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像块浸了墨的棉布,缓缓盖在海岛工地上。李继业的强光手电往 15 层楼面一扫,钢筋绑扎的火花在黑暗里炸开,像串坠落的星子。他往施工队长手里塞了份《夜间施工专项方案》,红笔在 “照明照度不低于 50lux” 的条款下划出粗重的线:“塔吊的探照灯必须覆盖整个作业面,” 对讲机的电流声里混着钢筋碰撞的脆响,“今晚要把这跨梁的钢筋绑完,凌晨三点开始浇筑混凝土,不能耽误明天的吊装。”
林晓的无人机在照明灯塔间穿梭,平板屏幕上的亮度分布图正以绿色标注合格区域。“西南角的照度只有 35lux,” 姑娘的指尖在触控笔上用力,马尾辫随着升降车的晃动甩动,“钢筋工老王那边看不清绑扎间距,刚才己经绑错了三道箍筋,”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实时监测数据,红色的预警点在屏幕上闪烁,“必须再加两盏镝灯,不然钢筋保护层厚度肯定超标。” 飞行器突然悬停在料斗上方,镜头捕捉到混凝土运输车正在排队,车灯在黑暗里连成蜿蜒的河。
小张抱着笔记本电脑蹲在临时配电箱旁,屏幕的蓝光映着他熬红的眼睛。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杂乱的响,BIM 模型的进度条停在 68% 的位置:“按现在的速度,”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变压器的嗡鸣,调出资源调配表,“木工班组缺五个人,模板材料差 30 张,”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加班排班表,红笔圈出连续工作超过 12 小时的工人名字,“再这样下去,下周肯定有人撑不住。” 电脑突然发出低电量警报,像声疲惫的叹息。
老周的烟斗往钢筋堆上磕了磕,火星在盘圆钢筋的间隙里明灭。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个保温桶,里面的姜汤还冒着热气:“我年轻时修水库,” 老人的皱纹里沾着铁锈,“连续熬了三天三夜,全靠这玩意儿提神,” 他往正在绑扎梁筋的工人那边努嘴,“小王的手都在抖,刚才差点被钢筋砸到脚,” 他往烟荷包里塞了把晒干的薄荷,“给年轻人分点,嚼着能醒盹。”
王涛的保温杯往临时指挥台的铁皮上顿了顿,茶水在进度计划表上晕开片深色的痕。“业主刚发的邮件,”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打印件,刘总的签名旁画着个醒目的感叹号,“下个月的观摩会必须如期举行,” 他往混凝土泵车的方向指,“商混站那边己经协调好,今晚能供应 800 方混凝土,” 他的声音里带着熬夜的沙哑,“但泵车司机只有两个,得轮流休息,不然容易出事故。”
钢筋工老王的绑扎钩在黑暗里划出残影,手套的破洞露出冻得发红的指关节。“这梁筋太密了,” 他往嘴里塞了片薄荷糖,清凉的刺激让他打了个哆嗦,“Φ25 的主筋之间只剩 3cm 缝隙,振捣棒根本插不进去,”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根弯折的钢筋,“刚才试着塞了三次,振捣棒头都磕弯了,这样浇出来的混凝土肯定有蜂窝,” 他往远处的灯火啐了口唾沫,“还不如白天慢慢干,夜里瞎折腾啥。”
李继业的卷尺往钢筋间隙里一塞,32mm 的读数在手电筒光下格外刺眼。“规范要求至少 40mm,” 他的声音在振捣棒的轰鸣里格外清晰,指挥工人调整主筋间距,“必须保证振捣棒能顺利插入,不然混凝土密实度不够,” 他往林晓的平板上指,“你看这是上次夜间施工的回弹检测报告,强度只达到设计值的 85%,像块没烧透的砖。” 手电光突然扫到个打盹的小工,安全帽歪在一边,手里的钢筋套筒差点掉在地上。
凌晨的混凝土浇筑现场,泵车的布料杆像条钢铁巨蟒在夜空里摆动。李继业往罐车司机手里塞了份《混凝土施工规范》,用红笔标出 “初凝时间不超过 4 小时” 的条款:“今晚的海风湿度 90%,” 他往测温仪上看,18℃的读数在液晶屏上跳动,“初凝时间会延长到 6 小时,但必须在 5 小时内浇筑完毕,” 他往卸料口的坍落度筒指,“每车都要测,低于 180mm 立即退回,不能将就。”
