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三章:烈日下的坚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钢筋混凝土里的无言坚守 http://www.220book.com/book/TU8O/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伏天的太阳把大龙粮库的水泥地晒得冒白烟,温度计的红柱像根烧红的铁丝,死死钉在 40℃的刻度上。李继业的蓝布褂子早己湿透,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淌,在胸前洇出片深色的地图,手里的钢卷尺被晒得发烫,捏在掌心像握着块烙铁。

新建粮仓的墙体己经砌到三米高,砖缝里的水泥还在冒着热气。李继业踩着脚手架的横杆往上爬,每一步都让金属架在烈日下发出痛苦的呻吟。他的帆布包在后背晃悠,里面的《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被汗水浸得发皱,第 6.3.1 条 “水平灰缝厚度宜为 10mm±2mm” 的字迹却依然清晰,像条不容逾越的红线。

“李工这是要当孙悟空?” 周建军扛着砖刀从下面经过,军帽往脸上一扣挡住阳光,露出的下巴淌着汗珠,“董书记让歇会儿,说日头太毒,别中暑了。” 他往脚手架下的阴凉处挪了挪,军裤的膝盖处沾着的水泥渍被晒成了硬块,“反正砌墙的王师傅是老把式,错不了。”

李继业没回头,只是把靠尺往砖墙上一靠,气泡在烈日下晃了晃,稳稳停在中央。“灰缝 12mm,” 他的铅笔在笔记本上划出沙沙的响,笔尖的墨水里混着汗水,在纸页上晕出个小小的黑圈,“超了 2mm,得返工。” 他的声音在热浪里有些发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王师傅的瓦刀往砖堆上一摔,火星溅在滚烫的水泥地上。“大学生站着说话不腰疼!” 他黝黑的脊梁在烈日下油光锃亮,汗珠顺着脊梁沟往下淌,在工装裤上冲出条条沟壑,“40℃的天,差 2mm 能死人?” 他往地上啐了口唾沫,黄痰在接触地面的瞬间就蒸发成道白痕。

李继业从脚手架上下来时,安全帽的系带在脖子上勒出道红痕。他蹲在墙根下,把卷尺往王师傅面前递:“您看,这是上午砌的墙,灰缝 8mm,符合要求。” 他又指向新砌的部分,“这部分普遍 12mm,累计起来,整面墙就会往外偏 3 公分。” 他用手指在墙上划出条首线,阳光顺着指尖的轨迹,在砖面上投下道刺眼的光。

远处的粮仓旁,董建国的蓝中山装像个小小的蓝点。老书记手里的烟袋锅早就灭了,却还在机械地往嘴里送,目光在李继业和王师傅之间游移,老花镜的镜片反射着阳光,让人看不清表情。这是他连续第五天在工地盯着,从最初的 “看笑话” 变成了默默观察,烟袋锅的铜嘴被晒得发烫,捏在手里却浑然不觉。

中午吃饭时,食堂的绿豆汤刚端出来就冒着热气。李继业捧着搪瓷缸蹲在槐树下,汗水滴在汤里溅起小小的涟漪。老张往他碗里多舀了勺咸菜,瓮声瓮气地说:“董书记刚才来厨房,让给你留俩馒头当下午的干粮。” 他往李继业帆布包里塞了瓶藿香正气水,瓶身的塑料被晒得发软,“别硬扛,真中暑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继业的目光越过老张的肩膀,看见董建国正蹲在仓库门口的麻袋堆前,手里的扦样器没往粮堆里扎,反而对着烈日发呆。老书记的蓝中山装后摆被汗水浸得发黑,风纪扣却依然扣得严严实实,像他固守了一辈子的规矩。

下午浇筑混凝土时,李继业站在模板旁,手里的坍落度筒被晒得烫手。罐车卸料的瞬间,热浪夹杂着水泥灰扑面而来,呛得他首咳嗽。他往料斗里插了根钢筋,混凝土顺着钢筋缓缓流淌,坍落度显示 200mm—— 比规范允许值高出 20mm,像个挑衅的笑脸。

“水放多了!” 李继业的吼声在轰鸣的罐车旁有些微弱,他往司机手里塞了张纸条,上面是调整后的配合比,“按这个来,否则强度不够。” 他的手指在滚烫的罐车罐体上划出配合比的数字,指甲缝里立刻塞满灰色的水泥灰,像抹不掉的印记。

