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剧本之外的留白

小说: 剧本的人生   作者:星落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剧本的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剧本的人生

陈铎端着番茄炒蛋出来时,正撞见林夏对着厨房门口的挂历发呆。那是本撕到只剩最后几页的旧挂历,某一页的空白处,他用铅笔描过她低头改稿的侧影,线条歪歪扭扭,却把她咬着笔杆的小动作画得分明。

“在想什么?”他把盘子放在桌上,筷子在碗柜里撞出轻响。

林夏指着挂历上的日期:“去年今天,你说要陪我去看雪,结果下了场雨,我们在便利店啃了两串关东煮。”

“那雨下得蹊跷,”陈铎往她碗里夹了块炒蛋,“但便利店的萝卜煮得透,比任何雪景都记得牢。”

饭后收拾碗筷时,林夏在橱柜最底层翻出个落灰的铁盒。打开来看,里面是她写废的剧本草稿,最上面那张印着“最终版”三个字,却被红笔划得面目全非。那是她前年卡了三个月的本子,讲一对总在错过的恋人,最后改到自己都觉得荒唐。

“当时总觉得,故事里的人必须轰轰烈烈,”她捏着那张纸笑,“现在才发现,能把‘明天吃什么’聊得津津有味,比生离死别更需要勇气。”

陈铎凑过来看,突然指着草稿背面:“你看这个。”

是他当时偷偷写的批注,用蓝黑钢笔写在页边:“不如让他们在菜市场遇见,她在挑番茄,他在等称土豆,抬头撞见时,菜篮子撞在一起,滚出个红透的西红柿。”

林夏忽然想起那天的场景。她对着电脑哭丧脸说写不下去,陈铎就拉她去菜市场散心。她蹲在摊位前数番茄上的蒂,他在旁边跟卖土豆的大爷讨价还价,最后拎着一兜菜回来,连剧本的事都忘了。

“其实那天我偷了个懒,”陈铎挠挠头,“根本没指望你能写出什么,就是想让你出来晒晒太阳。”

窗外的月光又爬高了些,照在冰箱贴满的便签上。有他写的“酱油没了”,有她画的简笔画小猫,还有张被冰箱磁贴压得卷边的便签,上面是两人一起算的账单,最后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对勾。

林夏突然想去阳台看看。陈铎搬来的那盆薄荷长得正旺,叶片上还沾着下午的水汽。上个月她随口说薄荷茶能提神,没过几天,他就从花市捧了盆回来,连带着一本《家庭养花指南》,扉页上写着“给林夏的灵感来源”。

“你说,我们现在算不算把日子过成了剧本?”她折了片薄荷叶,凑近闻时,清清凉凉的气息钻进鼻腔。

陈铎正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件厚外套:“算吧,但得是喜剧。你看,主角们没什么伟大理想,就盼着明天的太阳好,能把被子晒得暖暖的。”

他替她披上外套时,指尖擦过她的耳垂。林夏忽然想起剧本里那个被删掉的情节:女主角总说“幸福是有迹可循的”,当时觉得太俗,现在却在薄荷的香气里,在他掌心的温度里,在冰箱里那半块提拉米苏的甜里,清清楚楚地摸到了那些痕迹。

夜里躺在床上,林夏听见陈铎在翻身。他最近总失眠,说是在琢磨给她的剧本写主题曲,调子哼了半个月还没定下来。

“其实不用太复杂,”她迷迷糊糊地说,“就像修鞋铺的钟,慢一点也没关系。”

黑暗里传来他低低的笑声:“那我明天用吉他弹弹看,弹错了就当是给生活加了个休止符。”

窗外的风还在吹,卷起落在窗台上的银杏叶。林夏想起那片压在剧本里的叶子,叶脉像张细密的网,网住了霜降那天的阳光,网住了他说“灵感要慢慢等”的语气,也网住了此刻身边人均匀的呼吸。

或许剧本永远写不完,就像日子永远过不完。但没关系,毕竟冰箱里的汽水还冒着泡,修鞋铺的钟表还慢着十分钟,而那个愿意陪你把“未完待续”过成日常的人,正睡得安稳。

天快亮时,林夏做了个梦。梦里她和陈铎坐在老广记的糖水铺里,阿婆端来两碗西米露,碗沿的糖霜甜得发黏。她低头看碗里的倒影,阳光正好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像剧本里从未写过的,最温柔的留白。

清晨是被阳光晒醒的。林夏睁开眼时,陈铎己经不在身边,厨房传来轻微的响动,混着窗外卖豆浆的三轮车铃铛声,像支没谱的晨曲。

她披了件外套走到客厅,看见茶几上摆着两碗白粥,旁边卧着两个溏心蛋。陈铎正蹲在电视柜前翻找什么,晨光勾着他的发梢,落了点金在她昨晚没合上的剧本上。

“找着了。”他举着个旧相机回头,机身磨得发亮,是他大学时用的胶片机,“上次在老街拍的胶卷,今天正好冲出来看看。”

林夏凑过去看,他手指在胶卷盒上转了两圈,忽然笑:“其实那天拍了张你的背影,你蹲在修鞋铺门口数蚂蚁,阳光把影子拉得老长。”

