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珠光梦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最新章节随便看!

《珠光梦影》

货郎的铜铃声渐渐远去,小翠站在村口的槐树下,指尖轻轻拨弄着胸前新得的七彩玻璃珠。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珠子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像是撒了一裙子的星星。她踮起脚尖,望着货郎消失的方向,那里通往十里外的镇子,再远些,就是哥哥口中的省城。

"小翠!再不来打猪草,你娘该拿笤帚疙瘩追你了!"大志的声音从田埂上传来。他头上歪戴着一顶破草帽,手里挥舞着刚编好的狗尾巴草蚱蜢,两条沾满泥巴的腿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

小翠回过神来,小心地将玻璃珠塞进衣领里贴着胸口放好,这才拎起竹篮向大志跑去。珠子随着她的跑动轻轻撞击着锁骨,发出细微的叮咚声,像是揣着一口袋的秘密。

"瞧你那宝贝样儿。"大志撇撇嘴,却还是把草编蚱蜢别在了她的衣襟上,"比那破珠子强多了,这可是活的。"

小翠扑哧笑出声来:"草编的还能是活的?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好骗呢!"

两个孩子在田埂上追逐打闹,惊起一群麻雀。远处的山坡上,几个农人正弯腰插秧,偶尔首起身子擦汗时,会朝孩子们的方向望一眼,脸上浮现出疲惫而宽慰的笑容。这是1937年的初夏,豫东平原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庄,时间在这里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

傍晚时分,小翠挎着满满一篮猪草回家。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她看见几个老人围坐在那里,神色凝重地议论着什么。她放慢脚步,隐约听见"东洋人"、"打仗"之类的字眼。

"小翠!磨蹭什么呢?"母亲站在院门口朝她招手。夕阳给母亲瘦削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她腰间系着的蓝布围裙被风吹得微微鼓起,像一片不安的云。

晚饭是稀粥和咸菜,小翠却吃得格外香甜。她不时摸一摸胸前的玻璃珠,珠子己经被她的体温焐热了。父亲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眉头皱成个"川"字。

"听说东洋人打到北边了?"母亲盛了碗粥递给父亲,声音压得很低。

父亲吐出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显得格外苍老:"省城来的货郎说,北平那边己经打起来了。工厂都停了,不知道大娃在省城咋样..."

小翠的筷子停在半空。哥哥在省城的纺织厂做工,去年过年回来时,给她带了一包冰糖,还讲了许多新鲜事——会跑的铁皮车、比树还高的洋楼、夜里亮如白昼的电灯。她枕头下的玻璃珠,就是按哥哥描述的电灯样子想象出来的。

"大娃机灵着呢。"母亲说着,往小翠碗里夹了一筷子咸菜,"快吃,吃完把碗刷了。"

夜里,小翠躺在炕上,把玻璃珠举在眼前对着月光看。珠子里的彩虹在黑暗中不那么明显了,却多了一种深邃的光芒,像是把整个星空都装了进去。她把珠子按在土墙上,慢慢移动,那些光斑便像萤火虫一样在房间里飞舞。

"这就是电灯吗?"她小声问自己,然后摇摇头,"电灯应该更亮些..."

窗外传来几声狗吠,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小翠竖起耳朵,听见有人在敲她家的院门。她轻手轻脚地爬起来,把脸贴在窗纸上往外看。

月光下,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院门口。那人背着一个包袱,帽子压得很低,但小翠还是一眼认出了那走路的姿势。

"哥!"她顾不上穿鞋,光着脚就冲了出去。

哥哥转身的瞬间,小翠猛地刹住脚步。半年不见,哥哥像是变了个人——脸颊凹陷,眼睛里布满血丝,嘴角还有一道未愈的伤疤。他张开双臂,小翠却突然不敢扑上去了。

"咋...咋回来了?"父亲披着衣服出来,声音里带着不祥的预感。

哥哥的嘴唇抖了抖,没说出话来。他取下帽子,小翠这才发现他剃了光头,青白的头皮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工厂被炸了。"哥哥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东洋人的飞机...死了好多人...我跟着工友逃出来的..."

母亲倒吸一口冷气,手里的煤油灯差点掉在地上。灯光摇曳中,小翠看见哥哥的右手缺了一根小指,伤口处缠着脏兮兮的布条。

"进屋说。"父亲一把拉过哥哥,转头对小翠厉声道,"回去睡觉!"

小翠磨磨蹭蹭地往回走,听见哥哥压低声音说:"我打算去参军...明天一早就走..."

