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7章竹篮里的传承暖

小说: 剧本的人生   作者:星落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剧本的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冬至那天,母亲要包汤圆,让安安帮忙搓糯米团。她把揉好的糯米团放在竹篮里,摆成整整齐齐的一排,说:“给汤圆宝宝排座位,等会儿妈妈煮好汤圆,第一个让你闻香味。”母亲煮汤圆时,安安守在灶台边,竹篮就放在脚边,蒸汽裹着糯米的甜香飘下来,落在竹编上凝成团小水珠,像给篮子缀了串珍珠。

“汤圆好啦!”母亲掀开锅盖,白胖胖的汤圆在沸水里翻滚,安安赶紧递过竹篮,母亲笑着用漏勺盛了几颗放进篮底:“先给咱们的‘老伙计’尝鲜。”安安蹲在地上,鼻尖凑到篮子前,忽然发现竹缝里卡着粒去年的桂花——是秋天收桂花时没清理干净的。她小心地把桂花抠出来,放进汤圆碗里:“让秋天的甜,陪冬天的汤圆一起暖。”

转眼到了除夕,安安给竹篮系了条新的红绸带,比去年那条更鲜艳,在阳光下晃得人眼亮。父亲帮她把炸好的春卷、煮好的腊肉往篮子里放,笑着说:“咱们的竹篮,今年要装一整年的福气。”安安却在篮子角落留出空位,放了颗自己画的小红灯笼,灯笼上歪歪扭扭写着“平安”:“这是给篮子的护身符,明年咱们还要一起装星星、装花香。”

大年初一清晨,安安提着竹篮去给巷口的老人们拜年。篮子里装着母亲蒸的年糕,每块年糕上都印着小小的福字。走到李爷爷家时,老人正坐在门口晒太阳,看见安安的竹篮,笑着指了指篮沿:“今年的红绸带真好看,比去年的还精神。”说着,李爷爷从兜里摸出颗水果糖,塞进竹篮:“给咱们的‘时光篮’添颗甜,新的一年更甜。”

雨水再临时,安安的竹篮里多了样新东西——母亲用碎布拼的小布垫,蓝底白花,正好铺在篮底。“这样你就不会磨疼啦,”安安摸着布垫上的针脚,“以后装硬东西,也不会硌得慌。”她提着竹篮去巷口挖蒲公英,刚蹲下身,就看见竹篮把手的缝隙里,还卡着去年冬天的雪粒——是藏在纹路里没化完的,被春日的阳光一晒,竟泛出细碎的光。

“你看,”安安对着竹篮笑,“你把冬天的雪、春天的绿、夏天的花、秋天的甜,都藏起来啦。”她挖起一株带着白绒毛的蒲公英,轻轻放进篮子,看着绒毛在篮里打转,忽然明白,这只竹篮装的从来不是野菜、果实或是点心,而是她一整个童年的时光——是春日追过的绒毛,夏日接的雨水,秋日捡的桂花,冬日藏的雪粒,还有家人的笑、街坊的暖,都在竹编的纹路里,慢慢酿成了甜。

安安提着竹篮往家走,风拂过篮沿的红绸带,飘起又落下。她低头看着篮子里的蒲公英,忽然想起母亲常说的话:“日子就像这竹篮,看着有空隙,却能把最珍贵的东西都兜住。”她摸了摸篮底的布垫,又碰了碰把手缝里的桂花,脚步放得更轻了——她要好好护着这只竹篮,让它接着装下往后的岁岁年年,装下更多平凡又温暖的时光。

后来安安上了小学,竹篮不再天天跟着她去田埂、菜园,却成了书桌旁的“小宝藏箱”。她把老师奖的小红花夹在竹篮缝隙里,把写满拼音的小诗叠成纸船放进篮底,连捡到的好看鹅卵石,都要仔细擦干净摆在篮沿上。

有次班里办“我的宝贝”展览,安安特意提着竹篮去学校。同学们围着篮子好奇地看,她指着竹缝里的小红花说:“这是春天老师给我的星星”,又摸出篮底的纸船:“这是夏天我写的故事”,最后举起那块带青苔的鹅卵石:“这是土地公公送我的星星蛋,藏了好几年啦!”老师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在作文本上写下:“安安的竹篮,装着全世界最可爱的时光。”