“我哪有数蚂蚁?”她伸手去抢相机,“我在看老师傅钉鞋跟的节奏,想给剧本里的摄影师加个细节。”

两人闹着抢了会儿,胶卷从相机里滑出来,卷成个透明的圈。陈铎突然停下来,指着阳台:“你看薄荷。”

那盆薄荷不知何时抽出了新叶,嫩得发绿,叶尖还挂着颗露水。昨天折过的地方,竟冒出个小小的芽,倔强地朝着光的方向歪。

“像不像你改剧本?”他碰碰那片新叶,“删了一段,又长出新的来。”

林夏忽然想起剧本第23页,那个总在抱怨“生活太寡淡”的女配角。或许该让她遇见一盆这样的薄荷,让她明白平淡里藏着的韧劲——就像被掐了尖的草,总能在没人注意的地方,悄悄憋出点新意思。

早餐吃到一半,快递员在楼下喊名字。陈铎跑下去取,回来时手里捧着个纸箱,拆开是台小型胶卷冲洗机。

“上周在旧货市场淘的,”他擦着机器上的灰,“以后我们拍的照片,自己在家冲。”

林夏看着他认真研究说明书的样子,突然觉得这场景该写进剧本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告白,只有某个人蹲在地板上,对着台旧机器喃喃自语:“这个旋钮是调曝光的,这个……哦,是控温的。”

午后去公园散步,陈铎背着相机,林夏揣着本空白的笔记本。秋阳把银杏叶晒得脆生生的,踩上去“咔嚓”响。路过那棵上次捡银杏叶的树,发现树干上新刻了行字:“2024,霜降,和林夏”,笔画歪歪扭扭,是陈铎的字没错。

“你什么时候刻的?”她戳他的胳膊,树汁在他指腹上留了点绿。

“昨天趁你改稿偷偷来的,”他挠挠头,“总觉得该留个记号,万一以后忘了今天的太阳有多好呢。”

林夏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最好的记号,是记得此刻风的温度。”写完抬头,看见陈铎举着相机对着她,取景框里的她,嘴角还沾着刚才吃的糖葫芦渣。

“别拍!”她伸手去挡,快门“咔嗒”响了一声,把她的慌张和他的笑,都锁进了胶卷里。

傍晚回家时,路过那家便利店。林夏突然停住脚:“想啃关东煮了。”

陈铎拉着她进去,选了两串萝卜两串海带,坐在靠窗的位置。玻璃上凝着水汽,外面的路灯晕成团暖黄。他把萝卜上的筋挑掉再递给她,像去年那个下雨的冬天一样。

“你说,”林夏吸着热汤笑,“如果剧本里的人也来吃关东煮,他们会聊什么?”

“大概会说,”他咬着海带结含糊不清,“原来等待的时间,比结局更有意思。”

走出便利店时,晚风带着点凉。陈铎把围巾摘下来给她围上,绕了两圈,把半张脸都埋进去。她闻到围巾上的味道,是他常用的洗衣液混着点阳光晒过的暖,突然想起剧本里那个总在寻找“归属感”的女主角——或许她要找的,就是这样一条能裹住半张脸的围巾,和围巾里藏着的,有人记得你不吃萝卜筋的细碎。

回到家,陈铎去冲洗白天的胶卷。林夏坐在暗房外等,听见里面传来他哼跑调的歌,间或夹杂着“哎呀曝光过了”的懊恼。她翻开笔记本,在“风的温度”下面,又添了句:“暗房里的红灯,比任何聚光灯都温柔。”

胶卷冲出来时,天己经全黑了。那张在公园拍的照片里,她的手还举在半空,糖葫芦的糖衣在阳光下闪着亮,而陈铎的影子落在她脚边,像只忠诚的小狗。

“有点歪。”他指着照片边角,“下次给你拍张正的。”

“不用。”林夏把照片夹进剧本,正好压在他画的太阳旁边,“这样就好,像生活本身,不那么规整,却看得人心安。”

夜里改剧本时,林夏删掉了女配角抱怨生活的台词,换成:“她看着窗台上发新芽的薄荷,突然觉得,日子就像这盆草,不用特意修剪,也能长得热热闹闹。”

陈铎端来热牛奶,看见她改的句子,没说话,只是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牛奶的热气模糊了镜片,他抬手去擦,指腹蹭过她写的“热热闹闹”,像在确认这西个字的温度。

窗外的月光又沉了些,落在两人交叠的手背上。林夏忽然明白,所谓“未完待续”,从来不是指故事没写完,而是指此刻——有个人陪你改到一半的剧本,有杯温度刚好的牛奶,有张拍歪了却舍不得删的照片,还有明天早上,一定会被阳光晒醒的期待。

她合上笔记本,决定今天不再改稿。反正日子还长,那些没写完的情节,总会在某个啃着关东煮的傍晚,或者某个冲洗胶卷的深夜,自己冒出来,像薄荷的新芽一样,带着点怯,又带着点韧,把空白处填得满满当当。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剧本的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