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的"亲善"**
**(槐树下的告示**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小翠就被保长急促的锣声惊醒了。她揉着眼睛跑到院门口,看见村里人都往村口的大槐树方向涌去。
"翠儿,回来!"娘一把拽住她的胳膊,"别往前凑。"
但小翠己经看见了——槐树下支着张八仙桌,两个日本兵拄着枪站在旁边,保长正点头哈腰地给一个戴圆框眼镜的军官递烟。桌上整整齐齐码着一摞硬纸片,在晨光下泛着惨白的光。
"良民证!"保长扯着破锣嗓子喊,"皇军体恤百姓,发证保护良民!领了证才能种地、赶集、看病抓药!"
小翠踮起脚,看见最上面那张证上印着个血红的手印,底下是"大日本帝国良民"几个刺眼的黑字。
**沉默的队伍**
村民们排成长队,一个个像被抽了魂似的挪到桌前。小翠认出打头的张铁匠——上个月他儿子被拉去修炮楼再没回来。
"名字?"戴眼镜的日本军官用生硬的中国话问。
"张、张富贵......"
"按手印。"军官推过印泥盒。
张铁匠的拇指在印泥里蘸了蘸,突然剧烈颤抖起来,鲜红的印泥滴在桌上,像一滩血。日本军官皱眉,抓起他的手腕狠狠按在证件上。
"下一个!"
小翠看得浑身发冷。领到证的村民都低着头快步离开,仿佛那不是护身符,而是卖身契。
**爹的抗议**
"咱家不领。"
爹的声音突然炸响,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他扛着锄头从田埂走来,裤腿还沾着泥星子。
保长的脸顿时垮下来:"李老三,你发什么疯?"
"我清醒得很。"爹把锄头往地上一杵,"祖宗坟头都没立过'良民碑',倒要给活人领'良民证'?"
人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咳嗽。戴眼镜的军官眯起眼,手按上了腰间的枪套。
保长慌忙打圆场:"太君,这是个夯货,我回头......"
"名字?"军官突然用日语问道。旁边翻译赶紧凑过来。
爹挺首腰板:"李守义,守护的守,义气的义。"
军官的钢笔尖在纸上顿了顿,竟露出个古怪的笑容:"好名字。三天后,我要看到你全家的手印。"
**夜半飞石**
那晚小翠睡得不安稳,总听见院外有窸窸窣窣的动静。后半夜,一声脆响突然炸开——
"哗啦!"
西屋的窗纸破了个大洞,碎陶片和石子滚了一地。爹抄起顶门杠冲出去,只看见几个黑影消失在玉米地里。
"什么东西?"小翠光着脚跑出来,被娘一把拽住。
月光下,爹从碎陶片里捡出个纸团,展开后脸色骤变。小翠凑过去,看见歪歪扭扭的铅笔字:"三天内不领证,烧房子"。落款画了把滴血的刺刀。
"赵麻子的字。"爹冷笑,"当汉奸倒把字练工整了。"
娘把纸条扔进灶膛,火苗"轰"地窜起来,映得她眼角发红:"翠儿,明儿跟娘上山。"
**采药与藏粮**
第二天雾特别大,十步外就看不见人影。娘背着竹篓,牵着小翠往后山走,却不是往常采药的路线。
"娘,这不是去断崖的路吗?"
"嗯,断崖有个洞。"娘拨开荆棘,"你爹年轻时打猎发现的。"
崖壁上的洞口被藤蔓遮得严严实实。娘扒开藤条,小翠倒吸一口凉气——洞里整整齐齐码着五袋粮食,还有腌菜坛子和一捆腊肉。
"以后要是娘和爹......"娘的声音突然哽住,"你就来这儿取吃的。"
小翠突然明白,这不是普通的藏粮。她扑上去抱住娘的腰,闻到的全是草药苦涩的味道。
**保长的游说**
第三天晌午,保长带着两个乡绅上门了。
"守义啊,"保长搓着手,"皇军答应给你家单独发证,不用按手印,盖私章就行......"
爹正在磨镰刀,头也不抬:"我章子丢了。"
"你!"保长涨红了脸,"别以为我不知道,前儿你还给游击队......"
"王保长,"娘突然端着茶壶出来,"您尝尝今年的新茶。"
保长的话被堵在喉咙里。他盯着娘苍白的手腕看了会儿,突然压低声音:"李家嫂子,你是个明白人。太君说了,只要领证,既往不咎。"
娘笑了笑,掀开茶壶盖——里面飘着几朵紫色野菊,正是小翠上次采的"还魂草"。
"保长,"娘轻声说,"您还记得石头那孩子吗?"
保长的脸"唰"地白了,茶也没喝就匆匆告辞。
**燃烧的抉择**
第西天清晨,村口传来凄厉的哨声。
小翠跟着爹娘跑到晒谷场,看见二十多个日本兵持枪列队,赵麻子正指挥伪军往几户人家门上贴封条。
"未领良民证者!"戴眼镜的军官用刺刀挑起一张证件,"这就是下场!"
刺刀猛地戳向晒谷场中央——那里堆着桌椅衣柜、锅碗瓢盆,全是没领证的人家搬出来的"违禁品"。一个日本兵泼上煤油,"轰"地扔进火把。
火光中,小翠看见自家雕花的樟木箱在烈焰里扭曲,那是娘的嫁妆。
"现在领证的,可以救回家当。"军官微笑道。
人群开始骚动。先是瘸腿的杨爷爷颤巍巍按了手印,接着是卖豆腐的刘婶......
爹的手突然按在小翠肩上:"怕吗?"
小翠看着火光里飞舞的灰烬,突然想起石头的笑脸。她摇摇头,感觉爹的手温暖有力。
"李守义!"军官突然点名,"最后问你一次!"
全场死寂。爹慢慢走到火堆前,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是太爷爷留下的族谱。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爹一扬手,族谱像只白鸟飞进火海。
"这就是我家的证。"
**余烬**
那天夜里,小翠家果然被烧了。
但奇怪的是,火势很小,只烧掉了堂屋的房梁。后来听王婶说,是保长偷偷让人少泼了半桶煤油。
全家挤在临时搭的草棚里时,爹突然笑了:"你们猜怎么着?今儿有十二户人家把领的证烧了。"
娘正在熬粥,闻言搅了搅锅里的野菜:"明儿我去镇上。"
"做啥?"
"买盐。"娘轻描淡写地说,"顺便看看药房有没有硫磺。"
小翠和爹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火光。
---
**接下来的故事可能会沿着这些方向发展**:
- **硫磺的秘密**:娘购买的硫磺将被用于制作土炸药,而小翠需要将这些"药材"偷运进日军炮楼。
- **保长的转变**:看似懦弱的保长实际上一首在暗中保护村民,他将为游击队提供关键情报。
- **良民证的反击**:游击队伪造了一批特殊的"良民证",持有者将在特定时刻遭到抗日分子的"袭击"。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