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八章:无奈的调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钢筋混凝土里的无言坚守 http://www.220book.com/book/TU8O/ 章节无错乱精修!
 

滨海市的晨雾还没散尽,李继业己经在 7 号楼的屋面站了半个钟头。手里的 2 米靠尺往防水层上一靠,气泡在刻度线中间稳稳停住,像个圆满的句号。他的铅笔在巡查记录本上写下最后一行字:“9:15 检查 7 号楼屋面防水,平整度 2mm,合格。” 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雾里显得格外清晰。

帆布包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公司人事部的号码。李继业按下接听键时,听见王经理的声音带着刻意的轻松:“继业啊,有个好消息,” 背景里传来麻将牌的碰撞声,“公司决定调你去总部任技术总监,下周就报到。” 他的语气突然压低,“安置房项目这边…… 你就先交接下。”

李继业的靠尺差点从屋面滑落,金属碰撞声惊飞了檐角的麻雀。“调走?” 他的声音在雾里有些发飘,目光扫过楼下排队看房的拆迁户,他们手里的户型图被晨风吹得哗哗响,“项目还有三个月就竣工,现在调人不合适。” 他想起张总工盖在巡查记录本上的红章,油墨的香气还没散尽。

王经理的笑声像块潮湿的海绵:“这是高层的决定,”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个虚衔,“技术总监比在现场风吹日晒强,再说…… 开发商那边对你有些‘意见’,你先避避风头。” 电话挂断时的忙音,像根针戳破了质监站认可的喜悦,留下片空洞的回响。

李继业蹲在屋面的排气管旁,手指在防水卷材的搭接缝上划过。10cm 的宽度比规范要求多 2cm,是他特意要求施工队增加的,像道额外的防线。雾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淌,在巡查记录本上洇出片浅痕,刚好遮住张总工盖的 “优秀巡查记录” 印章,像被谁刻意抹去的荣誉。

“李工,咋还不下来?” 小王的喊声从楼梯口传来,年轻人的军绿色工装沾着新的混凝土灰,“张奶奶带着拆迁户在楼下等着,说要给你送锦旗呢。” 他的声音里带着雀跃,没察觉李继业的沉默里藏着风暴。

李继业把巡查记录本塞进帆布包时,金属搭扣撞在靠尺上,发出清脆的响。他往楼下走时,每级台阶都像踩在棉花上,雾里的拆迁户们影影绰绰,手里的锦旗在风里飘动,像团模糊的火焰。张奶奶的拐杖在水泥地上敲出规律的响,节奏和他第一次检查桩基时一模一样。

“李工可算下来了!” 张奶奶往他手里塞了个红布包,里面是双布鞋,针脚细密得像防水卷材的搭接缝,“我那口子生前是鞋匠,说穿布鞋上工地稳当。” 她的手指在李继业的巡查记录本上轻轻拍了拍,“这本子比圣经还金贵,可别弄丢了。”

李继业的喉结滚动了下,把布鞋往帆布包里塞时,触到片坚硬的纸 —— 是人事部发来的调令,“因工作需要,免去李继业安置房项目总监理职务” 的字样在雾里泛着冷光。他往开发商的办公楼望,三楼的窗帘拉开道缝,个穿西装的身影正往这边看,手里的茶杯在窗台上晃了晃,像在示威。

“李工咋了?” 小王的相机镜头突然对准他,年轻人的眼睛里闪过疑惑,“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个烤红薯,焦黑的外皮冒着热气,“张师傅今早特意烤的,说给你补补。”

红薯的甜香在雾里散开时,公司的车缓缓驶进工地。王经理从车窗里探出头,鳄鱼皮带在晨光里闪着油光:“继业,我来接你去新岗位看看。” 他的目光在拆迁户手里的锦旗上顿了顿,“这些老乡挺热情啊,回头我让财务给他们申请点补助。”

李继业突然笑了,往王经理手里塞了份文件:“这是项目交接清单,” 上面密密麻麻列着未完成的工作,每个条目后都标着注意事项,“7 号楼的外保温要用 A 级材料,千万别听施工队换 B 级的;地下室的止水带必须用三元乙丙橡胶,我己经把样品封存在监理部了。”

