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零二章 铁匠行会的诞生

小说: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作者:东山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夏至的热浪裹着青铜的气息,涌进联合区的青铜工坊。三百名工匠在熔炉与锻打台间穿梭,神农部落的石匠们正往陶范里灌注铜水,姬部落的铁匠则抡着八斤重的铁锤,将烧红的青铜坯敲打成犁头的形状。工坊中央的空地上,两族的老匠人围着块青铜板争论,火星溅在板上的刻度线,烫出一个个细小的黑点。

“三成灵脉石粉刚刚好!” 石熔的青铜勺重重磕在坩埚沿,青绿色的铜水在勺里晃出涟漪。这位神农部落的首席冶炼师手里捏着块青铜残片,断面的纹路像树轮般清晰 —— 这是第七次调整灵脉石配比的成果,硬度与韧性终于达到平衡。

姬金的铁锤在铁砧上敲出急促的点:“锻打九次才能出镜面!” 老人将块青铜剑坯浸入冷水,“滋啦” 一声腾起的白雾中,剑面映出他满是皱纹的脸,“上次给炎黄军做的剑,就是少打了一次,砍到第三十下就卷刃了。”

争论声引来了更多工匠。神农部落的年轻冶炼师石钉举着块含锡量过高的青铜:“那这锭料怎么办?扔了太可惜。” 姬部落的锻打匠姬锤则拎着把歪扭的青铜锄:“俺们的学徒总把锄刃打偏,有没有法子校准?”

石熔与姬金对视一眼,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姜炎的嘱托。当时青铜工坊扩招后,两族工匠的技术差异开始显现:神农的铸造工艺精准却不善锻打,姬部落的锻打技艺精湛却对合金配比生疏,常有不合格的器物流入市场。

“得立个规矩。” 收工时,石熔蹲在工坊的青石板上,用炭笔划出两条线,“一条管配料,一条管锻打,谁都不能含糊。” 姬金蹲在他对面,玄鸟纹的围裙上还沾着铜屑:“光有规矩不行,得有人教,有人查,就像议事殿的长老会那样。”

“那就成立个行会!” 石熔的炭笔在两条线中间画了个圈,“两族工匠都能加入,管技术,管传承,谁的法子好就用谁的。” 这个想法让姬金眼睛一亮,他摸出随身携带的陶范碎片:“俺们姬部落有祖传的《锻打要诀》,可以拿出来当底子。”

三天后,两族工匠在工坊的空地上召开大会。石熔将写着 “炎黄铁匠行会” 的木牌插在熔炉旁,木牌的正面刻着青铜鼎,背面是玄鸟与火焰交织的图腾。“第一条,” 他举起块刻着刻度的青铜板,“青铜纯度分三级:甲品含锡百分之十八,灵脉石粉三成,用于武器;乙品含锡百分之十五,灵脉石粉两成,用于农具;丙品……”

“等等!” 姬部落的老锻匠姬铁突然站起来,手里攥着块发黑的青铜,“俺们以前的锡含量都是凭经验,哪能这么精确?” 他身后的几个老匠人纷纷附和,认为按刻度配料是 “捆住手脚”。

石熔没首接反驳,而是让人抬来三柄青铜剑。第一柄按老法子铸造,剑脊处有气泡;第二柄用新刻度配料,却少了两次锻打;第三柄则完全按新标准制作。“劈这摞木盾试试。” 他将剑递给姬铁,老人抡起第一柄剑,刚劈到第五下就 “咔嚓” 断裂。

当第三柄剑轻松劈开十层木盾,剑刃依旧寒光闪闪时,反对声渐渐平息。姬金趁机说道:“不是要捆住手脚,是要让好手艺能传下去。” 他指着工坊里的学徒们,“他们现在按刻度学,以后就能比咱们强。”

行会的章程很快确定:设正副会长各一名,石熔与姬金共同担任;下设铸造、锻打、质检三个堂口,神农子弟多在铸造堂,姬部落工匠主导锻打堂,质检堂则两族各占一半。最引人注目的是 “技艺传承制”—— 每个老师傅带两名徒弟,一神农一姬氏,必须同时学会铸造与锻打。

“这是俺们神农的‘范铸图谱’。” 石熔将一卷兽皮铺在案上,上面画着从制模到浇铸的二十八道工序,连陶范的烧制温度都标得清清楚楚。姬金则拿出姬部落的《锻打百法》,里面记载着不同青铜器的锤击次数和火候控制,书页边缘还粘着历代工匠的血手印。

首部《青铜技艺图谱》的编纂成了行会的头等大事。石熔带着铸造堂的工匠们绘制模具图谱,从青铜犁的三角形刃口到玄鸟纹的弧度,每个细节都经过三次以上的实测;姬金的锻打堂则记录下 “淬火三法”—— 清水淬、油淬、灵脉石水淬,每种方法对应的器物类型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争执仍时有发生。在绘制复合弓的青铜配件时,铸造堂坚持用整体浇铸,认为这样更牢固;锻打堂则主张分体锻打后拼接,说便于更换部件。最后石熔提议做对比实验:整体浇铸的配件在拉力测试中断裂时,分体拼接的还能继续使用,两堂才达成共识。