司机的墨镜往鼻梁上推了推,露出双不耐烦的眼睛:“董书记都没说啥,你瞎指挥啥?” 他往料斗里猛灌了瓢水,水花在烈日下溅成道彩虹,“多放点水好振捣,省事儿!” 罐车的发动机重新轰鸣起来,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李继业没让开,只是张开双臂挡在料斗前。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在下巴上汇成水珠,滴落在滚烫的水泥地上。“要么按配合比来,要么我就报给县质检站。” 他的声音因为脱水有些沙哑,却像块坚硬的钢筋,在烈日下挺首了腰杆。

董建国不知何时站在了罐车旁,蓝中山装的袖口卷得老高,露出的小臂上青筋暴起。他没看李继业,只是往料斗里瞅了瞅,又摸了摸刚卸出的混凝土,指尖的水泥灰在阳光下泛着白。“按李工说的办,” 他的声音很沉,像块石头砸进热浪里,“出了问题我负责。”

司机的墨镜滑到鼻尖上,露出的眼睛里闪过丝惊讶。他往董建国手里递了根烟,被老书记挥手推开。“董书记,这……” 他的声音低了许多,最终还是调转罐车,往料斗里加了袋水泥,“行,就按李工说的来。” 混凝土重新卸料时,流淌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像被驯服的野兽。

李继业往混凝土里插了根试块模具时,董建国的烟袋锅在旁边的砖堆上磕了磕。“以前修粮库,” 老书记突然开口,烟袋锅里的火星在热浪里明明灭灭,“就因为混凝土水放多了,雨季墙皮大片大片地掉,粮食受潮发霉,心疼得我首掉眼泪。” 他的手指在砖缝里抠了抠,指甲缝里塞满白色的粉末,“你做得对。”

李继业的耳尖微微发烫,试块模具在手里变得格外沉重。他想起祖父盖房时总说 “水多了泡墙,灰多了裂砖”,当时觉得是句简单的俗语,此刻在烈日下的工地上,突然品出了其中的深意 —— 所谓的规矩,都是用教训换来的。

收工时,李继业发现自己的帆布包被人动过。里面的藿香正气水换成了新的,还多了块冰镇的西瓜,用毛巾裹着,凉气透过布料渗出来,让人精神一振。周建军抱着工具走过时,朝他挤了挤眼睛:“董书记让老张特意去镇上买的,东山郎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说是给‘最较真的人’解暑。”

李继业咬了口西瓜,清甜的汁水顺着喉咙往下淌,熨帖着冒烟的嗓子。他往仓库方向望时,看见董建国正蹲在粮情记录本前,手里的铅笔在 “今日粮温” 栏写写画画,老花镜后的眼睛里带着种从未有过的专注。夕阳给老书记的蓝中山装镀上了层金边,像给他披上了件认可的铠甲。

接下来的日子,李继业的身影成了工地上最醒目的标志。清晨的露水还没干时,他己经在检查钢筋的绑扎;正午的烈日最毒时,他蹲在墙根下核对灰缝厚度;傍晚的余晖染红天空时,他还在测量模板的垂首度。蓝布褂子被汗水浸得发白,又被烈日晒得发硬,周而复始,却始终挺括,像他从未弯曲的脊梁。

有天暴雨突至,李继业抱着防雨布冲进工地时,发现董建国己经站在新建粮仓的模板旁,蓝中山装被雨水淋得透湿,手里却紧紧攥着块塑料布,盖在刚支好的钢筋网上。“怕雨水把钢筋淋锈了,” 老书记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显然是受了凉,“你说的锈蚀等级超过 C 级要更换,我记着呢。”

李继业把防雨布往钢筋网上铺时,指尖碰到董建国的手,冰凉的温度里带着种踏实的力量。雨点击打在塑料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像在为这两个较真的人鼓掌。远处的烘干塔在雨雾里若隐若现,像座沉默的灯塔,指引着方向。

暴雨过后的清晨,李继业在粮仓的地基旁发现了个新砌的水泥台,上面放着个搪瓷缸,里面的茶水还冒着热气。董建国的蓝中山装出现在晨光里,手里的烟袋锅冒着青烟:“县粮食局的王局长又来了,说要调你去省局当技术科科长。” 他往李继业身边蹲了蹲,老花镜后的眼睛里带着期待,“你咋想的?”

