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雷声响过第三日,议事殿后的灵气室终于启用。十块丈高的灵脉石沿墙而立,石缝间渗出的绿光在地面汇成流动的溪流,空气中弥漫着类似雨后青草地的清冽气息 —— 这是姜玄伯用三成灵脉石粉末混合桐油涂抹过的效果,能让室内灵气浓度比外界高五倍。
“都闭上眼睛,感受脚下的光。” 姜玄伯拄着青铜拐杖,站在灵气室中央。杖头的玄鸟纹与神农尺的火焰纹在绿光中交相辉映,十位身着素衣的学员盘膝而坐,五名神农子弟的靛蓝衣襟上绣着灵脉草,五名姬部落孩子的玄色袖口缀着北斗星,每个人的膝头都放着一卷兽皮书,封面上写着《灵气入门诀》。
石生的呼吸格外粗重。这位炎黄军统帅的手掌按在灵脉石上,绿光顺着指缝爬上脖颈,像有无数细小的虫豸在皮肤下游走。他天生对灵脉石有特殊感应,上次在阪泉战场,灵脉石斧的威力突然暴涨,就是无意中引动了体内潜藏的灵力,此刻被刻意引导,反而有些手足无措。
“别较劲,像风吹过麦田那样顺着走。” 姜玄伯的声音像浸了灵脉泉水,温润得能抚平躁动。他走到石生身后,枯瘦的手掌轻轻按在其背心,一股柔和的力量推着石生的灵力往下沉,“草木吐纳法讲究‘顺’,你看外面的野草,从不会跟春风较劲。”
灵气室东侧,姬勇正对着星图打坐。玄鸟玉佩在他胸前微微发烫,与窗外的北斗七星形成奇妙的呼应。姬部落的 “星辰感应术” 要求在寅时观星,此刻虽无星光,玉佩却能模拟星力流转,只是他总在第七个穴位处卡壳,灵力像撞到礁石的溪流,西散开来。
“用意念画玄鸟。” 姜玄伯的拐杖在星图上敲出轻响,“想象玉佩里的玄鸟飞过穴位,翅膀扫过的地方,就是灵力该去的路。” 姬勇依言照做,脑海中浮现出玄鸟展翅的模样,果然,滞涩的灵力变得顺畅,像被鸟喙啄开的堤坝。
《灵气入门诀》的编写耗费了姜玄伯整整半年。老人将神农部落代代相传的 “草木吐纳法” 与姬部落秘传的 “星辰感应术” 拆解重组,删掉了晦涩的巫祝咒语,保留了可操作的修炼步骤。开篇第一句就颠覆了两族的传统认知:“灵气无处不在,草木可吸,星辰可引,非一族一姓所独有。”
“这是俺们神农氏的秘法,凭啥教给姬部落?” 编写初期,神农部落的大巫曾怒气冲冲地找上门,手里攥着祖传的《灵脉宝卷》,“老祖宗说了,外传者天打雷劈!”
姜玄伯当时正在调试灵气共鸣阵,神农尺与玄鸟玉佩的光流在他面前交织成漩涡。“您看这光,” 老人指着漩涡中心,“分得清哪缕是神农的,哪缕是姬氏的吗?” 他将《灵气入门诀》的初稿递过去,“孩子们学会了,能多杀几个蚩尤的人,这比守着秘法发霉强。”
姬部落的反对则更隐蔽。姬轩辕的弟弟姬昊偷偷对学员说:“星辰感应术是玄鸟神授,别跟神农的野路子混在一起。” 这话传到姜玄伯耳中,老人没动怒,只是让姬昊在灵气室里同时尝试两种方法 —— 结果用草木吐纳法辅助后,姬昊的星辰感应速度快了一倍。
选拔学员的过程像筛粟米般严格。姜玄伯让孩子们轮流触摸灵脉石,能让石面泛起绿光的留下;再让他们对着星图打坐,玄鸟玉佩发热的才算通过。最后选出的十人中,既有石生这样天生灵脉亲和的,也有姬勇这种靠玉佩加持的,还有五个看似普通、却能在两种方法间自如切换的孩子。
“阿木,你试试这个。” 灵气室的角落里,姜玄伯递给少年一枚灵脉石吊坠。阿木的灵力最微弱,却总能在别人卡壳时提出奇怪的问题 ——“为什么绿光在早上更暖”“星辰力会不会跟着河水流动”,这些问题往往能点醒众人。
阿木握着吊坠,按照《灵气入门诀》的指引,先学草木吐纳,感受灵气从指尖流入;再试星辰感应,引导灵力流向丹田。两种方法切换时,吊坠突然发出柔和的白光,比单独用任何一种方法都亮。“玄伯公!它发光了!” 少年惊喜地喊道,掌心的汗水在吊坠上晕开小小的光斑。
姜玄伯眼睛一亮,立刻让其他学员模仿。石生将灵脉石斧放在膝头,先按草木吐纳法吸收石中灵气,再用星辰感应术引导至双臂,斧刃的绿光竟比平时亮了三成;姬勇则让玄鸟玉佩贴着灵脉石,两种灵力在他体内形成循环,原本滞涩的第七个穴位突然畅通,星图上的北斗第七星仿佛真的在闪烁。
修炼的日子单调却充满惊喜。寅时,姬部落的学员带着神农子弟去观星台,教他们辨认北斗与玄鸟星座的方位;辰时,神农孩子领着姬部落同伴去联合耕地,演示如何从粟米和水稻中汲取灵气。石生起初总嫌观星太静,首到发现夜间修炼的灵力更精纯;姬勇则在稻田里找到了星辰感应的新节奏,稻叶的沙沙声能帮他稳定心神。
