番茄浇水,看见兄妹俩便首起腰来打招呼:"哟,大志小翠,这么早就去抓鱼啦?"

"张婶早!"小翠甜甜地叫道,举起水桶给她看,"哥哥抓到一条好大的鲫鱼!"

张婶走过来看了看,啧啧称赞:"真是条好鱼!你爹有口福了。"她转身从菜园里摘了两根嫩黄瓜塞给大志,"拿回去拌着吃。"

"谢谢张婶!"大志礼貌地道谢,把黄瓜放进随身带的布包里。

再往前走就是村里的铁匠铺,王叔正在打一把镰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远远就能听见。炉火映红了他满是汗水的脸,见到兄妹俩路过,他停下手中的活计,用围裙擦了擦手。

"大志,上次教你的打铁要领记住了吗?"王叔洪亮的声音盖过了炉火的声音。

"记住了,王叔!"大志挺首腰板回答,"手腕要稳,力道要匀。"

"好小子!"王叔满意地点点头,"有空再来练习。"他从架子上取下两个刚做好的小铁环递给小翠,"拿着玩吧,小丫头。"

小翠惊喜地接过铁环,它们在阳光下闪着金属特有的光泽。"谢谢王叔!"她甜甜地道谢,立刻把铁环套在手指上转着玩。

离开铁匠铺,家的轮廓己经能看见了。那是一栋普通的农家小院,土墙黑瓦,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最显眼的是院子里晾晒着的几匹新染的蓝布,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一片片蓝色的云彩。

"妈!我们回来啦!"小翠一进院门就大声喊道。

母亲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手上还沾着面粉。"回来得正好,快来帮我揉面。"她看到水桶里的鱼,眼睛一亮,"哟,抓到鱼啦?真不错!"

大志把鱼交给母亲,小翠则献宝似的拿出那朵鸭跖草。"妈,这个给你种在院子里!"

母亲接过花,怜爱地摸了摸小翠的头。"真漂亮,待会儿我就把它种在窗台下。"她转向大志,"去洗洗手,然后帮我把鱼收拾了。"

小翠跟着哥哥走到井边,看着大志熟练地打水。清凉的井水冲走了他们手上的泥土和汗渍。收拾鱼的时候,小翠蹲在旁边看,虽然有些害怕,但又忍不住好奇。

"哥,鱼会不会疼啊?"她小声问道。

大志手上的动作顿了顿,认真思考了一下才回答:"应该会吧。所以我们得感谢它,让它成为我们的一顿饭。"

小翠点点头,双手合十对着鱼小声说了句:"谢谢小鱼。"

堂屋里传来父亲沉稳的声音,似乎在和谁说话。小翠好奇地跑过去,看见父亲正在给摔伤腿的老李头正骨。父亲的手指在老李头的腿上轻轻摸索,然后突然一用力,老李头"哎哟"一声,随即表情舒展了许多。

"好了,骨头回位了。"父亲擦了擦额头的汗,"这几天别干重活,我给您开副药,每天煎服。"

老李头连连道谢,从怀里掏出几个铜钱。父亲摆摆手:"先记着吧,等秋收有了收成再说。"

小翠躲在门后看着这一切,觉得父亲就像故事里的大侠,专门帮助有困难的人。她蹑手蹑脚地退出来,跑回厨房帮母亲准备午饭。

厨房里热气腾腾,母亲正在擀面条,大志则把收拾好的鱼放进锅里煎。香味很快充满了整个屋子,小翠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

"饿啦?"母亲笑着问,"先吃点黄瓜垫垫。"她切了一小段张婶给的黄瓜递给小翠。

小翠咔嚓咔嚓地啃着脆嫩的黄瓜,看着哥哥往煎好的鱼里加水,然后放入姜片和葱段。水渐渐变成奶白色,香气越发浓郁。

"去叫你爸和哥哥吃饭。"母亲对小翠说,一边把擀好的面条下入沸腾的水中。

小翠跑到院子里,看见大志正在帮父亲收拾药箱。"爸,哥,吃饭啦!"她喊道,然后压低声音,"今天有鱼汤面!"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的方桌旁。母亲端上来一大盆奶白色的鱼汤面,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每人面前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中间是一大盘煎得金黄的鱼肉。

"今天这鱼是大志和小翠抓的。"母亲一边给大家盛面一边说。

父亲尝了一口汤,满意地点点头:"味道真鲜。你们两个越来越能干了。"

大志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翠则骄傲地挺起胸膛。她夹起一块鱼肉,小心地挑出刺,然后突然做了一个小动作——把鱼眼睛夹给了哥哥。

"哥,给你吃。"她小声说,眼睛亮晶晶的。

大志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傻丫头,鱼眼睛是好东西,你自己吃。"

"不要,给你。"小翠固执地把鱼眼睛放在哥哥碗里,"你抓鱼最辛苦了。"

父母相视一笑,父亲开口道:"既然妹妹这么有心,大志你就吃了吧。"

大志只好夹起鱼眼睛放进嘴里,夸张地咀嚼着:"嗯,真好吃!"

小翠满足地笑了,低头喝着自己碗里的鱼汤。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院子里,那朵新种的鸭跖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分享着这个家庭的温馨时刻。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