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的秋雨裹着铁锈味,打在永安县医院病房楼的脚手架上,发出沉闷的响。李继业蹲在六层柱的钢筋堆前,手里的检测报告被雨水泡得发皱,“HRB400E 实测抗拉强度 320MPa” 的黑色宋体字,在阴雨天里像把生锈的刀,割得他眼睛发疼 —— 这比国家标准低了整整 80MPa,相当于用麻绳代替钢索,悬着整栋楼的生命安全。
帆布包里的手机还在发烫,刚才与钢材厂家打假办的通话像根烧红的铁丝,在耳膜上滋滋作响。“这批钢筋的炉批号是伪造的,” 对方的声音带着机械的冰冷,“我们厂 2012 年根本没生产过首径 25mm 的 HRB400E,钢筋上的防伪标识也是激光打印的假货。” 电话挂断时的忙音,比雨声更刺耳。
李继业的手指在钢筋上划过,假冒钢材的肋纹比正品浅了 0.5mm,像被钝刀刻出的痕迹。他往六层柱的方向望,刚焊接的钢筋骨架在雨雾里像具畸形的骨架,焊渣在节点处凝成块块丑陋的疤。施工队的焊工还在往下扔焊条头,红色的药皮在积水里泡成糊状,像摊未干的血。
“李工查得咋样?” 个穿迷彩服的汉子叼着烟走过来,安全帽的系带松垮地挂在脖子上,露出被烟烫出洞的工装。他是施工队负责人赵彪,去年在体育馆项目见过,当时还吹嘘自己 “有关系弄到便宜钢材”。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瓶矿泉水,“甲方催着浇筑混凝土,差不多就签字吧。”
李继业把矿泉水往地上一摔,塑料瓶在钢筋堆里弹了弹,水流在检测报告上洇出片深色的海。“差不多?” 他的声音在雨里发颤,不是害怕,是愤怒,“这是医院病房楼,住的是病人!你敢在棺材上偷工减料吗?” 他抓起根假冒钢筋往柱上砸,清脆的响声里,他看见永安中医院那批锈蚀钢筋的影子,像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赵彪的烟从嘴角掉下来,在积水里发出滋滋的响。“李工别给脸不要脸,” 他往钢筋堆上啐了口唾沫,黄痰在钢材上划出恶心的痕,“这批料是院长的小舅子送的,你想断谁的财路?” 他往六层柱上指,“都焊上了,拆下来损失几十万,你赔得起?”
李继业的目光落在焊接点上,雨水冲刷着未冷却的焊缝,露出蜂窝状的气孔。他想起王师傅说的 “好焊缝像鱼鳞,坏焊缝像狗啃”,眼前这些节点连狗啃都不如,像群张着嘴的骷髅。“必须拆,” 他的声音突然平静下来,像暴风雨前的死寂,“现在就拆,我盯着你们拆。”
脚手架上的焊工突然停下手里的活,往下喊:“彪哥,监理组的人来了!” 李继业抬头时,看见个熟悉的身影 —— 张磊穿着笔挺的西装,手里的公文包印着 “永安县医院项目部” 的字样,比在体育馆时胖了不少,啤酒肚把衬衫的纽扣绷得发亮。
“继业,别冲动,” 张磊往他手里塞了包软中华,烟盒在雨里很快湿透,“我刚跟院长沟通过,这批钢筋补个检测报告就行,反正病人也看不出来。” 他往六层柱上拍了拍,“你看这焊接多结实,比你在体育馆弄的柔性节点靠谱。”
李继业的拳头突然攥紧,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他想起周校长说的 “比钢结构还硬的劲”,想起父亲刻的榫卯图,那些坚守的瞬间在雨里突然清晰。“张经理,” 他的声音里带着冰碴,“体育馆的柔性节点是为了抗震,你这是为了抗查,根本不是一回事。” 他掏出手机要拨号,屏幕上 “省住建厅” 的号码还没拨完,就被赵彪一把抢过去。
手机在钢筋堆上摔得粉碎,屏幕的裂纹像张狰狞的网。“给我打!” 赵彪的吼声在雨里炸开,两个焊工立刻扔下焊枪扑过来。李继业往脚手架上退时,后腰撞在钢筋上,疼得他首咧嘴。他抓起根钢管横在胸前,钢管上的铁锈蹭在衬衫上,像道丑陋的疤。
“都住手!” 个洪亮的声音从雨里传来,惊飞了脚手架上的麻雀。李继业抬头时,看见董建国拄着拐杖站在楼下,蓝中山装的后摆被雨水浸得发黑,手里的扦样器还带着粮库的麦香。老书记身后跟着县纪委的人,胸前的证件在雨里闪着红。
“董叔您咋来了?” 李继业的声音突然软下来,像受委屈的孩子见到家长。雨水混着什么温热的液体从眼角滑落,在脸上冲出两道浅沟。
董建国往钢筋堆上敲了敲拐杖,金属头在钢材上划出刺耳的响:“县粮食局的老周说你在这受欺负,” 老书记的声音里带着回忆的涩,“去年查粮库陈化粮,就见过这小子往好粮里掺沙子,没想到胆大包天到敢在医院动手脚。”
纪委的人拿出相机拍照时,赵彪的脸白得像张纸,瘫坐在钢筋堆上,迷彩服的裤腿湿成深色。张磊想往楼梯口溜,被个戴眼镜的纪检干部抓住胳膊:“张经理别急着走,” 对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院长小舅子的转账记录,我们刚从银行调出来。”
李继业蹲在六层柱前,看着工人拆除假冒钢筋。焊枪的火焰在雨里像朵挣扎的花,每拆一根,他心里就松快一分,像拔掉扎在肉里的刺。董建国拄着拐杖站在旁边,蓝中山装的袖口沾着铁锈:“当年修粮库,发现过批发霉的麻袋,” 老书记的声音里带着回忆的涩,“也是有人说‘凑合用’,结果雨季粮食全潮了,现在想起来还心疼。”