林晓的无人机悬停在布料杆下方,平板屏幕上的流动度监测显示混凝土出现初凝迹象。“7 号罐车的卸料时间己经超过 3 小时,” 姑娘的指尖在对讲机上用力,“出机坍落度 210mm,现在只剩 150mm,像碗快凝固的米糊,”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调整方案,“建议掺加适量缓凝剂,同时加快浇筑速度,” 她的声音里带着焦虑,“再耽误 20 分钟,这罐混凝土就废了。”
老周带着工人清理振动棒上的水泥浆,粗糙的手掌在冰冷的金属上摩擦生热。“要像揉面团那样,” 他往年轻工人示范如何把控振捣时间,“快插慢拔,每个点振 30 秒,” 老人的烟斗往钢筋骨架上磕了磕,火星在飞溅的水泥浆里熄灭,“当年修粮仓的地梁,就是因为振捣不到位,后来下雨就往屋里渗水,” 他往混凝土表面抹了把,“你看这浮浆厚度,超过 5cm 就得刮掉,不然后期容易开裂。”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突然发出警报声,屏幕上的混凝土强度模拟显示夜间施工的试块强度离散性超标。“主要是温度影响,”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困意,手指在键盘上快速计算,“白天浇筑的试块强度偏差在 5% 以内,夜间的达到 12%,”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保温措施方案,“必须给新浇混凝土盖两层棉被,再通蒸汽养护,” 他往远处的锅炉指,“我己经让老王烧起来了,温度能控制在 25℃左右。”
王涛的保温杯在各作业面间传递,茶水的热气里混着水泥和汗水的味道。“刚给食堂打了电话,”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加餐清单,包子、鸡蛋、热豆浆的字样在灯光下格外温暖,“凌晨西点会送过来,” 他往连续工作 16 小时的木工班组指,“张师傅的手都在抖,让他休息半小时吧,不差这点时间,” 他的声音里带着心疼,“我己经安排了轮休表,保证每个人每天至少睡五小时。”
晨光熹微时,李继业的回弹仪往新浇的梁体上一靠,38MPa 的读数在液晶屏上跳动 —— 比设计值低了 2MPa。他往施工队长手里塞了份《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红笔在 “标准差未知方法” 的公式下划出粗重的线:“必须留取 6 组试块做同条件养护,” 他的声音在早起的海风声里格外清晰,指着梁端的蜂窝麻面,“这些缺陷要立即修补,用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 他往烟盒里抖出最后一支烟,打火机的火苗在风里摇晃,像个疲惫的灵魂。
林晓的无人机在初升的太阳里返航,平板屏幕上的夜间施工总结报告正在生成。“共完成 320 方混凝土浇筑,” 姑娘的指尖在屏幕上划过各项指标,“钢筋绑扎合格率 92%,模板垂首度偏差全部在规范内,”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能耗统计表,“夜间照明用电 1200 度,比预算节省 8%,” 她的声音里带着喜悦,却掩不住浓重的鼻音,“但我的无人机电池彻底废了,刚才降落时差点摔了。”
老周的烟斗往刚拆模的柱体上磕了磕,火星在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溅起细小的光点。“这观感比上次好多了,” 他的皱纹里沾着晨露,用手抚摸着柱角的圆弧,“像老木匠做的木柱,边角都磨得溜光,” 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个热乎乎的包子,“食堂刚送来的,猪肉馅的,” 他往年轻人的方向指,“小张靠着钢筋堆睡着了,让他多睡会儿,这孩子熬得眼圈比熊猫还黑。”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还亮着,屏幕上的进度条终于爬到 72%。他的头歪在键盘上,口水在 BIM 模型的钢筋节点图上晕开片模糊的痕。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钢筋混凝土里的无言坚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李继业轻轻抽走他怀里的鼠标,往他身上盖了件工装外套 —— 那是老王昨天换下的,还带着汗味和铁锈味。电脑突然弹出新消息,是设计院发来的变更通知,红色的修订云线在图纸上蜿蜒,像条需要跨越的河。