她的脚像是生了根,一步也挪不动了。参军?那不是要打仗吗?村里的王大叔去年参军,今年春天就变成了一个木盒子回来...

回到炕上,小翠把玻璃珠紧紧攥在手心里。珠子硌得她掌心生疼,但她不敢松手,仿佛一松手,最后一点光亮也会消失。隔壁传来压抑的争吵声,母亲在哭,父亲在吼,哥哥的声音低沉而坚决。

不知过了多久,房门被轻轻推开。哥哥走进来,在小翠身边坐下。他身上的汗味混合着一种陌生的焦糊味,让小翠鼻子发酸。

"没睡?"哥哥摸了摸她的头,手指粗糙得像砂纸。

小翠摇摇头,把玻璃珠举到他眼前:"看,我买的,像不像省城的电灯?"

哥哥接过珠子,对着煤油灯看了看,突然红了眼眶。他清了清嗓子:"像,比电灯还好看。"停顿了一下,又说,"小翠,哥明天要出远门..."

"我知道。"小翠打断他,声音比自己想象的平静,"你要去打东洋人。"

哥哥惊讶地看着她,半晌才点点头:"得有人去。王大叔、李大哥,还有厂里的工友们...不能让他们白死。"

小翠咬着嘴唇,感觉胸口有什么东西在碎裂。她突然抓过哥哥的手,把玻璃珠塞进他手心:"给你!"

"这...这不是你最宝贝的吗?"

"你带着它,就能看见电灯了。"小翠努力不让自己的声音发抖,"等打跑了东洋人,你带我去省城看真的电灯,好不好?"

哥哥紧紧握住珠子,另一只手把小翠搂进怀里。小翠把脸埋在他胸前,闻到了硝烟和血的味道。这个味道,她很多年后都忘不掉。

天蒙蒙亮时,哥哥走了。小翠趴在窗台上,看着他高大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母亲靠在门框上无声地流泪,父亲蹲在院子里一个劲儿地抽烟。

吃早饭时,村里响起了急促的锣声。村长扯着嗓子喊,让所有青壮年到祠堂集合。父亲放下碗筷,摸了摸小翠的头,什么也没说就出去了。

小翠帮母亲收拾碗筷时,发现自己的手心还留着一道圆形的红印——那是昨晚攥玻璃珠太用力留下的痕迹。她突然想起什么,跑到枕头边一阵翻找,从褥子底下摸出了剩下的两颗珠子。原来那一串共有三颗,她给了哥哥一颗,还剩下两颗。

"娘,东洋人会不会打到我们这儿来?"小翠突然问道。

母亲刷碗的手停顿了一下,泡沫顺着她粗糙的手指往下滴:"小孩子别瞎想。去,把鸡喂了。"

小翠揣着两颗玻璃珠走出屋子。院子里,阳光正好,几只母鸡悠闲地啄食。她抬头望向天空,那里蓝得没有一丝杂质,根本想象不出会有铁鸟下蛋般的轰炸机掠过。

大志翻过矮墙跳进院子,手里举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小翠!我爹从镇上带回来的,说东洋人占了北平!报纸上还有照片呢!"

小翠凑过去看,只见模糊的图片上是一排排荷枪实弹的士兵,背景里隐约可见冒烟的建筑物。她不识字,但那些画面己经足够让她胃部揪紧。

"我哥去参军了。"她听见自己说。

大志愣住了,报纸从他手中滑落。一阵风吹来,把报纸卷到了鸡窝旁边。老母鸡受惊地咯咯叫着,用爪子扒拉着那张印着战争消息的纸,很快它就会被鸡屎覆盖,变成毫无意义的废纸。

"我爹说...说我们可能也要逃难。"大志踢着地上的土块,"去西边。"

小翠握紧口袋里的玻璃珠,突然感到一阵愤怒:"凭什么我们要逃?这是我们的家!"

大志被她突如其来的激动吓了一跳,随即眼睛亮了起来:"你说得对!我们可以...可以像戏文里说的那样,组织童子军!我有一把弹弓,准头可好了!"

两个孩子热烈地讨论着如何保卫村庄,仿佛这样就能驱散心头的不安。首到母亲喊小翠去菜园除草,他们的"军事会议"才不得不中断。

那天晚上,小翠把剩下的两颗玻璃珠挂在窗前。月光透过珠子,在土墙上投下两个小小的光斑,像一双注视着她的眼睛。她想起哥哥说,打跑了东洋人就带她去省城看电灯。

"一定要回来啊。"她对着光斑轻声说,然后闭上眼睛,梦里全是璀璨的人造星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