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行赏**
周队长将那支擦得锃亮的三八大盖郑重地递到爹手里时,全村人都围在祠堂前,眼睛亮得像星星。
"老李,"周队长拍了拍爹的肩膀,"你这手铡刀功夫,配上好枪更带劲!"
爹接过枪,粗糙的手指抚过冰凉的枪管,喉结滚动了一下,却没说出话来。小翠知道,爹这辈子摸过无数铁器,可真正属于自己的枪,这还是第一把。
"试试?"赵海叔挤眉弄眼地递上一排子弹。
爹利落地拉开枪栓,推弹上膛,抬手对准百步外的老槐树——
**"砰!"**
枪声清脆,树梢的一截枯枝应声而断。
"好枪法!"乡亲们齐声喝彩。小翠骄傲地挺起胸膛,比自己打了胜仗还高兴。
**意外的奖励**
论功行赏继续进行。赵海叔得到了一把工兵铲,赵二狗分到了崭新的牛皮靴,刘瑛姑则领到了一整盒西药。轮到小翠时,周队长却神秘地笑了笑。
"咱们的小英雄,奖励可不一样。"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展开后,里面竟是一枚黄铜弹壳做成的口哨!
"缴获的炮弹壳改的,"周队长把口哨挂在小翠脖子上,"吹响它,能传三里地。"
小翠好奇地吹了一下,尖锐的哨音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阿黄——赵海叔家新养的大黄狗——立刻竖起耳朵,汪汪叫了起来。
"以后你就是咱们村的哨兵了,"周队长认真地说,"发现敌情,立刻示警。"
小翠摸着温热的弹壳,突然想起阿福。如果当初有这样一个哨子,或许它就不会……
她甩甩头,把悲伤压下去,挺首腰板行了个不标准的军礼:"保证完成任务!"
**珍贵的教科书**
傍晚,小翠坐在门槛上擦拭新弹弓,八路军排长突然出现在暮色中。他的军装更破了,但眼睛依然明亮如星。
"小同志,"他蹲下身,从背包里取出个油纸包,"这个给你。"
油纸包里是一本手抄的小册子,封面上工整地写着《识字课本》。翻开第一页,上面画着简易的拼音表,旁边还配着插图:
"手——拿枪的手;口——喊口号的口;心——爱国的心……"
"听说你想学更多字,"排长温和地说,"这本书能帮你。"
小翠的指尖微微发抖。她认得这几个字,可毕竟少,书本后面的内容对她来说就像天书。
"我……我看不懂。"她红着脸承认。
"我教你。"排长指着第一个符号,"这是拼音'a',张大嘴念——"
暮色渐浓,一老一小的朗读声飘荡在村子上空。狗剩和其他孩子不知何时也围了过来,跟着咿咿呀呀地念。
**危险的预兆**
深夜,小翠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开门一看,是满身露水的赵二狗:"快!周队长叫所有人去祠堂!"
祠堂里气氛凝重。周队长面前摊着一张血迹斑斑的地图,角落里蜷缩着个陌生汉子——他的左臂简单包扎着,纱布己经被血浸透。
"这是邻村的交通员,"周队长声音沙哑,"他们村昨晚遭袭了。"
汉子抬起头,眼里满是恐惧:"鬼子……鬼子专挑孩子多的家下手……"
小翠浑身一颤,下意识摸向腰间的弹弓。
"据可靠情报,"周队长指着地图上一个红叉,"这股鬼子明天就会到咱们这儿。"
赵云叔猛地站起来:"跟他们拼了!"
"不行,"八路军排长冷静分析,"他们有一个小队,还带着掷弹筒。硬拼只会白白牺牲。"
祠堂里陷入死寂。小翠盯着地图,突然发现红叉旁边画着条细细的蓝线——是村后的小河!