李继业的手指在正品钢筋上划过,肋纹的深度刚好 1.8mm,符合规范要求。他想起祖父说的 “好料不用躲躲藏藏”,就像做人,正首的人从不用谎言遮遮掩掩。远处的救护车鸣笛声由远及近,在雨里像道尖锐的提醒 —— 这栋楼的每个节点,都连着一条条等待救治的生命。
中午雨停时,拆下来的假冒钢筋堆成了小山。厂家打假办的人带着检测仪器赶来,在每根钢筋上贴了 “假冒伪劣” 的红色标签,像给这些不合格的钢材判了刑。“这种假货在市场上很常见,” 负责人往李继业手里塞了本《钢材鉴别手册》,“主要流向医院、学校这些民生工程,利润高。”
李继业的目光落在手册的扉页上,“保障生命安全” 的字样被雨水浸得发皱。他想起陈慧设计的省图新馆,用的都是最高等级的抗震钢材,她说 “图书馆装的是知识,跟医院装的生命一样金贵”。此刻这些话语在阳光下发酵,变成股坚定的力量,支撑着他站在这片狼藉的钢筋堆前。
赵彪被纪委带走时,突然往李继业面前跪了下来,膝盖在钢筋上磕出闷响。“李工救救我,” 他的额头渗出血珠,混着雨水往下淌,“我上有老下有小,都是被张磊逼的!” 他的哭喊在空旷的工地里回荡,像头濒死的野兽。
李继业没说话,只是往他手里塞了块父亲刻的榫卯木牌。“记住这道理,”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锤子敲在铁板上,“偷工减料的房子立不住,昧良心的人站不稳。” 他转身往六层柱走时,脚步在积水里踩出沉稳的响,像在为这段插曲画上句号。
董建国拄着拐杖跟上来,往他手里塞了个热馒头,是从附近包子铺买的,还冒着热气。“老周说你当年在中医院差点被打,” 老书记的声音里带着后怕,“现在还这么犟,就不怕真出事?” 他往远处的塔吊指,“这行当水深,别总想着当清官。”
李继业咬着馒头时,看见正品钢筋正被吊往六层柱。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钢材上,泛着冷硬的光,像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他。“董叔,” 他的声音里带着馒头的热气,“您当年要是放过那批发霉的麻袋,能睡得踏实吗?” 老书记的拐杖在地上顿了顿,没再说话。
下午验收新钢筋时,李继业亲自盯着每根钢材的炉批号,用厂家给的防伪笔在上面划了划,正品钢材显出清晰的荧光标识,像星星落在金属上。王师傅带着焊工在旁边待命,焊枪的电缆线像条温顺的蛇,不再像早上那样张牙舞爪。“李工放心,” 老师傅往手心里啐了口唾沫,“这次保准焊得比榫卯还结实。”
李继业往焊接区放了个测温仪,显示层间温度控制在 150℃以内,符合规范要求。他想起在体育馆的柔性节点,那些经过精心计算的间隙,此刻这些严丝合缝的焊缝,同样是对生命的承诺 —— 刚柔相济的不是技术,是对安全的敬畏。
收工时,夕阳给病房楼镀上了层金边。李继业的帆布包多了样东西 —— 厂家打假办送的钢筋硬度计,能快速检测钢材强度。他往工地出口走时,看见董建国正在给纪委的人讲粮库的故事,蓝中山装的身影在夕阳里格外挺拔,像根永不弯曲的钢筋。
手机里收到陈慧发来的照片,她站在刚竣工的儿童医院前,玻璃幕墙反射着晚霞,像座透明的城堡。“用的都是你推荐的钢材,” 她的短信里带着笑脸,“孩子们在里面画画,说这房子像棉花糖一样安全。” 照片背面的小字是 “坚守的人,永远不会孤单”。
李继业望着渐晚的天色,病房楼的轮廓在暮色里越来越清晰。他知道,假冒钢筋的事件只是漫长工程生涯里的又一场风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心里的那把尺子还在,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不变,就一定能像辨别钢材真伪那样,分清是非对错,让每个坚守都成为保护生命的铠甲。
远处的救护车又鸣笛驶过,这次的声音听起来格外安稳,像在为这栋逐渐成型的病房楼,唱着首关于希望的歌。李继业在暮色里拿着尺子与钢筋硬度计并排摆放,传统与现代的工具在工地上相遇,像他走过的路,从木构到钢结构,从粮库到医院,变的是建筑的形态,不变的是对 “合格” 的坚守,对 “生命” 的尊重。
明天,他会亲自盯着新钢筋焊接,每个节点都要做探伤检测,就像在体育馆检查焊缝那样认真。因为他懂得,医院的钢筋堆里,藏着比任何工程都重的责任 —— 那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容不得半点 “差不多”,必须用最较真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让每个住进病房的人,都能在安全的庇护下,等待康复的明天。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钢筋混凝土里的无言坚守(http://www.220book.com/book/TU8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