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屋的火塘己经烧成了炭,最后一点火星在灰烬里明灭。长老会的八个人围坐在石板旁,手里都攥着块刻满符号的木片 —— 那是各队的清点清单。姜炎的木片上,“投石机” 三个字被炭笔描了三遍,边缘的木刺都被得光滑。
“复合弓二十把,箭三百支,其中火箭五十支 —— 箭杆浸过松脂,箭头裹着麻布。” 后羿的声音打破沉寂,他用手指叩击木片,“射手队十人,昨晚都检查过弓弦,没有松动,五十步靶心命中率八成以上。”
木公紧接着开口,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五架投石机,每架配十块青石,最重的五十斤,最轻的三十斤。投石机的木架用橡木加固过,牛筋弓弦都新换的,试投过三次,最远能扔到三里外的河滩。” 他从怀里掏出块碎木片,“这是最后调试的记录,角度偏差不超过两指宽。”
石生的木片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竖线,每道线代表一个战士。“矛手三十人,石矛都缠了防滑藤条,矛头磨得能刮胡子;盾手二十人,藤盾外层糊了黄泥,晒干后硬得能挡木斧。” 他数着竖线,突然抬头,“六十人都带了三日粮草,渗水器挨个试过,没漏水的。”
姜玄伯捧着后勤清单,手指在 “传令兵” 三个字上停顿:“五名传令兵,各带两面信号旗 —— 红旗前进,白旗暂停。每人配一把短刀,两壶水,都是腿脚最快的小子,昨天跑了三个来回部落,没一个掉队的。”
我拿起自己的清单,最后核对一遍:“预备队十人,都是打过猎、杀过狼的老兵,带的是部落最好的青铜斧和复合弓。” 我把清单往石板上一放,木片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从武器到人员,从粮草到信号,都齐了。”
屋外传来梆子声,是丑时三刻。离黎明还有一个时辰,天边的启明星亮得像块碎钻。我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 —— 那是用兽皮绘制的阪泉地形图,上面用炭笔标着姬轩辕部落的位置,木栅栏的走向,还有我们选定的伏击点。
“再把战术过一遍。” 我的手指落在地图左侧的密林上,“后羿,你的射手队寅时出发,沿这条小溪绕到左翼,那里有片矮树丛,正好藏人。看到红旗升起,就用火箭射他们的木栅栏 —— 记住,先烧东北角,那里的木头最干。”
后羿点头,手指在 “火箭” 二字上重重一点:“放心,五十支火箭,保证把那片栅栏烧得只剩黑炭。射手队带了火折子,潮湿也能点着。”
“石生。” 我转向另一侧,“你带矛手和盾手,卯时正对着他们的正门列阵。等栅栏烧起来,他们肯定乱,你就从东北角的缺口冲进去,别贪多杀,先占住瞭望塔,把他们的信号旗拔了。”
石生的拳头在膝盖上砸出闷响:“保证把瞭望塔给您抢过来!让姬轩辕的人看看,谁才是阪泉的老大!”
“玄伯,你带后勤队守着部落。” 我看向最年长的长老,“粮仓加派两人看守,瞭望塔的狼烟不能断,白狼烟每隔一个时辰放一次,要是看到黑狼烟,不用等命令,立刻组织老弱往南边的山洞撤。”
姜玄伯的喉结动了动:“首领…… 你们一定要小心。” 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五块晒干的止血草,“这是巫妪连夜捣的,比上次的更管用。”
我接过布包,塞进怀里,指尖触到硬邦邦的青铜斧柄 —— 木公特意在柄尾刻了个 “炎” 字,说是能保平安。“预备队跟我在右翼待命,看到哪里吃紧就往哪里冲。” 我指着地图上的空白处,“这里是片开阔地,投石机就架在这儿,既能支援左翼,又能打正面。”
每个人的木片上都刻下了战术要点,后羿的木片边缘画了个小火苗,代表火箭;石生的画了把石矛,箭头指着栅栏缺口;姜玄伯的则画了个山洞,旁边标着 “老弱” 二字。这些粗糙的符号,在火塘余烬的微光里,像串无声的誓言。
丑时刚过,部落里就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响动。战士们从茅草屋里出来,往中心空地集结,脚步声轻得像猫,只有武器碰撞偶尔发出 “叮当” 声。我站在木桩围墙上,看着他们列队 —— 射手队背着复合弓,箭囊斜挎在肩上;矛手握着石矛,矛尾的骨哨在风里轻晃;盾手举着藤盾,盾面的黄泥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都检查好自己的家伙!” 石生的大嗓门压过了风声,他挨个拍着战士的肩膀,拍到阿木时,停了停,“你娘让我给你的饼,揣好了,别弄碎了。”
阿木的脸在月光下红了,手忙脚乱地摸了摸怀里的藤筐。那里除了干粮,还有块他妹妹画的兽皮画,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据说是 “哥哥打坏蛋”。
后羿则在调试弓弦,手指划过浸过松脂的箭杆,每支火箭都单独放在一个竹筒里,怕蹭掉麻布。“记住,看到红旗再射,先烧东北角,那里离他们的武器库最近。” 他给每个射手分发火折子,“这玩意儿要藏好,别受潮。”
黎明前的黑暗最浓时,后勤队的婆娘们提着陶罐来了。每个战士都分到一碗热汤,里面放了姜片和野葱,喝下去浑身发烫。阿禾的婆娘给石生递汤时,偷偷塞给他块麻布,里面包着块烤红薯:“给石明留的,等你回来给他吃。”
石生的手顿了顿,把红薯揣进怀里,那里还贴着心口,能感受到温热。他儿子石明才三岁,昨晚哭闹着要跟来,被他婆娘按在怀里才没闹成。
“都过来!” 我的声音在空地上回荡,战士们立刻列队,六十个人的影子在月光下排成整齐的方块,像块坚实的石板。“最后说一次信号 ——” 我举起两面旗,“红旗挥三下,投石机开火;白旗画圈,全体撤退;要是看到我举青铜斧,不管在哪,都往我这边冲!”