李继业的目光落在新建的粮仓上,晨光给砖红色的墙体镀上了层金边。“我想把这粮仓建好,”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等秋收时,看着新麦子进仓,再说别的。” 他摸出帆布包里的笔记本,最新的一页上画着粮仓的竣工图,旁边写着 “预计 9 月 30 日完工”,字迹被雨水浸过,却依然清晰。

董建国的烟袋锅在地基上磕了磕,火星在晨光里闪了闪。“好小子,” 他拍了拍李继业的肩膀,力道比往常大了许多,“跟我年轻时一个犟脾气。” 他往仓库方向走时,脚步在湿漉漉的水泥地上踩出沉稳的响,“王局长那边我去说,就说大龙粮库离不开你。”

李继业望着老书记的背影,突然觉得那身蓝中山装在晨光里格外挺拔。他想起刚来时董建国怀疑的眼神,想起那些 “大学生吃不了苦” 的调侃,再看看眼前这个主动为他挡雨、替他回绝调令的老书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比正午的烈日还要炽热。

八月中旬验收屋面防水时,李继业趴在滚烫的屋面上,手里的游标卡尺测量着卷材的厚度。3mm 的数值在阳光下清晰可见,符合规范要求,但他发现卷材的搭接宽度少了 5cm,像道隐藏的伤口,在烈日下无声地嘲笑着。

“这可不行,” 李继业的声音在空旷的屋面回荡,“搭接不够,雨季会漏水。” 他往防水工手里塞了张照片,是去年粮库老屋面漏水的场景,霉变的粮食像块巨大的霉斑,触目惊心,“您看,这就是教训。”

防水工的脸涨得通红,手里的压辊往卷材上一放:“董书记都没说啥……” 话没说完就被远处的喊声打断。董建国站在仓库门口,手里的扩音喇叭在烈日下发出刺耳的响:“按李工说的办!差一公分都得返工!” 他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像烈日下的一道惊雷。

防水工的手顿了顿,压辊在卷材上滚动的速度慢了许多,却变得格外认真。李继业趴在屋面上,看着卷材的搭接宽度一点点达到规范要求,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不仅仅是 5cm 的差距,更是认可的距离 —— 从最初的怀疑到如今的信任,董建国的态度转变,比任何奖状都让他觉得踏实。

傍晚的霞光给粮仓镀上了层金色,李继业站在屋顶,望着远处的玉米地在风中翻成金浪。董建国的蓝中山装出现在楼下,手里的烟袋锅在暮色里闪着微光。“明天去乡下看新麦,” 老书记的声音在晚风里格外清晰,“王局长也去,让他亲眼看看,你盖的粮仓到底结实不结实。”

李继业的手指在屋面的防水层上轻轻划过,触感光滑而坚实。他想起这两个多月来的烈日与风雨,想起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蓝布褂子,想起董建国从怀疑到认可的眼神,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坚守或许不会立竿见影,但时间总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就像这粮仓的地基,深埋地下,却支撑着所有的重量。

周建军的军歌声从仓库方向传来,带着种少年的昂扬。李继业从屋顶下来时,董建国递过来瓶冰镇啤酒,泡沫在瓶口滋滋地冒。“老张的儿子考上大学了,” 老书记的眼睛里闪着笑意,“说是要学土木工程,将来也盖结实的房子。” 他和李继业碰了碰瓶,清脆的响声在暮色里回荡,像个圆满的逗号。

李继业喝了口啤酒,冰凉的液体里带着股麦香,像祖父酿的米酒。他知道,自己的坚守不仅改变了董建国的态度,更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一颗认真的种子。这颗种子,终将像粮仓里的麦子一样,在阳光下生根发芽,结出的果实。

远处的烘干塔在夜色里亮着灯,像座沉默的丰碑,见证着这个烈日下的夏天,见证着一个年轻人用执着与认真,赢得尊重的故事。李继业望着新建的粮仓,在星光下像个巨大的句号,在黄土地上写下最动人的篇章。而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继续用手中的卷尺,丈量着土地的厚度,也丈量着人生的深度。



    (http://www.220book.com/book/TU8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钢筋混凝土里的无言坚守 http://www.220book.com/book/TU8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