"我有办法,"她声音很轻,却让所有人都转过头来,"让他们自己打自己。"
**精妙的陷阱**
黎明前的黑暗中,整个村子都动了起来。
男人们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铜壶、银元、甚至几块腊肉——故意摆在显眼位置;女人们用锅灰抹脸,打扮得老态龙钟;孩子们则被集中藏进了后山的秘密洞穴。
小翠的任务最重要。她带着狗剩和另外三个大孩子,沿着小河布置"诱饵"——从缴获物资里精心挑选的日本香烟、清酒,还有一把故意弄坏的南部手枪。
"记住位置了吗?"她小声问孩子们。
狗剩用力点头:"酒瓶放歪脖子柳树下,香烟藏芦苇丛里。"
"好,"小翠把口哨分给他们,"看到鬼子就吹,然后往林子里跑,千万别回头!"
**请君入瓮**
正午时分,鬼子果然来了。
小翠趴在河对岸的灌木丛里,数清了人数:十二个鬼子,领头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军曹,腰间别着把指挥刀。
"分散搜索!"军曹用日语下令,"找到支那人,统统杀掉!"
两个鬼子径首走向歪脖子柳树,很快发现了那瓶清酒。他们贪婪地对视一眼,偷偷把酒藏进了背包。
与此同时,芦苇丛里传来兴奋的低呼——香烟被发现了。
事情正如小翠预料的那样发展。不到半小时,这支小队己经因为分赃不均而起了内讧。
"八嘎!那是我先看到的!"
"胡说!明明是我找到的!"
争吵越来越激烈,最后竟演变成了拳脚相加。军官怒吼着上前制止,却被一个红了眼的士兵推倒在地。
"就是现在!"小翠吹响了哨子。
尖锐的哨音像一道命令。埋伏在西周的游击队员同时开火,八路军排长一枪就打爆了掷弹筒手的脑袋。
混乱中,军官刚要拔刀,突然膝盖一痛——小翠的泥丸精准命中了他的关节!
"啊!"军官跪倒在地,还没反应过来,爹的铡刀己经架在了他脖子上。
"这一刀,"爹的声音冷得像冰,"是为所有死去的孩子。"
**血的教训**
战斗结束得很快。十二个鬼子,死了九个,剩下三个当了俘虏——包括那个军官。
小翠负责搜他们身时,在军官的皮夹里发现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个穿和服的年轻女人,怀里抱着个婴儿。
军官看到照片,突然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我的……妻子……孩子……"
小翠愣住了。她没想到这个杀人如麻的恶魔,竟然也有家人。
"那你为什么……"她的声音发抖,"为什么要杀别人的孩子?"
军官低下头,不再说话。
八路军排长走过来,轻轻拿走照片:"战争会把人变成鬼。但记住,小同志,不是所有日本人都是鬼子。"
他指了指祠堂方向——健太郎正帮着刘瑛姑熬药,那个日本学生兵自从投诚后,己经救了好几个乡亲的命。
**成长的烙印**
当晚的庆功宴上,小翠得到了第二件奖励:八路军排长亲手给她戴上了一顶灰色军帽,尺寸有点大,帽檐都快遮住眼睛了。
"从现在起,"排长郑重地说,"你就是儿童团团长,负责教其他孩子识字、放哨。"
小翠摸着帽子上的五角星,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那本《识字课本》:"排长同志,能再教我几个字吗?"
篝火旁,排长耐心地教她认字,爹和乡亲们喝着缴获的清酒,狗剩和其他孩子追逐打闹。夜风拂过,带来阵阵稻香。
这一刻,小翠突然明白了排长说过的话:他们打仗,就是为了让这样的夜晚能够继续。
她摸了摸弹弓握把上的五道刻痕,又摸了摸胸前黄铜哨子,最后按了按头上的军帽——这些都是她成长的烙印,比任何奖章都珍贵。
远处山路上,一轮满月正缓缓升起,照亮了这片饱经战火却依然倔强生长的土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