再后来,安安长到了要背书包的年纪,竹篮被母亲擦干净,摆在了衣柜顶上。可每当季节变换,她还是会搬来小板凳,把竹篮取下来翻看——春天摸出去年藏的柳芽,夏天找出晒干的槐叶,秋天抖落竹缝里的桂花碎,冬天擦拭残留的雪粒痕迹。

有年清明,母亲要去给外婆扫墓,让安安帮忙装纸钱和供品。她把竹篮从衣柜顶上取下来,发现篮底的蓝布衬里己经磨出了小破洞,便找了块新的碎花布,学着母亲的样子,用针线一针针缝补。线脚歪歪扭扭,却把破洞盖得严严实实。母亲看见,笑着说:“咱们的安安,会给竹篮补‘衣服’啦。”

那天去外婆坟前,安安把供品摆好,特意把竹篮放在墓碑旁。风拂过竹编,发出轻轻的声响,她对着墓碑小声说:“外婆,这是我的竹篮,它装过春天的蒲公英、秋天的红枣,以后我也会让它装您喜欢的桂花糖,常来看您。”离开时,她在竹篮里放了片刚摘的柏树叶:“给您当书签,就像当年给篮子当书签一样。”

日子一年年过去,安安的竹篮渐渐有了更多“皱纹”,竹编的缝隙比从前宽了些,把手也被磨得愈发光滑,可它依然是安安心里最珍贵的宝贝。高考结束那天,安安把录取通知书放进竹篮,坐在院子里翻看——通知书的边角蹭到篮底的碎花布,像是在和旧时光打招呼。她摸着竹篮,忽然想起小时候追蒲公英绒毛的样子,想起立夏时和小满给篮子贴红纸花的场景,眼眶慢慢热了。

去外地读大学前,安安把竹篮仔细擦干净,裹上软布放进行李箱。母亲帮她整理行李时,笑着说:“这么大了还带着旧竹篮,不怕同学笑你呀?”安安摇摇头,把那块带青苔的鹅卵石放进篮里:“它装着我的童年呢,带着它,就像带着家一样。”

大学宿舍里,安安把竹篮摆在书架上,里面放着常读的书、写满笔记的本子,还有偶尔捡来的银杏叶、枫叶。室友们好奇地问起竹篮的故事,她就指着竹缝里的小红花痕迹,讲起小时候挖蒲公英、摘红枣的日子,讲起母亲补的蓝布衬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剧本的人生 父亲系的红绸带。

有年冬天,安安带着竹篮回了家。刚进巷口,就看见张奶奶坐在门口晒太阳,老人一眼就认出了那只竹篮,笑着说:“咱们的老伙计还跟着你呢!当年你用它装坏枣子给篮子当眼镜,我还记得呢。”安安蹲在奶奶身边,把竹篮递过去:“您摸摸,它还和以前一样,能装下好多甜。”

那天晚上,安安和母亲坐在院里包汤圆,竹篮就放在脚边。母亲煮好汤圆,先盛了几颗放进篮底:“给老伙计尝鲜,它陪咱们这么多年,也该尝尝新口味的汤圆。”安安看着竹篮里冒着热气的汤圆,忽然觉得,这只竹篮从来不是普通的篮子,它是时光的容器,是家的念想,是无论走多远,一看见就会想起温暖的存在。

后来安安工作、成家,竹篮依然跟着她。她会用它装给孩子读的绘本,装孩子画的涂鸦,装家人包的饺子、煮的汤羹。孩子问她:“妈妈,这篮子这么旧了,为什么还留着呀?”安安就抱着孩子,指着竹编上的痕迹,讲起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讲春天的蒲公英、夏天的雨水、秋天的桂花、冬天的雪粒,讲那些藏在竹缝里的、平凡又温暖的岁岁年年。

首到孩子也长到能提竹篮的年纪,安安教他用竹篮去院子里捡落叶,去巷口挖野菜。看着孩子追着蒲公英绒毛跑,竹篮在胳膊上晃悠的样子,安安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风拂过竹篮的红绸带,飘起又落下,像是时光在轻轻点头——原来有些东西,会跟着时光一起走,把一代又一代的温暖,都装进岁月的褶皱里,酿成永远的甜。

孩子第一次提着竹篮出门时,攥着木柄的小手还在微微发颤,像极了当年安安第一次挎着竹篮挖蒲公英的模样。安安跟在后面,看着他蹲在院角的蒲公英丛前,学着自己从前的样子,用小铲子轻轻刨开泥土,把带着白绒毛的嫩芽小心翼翼放进篮里,竹篮晃悠间漏出两株,他又急急忙忙追着捡回来,嘴里还念叨:“妈妈说过,不能让小伞跑丢。”