我拔出青铜斧,斧刃在月光下闪着寒光:“姬轩辕的人比咱们多,但他们的木盾挡不住咱们的复合弓,他们的石矛穿不透咱们的藤盾!更重要的是 ——” 我指向部落的木桩围墙,“那里有你们的家,有等着你们回去的人!”
“必胜!” 石生第一个喊出声,他的声音在寂静的黎明里传出很远,惊起几只夜鸟,扑棱棱飞过头顶。
“必胜!” 六十个声音汇成洪流,震得脚下的土地都在微微发颤。
寅时五刻,东方终于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像把利剑,劈开了天边的云层,照在部落的木桩围墙上,把 “姜水” 两个刻字映得发红。
“吹号!” 我下令。
牛角号被一个壮实的汉子举起,“呜 ——” 的长音划破黎明,像头觉醒的巨兽在咆哮。这声音里没有悲伤,只有决绝,在山谷里回荡,惊得远处的姜水都泛起了涟漪。
战士们扛起武器,背起干粮,跟着我往围墙外走。石生的藤盾上,他婆娘用红漆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在晨光里亮得刺眼;后羿的箭囊里,火箭的麻布被风吹得轻轻摆动,像串待放的火苗;连最年轻的阿木,腰杆都挺得笔首,手里的石矛握得紧紧的。
围墙门口,巫妪带着孩子们站在那里。她的白发上沾着露水,手里握着把艾草,往每个战士身上拂了拂:“老祖宗护佑,都活着回来……”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块石头投进每个人心里。
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玩具武器,有木斧,有藤盾,还有用树枝做的石矛。石明被他娘抱在怀里,穿着件小小的兽皮袄,手里举着个木头刻的石斧,咿咿呀呀地喊着:“爹爹…… 赢……”
石生的脚步顿了顿,眼圈突然红了。他大步走过去,在儿子额头亲了一下,粗粝的胡茬蹭得孩子咯咯首笑。“等着爹回来!” 他转身时,我看到他用手背抹了把脸。
我走到巫妪面前,她往我手里塞了个护身符,是用野猪牙做的,上面刻着个歪歪扭扭的 “安” 字。“这是老身年轻时求的,保平安。” 她的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浑浊,只有清明,“首领,记住,打不过就回来,留着人,总有翻盘的日子。”
“我知道。” 我把护身符系在腰间,和装止血草的陶罐碰在一起,发出轻微的响声,“我们会回来的,带着胜利。”
队伍缓缓走出围墙,木桩在身后越来越小。我回头时,看到巫妪还站在门口,像座苍老的雕像,手里的艾草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石明还在喊着 “爹爹赢”,他的声音越来越远,却像根无形的线,系在每个战士的心上。
晨光越来越亮,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投在阪泉的土地上。复合弓的弓弦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投石机的木架上,绑着的红布条随风飘动,像面小小的战旗。
石生突然哼起了那首新编的战歌,调子有些跑,但战士们都跟着唱了起来:
“姜水长,粟米黄,
拿起斧,保家乡。
杀强敌,护爹娘,
战必胜,归故乡。”
歌声在晨风中飞扬,穿过阪泉的山谷,向着姬轩辕部落的方向飘去。我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阪泉的土地上将洒下鲜血,将埋葬牺牲,但只要这歌声还在,只要心里的信念还在,我们就不会输。
队伍走到阪泉边缘的开阔地时,我让大家停下。后羿的射手队开始往左翼的密林移动,他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树丛里,只有偶尔闪过的箭尖,在阳光下亮一下。石生的矛手和盾手列成整齐的横队,藤盾挨着藤盾,像堵移动的墙。
我最后看了一眼部落的方向,那里己经被晨雾笼罩,只剩下个模糊的轮廓。但我能想象到,巫妪还站在门口,姜玄伯在清点后勤,阿禾的婆娘在给孩子们熬粥,石明手里还举着那个木头石斧。
“出发!” 我举起青铜斧,指向姬轩辕部落的方向。
六十个身影跟着我,走进了阪泉的深处。晨光在我们身后铺成金色的路,仿佛在说:去吧,为了家园,为了希望,为了那些等着你们回去的人。
而属于阪泉之战的故事,就在这黎明的歌声里,正式开始了。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神农火种:永恒之纪》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