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在藤筐边缘凝成水珠,春桃正将浸过清水的麻布蒙在藤编面罩上。祠堂外的空地上,三十个面罩并排摆在石台上,每个面罩的藤条间都夹着细小的灵脉石粉末,在晨光里泛着微光。“得蒙两层麻布,” 她对着身后的妇女们叮嘱,“一层过滤烟,一层保,这样呼吸才顺畅。”
姜炎蹲在旁边检查,手指划过面罩的边缘 —— 藤条被打磨得异常光滑,不会划伤战士的脸颊。“再往麻布上洒点薄荷水,” 他指着陶罐里的薄荷汁,“既能提神,又能让大家在烟雾里更容易辨认自己人。” 昨天推演时发现,浓烟不仅会遮挡视线,还会让人头晕恶心,普通麻布根本起不到防护作用。
石生拿起一个面罩试戴,藤编的框架刚好罩住口鼻,浸过清水的麻布贴着脸颊,带着清凉的触感。他深吸一口气,空气透过麻布进入肺里,果然没有平时的呛人感:“这玩意儿比俺想象的好用!上次在浓烟里追野猪,俺差点没喘过气来。”
春桃赶紧用麻绳将面罩系在他头上,绳结打在脑后,方便紧急时快速解开:“记住,感觉麻布干了就往上面洒水,旁边的水壶里专门留了清水。” 她在每个面罩旁都挂了个小水囊,容量刚好够润三次麻布。
防烟面罩的制作持续了整个上午。妇女们分成三组,一组编藤筐,一组煮薄荷水,一组负责蒙麻布,流水作业让效率提高了不少。最年长的秋婶眼睛花,就专门负责检查藤条的光滑度,她用粗糙的手掌一遍遍藤条,哪怕有一点毛刺都要重新打磨。
“这面罩救的可是命。” 秋婶对春桃说,手里的藤条在膝盖上蹭得发亮,“俺家那口子当年就是被烟呛坏了肺,冬天一到就咳得首不起腰。” 她把检查好的面罩放在阳光下晾晒,麻布上的水珠在光线下像珍珠般滚动。
应急干粮的改良同样重要。姜玄伯带着三个老工匠,在祠堂的石臼里捶打着粟米粉。野牛脂被放在陶罐里隔水融化,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引得石明这样的孩子围着灶台打转。“按五斤粟米粉、两斤牛脂、一斤蜂蜜的比例来,” 姜玄伯用木勺搅拌着混合物,“这样做出来的能量块,一块就能顶半天饿。”
石锤捶打面团的声音 “咚咚” 作响,像远处传来的战鼓。粟米粉在牛脂和蜂蜜的粘合下,渐渐变成深黄色的硬块,被切成巴掌大的方块。阿莲用麻布将能量块包起来,再放进密封的陶罐里,罐口用蜡封好 —— 这样既能防潮,又能防止香味吸引野兽。
“这玩意儿比行军饼抗饿。” 姜玄伯拿起一块能量块,硬得能砸开坚果,“战士们在战场上没时间细嚼慢咽,揣在怀里,饿了就掰一小块放嘴里,慢慢嚼着就能补充力气。” 他特意在每个陶罐外刻了记号,一个太阳代表能支撑半天,两个太阳代表能支撑一天。
石生的冲锋队每人领到两个陶罐,都挂在胸前最显眼的位置。阿木摸着硬邦邦的能量块,突然想起去年冬天饿肚子的滋味:“有这东西,就算打一整天仗也不怕了。” 他偷偷往嘴里塞了一小块,甜中带咸的味道在舌尖蔓延,瞬间来了精神。
信号旗的改良则充满了巧思。木公将灵脉石粉末磨成细粉,混合松脂调成糊状,小心翼翼地涂在信号旗的边缘。“这粉末见光会反光,夜里也能看出点影子。” 他举着涂好的红旗在阳光下晃动,边缘果然泛起淡淡的绿光,“火攻后烟雾大,普通信号旗根本看不清,涂了这个就不一样了。作者“东山郎”推荐阅读《神农火种:永恒之纪》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传令兵小竹拿着改良后的信号旗,在祠堂前演练。他举起红旗,绿光在旗边流动;放下红旗,举起蓝旗,绿光又换成了柔和的蓝光 —— 木公特意用不同的灵脉石粉末区分旗帜,红色用赤铁矿粉,蓝色用孔雀石粉,黄色用硫磺粉。
“白天看颜色,晚上看光。” 姜炎对小竹说,“就算在浓烟里,五十步内也得看清你的旗语。” 他让后羿站在远处,测试信号旗的可见度,结果连最淡的黄旗,在三十步外都能看到微弱的黄光。
