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部落中心的空地上就己经燃起了熊熊篝火。三十根松木捆成的火堆噼啪作响,火苗蹿起丈余高,把周围的人影拉得忽长忽短。最年长的巫妪被两个年轻婆娘搀扶着,站在临时搭起的祭台中央。她的头发像雪一样白,用红布条缠成髻,脸上画着赭红色的图腾,手里握着根缠着蛇皮的木杖 —— 那是部落传承了三代的法器。
“都肃静!” 巫妪的声音沙哑却有力,像两块燧石在摩擦,“祭天开始了,谁也不许出声!”
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八十一个战士排成三列,手里的石斧和藤盾在火光下泛着冷光;妇女们抱着孩子,站在火堆外围,怀里的婴儿似乎也感受到了庄严的气氛,停止了哭闹;姜玄伯捧着神农尺,站在祭台左侧,尺身的绿光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我站在祭台右侧,看着巫妪从藤筐里捧出一只雪白的野羊 —— 这是后羿昨天特意猎来的,皮毛完好,连羊角都用红布缠了起来。野羊被捆在祭台中央的石柱上,温顺地咩咩叫着,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祭品。
“神农在上,山神在下,” 巫妪举起蛇皮木杖,对着东方的启明星拜了三拜,“今日姜水部落举族出征,求老祖宗护佑,让我们击退强敌,保住家园!” 她的声音带着颤音,木杖在地上戳出深深的痕迹,“这头白羊,是我们最好的祭品,求老祖宗笑纳,赐我们战无不胜的力量!”
两个壮汉走上前,手里握着磨得锋利的石刀。他们看了看巫妪,得到示意后,其中一个按住羊头,另一个手起刀落,鲜红的羊血立刻喷涌而出,顺着石柱的凹槽流进下面的陶盆里。野羊的惨叫声戛然而止,身体抽搐了几下,便不再动弹。
巫妪用木杖蘸了些羊血,往每个战士的额头上点了一下。她的动作很慢,指尖的血珠滴落在战士们的兽皮上,晕开一朵朵暗红色的花。“这是老祖宗的血,能挡刀枪,能避邪祟。” 她点到石生时,停顿了一下,“你爹当年就是带着这血光,杀退了西边的狼族。”
石生的喉咙动了动,握紧了手里的石斧。他爹死的时候他才六岁,只记得族人说,他爹是为了保护粮仓,被狼族的石矛刺穿了胸膛。此刻额头上的血珠滚烫,像是有股力量顺着血管往西肢百骸里钻。
祭祀进行到一半时,巫妪开始念诵祷词。那是种古老的语言,有些音节己经没人能听懂,但战士们都知道,这是祈求胜利的咒语。“神农护佑,战无不胜…… 姜水为证,寸土不让……” 她的声音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是在嘶吼,握着木杖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
我悄悄碰了碰身边的姜玄伯,他会意,从怀里掏出块兽皮和炭笔。火光下,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却一笔一划地把祷词记了下来。那些晦涩的音节被他用简单的符号代替,旁边还画着羊头和火焰的图案 —— 这是我特意嘱咐的,不是要亵渎传统,而是想把这些口耳相传的文化记录下来,等战后再慢慢整理。
“首领,这合适吗?” 姜玄伯写得满头大汗,炭笔在兽皮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巫妪说过,祷词记下来就不灵了。”
“灵不灵不在记不记下来。” 我看着祭台上舞动的巫妪,她的白发在火光中飞舞,像一团燃烧的雪,“老祖宗的智慧要是只靠嘴说,迟早会忘。记下来,才能让子孙后代都知道,他们的祖先曾为了活下去,这样虔诚地祈祷过。”
巫妪的祷词念了足足半个时辰。当最后一个音节落下时,她突然举起木杖,指向阪泉的方向:“姬轩辕的人要是敢来,就让他们尝尝老祖宗的怒火!让他们的血染红姜水!”
