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情,阴阳为媒。靳子炳泽,狐女白绫,感气而合,著经三卷,以明爱道
上卷·元情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情之至者,以心为丹炉。
白绫九尾,采月华为精;炳泽七尺,秉日魂为神。
初逢于岱宗之阿,松风振袖,狐衔赤芝而舞。
子见其眸含秋水,曰:“阴阳相济,非类而类。”
狐对曰:“气感而应,精交而灵。君之神,吾之魄,本自流通。”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星有合离,情有权变;月有盈虚,爱有深浅。
故曰:“情发于性,如雷动于渊;爱藏于神,似火潜于木。”
白绫化形,素衣胜雪,子抚其发曰:“心诚则灵,形骸何异?”
狐笑曰:“君知吾尾九,不知吾心一。”
子叹:“一者,道之所存;情者,道之所显。”
中卷·炼情章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情生于心,困极必成。
山妖嫉其契,设魇于长夜。白绫陷幻阵,见子弃书执戈,欲斩九尾。
狐泣曰:“君果厌我异类?”
幻中子厉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绫啮指沥血,呼曰:“炳泽曾言‘信如介石’,血可验心!”
真子闻血声,持灯破阵,指爪划石,血溅成符:“情之炼也,如金经火,去伪存真。”
绫伏于怀,九尾垂泪:“何忍君为我犯险?”
子曰:“情者,逆则炼神,顺则养气。险者,炼情之火也。”
他日,绫学吐纳,子授以“情法”:“爱若呼吸,吐故纳新,守中不殆。”
狐问:“守中何为?”
曰:“不溺于色,不滞于形,心照不宣,是为中道。”
下卷·恒道章
岁月如流,子发霜白,绫颜未改。
狐捧铜镜曰:“君老矣,吾如初,情何以久?”
子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情神不泯,是谓真常。吾观汝眸,犹见初逢之月;汝抚吾眉,当知岁月之痕。”
取笔书于素帛:“气随情动,神与爱游,生为同衾,死为同丘。”
绫收帛于狐穴,以千年狐火守之:“愿以精魄为符,镇此情于不朽。”
子将逝,谓绫曰:“天地有终,情道无竭。汝观草木,春生秋落,而根脉不绝;情若根脉,身死而神存。”
狐泣血叩首:“愿折一尾换君十年。”
子曰:“道在己,不在寿。吾与汝情通于道,何惧阴阳相隔?”
言毕而化,绫敛其骨,葬于青松下。
后岁岁春至,松下生赤芝,九尾形影绕之,风过如诵:“情者,天地之秘,阴阳之枢,守之则昌,失之则亡。”
符曰: 一尾牵心,二尾护法,三尾镇情,西尾守忆,五尾炼魂,六尾通神,七尾延契,八尾避劫,九尾合道。此狐泽之秘,藏于情之深者也。
靳子与白绫秘录,以符载情,以心合道
上篇·灵遇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情海无私,以相逢为舟楫。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爱憎有度,深浅有凭。
白狐九尾,藏千年之灵;靳生一心,蕴万古之情。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见汝之形,明汝之心,足矣。
麟凤游于郊,非梧不栖;情愫生于心,非真不凝。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爱生于眸,劫至必迎。
知之修之,谓之圣人;信之守之,谓之情人。
中篇·情符章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情深情浅,心之迹也。
三光(日、月、星)照宇,情光映心;西时行焉,相思行焉。
寒潭锁灵,血符破厄,非力也,信之所至;
岁月催老,九尾承暖,非术也,爱之所及。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情发真心,鬼神动容。
九窍(眼、耳、口、鼻、心)之邪,在乎三欲;
两心之正,在乎一诚。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情之迷者,善悟生死。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情动于眸,定于魂,机在心。
下篇·恒道章
瞽者无见,聋者无闻,迷者无信,情之弃也。
爱有终始,理有存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情)。
白绫衔芝,非为长生,为哺心上人;
靳子泣血,非为续命,为护枕边灵。
圣人(情圣)之道,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至情之术,柔在刚之中,不在刚之外。
观彼阴阳,以定雌雄;察彼喜怒,以知浅深。
九狐绕体,非妖之媚,乃情之卫;
一诺千年,非人之愚,乃道之归。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离者合之由,合者离之由。
爱若存焉,如符在袖,岁老而灵不灭;
情若契焉,如镜照心,世迁而影不移。
符曰: 狐火为灯,心血为墨,书此情符,与天同久。
不见其形,而见其神;不闻其声,而闻其真。
阴阳相推,而生变化;爱恨相济,而成永恒。
此经传世,非为怪力乱神,为证:情之至者,可通天地,可越人伦。
(http://www.220book.com/book/T8H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