王涛的保温杯往李继业手里一塞,茶水的温度透过铁皮传来暖意。“监理刚签了隐蔽验收单,” 他往晨光里的作业面指,混凝土养护的棉被在阳光下像片白色的花田,“可以开始今天的钢筋绑扎了,” 他往考勤表上划了个勾,“己经安排一半人去宿舍休息,” 他的声音里带着欣慰,却藏着一丝疲惫,“再坚持十天,就能赶上原计划进度,到时候给大家放三天假,好好睡一觉。”
早班的工人陆续进场时,李继业正在检查夜间施工的质量。他的靠尺往剪力墙面上一靠,3mm 的平整度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的读数稳定在 25mm,刚好符合设计要求。他往施工日志上写下:“夜间施工质量可控,但需加强照明和人员轮换,” 笔尖的墨水里混着熬夜的血丝,“今日重点:完成 16 层模板安装,确保下午三点的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
林晓抱着修好的无人机跑过来,机身还缠着几道胶带。“张师傅帮我换了新电池,” 姑娘的眼睛里带着兴奋的红血丝,平板屏幕上的飞行参数一切正常,“现在能续航 40 分钟,足够拍完全场,”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新的航线规划图,“我设计了自动巡检模式,每小时能查一遍模板垂首度,” 她往食堂的方向指,“早饭还有馒头,去晚了就没了。”
老周带着工人在脚手架上挂安全网,粗糙的手掌在尼龙绳上磨出白沫。“你看这网眼,”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个网片,手指穿过 2cm 见方的网格,“比去年的密多了,就算掉个扳手也漏不下去,” 他往 15 层的作业面喊,“小王,把安全带高挂低用!昨天刚讲的规范全忘了?” 回声在空旷的楼层间荡开,惊飞了檐口的几只海鸟。
正午的太阳像团燃烧的火球,李继业的温度计往钢筋堆上一靠,65℃的读数在液晶屏上闪烁。他往工人手里塞了支藿香正气水,玻璃瓶颈的凉意沁着手心:“每隔一小时必须去阴凉处休息,” 他往临时饮水点指,绿豆汤在保温桶里泛着绿莹莹的光,“谁要是中暑倒下,不仅耽误进度,还得让别人替你干活,” 他的声音在蝉鸣里格外清晰,“听着,身体是本钱,没本钱啥也干不成。”
林晓的无人机往饮水点上空盘旋,平板屏幕上的热成像图显示有三个工人的体温超过 37.5℃。“钢筋工老李的额头温度 38.2℃,” 姑娘的指尖在对讲机上急促点击,“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送医疗点降温,”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中暑应急预案,红色的步骤说明在阳光下格外刺眼,“我己经让老王把冰袋送过去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焦虑,“今天的体感温度超过 40℃,要不要申请暂停午间施工?”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在遮阳棚下运行,屏幕上的进度模拟显示若暂停午间施工,总工期将再延后两天。“可以采用错峰作业,”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冰袋的凉意 —— 他刚把冰袋垫在笔记本底下,“上午五点到十点,下午西点到十点,避开高温时段,”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调整后的计划,“这样效率反而更高,不会有人中暑,” 他往远处的树荫指,“你看那边己经有五个工人在树荫下打盹,硬撑着也干不好活。”
老周的烟斗往医疗点的铁皮墙上磕了磕,火星在清凉的风里熄灭。他往中暑的老李额头上敷了块浸凉水的毛巾,粗粝的手掌在病人后背轻轻拍打:“当年修水库时,” 老人的皱纹里淌着汗珠,“有个小伙子为了抢进度,正午顶着太阳搬石头,结果一头栽进泥浆里,”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包人丹,“这玩意儿比藿香正气水管用,含在嘴里凉丝丝的,” 他往输液架上的吊瓶指,“小王的葡萄糖快输完了,让他再睡会儿,年轻人恢复快。”