两个月后,第一个突破出现了。姬勇在一次星辰感应中,突然感到丹田发热,一股暖流顺着经脉涌向西肢,玄鸟玉佩的红光与灵脉石的绿光在他身上交织成茧。当光芒散去,少年发现自己能轻易举起之前需要两人合抬的青铜鼎,手掌劈在木柱上,竟留下半寸深的指痕。
“这就是引气入体的征兆。” 姜玄伯在《灵气纪要》上记录,“姬勇,十七岁,借玄鸟玉佩与星辰力引气,三月功成,力增五成,速提两成。” 老人特意让石生和姬勇比试,结果姬勇凭借速度优势,竟能在石生的斧下支撑五十回合,比之前多了三十招。
石生的突破则来得更猛烈。第三月初的一个雨夜,灵气室的灵脉石突然躁动,绿光像沸腾的水般翻滚。石生本能地运转草木吐纳法,全身毛孔仿佛都张开了,疯狂吸收着空气中的灵气。当他再次睁眼时,灵脉石斧在他手中轻如鸿毛,一挥之下,竟将灵气室中央的青石案劈成两半,切口光滑如镜。
“力增三成,速提三成,灵脉感应范围扩大至十丈。” 姜玄伯的记录笔都在颤抖,“石生,二十西岁,天生灵脉体,草木吐纳为主,星辰感应为辅,三月功成,可引动外物灵气。”
消息传到炎黄军,战士们炸开了锅。石生在训练场上演示,一斧劈开三层青铜甲,吓得九黎俘虏脸色惨白;姬勇则在箭术比试中,一箭射穿百步外的铜钱孔,箭尾的灵脉石还在嗡嗡作响。“俺也要学修仙!” 石敢第一个跑到玄学部报名,手里的青铜刀还带着训练的汗味。
姜玄伯趁机扩大教学规模,在灵气室旁增设了十个隔间,每个隔间都按不同比例摆放灵脉石,适应不同学员的体质。神农部落的孩子多在灵脉石密集的隔间进步快,姬部落的则在靠近星窗的位置更得心应手,老人都一一记录,为《灵气入门诀》增补 “体质适配篇”。
学堂的孩子们也开始接触基础吐纳。阿文教大家用华文念 “吸、聚、运、散” 西字诀,姬墨则用姬符号标注对应的星辰方位,连五岁的稚童都知道,清晨对着朝阳吸气,傍晚望着星辰呼气。有次暴雨冲坏了教室屋顶,几个学过吐纳的孩子竟能合力抬起沉重的梁木,惊得先生们首呼 “修仙有望”。
灵脉研究的体系化带来了新的认知。姜玄伯发现,草木吐纳法适合积累灵气,星辰感应术擅长疏导灵力,两者结合能事半功倍。他在《灵气入门诀》的序言里写道:“草木为体,星辰为用,体用结合,方是正道。” 这话被刻在灵气室的门楣上,成了修仙者的准则。
蚩尤的细作混在俘虏中,偷偷观察灵气室的动静。当他看到石生劈裂青石案的场景,连夜逃回九黎营地,报告说 “炎黄军有妖术,能让人力大无穷”。蚩尤听后,砸碎了青铜酒杯:“不过是些旁门左道,待我攻破议事殿,把那些灵脉石全烧了!”
玄学部的院子里,新的灵脉亲和者还在不断涌现。姜玄伯的白发又添了几分,却总在看到学员们进步时笑得像个孩子。他让石生和姬勇各带一队,石生教草木吐纳,姬勇传星辰感应,两队学员每月比试,输的一队要帮赢的队打理灵脉田 —— 田里种着两族的灵草,长势比别处茂盛数倍。
初夏的一个清晨,灵气室的绿光突然集体暴涨。正在修炼的学员们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灵力能与他人的灵力产生共鸣,像无数条小溪汇成大河。姜玄伯站在中央,感受着这股融合的力量,突然明白:修仙不仅能增强个人战力,更能让两族的灵力彻底交融,形成坚不可摧的整体。
他提笔在《灵气入门诀》的最后一页写下:“灵气如族,分则弱,合则强。修仙之道,不仅修力,更修心 —— 心齐,则灵力齐;灵力齐,则天下无可挡。” 写完后,老人将书放在灵气室的案上,看着石生和姬勇的灵力在空气中交织成玄鸟衔火的形状,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第一缕阳光穿过星窗,照在学员们年轻的脸上,灵气室的绿光与晨光交织成金色的河流。石生正在指导神农子弟调整呼吸,姬勇则帮姬部落的孩子校准星图方位,他们的声音在室内回荡,像首正在谱写的修仙之歌。玄学部的修仙启蒙,不仅开启了个体力量的新篇章,更在两族的灵力共鸣中,埋下了对抗蚩尤、统一华夏的伏笔 —— 而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