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1章 战地医院的第一课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代代追风”推荐阅读《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战地医院的第一课**

小翠站在山坡上,望着山坳里那几间歪斜的茅草屋,惊得说不出话来。这就是八路军后方医院?连村里祠堂都不如!屋顶漏着大洞,墙上糊着泥巴,门口晾晒的绷带像招魂幡一样在风里飘荡。

"怎么,嫌破啊?"白医生拍了拍她肩膀,"小鬼子的飞机专挑好房子炸,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就不错喽!"

走近了才发现,茅屋后面还挖了一排窑洞,洞口挂着草帘子。两个护士正蹲在溪边洗绷带,冻得通红的手在冷水里搓揉,血色渐渐晕开,把整条溪水都染成了淡红色。

"张院长!新人带到!"白医生朝最大的一间窑洞喊道。

门帘一掀,走出个精瘦的中年人,鼻梁上架着用绳子绑腿的眼镜。他打量小翠的眼神像秤砣一样沉甸甸的:"这就是王铁嘴说的'辣椒粉丫头'?"

小翠挺首腰板,把瑛姑的药箱往胸前搂了搂。

"识字不?"

"会写自己名字,还认得三十七个草药名。"

张院长突然从兜里掏出把干枯的草根:"这是什么?"

"白芨!"小翠脱口而出,"止血的,嚼碎了敷伤口上,比磺胺粉还灵!"

院长的眼镜片后闪过一丝笑意。他掀开药箱,手指在那些瓶瓶罐罐间游走,突然拈起一撮褐色粉末:"这个呢?"

"三七粉掺云南白药,"小翠声音低下去,"瑛姑的秘方...最后一罐了..."

"刘瑛姑的事迹我听说了。"院长突然正色,"从今天起,她的药箱就是咱们医院的第三十七号药品柜!"

**血与泪的第一课**

安置好行李,护士长钱大姐带小翠熟悉环境。所谓病房,不过是铺着稻草的土炕,重伤员躺里头,轻伤的坐外沿。最触目惊心的是"手术室"——两张门板拼成的台子,煤油灯吊在上方,墙角堆着锯子、斧头等骇人工具。

"怕了?"钱大姐递给她件围裙,"昨天刚截了条腿,锯子崩了口,今天得磨磨。"

小翠这才注意到,围裙上满是洗不净的血迹,硬得像牛皮。她突然想起爹杀猪时穿的罩衣,胃里一阵翻腾。

"呕——"

"要吐外边吐去!"钱大姐一把拽住她后领,"记住喽,在这儿眼泪比血还金贵,省着点用!"

第一项任务是给伤员换药。小翠跟着钱大姐,学着她利落的动作:撕旧纱布要快,清创手势要轻,上药分量要准。轮到第三个伤员时,大姐突然把镊子塞到她手里:"你来!"

那是个十七八岁的小战士,腹部伤口己经化脓,黄绿色的脓液粘着纱布。小翠手抖得像风中的树叶,镊子尖刚碰到伤口,小战士就疼得抽搐起来。

"用这个。"钱大姐递来个竹片,"瑛姑的法子,比金属的暖和。"

竹片边缘磨得薄如蝉翼,蘸着温热的盐水轻轻滑过伤口。小战士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汗水顺着年轻的脸庞往下淌。

"谢谢...小妹妹..."他虚弱地笑了笑,"你手真软..."

换到第七个伤员时,小翠己经能独立操作了。这是个老兵,大腿被子弹贯穿,腐肉散发出恶臭。她学着钱大姐的样子,先用竹片刮去坏死组织,再敷上瑛姑配的草药膏。

"丫头,你老家哪的?"老兵突然问。

"李家庄,往南六十里。"

"哦!就是那个用辣椒粉熏鬼子的村?"老兵眼睛一亮,"你们村有个使铡刀的狠人,是不是?"

小翠鼻子一酸:"那是我爹。"

老兵激动地想坐起来,被钱大姐按回去:"好闺女!告诉你爹,他砍的那几个鬼子里有個中队长,咱们团给他记功了!"

**夜半的考验**

深夜,小翠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钱大姐提着马灯站在门口,脸色异常凝重:"有个开胸的,你来当助手。"

所谓"手术室"此刻亮如白昼——六盏煤油灯挂在房梁上,张院长己经穿好"手术衣"(其实是件煮过的旧长衫)。手术台上躺着个血肉模糊的人,胸口插着截树枝,随着微弱的呼吸轻轻颤动。

"弹片伤,树枝是路上扎进去的。"张院长快速解释,"你负责递器械和吸血。"

小翠这才发现所谓的"吸引器"是个竹筒连着的橡皮管,需要她用嘴吸。第一口血水呛进气管时,她差点背过气去。

"忍住!"钱大姐厉喝,"想想瑛姑怎么教你的!"

三个小时像三年那么长。当最后一片弹壳取出,张院长的手己经抖得捏不住针。小翠满嘴血腥味,却奇迹般地记住了每一个步骤:结扎血管要用桑皮线,冲洗胸腔得用温盐水,缝合肌肉必须用弯针...

"不错。"走出手术室时,张院长往她手里塞了块东西,"奖励。"

是块红糖,在月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小翠含在嘴里,甜味混着血腥气,变成一种奇异的滋味。

**第一个逝去的生命**

第三天清晨,哨声突然划破宁静。小翠跟着众人跑到河边,看见几个战士从担架上抬下个熟悉的身影——是那个夸她手软的小战士,此刻脸色灰白,胸口一片暗红。

"路上遇到鬼子巡逻队..."抬担架的战士哽咽道,"他为掩护我们..."

张院长检查后摇了摇头。小翠突然冲上去,扯开小战士的衣襟,疯狂按压他的胸口。一下,两下...首到钱大姐强行把她拉开。

"够了!他己经..."

"他说过要教我打枪的!"小翠嚎啕大哭,"他说过的..."

小战士的遗物只有三样:半截铅笔、一张泛黄的全家福、包着红纸的冰糖——正是王指导员送给小翠的同一种。钱大姐默默把冰糖塞回他口袋,轻声道:"留着路上甜嘴吧..."

下葬时,小翠把自己的弹壳项链放进棺材。夜里,她偷偷摸到坟前,埋下颗野菊花种子——瑛姑说过,这花能指引亡魂找到回家的路。

**成长的印记

一周后的傍晚,小翠正在溪边洗绷带,远处突然传来引擎声。两辆卡车摇摇晃晃驶来,车身上满是弹孔。

"药品到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小翠跟着人群跑去帮忙卸货。箱子很轻,打开一看,全是锯末和稻草——真正的药品只有半箱磺胺粉和几卷纱布。

"又被截胡了..."张院长苦笑。

当夜,小翠翻出瑛姑的药箱,把珍藏的草药一样样摆在桌上。月光透过草帘的缝隙,在那些干枯的根茎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院长,"她敲开窑洞的门,"我想试试瑛姑的方子..."

张院长盯着那些草药看了很久,突然起身翻出一本厚厚的册子:"从今天起,你每天给我认十种新药材。"

册子扉页上写着《本草纲目·战地修订版》,字迹己经模糊。小翠抱紧药箱,感觉瑛姑的手正搭在自己肩上。

溪水潺潺,流过医院门前的石滩。小翠蹲下身,看见水里自己的倒影——乱蓬蓬的短发,脏兮兮的脸,却有一双亮得惊人的眼睛。这双眼见过死亡,也见证过重生;这双手沾过鲜血,也挽救过生命。

她捧起一抔溪水洗了把脸,转身走向亮着灯的窑洞。那里,新的伤员正等待着,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