王经理的手指在清单上划了划,突然往李继业肩上拍了拍:“这些小事让新监理盯着就行,” 他的声音里带着不耐烦,“总部的办公室都给你准备好了,比这工地舒服多了。” 他往驾驶座努努嘴,“走吧,别让领导等急了。”

“再等十分钟。” 李继业往 5 号楼的方向走,靠尺在手里晃出轻微的响。新进场的监理正蹲在钢筋网前抽烟,安全帽歪在头上,对间距超标 2cm 的钢筋视而不见。“小王,” 李继业的声音很轻,“把那本《钢筋工程施工规范》给张监理送去,第 4.2.3 条标重点。”

年轻人的眼圈突然红了,把规范往新监理手里塞时,声音带着哭腔:“李工说这是保命的条文,必须看!” 新监理的嘴角撇了撇,把规范往地上一扔:“知道了知道了,就你话多。” 他的皮鞋往钢筋网上踩,网格在重压下发出痛苦的呻吟。

李继业的靠尺突然往钢筋上一敲,金属碰撞声惊得雾里的海鸥扑棱棱飞起。“间距 220mm,” 他的声音在晨雾里格外清晰,“设计要求 200mm,差 2cm 就是不合格。” 他往新监理手里塞了把卷尺,“要么调,要么我现在给质监站打电话。”

新监理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往王经理的方向喊:“王总你看他!都要走了还多管闲事!” 他的手指在钢筋上戳了戳,“不就差 2cm 吗?能影响啥?” 雾里的拆迁户突然起哄:“差 2cm 也不行!李工说了,房子的事没有小事!”

王经理的脸在车窗后沉了沉,往新监理手里塞了个信封:“按李工说的调,” 他的声音里带着咬牙切齿的妥协,“回头我再跟你算这笔账。” 他往李继业这边扬了扬下巴,“现在能走了吧?”

李继业往拆迁户们面前走了走,张奶奶的拐杖在地上顿了顿:“孩子,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老太太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咱去找质监站的张总工,他不是说你做得对吗?”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把钥匙,“我家的门永远为你开着,随时回来喝碗热汤。”

钥匙的金属凉意贴着掌心,李继业突然想起在永安中医院,刘怀明塞给他的那把监理部钥匙,说 “守住这扇门,就守住了良心”。此刻这两把钥匙在掌心重叠,像两道无法交叉的平行线,一道通向规范,一道通向现实。

“张奶奶,我会回来的。”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李继业往公司的车走时,小王突然举着相机追过来,镜头里的他正穿过拆迁户让出的通道,身后的锦旗在雾里像团燃烧的火。“这张照片我会洗出来,” 年轻人的声音发颤,“贴在监理部的墙上,提醒我们啥叫坚守。”

车驶出工地时,李继业回头望了最后一眼。新监理己经把钢筋间距调回 200mm,却在转身时往模板里塞了块泡沫板,像在规范的裂缝里塞进谎言。拆迁户们还站在雾里,张奶奶的拐杖在地上敲出送行的节奏,像首古老的歌谣。

王经理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开发商打来的,他的声音立刻变得谄媚:“李总放心,那根‘钉子’己经拔了…… 新监理是自己人,保证按您的意思来…… 嗯,B 级保温板下午就进场。” 他挂了电话往李继业手里塞了支烟,“你看,有时候变通一下,大家都省心。”

李继业望着窗外掠过的海景,省图的钢构穹顶在雾里像颗巨大的孤岛。他想起张总工说的 “需要更多一根筋”,想起自己在巡查记录本上画的五角星,突然觉得那些精准的数据在人心面前,像堆脆弱的积木。7 号楼的外保温会不会被换成 B 级?地下室的止水带会不会偷换成再生橡胶?这些问题像雾里的礁石,撞得他心口发疼。

车在总部大楼前停下时,李继业的帆布包突然变得格外沉重。里面的巡查记录本、张奶奶的布鞋、张总工送的湿度计,每样东西都带着工地的温度,与这玻璃幕墙的冰冷格格不入。王经理往他手里塞了张门禁卡:“302 办公室,视野好,能看见整个滨海新区。”

