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空调出风口发出单调的嗡鸣,李继业的指尖在合同第 37 页停顿,“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工期延误,承包方有权申请工期顺延” 的条款被建设单位代表用红笔圈出,旁边批注着 “台风不属于不可抗力” 的字样,像句生硬的判决。窗外的塔吊正吊着捆钢筋,吊钩悬在半空迟迟未落,仿佛连钢铁都感受到这场纠纷的凝滞。
建设单位的张经理往会议桌上拍了份气象数据,台风 “海燕” 的路径图在投影仪上展开,红色的轨迹擦过海岛边缘:“最大风力仅达 9 级,” 男人的金边眼镜反射着数据表格的蓝光,手指在 “未达到 12 级破坏标准” 的结论上重重敲击,“合同明确约定 10 级以上台风才算不可抗力,像道没跨过去的门槛。”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红笔在 “异常恶劣气候” 的定义旁画了道刺眼的竖线。
施工队王队长的安全帽往桌角磕了磕,塑料外壳的裂纹里还嵌着上次台风的沙粒。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组照片,活动板房的彩钢板像被撕碎的纸片,钢筋加工棚的钢柱弯成 90 度:“这还不算不可抗力?” 汉子的劳保手套往照片上拍,指腹在坍塌的围墙处,“整个工地停工 7 天,像被按下暂停键,” 他往考勤表上指,“62 个工人窝在洞库里,工资照发,损失谁来赔?”
林晓的无人机在争议区域上空盘旋,平板屏幕上的三维建模显示台风导致的实际影响范围。“150 米长的临时围墙全部倒塌,” 姑娘的指尖在触控笔上用力,马尾辫随着飞行器的嗡鸣抖动,“塔吊基础积水深度达 1.2 米,像个没盖的浴缸。” 飞行器突然俯冲,镜头拍到监理日志的扫描件,7 月 12 日的记录明确写着 “因台风停工”,监理工程师的签名旁盖着鲜红的印章。
小张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会议室时,眼镜片上还沾着法律条文的截图。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近五年的类似判例:“2019 年东海大桥项目,”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裁判文书网的翻页声,屏幕上的判决书显示 8 级台风即被认定为不可抗力,“法院认为是否构成不可抗力,”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案例分析,“关键看是否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像道是否断路的判断。” 电脑突然弹出台风预警,新的热带气旋正在形成,蓝色的警报图标在屏幕右下角闪烁。
老周的烟斗往台风影响区域图上磕了磕,火星在标注 “停工范围” 的红线上明灭。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块混凝土试块,表面的蜂窝麻面是雨水冲刷的痕迹:“当年修粮仓时,” 老人的皱纹里淌着茶渍,“只要连续降雨三天,甲方就会认工期顺延,” 他往正在修补的围墙指,“小王他们冒雨抢修,手上的裂口比这围墙的缝还宽,” 他往合同文本上啐了口唾沫,“字是死的,人是活的,哪有台风来了还逼着干活的道理?”
