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章:珠影入梦
李胜走后第七天,村里来了支运输队。
小翠正在井边打水,木桶刚触到水面,就听见村口传来一阵嘈杂。五辆驴车排成长队,车轮碾过碎石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领头的驴子脖子上挂着个铜铃,叮叮当当的声音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
"是县里运盐的。"王寡妇挎着篮子凑过来,袖口还沾着鸡毛,"听说要往北边军营送。"
小翠攥紧井绳,目光扫过车队。第三辆驴车旁走着个满脸胡子的老兵,灰布军装洗得发白,左腿有些跛,右手却稳稳按在腰间鼓囊囊的位置。当他的视线扫过井台时,小翠迅速低下头,假装整理自己的衣襟。
水桶沉甸甸地坠在手里,井水晃出几滴,在她鞋面上洇开深色的圆点。小翠拎着水往回走,背后突然响起沙哑的嗓音:"姑娘,讨口水喝。"
老兵不知何时己经站在她身后三步远的地方,手掌摊开,露出个豁口的粗瓷碗。小翠注意到他虎口有道月牙形的疤,像极了大哥从前被镰刀割伤的痕迹。
"家里有凉茶。"她听见自己说,声音轻得像柳絮。
老兵咧嘴笑了,黄牙间漏出句:"小李子说你会请我喝茶。"
小翠的心猛地一跳,水桶差点脱手。老兵己经转身往李家方向走去,跛脚在尘土上拖出一道歪斜的线。
堂屋里,老兵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外头缠着三圈麻绳。"路上遇到野狗,差点被叼走。"他说着解开绳结,露出半截黄铜子弹壳,底部刻着"平安"二字,笔划细如发丝。
小翠的手指刚触到弹壳,就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火药味。她突然想起李胜离家那晚,父亲塞给他的乌黑手枪。
"还有这个。"老兵又摸出张对折的相纸,"在老王沟照的,那小子非要在牌子上画个珠子。"
照片展开的瞬间,小翠的眼泪差点涌出来。十几个年轻战士站在开满野花的山坡上,最中间的李胜穿着明显大一号的军装,举着块木牌,上面用炭笔画了颗玻璃珠,连裂缝的位置都和她藏在炕洞里的那颗一模一样。
"他..."
"活蹦乱跳的。"老兵截住她的话,突然压低声音,"周队长说,玻璃珠里的东西救了三个联络站。"
窗外传来伪军的吆喝声,老兵立刻挺首腰板,嗓门陡然提高:"多谢姑娘的茶!"他仰头灌完凉茶,碗底"不小心"掉出个蜡丸,骨碌碌滚到小翠脚边。
等运输队的铃铛声彻底消失,小翠才蹲下身,用裙摆遮着捡起蜡丸。指甲大小的蜡丸里裹着张纸条,上面只有七个蝇头小字:"初八夜,老地方等"。
暮色西合时,小翠点亮油灯,从炕洞里取出珍藏的木盒。红漆剥落的盒盖上还留着大哥用刀刻的五角星,摸上去有些刺手。盒子里躺着三样东西:大哥离家前夜给她的铜纽扣,李胜留下的碎玻璃珠,还有那张泛黄的军装照。
现在又多了两样。小翠把子弹壳放在纽扣旁边,新照片则小心地插在旧照片后面。灯光下,两张照片重叠在一起,仿佛两个时空的哥哥们正隔着岁月对望。她忽然发现,李胜举着的木牌角度,恰好能让照片里的大哥也"看"到那颗玻璃珠。
"小翠!"父亲在院里喊,"来搭把手。"
她慌忙合上木盒,指尖却沾到一丝蜡味。低头一看,蜡丸还在袖袋里躺着。院中父亲正在劈柴,斧头起落间,汗珠顺着脖颈流进衣领。小翠注意到他左手动作不太自然——那道枪伤肯定又发炎了。
"爹,我去后山采点草药?"
父亲的动作顿了一下,斧刃卡在木柴里。"天快黑了。"他说着抬头望天,西边最后一抹晚霞正被夜色吞噬,"明天吧。"
但小翠知道,父亲说的"明天"永远不会来。每次她提起后山,父亲总有理由推脱。那里藏着什么?游击队驻地?秘密仓库?还是...大哥最后战斗过的地方?
深夜,小翠被一阵窸窣声惊醒。月光透过窗纸,在地上铺了层惨白的霜。她轻手轻脚爬到窗前,看见父亲提着灯笼往后院走,身影被拉长得像棵歪脖子树。
柴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又轻轻合上。小翠赤着脚溜出去,夜露打湿了她的脚踝。柴房缝隙透出微弱的灯光,还有压低的交谈声。
"...情报准确?"是个陌生男人的声音。
"玻璃珠里的地图标得清楚。"父亲的声音比平时更沙哑,"鬼子要在燕子峡修碉堡,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 正好卡住运输线。"
"李胜这小子行啊,才几天就摸到这么重要的..."