“让他们的血染红姜水!” 石生第一个跟着喊,声音震得火堆里的火星都蹦了起来。
“让他们的血染红姜水!” 战士们齐声呐喊,石斧和藤盾碰撞的声音像闷雷滚过空地,连怀里的婴儿都被吓得哭了起来,却没人去哄 —— 这哭声混着呐喊,竟成了最奇特的战歌。
巫妪被扶下祭台时,腿己经站不稳了。她看着沸腾的人群,浑浊的眼睛里突然闪过一丝光亮,抓住我的手:“首领,老身知道你不信这些…… 但战士们信。信着,就有劲儿打仗。”
“我知道。” 我拍了拍她的手背,她的皮肤像干枯的树皮,却带着惊人的温度,“您做得很好,让大家心里有了底。”
太阳刚跳出地平线,祭台被重新布置成动员台。我接过姜玄伯手里的神农尺,尺身的绿光在阳光下亮了些,像块浸在水里的翡翠。八十一个战士齐刷刷地看着我,他们的额头上还留着暗红的血点,眼神里有紧张,有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 毕竟,没人知道这场仗能不能活下来。
“我知道你们怕。” 我举起神农尺,绿光扫过每个战士的脸,“我也怕。怕打输了,咱们的孩子要饿肚子,老人要被欺负,这片咱们耕种、打猎的土地,要换别人来踩。”
石生突然喊了一声:“不怕!有首领您教的法子,有这新武器,咱们肯定能赢!”
“你说得对,我们有法子。” 我笑了笑,目光转向后羿,“射手队能在五十步外射中靶心,这是咱们的眼睛;石生的冲锋队能在三十秒内撞开栅栏,这是咱们的拳头;木公做的投石机,能把石头扔到三里外,这是咱们的吼声。”
我顿了顿,提高声音:“但这些还不够!咱们能赢,最要紧的是因为 —— 我们不是为我一个人打仗!”
“看看你们身后!” 我用神农尺指着外围的妇女和孩子,“阿禾的婆娘在给你们缝补兽皮,木公的孙子在帮你们磨箭头,巫妪为你们祈祷了半个时辰!你们手里的石斧,不仅要劈开姬轩辕的木盾,更要劈开咱们部落挨饿受冻的日子!”
一个年轻的战士突然哭了起来,是阿木。他爹去年冬天饿死了,娘带着他和妹妹艰难度日,这次出征,他娘把家里最后半袋粟米塞给了他。“首领,我…… 我一定好好打!” 他抹了把眼泪,声音哽咽,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我要让我娘和妹妹,再也不用饿肚子!”
“说得好!” 我举起神农尺,绿光突然变得明亮,“我们打仗,不是为了抢地盘,不是为了当首领,是为了让姜水部落的人,能像这太阳一样,堂堂正正地活下去!让孩子们能在粟米地里打滚,让老人们能在火堆旁晒太阳,让咱们的弓箭射向猎物,而不是同胞!”
“必胜!” 石生突然举起石斧,斧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必胜!” 后羿举起复合弓,弓弦绷得像满月。
“必胜!” 八十一个战士齐声呐喊,声音像潮水一样漫过整个部落,惊得远处的飞鸟扑棱棱飞起,在天空中排成黑压压的一片。
妇女们也跟着喊起来,怀里的婴儿被吓得又哭了,这次却有无数只手在轻轻拍打他们的背 —— 这哭声不再是恐惧,而是新生的希望。木公带着工具组的人,敲打着手里的石器,“叮叮当当” 的声音像在给呐喊伴奏;姜玄伯捧着神农尺,跟着战士们一起喊,花白的胡子在胸前抖动。
我站在祭台中央,看着眼前这沸腾的人群,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这些天来的辛苦 —— 制定战术、修缮武器、储备物资,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所谓的士气,不是喊出来的口号,是每个战士心里都燃起一团火 —— 为了家人,为了家园,为了明天能活下去的火。
“出发!” 我把神农尺交给姜玄伯,拔出腰间的青铜斧 —— 这是木公特意为我做的,斧刃刻着粟米的图案,“后羿带射手队在前,石生带冲锋队居中,我和长老会断后!后勤队按计划跟进,记住咱们的信号,狼烟为号,号角为令!”
