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厅的调查通知书放在监理部的办公桌上,红色的公章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李继业的手指在 “涉嫌滥用职权影响施工进度” 的字样上划过,纸张的边缘割得手心发疼 —— 这是赵忠被列入黑名单后的第七天,举报信像枚迟来的炸弹,在安置房项目的工地上炸开。
帆布包里的录音笔还在工作,按下播放键时,赵忠威胁的声音立刻填满了办公室:“李继业你等着,我让你在监理行业混不下去!” 背景里的桩机轰鸣成了最好的时间戳,证明这段录音正是桩基返工那天录下的。他往窗外望,小王正在指挥工人吊装钢筋笼,年轻人的安全帽在阳光下闪着光,像颗倔强的星。
“李工,建设厅的人到了。” 张磊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己经刑满释放,现在在监理部做资料整理,西装上的褶皱里还留着监狱的味道。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杯热茶,“带头的是王副厅长,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当年在体育馆项目上怼过汉斯。”
李继业把录音笔放进衬衫口袋,金属外壳贴着温热的皮肤。走进会议室时,看见五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坐在长桌后,王副厅长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敲出规律的响,节奏和他当年在体育馆检查钢结构时一模一样。“李监理,” 他的目光抬起来,像探照灯扫过李继业的脸,“说说为什么要把合格的桩基判定为 Ⅲ 类桩?”
李继业把超声波检测报告推过去,每一页都贴着现场照片,Ⅲ 类桩的缺陷位置用红笔圈出,像排醒目的惊叹号。“王厅长可以看看第 17 页,” 他的声音平稳得像安置房的桩基,“这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复核报告,桩身完整性确实存在严重缺陷,不符合设计要求。” 他往桌上放了个 U 盘,“里面有全部检测视频,时间地点都有记录。”
王副厅长的手指在报告上划过,突然停在 “返工费用 28 万元” 的数字上:“赵忠举报你故意提高标准,导致项目多花了近三十万,有这事吗?” 他的钢笔往 U 盘上点了点,“我们查了银行流水,你侄子的建材店在返工期间进了批钢筋,巧合得有点刻意。”
李继业的喉结滚动了下,从帆布包里掏出份合同:“那是医院儿科病房的加固项目,” 他往王副厅长手里递了张验收单,上面有护士长的签字,“我侄子是按市场价供货,利润比行业平均水平还低三个点。” 他往门口喊了声,小王立刻抱着箱资料进来,里面全是钢筋的检测报告和供货记录,像座坚实的证据山。
调查组成员突然笑了,其中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推了推镜框:“李工准备得挺充分。”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颗水果糖,“我是当年体育馆项目的实习生,记得你爬在 40 米高的屋盖上检查焊缝,汉斯说你是‘中国最好的监理’。” 水果糖的甜香在会议室里弥漫,像股温暖的风。
王副厅长的钢笔突然往桌上顿了顿:“赵忠说你收了拆迁户的好处,” 他往李继业面前放了张照片,是白发老太太给李继业塞鸡蛋的场景,“这怎么解释?” 照片的角度显然是偷拍的,背景里的 Ⅲ 类桩检测现场被刻意裁掉,像个扭曲的真相。
李继业的手指在照片上轻轻,老太太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智慧。“这是张奶奶,” 他往调查组成员手里发了份证明,是社区居委会开的,“她的老伴是老瓦匠,一辈子跟桩基打交道,知道 Ⅲ 类桩的危害。” 他往门口指,“张奶奶就在外面,随时可以作证。”
张奶奶拄着拐杖走进来时,鸡蛋的香味从布袋里飘出来。她往王副厅长手里塞了个热鸡蛋:“领导尝尝,自家鸡下的,” 老太太的拐杖往调查记录上敲了敲,“李工是好人,他不让用坏桩,是怕咱住进去塌了,这叫啥?这叫积德!” 她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像敲在良心上的警钟。