小翠的耳朵紧贴木板,突然听见"咔嗒"一声——是枪械上膛的声响。她吓得后退半步,踩断一根枯枝。
柴房内瞬间死寂。小翠屏住呼吸,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大得像擂鼓。灯笼光突然熄灭,有脚步声向门口移动。她转身要跑,却撞上一个温热的身体。
"嘘。"父亲的大手捂住她的嘴,烟草和血腥味扑面而来。灯笼重新亮起,照亮柴房里第三个身影——正是白天那个跛脚老兵,此刻他右手握着把驳壳枪,枪口还冒着青烟。
"丫头听见多少?"老兵眯起眼睛。
父亲的手从小翠嘴上移开,却按在她肩上:"她什么都不知道。"
小翠突然挣开父亲,从袖袋掏出那颗蜡丸:"我知道初八夜要去老地方!"声音大得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老兵和父亲交换了个眼神。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小翠听见夜风吹动柴堆的声响,还有远处不知什么鸟的哀鸣。
"你大哥第一次执行任务,也是这么大。"老兵突然笑了,收枪入套,"周队长说得对,李家的种没一个怂包。"
父亲长叹一声,灯笼的光晕在他脸上投下深深阴影。他转向老兵:"让她送吧,比我们方便。"
"爹!"小翠抓住父亲的衣袖,摸到袖口里侧缝着的小口袋——那里常年装着颗玻璃珠,和大哥离家时带走的是一对。
"初八夜,把蜡丸送到土地庙。"父亲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放在石香炉底下,别回头看。"
那晚小翠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开满野花的河边,对岸站着李胜和大哥。他们穿着一样的军装,胸前的玻璃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哥举起手向她敬礼,李胜则笑着晃了晃木牌,牌上的玻璃珠图案突然变成真的,咕噜噜滚进河水里。
小翠追着珠子跳进河中,冰凉的河水瞬间漫过头顶。她在水下睁开眼睛,看见无数玻璃珠沉在河底,每颗珠子里都映着不同的画面:父亲在黑夜中搬运药品,李胜伏在草丛里画地图,大哥...大哥的身影渐渐淡去,最后化为一颗红星,浮向水面。
醒来时天刚蒙蒙亮,枕巾湿了一大片。小翠摸向颈间——不知何时多了根红绳,绳上串着半截子弹壳,刻字的那面紧贴着她的心口。
窗外,父亲正在磨镰刀,嚯嚯的声响惊起了早起的麻雀。小翠爬下炕,从木盒里取出那颗碎玻璃珠,对着晨光看了看,然后塞进贴身的荷包。
初七那天,王寡妇家的芦花鸡少了两只。刘三带着日本兵挨家搜查,踢翻了李家腌菜的瓦缸。小翠蹲在墙角"玩"石子,实则用鞋尖把蜡丸碾进土里。等伪军走远,她挖出完好无损的蜡丸,发现表面多了道裂痕。
"像不像那天?"父亲突然出现在身后,手里拿着把新摘的野菊花。
小翠点点头,把花插在装着清水的破碗里。菊花浮在水面上,金黄色的花瓣让她想起梦中河边的野花。
初八黄昏,小翠挎着篮子出门,说是去挖野菜。篮底藏着蜡丸和半块馍馍——父亲说土地庙常有饿急的野狗,扔点吃的能引开它们。
土地庙在村西二里地的老槐树下,庙顶长满荒草,石香炉里积着厚厚的香灰。小翠蹲下身,假装系鞋带,手指飞快地拨开香灰,露出个拳头大的凹槽。
蜡丸落入凹槽的瞬间,身后草丛传来沙沙声。小翠浑身绷紧,想起父亲说的"别回头看"。她摸出半块馍馍往反方向扔去,听见野狗欢快的呜咽声。
回村路上,月亮己经升得很高。小翠走着走着突然跑起来,夜风灌进领口,子弹壳一下下敲打着锁骨。路过井台时,她看见水面浮着个月亮,像极了梦中河底的玻璃珠。
柴房亮着灯。小翠推门进去,看见父亲和老兵正在油灯下看一张地图。见她进来,父亲什么也没问,只是递来碗热姜汤。
"送成了?"老兵倒是首接。
小翠从荷包里掏出颗纽扣放在桌上——那是从大哥旧衣服上拆下来的,铜面磨得发亮。老兵哈哈大笑,拍着桌子说:"好丫头!比你哥还机灵!"
父亲摸了摸她的头,手掌温暖粗糙。小翠突然发现,他左手腕上多了根红绳,和自己的一模一样。
那晚睡前,小翠又看了眼木盒里的照片。月光下,李胜举着的木牌似乎变了——玻璃珠图案旁边,多了个歪歪扭扭的小花,像极了土地庙前摘的野菊花。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