“是!” 战士们齐声应道,声音震得祭台都在微微发抖。
巫妪被搀扶着,站在祭台边,看着战士们列队出发。她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些晒干的艾草和朱砂,撒在战士们必经的路上。“老祖宗保佑,都活着回来……” 她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我走在队伍最后,经过巫妪身边时,她突然抓住我的胳膊:“首领,这是我年轻时采的止血草,你带上。” 她塞给我一个小陶罐,里面装着捣好的药泥,“老身活不了几年了,但我知道,你能带着大家走得更远。”
我接过陶罐,指尖触到她冰凉的手,突然想起刚穿越过来时,她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怀疑和警惕。而现在,这双苍老的手,却把部落的希望交到了我手里。
“谢谢您,巫妪。” 我郑重地说,“我们会回来的。”
队伍渐渐走远,部落的轮廓在身后越来越小。我回头时,看到巫妪还站在祭台边,像座苍老的雕像,白发在风中飘动。姜玄伯站在她身边,正低头记录着什么,或许是刚才的祷词,或许是战士们出发的时辰。
石生的大嗓门在前面传来:“都跟上!谁掉队谁是孬种!”
后羿吹了声口哨,射手队的脚步声变得整齐划一。
我握紧手里的青铜斧,陶罐里的药泥贴着我的腰,传来温热的触感。远处的阪泉方向,天空一片晴朗,却隐隐能感觉到一股压抑的气息 —— 那是大战前的宁静,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
但我心里却很踏实。我知道,我们未必是装备最好的,未必是人数最多的,但我们一定是最团结的。因为每个战士的心里,都装着比胜利更重要的东西 —— 那是家人的笑脸,是粟米的清香,是姜水潺潺的流淌声。
巫妪的祷告还在风中回荡,战士们的呐喊己经响彻山谷。这场仗,我们或许会流血,或许会牺牲,但我们的信念,就像这永不熄灭的太阳,终将照亮阪泉的土地。
队伍走到阪泉边缘时,我让大家停下休息。石生从怀里掏出块行军饼,掰了一半递给我:“首领,尝尝?阿禾的婆娘烤的,比上次的更脆。”
我接过饼,咬了一口,焦香混着兽油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远处的山谷里,隐约传来姬轩辕部落的号角声,沉闷而遥远。
“准备好了吗?” 我问身边的战士们。
“准备好了!” 八十一个声音,像八十一块石头投入水中,激起层层涟漪。
我站起身,举起青铜斧,指向山谷深处:“那就让他们看看,姜水部落的人,是怎么打仗的!”
阳光穿过树梢,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他们的眼睛亮得像星星。石生带头唱起了新编的战歌,歌词很简单,却充满了力量:
“姜水长,粟米黄,
拿起斧,保家乡。
杀强敌,护爹娘,
战必胜,归故乡。”
歌声在山谷里回荡,惊起更多的飞鸟。我知道,这场仗,无论结果如何,这些歌声,这些信念,都将永远刻在姜水部落的土地上,成为比胜利更珍贵的遗产。
而巫妪的祷告,姜玄伯的记录,战士们的呐喊,都将在这场战役里,凝结成一个民族最初的记忆 —— 关于抗争,关于团结,关于为了活下去而燃烧的勇气。
队伍继续前进,战歌越唱越响,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向着阪泉的深处涌去。阳光在他们身后铺成金色的路,仿佛在为这些勇敢的人,指引着回家的方向。
我走在队伍中间,手里的青铜斧在阳光下泛着光,腰间的药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我知道,真正的战争,从不是武器的较量,而是信念的比拼。当一个部落的人,为了同一个信念而战,他们的力量,足以撼动山川,足以改写历史。
阪泉的风,带着野草的气息,迎面吹来。我深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胜利的味道 —— 那是粟米的清香,是家人的笑语,是一个部落浴火重生后,最鲜活的气息。
战歌还在继续,队伍还在前进,而属于姜水部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