李继业把门禁卡往兜里一塞,突然往电梯口走:“我去趟洗手间。” 他在消防通道里掏出手机,给张总工发了条短信:“安置房项目建议增加巡查频次,重点关注 7 号楼外保温和地下室止水带。”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他听见楼梯间传来王经理的喊叫声,像在追逐什么。

站在 302 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李继业望着远处的安置房项目,雾己经散了,7 号楼的屋面在阳光下闪着银灰色的光。他知道那上面有自己亲手检查过的防水层,有符合规范的平整度,可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呢?那些藏在墙体里的泡沫板,那些偷换的材料,像群蛀虫,正在啃食他用数据筑起的防线。

手机突然震动,是小王发来的照片:新监理正和施工队的人在食堂喝酒,桌上的《钢筋工程施工规范》被当成了杯垫,啤酒渍在 “间距 200mm” 的字样上洇出片深色的海。年轻人的附言写着:“他说这规范太死板,得灵活点。”

李继业的手指在照片上轻轻划过,突然懂了张总工当年说的 “质监站缺的不是规范,是敢守规范的人”。他想起祖父刨木头时的样子,老木匠总说 “榫卯要留三分活口,却不能有半分虚位”,原来规范是死的,人心是活的,这活泛里藏着的,有时是变通,有时是纵容。

王经理推门进来时,手里的文件上印着 “新机场航站楼项目可行性报告”。“继业,这项目可是块肥肉,” 他往李继业肩上拍了拍,“开发商是我老同学,好说话得很。” 他的目光在李继业的帆布包上顿了顿,“那些旧本子该扔了,总部有新的办公系统。”

李继业把巡查记录本放进抽屉锁好,钥匙往脖子上一挂,金属链贴着皮肤,像条清醒的界限。“王经理,”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新机场的桩基必须用钻孔灌注桩,不能听施工队换沉管桩,后者的承载力差 30%。” 他往可行性报告上放了本《桩基工程规范》,“第 5.3.4 条,我标好了。”

王经理的笑容僵在脸上,转身往外走时,皮鞋在地板上踩出沉闷的响。李继业望着窗外的海景,突然觉得那片蔚蓝里藏着和工地一样的真相:潮水涨起时,礁石会露出坚硬的棱角;潮水退去后,沙滩上总会留下被冲刷的痕迹。规范就像礁石,守住了底线,却挡不住人心的潮水。

傍晚离开总部时,李继业的帆布包比早上沉了许多。他往安置房项目的方向走,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像条通向初心的路。远远看见张奶奶的拐杖在工地门口晃动,老太太身边的小王举着相机,镜头对准了 7 号楼的方向,像在记录什么重要的瞬间。

他知道自己虽然离开了项目,却永远带不走那些刻在心里的数据,那些印在巡查本上的五角星,那些拆迁户眼里的信任。这些东西比任何职务都珍贵,像道无形的防线,即使守不住所有人心,也能守住自己的良心 —— 这或许就是无奈中的坚持,是每个 “一根筋” 监理最后的阵地。

暮色渐浓时,李继业的手机收到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只有张照片:7 号楼的外保温层上,贴着张手写的告示,上面是他的巡查记录节选,末尾画着个歪歪扭扭的五角星。发信人备注是 “张奶奶的孙子”,附言写着:“我们会盯着施工队换 A 级材料,您教的规范,我们没忘。”

李继业站在路灯下,突然笑了。晚风带着海的咸腥味,吹得帆布包哗哗作响,像在为那些坚守的人们鼓掌。他知道有些防线或许会暂时失守,但只要还有人记得规范的重量,还有人愿意续写巡查记录,人心的潮水终将退去,露出那些被掩盖的礁石 —— 那才是建筑最坚实的根基,是比任何钢筋都坚韧的脊梁。

明天,他会带着新的巡查记录本走进新机场的工地,像过去的无数个明天一样,认真测量每根钢筋,检查每道焊缝。因为他懂得,调离不是结束,是换个地方继续坚守,哪怕只能守住一小片阵地,哪怕只能影响几个人,也要让规范的光芒照进人心的缝隙 —— 这或许就是 “一根筋” 们对抗无奈的方式,笨拙,却充满力量。

钢筋混凝土里的无言坚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钢筋混凝土里的无言坚守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TU8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钢筋混凝土里的无言坚守 http://www.220book.com/book/TU8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