三个月后,《青铜技艺图谱》的初稿完成。整整五十卷兽皮,用灵脉石粉末染成青绿色,既防潮又防虫。开篇的《总纲》写道:“青铜者,金与锡合,灵脉石辅之,铸以神农之法,锻以姬氏之艺,方为良器。” 这句话被刻在行会的青铜碑上,碑下埋着两族工匠共同熔铸的第一块青铜锭。

行会的第一个大订单来自农业部。三百具青铜犁需要在秋收前交付,石熔将铸造任务分给二十个小组,每组必须有神农的模匠和姬部落的浇铸师。“犁头的角度要严格按图谱来,” 他拿着样板检查,“偏差不能超过半分,不然耕地时会跑偏。”

锻打堂的效率也令人惊叹。姬金发明了 “流水锻打法”:第一组负责烧坯,第二组粗锻,第三组精锻,第西组淬火,原本一天只能做五把的青铜镰,现在能做二十把。姬锤的徒弟姬钉以前总把镰刃打歪,跟着神农的模匠学了三天划线,现在打出的镰刀能像镜子一样照见人影。

质检堂的工作最是严苛。两族的质检员每天要砸碎十件不合格品,在工坊的墙角堆起座 “废品山”。有次姬部落的老匠人偷偷把件含锡量超标的青铜斧混入合格品,被神农质检员石秤发现,不仅当众砸毁斧头,还罚老匠人抄写《图谱》三遍。

“砸得好!” 石熔在行会大会上表扬质检堂,“宁肯少出十件,不能让一件次品坏了名声。” 他指着废品山,“这些碎铜能回炉重炼,但坏了的规矩,可没那么容易补。”

青铜技艺的融合催生了新发明。铸造堂的神农工匠在姬部落的锻打工艺启发下,造出了带榫卯结构的青铜齿轮;锻打堂的姬氏铁匠则借鉴灵脉石配比,锻出了能与玄鸟玉佩产生共鸣的青铜护心镜。这些新器物在集市上一出现,就被抢购一空。

炎黄军的武器库也迎来了更新。按新标准制作的青铜剑能连续劈砍五十次不卷刃,复合弓的青铜配件使用寿命延长了三倍。石生在演练时,用新剑一剑劈开了蚩尤军使用的青铜盾,剑身上的玄鸟纹与火焰纹在阳光下交织,看得战士们齐声欢呼。

秋收前,三百具青铜犁如期交付。当农夫们推着新犁走进联合耕地,老禾摸着犁刃上的防滑纹 —— 那是铸造堂借鉴了姬部落的木器工艺,忍不住感叹:“以前觉得神农的铸造厉害,姬氏的锻打神妙,现在合在一起,才是真本事。”

行会的名声很快传到周边部落。夸父部落的铁匠带着兽皮来求学,石熔与姬金破例收下三名学徒,让他们从最基础的配料学起。“只要按图谱来,谁都能做出好青铜。” 石熔在传授技艺时,总会强调这句话,“行会的门,对所有想学好手艺的人敞开。”

大雪封山时,行会举办了首次技艺大赛。神农的石钉用整体浇铸法做出了镂空的青铜灯,灯壁上的火焰纹里还藏着玄鸟图案;姬钉则锻出了能折叠的青铜锄,锄柄的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姜炎亲自颁奖,将刻有 “技艺同源” 的青铜奖牌挂在两人脖子上,奖牌的背面,正是《青铜技艺图谱》的开篇总纲。

工坊的炉火在除夕夜依旧通红。石熔与姬金坐在行会的青铜碑前,分享着一坛青铜酒。酒器是两人合作的作品:石熔铸造的玄鸟形壶身,姬金锻打的火焰纹杯盏,壶嘴流出的酒正好注满杯盏,不多不少。

“明年该编《图谱》的增补卷了。” 姬金望着熔炉里跳动的火苗,“得加上齿轮的做法,还有护心镜的共鸣配比。” 石熔点头,从怀里掏出块新炼的青铜锭:“俺们试出了加铅的新配方,能让铸件更光滑,开春就教给大家。”

远处的议事殿传来钟声,新的一年开始了。青铜工坊的炉火映着 “炎黄铁匠行会” 的木牌,将两族工匠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一起,像《青铜技艺图谱》里那两条终于合二为一的铸造线与锻打痕。

行会的诞生,不仅规范了青铜技艺,更让两族的工匠在叮叮当当的锤声中真正融为一体。当第一缕晨光再次照亮工坊,新收的学徒们己经开始按图谱练习配料,神农的孩子在学锻打的节奏,姬部落的少年在画铸造的模具,他们的笑声混着锤声,在青铜的气息里,敲打出永恒皇朝最坚实的声响。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