那天傍晚,孩子把竹篮举到安安面前,里面除了蒲公英苗,还躺着颗圆滚滚的鹅卵石,和当年安安捡到的那颗几乎一模一样。“妈妈你看,土地公公也给我送星星蛋啦!”他把鹅卵石塞进竹篮缝隙,又摘了朵黄色的小野花,别在篮沿上,“给篮子戴朵花,它今天帮我装了好多宝贝。”安安摸着竹篮上的野花,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给篮子别豌豆花的场景,眼眶轻轻发热——原来时光会走,但有些温暖的小事,会顺着竹编的纹路,悄悄传下去。

后来孩子上了幼儿园,竹篮成了他的“分享篮”。春分那天,他把家里蒸的艾糍放进竹篮,非要带去给小朋友们尝。安安帮他在篮底垫了层软纸,防止艾糍粘在竹编上,他却执意要放上一朵自己画的小红花:“这样艾糍会更甜,篮子也会开心。”放学回来时,竹篮里空空的,却多了几颗小朋友送的水果糖,还有一张画着笑脸的纸条,贴在篮把手的缝隙里。孩子举着篮子蹦蹦跳跳地说:“小朋友们都夸篮子好看,说它是会装甜的魔法篮!”

转眼到了孩子小学毕业那年,安安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了当年自己夹在竹篮里的枫叶书签,还有那本托马斯的日记(注:此处呼应前文悬疑线,若无需可删改)。她把竹篮从书架上取下来,发现篮底的碎花布又磨出了新的小破洞,便找来孩子穿小的衣服,剪了块带着卡通图案的布,和孩子一起补在篮底。孩子的线脚比当年安安的还要歪,却紧紧贴着旧布,像把两代人的温度缝在了一起。“这样篮子就有新衣服啦,”孩子摸着补好的篮底,“以后我还要用它装中学的奖状,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有年冬至,家里的老槐树被台风刮倒了,树干上还留着当年安安踩着摘香椿的痕迹。孩子抱着竹篮站在树旁,突然说:“妈妈,我们把槐树枝条编个小篮子吧,给大篮子当宝宝。”安安笑着点头,和孩子一起捡来粗细适中的枝条,慢慢编出个迷你竹篮,还系上了和大竹篮同款的红绸带。孩子把迷你竹篮放进大竹篮里,像抱着两个宝贝:“这样大篮子就不孤单啦,它们可以一起装时光。”

再后来,孩子去外地读大学,临走前特意把大竹篮擦干净,放进了行李箱。安安帮他整理时,看见他把当年那颗“星星蛋”、迷你小竹篮,还有自己画的第一张画都放进了大竹篮里。“带着它,就像带着家里的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孩子摸着竹篮的纹路,“想妈妈的时候,我就看看篮子里的东西,好像您就在我身边。”安安别过脸擦了擦眼角,忽然觉得这只竹篮早己不是简单的器物,它是家的缩影,是爱的传承,是无论走多远,一触碰就能想起的温暖。

如今安安也到了当年母亲的年纪,家里的衣柜顶上,除了那只老竹篮,还多了孩子后来编的迷你竹篮,还有孙子用彩纸糊的小篮子。每年清明,安安都会提着老竹篮去给母亲和外婆扫墓,里面装着她们喜欢的桂花糖、艾糍,还有新摘的柏树叶。风拂过竹编,发出轻轻的声响,像是老人们在回应她的话。她会对着墓碑小声说:“您看,咱们的竹篮还在呢,它装了我的童年,装了孩子的青春,现在还要装孙子的时光,会一首装下去,把咱们家的暖,一代一代传下去。”

夕阳下,安安提着竹篮往家走,篮沿的红绸带飘在风里,映着晚霞的光。她低头看着竹篮里的桂花糖,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说的话:“日子就像这竹篮,看着有空隙,却能把最珍贵的东西都兜住。”是啊,那些藏在竹缝里的蒲公英绒毛、槐树叶、桂花碎,那些装过的甜汤圆、热红薯、香艾糍,那些关于爱与时光的故事,都被这只竹篮稳稳兜住,酿成了岁月里最绵长的暖,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里,继续装着新的时光,新的甜。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剧本的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