小竹把信号旗叠好,放进特制的藤盒里 —— 盒子里铺着柔软的兽皮,防止旗面被磨坏。“俺会把旗子举得高高的,” 他拍着胸脯保证,“就算被箭射中,也得把信号传出去。” 去年部落间的小冲突里,就因为信号没传到位,导致侧翼的战士错过了撤退时机。
夕阳西下时,所有物资装备都准备就绪。三十个防烟面罩整齐地摆放在冲锋队的营房里,每个面罩旁都放着能量块陶罐和信号旗藤盒。姜炎挨个儿检查,在每个陶罐底下都摸了摸 —— 确保蜡封完好,不会漏气。
“这些陶罐里装的不是干粮和面罩,是咱们的底气。” 他对围过来的战士们说,手里举着一个能量块陶罐,“姬轩辕的人以为咱们只会硬碰硬,可他们不知道,咱们连呼吸的空气、嘴里的干粮、手里的信号,都做了准备。”
石生突然单膝跪地,手里的灵脉石斧重重砸在地上:“请首领放心!俺们绝不会辜负这些好东西!” 六十名战士跟着跪下,甲胄碰撞的脆响震得地面发颤,三十个防烟面罩在夕阳下泛着微光,像一张张蓄势待发的脸。
夜幕降临时,春桃还在给面罩的麻布洒水。她想起白天石生试戴时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些藤编的玩意儿比石矛还重要。秋婶则在检查能量块的陶罐,把松动的蜡封重新加固,嘴里念叨着:“可别受潮了,孩子们还等着他们回来吃庆功宴呢。”
姜炎站在祠堂的最高处,望着阪泉的方向。夜色中的木栅栏隐约可见,姬轩辕的营地己经亮起了火把,像一串贪婪的眼睛。他知道,明天的战场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陶罐和面罩,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 就像去年那场山洪里,提前备好的木筏救了整个部落。
他从怀里掏出平板,屏幕上的 “原始战场生存指南” 还亮着。上面说,在冷兵器时代,后勤装备的优劣往往比人数更能影响战局。而他们现在拥有的防烟面罩、压缩能量块和发光信号旗,在这个时代无疑是最先进的 “黑科技”。
“该出发了。” 姜炎收起平板,对身边的传令兵说。小竹立刻举起信号旗,绿光在夜色中划出一道弧线,营房里的战士们纷纷走出茅草屋,身上的陶罐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像一首即将奏响的战歌。
石生最后检查了一遍装备:面罩系在左臂,能量块陶罐挂在胸前,灵脉石斧别在腰间,青铜小刀藏在靴筒。他摸了摸儿子石明塞给他的小石子 —— 那是孩子在河滩上捡的,据说能带来好运。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黑暗,进攻的号角终于吹响。六十名战士戴着防烟面罩,胸前的能量块陶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小竹的信号旗在队伍最前方高高举起,绿光在晨雾里像一颗跳动的心脏。
姜炎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手里的神农尺泛着柔和的绿光。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是勇气和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和准备的比拼。而那些陶罐里的玄机,终将在浓烟和火光中,绽放出属于姜水部落的光芒。
队伍渐渐消失在阪泉的晨雾里,身后的部落越来越远。春桃站在祠堂门口,望着战士们的背影,突然觉得那些防烟面罩的藤条间,仿佛都刻着两个字 —— 必胜。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