调查进行到下午时,王副厅长突然要求去现场查看。站在 Ⅲ 类桩的处理现场,他的手指在补强后的桩身上划过,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像镜面样光滑。“处理得不错,” 他的声音里带着赞许,“比规范要求还高了两个等级。” 他往李继业肩上拍了拍,“当年在体育馆,你坚持改柔性节点,现在看来是对的。”
李继业的后背突然泛起热意,像被阳光晒透的钢构件。他往桩基旁站了站,新浇筑的混凝土还在养护期,薄膜下的水珠折射出彩虹,像个圆满的句号。拆迁户们突然围过来,个抱孩子的女人往调查组成员手里塞了颗糖果:“这是用李工帮我们争取的补偿款买的,甜着呢。”
王副厅长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几个字,合上本子时发出清脆的响。“调查结束,” 他的声音在工地上空格外清晰,“李继业监理的做法符合规范要求,不存在滥用职权,相反,应当予以表彰。” 他往赵忠的举报信上划了个大大的叉,“这种诬告行为,建议移交纪检部门处理。”
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小王突然举起相机,镜头对准了李继业和王副厅长的背影,背景里的安置房桩基像排坚实的脊梁,支撑着蓝天白云。张奶奶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个红布包,里面是拆迁户们凑钱买的新卷尺,“比你那把旧的长,能量更多桩。”
离开工地时,夕阳给建设厅的轿车镀上了层金边。王副厅长摇下车窗喊:“李继业,下个月省厅有个监理论坛,你来做主旨发言。”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本《桩基工程新技术》,扉页上有他的签名,“把你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比拿奖状实在。”
李继业站在夕阳里,看着轿车消失在路的尽头。小王突然往他手里塞了张照片,是刚才抓拍的,画面里的他正低头查看桩基,阳光在背上织成件金色的铠甲。“这张照片要投稿给《建筑报》,” 年轻人的眼睛里闪着光,“标题就叫‘桩基上的良心’。”
晚上在董建国家里,婶子炖的老母鸡香气西溢。老书记往李继业碗里舀了块鸡腿,拐杖往地上顿了顿:“我就说邪不压正,” 他往墙上指,新挂的奖状上写着 “全省优秀监理工作者”,“这是省厅刚寄来的,比你那本烫金的实在。”
李继业咬着鸡腿时,手机突然震动,是陈慧发来的视频。她站在新落成的儿童医院前,玻璃幕墙反射着晚霞,像座透明的城堡。“质监站的老同学说你过关了,” 她的笑声里带着雀跃,“我把你的桩基处理方案做成了案例,下周在设计院的例会上讲。”
视频里的案例分析图突然和眼前的奖状重叠,李继业的手指在 “Ⅲ 类桩处理工艺” 的字样上划过,突然明白建设厅的调查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它让更多人知道,坚守原则或许会遭遇误解和诬告,但只要有扎实的证据和坚定的信念,正义终将到来,像深埋地下的桩基,终会支撑起坚实的建筑。
他望着窗外的星空,安置房的轮廓在夜色里越来越清晰,33 栋楼的灯光像片温暖的星海。李继业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调查,更多的质疑,更多的举报,但只要手里的卷尺还在,心里的原则不变,就一定能像处理 Ⅲ 类桩那样,用专业和勇气化解所有危机,让每个建筑都站得笔首,让每个坚守都经得起考验。
明天,他会带着新卷尺,去检查安置房的承台钢筋,像过去的无数个明天一样,认真记录每个数据,核对每个节点。因为他懂得,所谓的不卑不亢,不是天生的勇气,而是源于对专业的自信,对良心的笃定,让那些深埋地下的努力,终将成为支撑起信任的基石,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建设厅的调查,不过是这漫长坚守中的一段插曲,让他更加确信,正确的事,值得用一生去坚持。
夜色渐浓时,李继业把建设厅的调查结论和 Ⅲ 类桩处理报告放在一起,两者在灯光下形成奇妙的和谐,像段完整的人生哲理 —— 从质疑到理解,从调查到认可,从平凡到伟大,这就是坚守的力量。而那些诬告、误解、威胁,终将像不合格的桩基一样,被岁月淘汰,只留下坚实的成果,在阳光下闪耀,温暖着每个需要被守护的生命。
作者“东山郎”推荐阅读《钢筋混凝土里的无言坚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TU8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