傍晚的海风终于带来凉意,李继业的强光手电往新支设的模板上一扫,钢支撑的间距均匀排列,像排整齐的卫兵。他往木工班长手里塞了把靠尺:“这道梁的起拱高度是 15mm,” 手电光在模板的弧面上流动,“刚好符合 L/3000 的规范要求,” 他往接缝处的海绵条指,“这个处理得好,能防止漏浆,” 他往远处的灯火看,混凝土罐车的车灯又亮了,像串即将点燃的星。
林晓的无人机在暮色里再次升空,平板屏幕上的三维扫描图正在拼接。“16 层模板的垂首度偏差全部小于 5mm,” 姑娘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出合格区域,“比规范要求的 8mm 严了近一半,”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质量评分表,红色的 96 分在表格里格外醒目,“张师傅他们班组加了道复核工序,每个节点都用全站仪测过,” 她的声音里带着自豪,却突然打了个哈欠,眼泪在眼角堆成了星。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终于显示进度条爬到 78%,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最后一个回车键,长长舒了口气。突然响起的微信提示音吓了他一跳,是母亲发来的视频请求 —— 屏幕里的小男孩举着张画,歪歪扭扭的笔触画着戴安全帽的爸爸,旁边写着 “爸爸快回家”。年轻人的喉结滚动了两下,悄悄抹了把眼睛,把手机塞进工装口袋时,碰到了里面的药瓶 —— 那是医生开的安神药片,他己经三天没吃了。
王涛的保温杯往模板支撑上顿了顿,茶水在刚刷的脱模剂上晕开片深色的痕。“业主刚发了进度奖金,”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个信封,厚厚的钞票在暮色里泛着柔和的光,“每人先发一千,剩下的等完成节点再补,” 他往食堂的方向指,炊烟里飘来红烧肉的香味,“今晚加菜,每桌两瓶啤酒,” 他的笑声里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我跟厨房说好了,煮点绿豆汤当解酒汤,明天还得干活呢。”
深夜的混凝土浇筑现场,李继业站在 16 层的临边防护前,望着脚下流淌的灯火。塔吊的探照灯在夜空中划出银色的轨迹,像支巨大的画笔;振动棒的轰鸣在楼层间回荡,与海浪的拍岸声交织成歌;工人的安全帽在黑暗里闪烁,像群移动的星。他往施工日志上写下:“今日完成 75% 总进度,夜间施工质量可控,明日重点检查钢筋连接套筒的拧紧扭矩。”
林晓的无人机编队突然在夜空组成 “加油” 的字样,光点在海风里微微摇晃,像串跳动的音符。“是小张编的程序,” 姑娘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往李继业手里塞了块巧克力,“他说这是给大家的惊喜,” 她往远处的宿舍区指,几扇窗户还亮着灯 —— 那是轮休的工人在给家里打电话,声音在夜风中忽远忽近,像根扯不断的线。
老周的烟斗往防护栏杆上磕了磕,火星在夜露里熄灭。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瓶二锅头,酒液在塑料瓶里晃出细碎的光:“当年修粮仓庆功时,” 老人的皱纹里盛着月光,“我们用搪瓷缸喝散装酒,现在有啤酒有肉,比那时强多了,” 他往正在振捣的工人那边努嘴,“你看小王,白天中暑刚好转,晚上又来干活,这股劲,像年轻时候的我。”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进度条终于突破 80%。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新的节点计划,每个工期节点旁都画着个笑脸:“按现在的速度,” 年轻人的声音里带着酒后的微醺,指着屏幕上的竣工日期,“再有二十天就能封顶,” 他往远处的海平线指,黎明前的启明星正在闪烁,“到时候咱们在楼顶插面红旗,比谁都高。”
王涛的保温杯里最后一点茶水
(http://www.220book.com/book/TU8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