李继业的监理日志往桌上一摊,7 月 12 日的旁站记录详细记载着台风过程:“风速达 24.5m/s(10 级),持续 6 小时,” 他的钢笔在 “导致所有作业面停工” 的结论下划出粗线,“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6 级以上强风即应停止高空作业,像道必须遵守的红线。” 他往双方手里各递了份《监理通知单》,编号 0712 的文件明确要求 “立即停工避险”,建设单位代表的签收记录清晰可见。
争议焦点转向停工损失的核算时,建设单位的造价师往会议桌上甩了份预算书,钢筋闲置损耗按 0.5% 计算的数字被红笔圈出:“规范允许的损耗率是 1.5%,” 女人的指甲在 “多计损耗” 的批注上划过,声音带着计算器的咔嗒声,“你们报的 2.3% 明显超标,像只伸得太长的手。”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红笔在 “材料损耗率应按定额执行” 的条款下划出波浪线。
王队长的手往钢筋堆场上指,阳光下的钢材表面确实生了层细密的锈:“台风天的湿度 98%,” 汉子往锈蚀检测报告上拍,数据显示 7 天锈蚀深度达 0.03mm,“比正常环境快 5 倍,像块被水泡烂的木头,” 他往切割后的钢筋头堆指,“这些废料够打十车混凝土垫块,损失看得见摸得着。” 他往小张手里塞了份称重记录,锈蚀钢筋的实际减重比定额损耗多 1.2 吨。
林晓的无人机在钢筋堆场上空盘旋,平板屏幕上的锈蚀程度分析显示 37% 的钢材需要除锈处理。“每吨除锈费用 35 元,” 姑娘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出费用计算表,“总费用比定额多出 2.8 万元,像笔躲不开的账单。” 飞行器突然往水泥仓库飞去,“受潮水泥的凝结时间延长 2 小时,” 镜头拍到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3 天强度比标准值低 15%,“这部分损失还没计算在内。”
张教授的混凝土回弹仪往争议批次的试块上一靠,32MPa 的读数比设计值低 3MPa。“受潮确实影响强度,” 老专家的碳纤维眼镜反射着试配的蓝光,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红笔在 “水泥进场必须复验” 的条款下划出粗线,“但通过后期养护可以弥补,像场能治好的病。” 他往调整后的配合比报告上指,增加 5% 水泥用量即可达到设计强度。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在损失核算会上运行,屏幕上的动态计价模型显示合理损失应为 18.7 万元。“其中 6.2 万元属于可预见风险,”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造价软件的公式推导声,指腹在 “应由施工方承担” 的结论上划过,“但 12.5 万元是台风首接导致的,像道必须跨越的沟。”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第三方评估报告,甲级造价咨询公司的结论与他的计算相差不到 3%。
老周的烟斗往受潮水泥袋上磕了磕,火星在结块的水泥粉末里明灭。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块重新拌合的混凝土试块,表面的气泡比正常情况多 20%:“这强度能达标,但外观质量差远了,” 老人的皱纹里沾着试验员的墨痕,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钢筋混凝土里的无言坚守 指着蜂窝麻面的修补痕迹,“当年修粮仓,这种混凝土只能用来填路基,” 他往建设单位代表的方向努嘴,“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没见过工人冒雨抢运水泥的样子。”
调解陷入僵局时,李继业往会议桌上放了份《监理工作联系单》,编号 0715 的文件记录着台风过后的现场协调会:“建设单位当时同意‘先复工后协商’,” 他的钢笔在参会人员签字栏划过,张经理的签名清晰可见,“这构成事实上的认可,像句不能收回的承诺。” 他往双方手里各递了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红笔在 “施工单位有权拒绝冒险作业” 的条款下划出醒目的横线。
林晓的无人机突然传回新的台风预警,平板屏幕上的热带气旋路径首指海岛。“预计 48 小时内登陆,” 姑娘的指尖在实时风速图上敲击,“最大风力可能达 11 级,像场即将重演的灾难。” 飞行器往双方争议的停工区域飞去,镜头拍到工人正在紧急加固的场景,“现在争论过去的损失,不如想想怎么应对新的台风,像艘需要共同修补的船。”
张经理的手机突然震动,集团总部的视频会议请求跳了出来。屏幕上的董事长往李继业手里指:“按监理意见办,” 男人的声音带着信号的杂音,手指在 “和谐共建” 的标语上轻点,“先解决实际问题,损失核算可以让步,” 他往台风预警图上看,“别让上次的损失重演,像个该吸取的教训。”
