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高柏龙弯腰去捡那份掉在地上的工艺文档,我先一步蹲下身捡了起来。
“小高。”
他愣了一下,“孙主任,我只是想”
“我知道。”我抖了抖文档,“但你看这里。”
他低头看去,“地面很干净,主任。”
“是干净。”我把文档递还给他,“但这份文档,就算只在地上沾了一秒钟,按照流程,也需要重新核查。”
高博龙接过文档,脸上有些不解。“主任,这只是个打印的工艺参数表,不是原件。”
“问题就在这。”我指向文档右上角的密级标识,“看清楚,这是什么级别?”
“内部资料,非密。”他念出声,随即辩解,“所以我认为”
“你认为非密文档就可以随意对待?”我打断他,“泄密往往不在惊天动地,而在这些习以为常的疏忽里。”
“跟我来。”我转身走向旁边的工控终端区。
几台计算机亮着屏幕,显示着实时生产数据。高柏龙跟在我身后。
我停在最外面那台终端前。屏幕显示着登录界面,但用户名还保留着上一个操作员的id。
“看出问题了吗?”
高柏龙仔细看了看。“操作员离开没有退出登录?”
“还有呢?”
他凑近些,看了看屏幕和主机连接处,又看了看键盘。“好象没什么特别?”
“你的眼睛,要看到这些‘锁碎’。”我用手指虚点了一下主机侧面一个不起眼的b接口,那里插着一个普通的黑色u盘。
“这是什么?”
“u盘啊,可能操作员用来传输数据的。”
“谁的u盘?”我问,“经过登记和杀毒了吗?什么时候插上去的?为什么工作完成了还留在这里?”
一连串的问题让高柏龙语塞。他盯着那个u盘,眼神变得专注起来。
“我明白了,主任。未经授权的移动存储设备,是安全隐患。”
“不仅是安全规定问题。”我示意他看整个工作区。
“想象一下,如果这是个经过伪装的特殊设备,或者里面带有恶意程序。它插在这里的每一分钟,都可能成为漏洞。”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图纸暂存区。几张图纸草稿被随意地放在工作台一角,上面压着个半杯水的茶杯。
高柏龙这次主动上前,拿起那几张图纸。他仔细看了看内容,又看了看周围。
“主任,这些是废弃的设计草图,但上面还是有部分结构参数。”他放下图纸,把茶杯挪到安全距离。
“虽然不完整,但如果被有心人收集分析,也可能推测出一些信息。”
“进步了。”我点点头,“但还不够‘锁碎’。”
我拿起其中一张图纸,指着边缘几个看似随意的数字和符号。“这些标注,认识吗?”
高柏龙凑近看。“象是日期和签名缩写?”
“这是设计人员的习惯标记,包含绘制日期和版本信息。”我说。
“通过这些,可以推断出项目进度甚至修改轨迹。这些细节,往往比正式文档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我们走到物料交接区,一个工人正推着小车运送零件。高柏龙的目光跟着小车移动,突然他快步上前。
“师傅,麻烦停一下。”
推车的老师傅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他。
高柏龙指着小车上层几个已经封装好的零件盒:“这些是待检品,为什么和检验下线的合格品混放在一起?”
chapter_();
老师傅看了看,不以为然:“都是同一个批量的,马上都要送检测中心,混放一会儿没事。”
“有事。”高柏龙语气坚决,但保持礼貌,“流程规定,待检品和合格品必须分区存放、分开运输。”
“万一有混料或标签错误,会影响整个批量的质量追朔。”
老师傅看看我,我点点头。他只好把小车上层那几个盒子单独拿出来。“好吧,小高同志说得对,我这就分开。”
等老师傅推车离开,高柏龙转向我,“主任,我是不是”
“做得对。”我肯定道,“但还没完。”
下午,我带着高柏龙继续在车间巡查。走到工具管理区时,我停下脚步。
“小高,你看这个工具柜。”
工具柜门上贴着领用登记表,表格设计得很规范,但填写情况参差不齐。有的记录完整,有的只写了日期,工具名称和编号栏空着。
高柏龙仔细看了一遍。“主任,登记不规范。有些工具领用记录不全。”
“还有呢?”
他指着表格下方。“这里要求‘使用后立即归还’,但很多任务具借出时间超过三天,没有说明原因。”
“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
高柏龙思考片刻。“可能是工作繁忙忘记归还,也可能是工具丢失了没及时上报?”
“都有可能。”我打开工具柜,指着一套精密量具。
“这套量具,上周校准到期,本该送检,但现在还在柜子里。如果继续使用,测量数据就可能失准。”
高柏龙脸色严肃起来。“这会影响质量。”
“不止。”我关上柜门,“如果这套超期未检的量具被用来检测关键部件,数据偏差可能导致整批产品报废。”
“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个漏洞被利用,故意使用失准工具制造‘合格’的遐疵品”
“我明白了,主任。工具管理不是小事。”
傍晚,我们回到办公室。高柏龙整理着今天的巡查记录,眉头紧锁。
“主任,今天发现的这些问题,看起来都是小事,但细想都很严重。”
“所以叫‘锁碎’。”我递给他一杯水,“安全就象一张网,每个节点都结实,网才牢固。一个节点松了,整张网就可能失效。”
高柏龙点点头,在记录本上认真写着。
“隐患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隐患。”我说,“你的任务,就是练就一双能发现这些‘锁碎’隐患的眼睛。”
第二天一早,高柏龙主动来找我。
“主任,我昨晚想了想,建议在车间增加日常巡查清单,把这些容易忽视的细节都列进去,定期检查。”
“这个想法好。”我肯定道,“你拟个初稿,我们讨论后试行。”
一周后,高柏龙拿着试行效果报告来找我。
“主任,巡查清单试行一周,各班组反馈良好。工具归还及时率提高了,文档传输违规现象减少了。”
“很好。”我翻看报告,“但清单不是终点,关键是让大家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
“我明白。”高柏龙说,“这周我跟班学习,发现老工人们其实有很多好经验,只是没有系统总结。”
“这些经验很宝贵。”我说,“你把它们整理出来,补充到巡查清单里。”
一个月后,高柏龙已经能独立完成日常安全巡查。每次发现问题时,他不再象刚开始那样急于指正,而是先了解情况,再耐心解释规范要求。
一天下班时,他在厂门口追上我。
“主任,谢谢您这一个月的手柄手指导。现在我真正理解了,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的行动。”
“是你自己肯学肯干。”我说,“记住,在北峰,我们守护的不只是产品,更是这份事业的责任和荣誉。”
这一课,比任何理论考试都更能让他理解“安全”这两个字在北峰的分量。
这些锁碎日常,正是守护这片苍穹最坚实的基石。
(http://www.220book.com/book/TYO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