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时光里的细语

小说: 剧本的人生   作者:星落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剧本的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剧本的人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第二天清晨,林夏是被陈铎翻动纸张的沙沙声惊醒的。窗帘没拉严,漏进的阳光在床头柜上投出细长的光带,恰好落在他摊开的笔记本上。她凑过去看,发现那是本崭新的剧本,第一页标题处写着“我们的生活剧本”,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摄像机。

“在写什么?”她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陈铎笔尖一顿,抬眼时睫毛上沾着点晨光。“在想昨天公园的银杏叶该怎么写进场景里,”他把笔记本往她面前推了推,“你看,这里写着‘银杏叶落在剧本上时,要像给时光加了个逗号’。”

林夏指尖划过纸页,忽然注意到剧本边缘贴着片银杏叶,叶尖被细心地修剪过,恰好和纸上的文字弧度重合。“这是把实景当道具了?”她笑着问,陈铎正往面包上抹花生酱,闻言晃了晃手里的刀:“本来就是啊,生活里的每个物件,都是剧本里的潜台词。”

去公园的路上,他们在报刊亭买了份早报。陈铎翻到副刊的影评版,指着其中一段说:“你看这人写的,说好的剧本要藏着生活的褶皱。”他把报纸折成小方块塞进背包,“就像我们昨天在旧书店看到的食谱,咖啡渍就是最好的褶皱。”

公园里的银杏果然黄得正好,风一吹,叶子打着旋儿往下落。陈铎捡了片完整的夹进剧本,又掏出相机给林夏拍照。这次他没手抖,镜头里她蹲在银杏树下,手里举着片叶子挡在眼前,阳光从叶纹里漏下来,在她脸颊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这张要标上‘第一幕·秋日道具’,”他翻看相机里的照片,忽然指着远处的长椅,“你坐过去,我给剧本加个场景。”林夏刚坐下,就见他从背包里掏出个小布袋,倒出些晒干的番茄蒂,一个个摆在长椅的木纹里,摆成了个小小的笑脸。

“你看,”他举着相机退后几步,“时光的道具,总能拼出生活的表情。”

午后回家,陈铎把新捡的银杏叶夹进剧本,又在旁边写了行小字:“银杏叶的边缘,藏着秋风的台词。”林夏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忽然想起旧书店那本食谱里的便签,原来真的有人会把日子过成需要细细研读的剧本,每个细节都是不能删改的台词。

晚饭做了番茄炖牛腩,陈铎往锅里撒盐时忽然说:“这锅要炖够九十分钟,就像剧本里的长镜头,得慢慢熬才有味道。”林夏靠在厨房门框上看他搅动汤汁,番茄的红混着牛腩的棕在锅里翻滚,咕嘟声里仿佛都藏着时光的旁白。

夜里整理剧本时,林夏发现陈铎把超市小票、银杏叶、甚至那片写着“第三十三天”的木牌照片,都一一贴在了对应的场景下。最后一页留白处,他画了个小小的未完待续符号,旁边写着:“剧本的结局,藏在每个正在发生的现在里。”

窗外的薄荷又长高了些,月光落在叶片上,像给剧本镀上了层柔光。陈铎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搁在她肩上,呼吸拂过耳畔:“明天该给薄荷换个大盆了,就像给剧本换个更宽敞的场景。”

林夏翻到剧本中间夹着的那张公园照片,她脸上的光斑还亮着,仿佛能听见当时银杏叶落地的轻响。原来所谓的剧本人生,从不是按部就班的台词,而是把每个当下都过成值得被记住的场景——是晨光里的笔尖,是汤锅里的咕嘟声,是落叶在剧本上留下的脉络,是两个人一起,把时光写成永远读不完的温柔篇章。

而他们的剧本,才刚刚写到最温暖的章节。

给薄荷换盆那天,陈铎特意去五金店挑了把小巧的园艺铲,木柄上刻着细密的防滑纹,像给时光的工具加了层防滑的温柔。林夏蹲在旁边看他把旧土里的根须轻轻理顺,那些白色的须根缠绕着,像藏在泥土里的秘密线索。

“你看这根须,”他用指尖拨开一团湿土,“它们早就悄悄写好了扩张的剧本。”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玻璃小瓶,里面装着晒干的薄荷叶片,“上次修剪的叶子晾好了,回头泡蜂蜜水时加两片,算给剧本加段清甜的插曲。”

换好盆的薄荷摆在阳台新位置,正对着那串番茄蒂。风过时,薄荷叶的清香混着番茄蒂的微酸飘过来,林夏忽然想起剧本里写的“气味是时光的蒙太奇”,原来真的有味道能把不同的日子串成连贯的片段。

午后收到个快递,是陈铎网购的复古相册,封面是牛皮纸的,边角烫着暗金色的花纹,像本等待填写的剧本大纲。他拆开时,从包装里掉出包东西,是包彩色的棉线,红的、绿的、蓝的,缠着小小的纸标签,上面写着“给时光打结用”。

“昨天路过杂货铺看到的,”他把棉线塞进抽屉,和那卷晒番茄蒂的红绳放在一起,“以后给不同的季节系不同的绳结,春天用绿线,冬天用蓝线,这样翻相册时,光看绳结就知道当时的天气了。”

林夏翻开新相册,第一页贴着张刚洗好的照片:换盆时的薄荷根须在阳光下舒展,像幅极简的线条画。陈铎在旁边写了行字:“第西十天,根须在土里排练着下一场生长。”

傍晚去菜场,摊主正在收摊,剩下的青椒堆在竹筐里,蒂上还沾着湿泥。林夏捡了几个,陈铎突然指着其中一个说:“这个蒂头弯得像月牙,适合当剧本里的道具。”他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等会儿回家画进场景备注里。”

晚饭炒了青椒炒蛋,陈铎往锅里倒蛋液时,油星溅起来,在灶台上留下几个小小的黄点。“你看,”他笑着用锅铲指了指,“灶台也在给我们的剧本盖邮戳呢。”林夏看着那些星星点点的痕迹,忽然觉得烟火气里藏着最生动的台词,比任何写好的剧本都鲜活。

夜里翻剧本时,林夏发现陈铎加了个新场景:“菜场收摊时的阳光,把青椒蒂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句没说完的台词。”下面贴着张打印出来的青椒蒂照片,旁边用绿线系了个小小的结,和抽屉里那卷棉线遥相呼应。

陈铎洗完澡出来,头发上还带着水汽,他凑过来看相册,忽然指着换盆那天的根须照片说:“其实我们也像这薄荷,每天悄悄长一点根,日子就越来越扎实了。”他从书架上抽出那本1980年的食谱,翻到夹着银杏叶的那页,“就像这本食谱里的便签,三十年前的根,现在还能长出新的味道。”

窗外的月光比前几天更亮些,照在新换的薄荷盆里,泥土上的裂痕像正在书写的省略号。林夏把今天的菜场小票夹进剧本,上面的青椒价格旁边,陈铎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和超市小票上的番茄图案像在互相点头。

“明天去河边捡鹅卵石吧,”陈铎忽然说,指尖划过剧本的空白页,“挑些扁扁的,能在上面写日期,当剧本的分镜卡。”

林夏点头时,听见阳台上传来番茄蒂碰撞的轻响,风穿过薄荷叶,像在低声念着新的台词。她忽然明白,他们的剧本从不需要惊天动地的情节,那些藏在日常褶皱里的细节——根须的纹路、绳结的颜色、灶台的油星、石头上的日期——才是最动人的桥段。

而时光这位导演,正把这些细碎的片段,温柔地剪辑成永不落幕的生活长片。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剧本的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