王队长的安全帽往桌上轻轻一放,劳保手套里露出半截缠着绷带的手指 —— 那是上次抢修时被钢筋划伤的。他往张经理手里递了瓶矿泉水:“我们也不让步太多,” 汉子的声音里带着和解的松动,“工期顺延 5 天,损失各承担一半,像场公平的分账。” 他往正在加固的塔吊指,“新台风来之前,咱们得像战友一样并肩作战。”
李继业的调解协议书往双方手里递时,钢笔的墨水在 “双方同意工期顺延 5 天,损失按 6:4 比例分担” 的条款上洇开细小的墨花。窗外的塔吊终于开始运转,钢筋捆平稳落在指定位置,像个释然的叹息。他往监理日志上写下:“合同纠纷达成和解,关键在于理解而非对抗。” 笔尖的墨水里混着海风的咸味,在纸上晕开片包容的痕。
林晓的无人机在和解后的工地上空组成和平鸽的形状,平板屏幕上的实时画面显示建设单位代表正在给工人分发慰问品。“张经理说要追加 2 万元防暑降温费,” 姑娘的笑声在对讲机里格外清脆,往李继业手里塞了瓶冰镇绿豆汤,“他还说要重新修订合同的不可抗力条款,” 飞行器突然往新立的警示牌飞去,“台风期间严禁施工” 的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在合同管理系统里更新状态,屏幕上的纠纷解决记录显示处理周期 7 天,比行业平均时间缩短 5 天。“我把这次的解决方案做成模板了,”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数据库的保存提示音,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合同纠纷处理指引》,“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可以首接套用,像本现成的字典。” 他往妻子发来的视频看,宝宝正举着玩具合同在玩 “签字” 游戏。
老周的烟斗往和解宴的酒杯上磕了磕,火星在白酒的泡沫里熄灭。他往李继业手里倒了杯酒,酒液里映着双方握手的倒影:“当年修粮仓,” 老人的皱纹里淌着酒液,“遇到纠纷全靠拳头说话,哪有现在这么多道理可讲,” 他往新立的调解室牌子指,“这才是文明施工,像盖楼一样,地基得打在互相理解的土壤上。”
王涛的保温杯往李继业手里塞时,茶水的温度刚好暖手。“业主刚打来电话,” 他往手机里的日程表指,下周组织合同管理培训,“邀请我们当讲师,” 他往新修订的合同范本上看,不可抗力条款里增加了 “海岛特殊气候” 的补充说明,“这比打赢官司更有意义,” 他的声音里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毕竟盖楼是为了住人,不是为了吵架。”
夜幕降临时,李继业站在调解室的窗前望着施工现场。新的台风预警信号在料场的大屏幕上闪烁,但工人脸上没有了上次的焦虑。他往监理日志上写下:“合同是约束更是桥梁,理解是最好的水泥。” 笔尖的墨水里混着和解的暖意,在纸上晕开片和谐的痕。远处的灯塔在浪尖闪烁,像盏指引包容的灯。
林晓的无人机在夜空组成 “理解” 字样,平板屏幕上的家人群正在讨论邻里纠纷。“我爸说要把我们的调解方法教给邻居,” 姑娘的笑声在夜风中格外清脆,往李继业手里塞了块刚烤好的饼干,“他说盖楼和处人一个理,都得留有余地。” 飞行器突然往合同存放处飞去,月光下的文件柜像座包容的桥。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在技术部运行,屏幕上的合同风险预警系统己经设置好台风参数。年轻人往每个条款设置了触发机制,像个警惕的哨兵。妻子突然发来视频,宝宝正举着玩具塔吊在 “盖楼”,“你看他在学爸爸建和谐的房子呢,” 女人的声音里带着笑意,镜头扫过墙上的全家福,“等你回来,我们也签份家庭和睦协议。”
老周的烟斗往板房的窗台上磕了磕,火星在妻子寄来的烟丝里熄灭。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袋炒瓜子,盐粒在壳上像层细小的星:“老婆子说和气生财,” 老人往和解协议的复印件指,“这纸比钢筋还结实,” 他往远处的拌合站看,建设单位的代表正在帮工人抬水泥,“这样多好,像家人一样互相帮衬。”
王涛的保温杯往监理办公室的桌子上顿了顿,茶水在新修订的合同上晕开片深色的痕。“明天组织学习新版合同,”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培训计划,“重点讲不可抗力的认定标准,” 他往窗外的星空指,“天上的云聚了又散,人和人的关系也一样,” 他往和解协议书上的双方签名看,笔迹在灯光下交织,像道拧成的绳。
李继业的手机在深夜震动,女儿的视频里举着幅画 —— 两个握手的人站在大楼前,旁边写着 “不吵架”。“老师说爸爸会让大家和好,” 孩子的声音带着奶气,往画里的天空贴了片彩虹,“就像台风过后会出太阳。” 他笑着点头时,手机屏幕映出窗外的工地,月光下的钢筋森林里,和解的暖意正在悄悄凝固成坚固的理解。
(http://www.220book.com/book/TU8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