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邙山下来的第二天,洛阳老城飘起了细雨。苏瑶坐在古玩店后院的藤椅上,翻看着从紫微印暗格取出的丝绸卷,指尖抚过"双契既成,共寻九碎"八个字时,腕间的梧桐叶印记突然发烫。院门口传来皮鞋踩过水洼的声响,陆承宇抱着个油纸包站在雨帘里,军绿色外套肩头洇着片深色的湿痕。
"我爷托人捎来的。"他把纸包放在石桌上,解开时露出两副崭新的勘探手套,掌心缝着层细密的鹿皮,"知道你总磨破手,这皮子软和。"苏瑶拿起手套时,发现内里绣着极小的星图,北斗七星的勺柄处,各缀着颗银线绣的珠子。
"守陵人绣的?"她指尖划过冰凉的银珠,想起邙山石窟里的壁画,那些持盘者的手套上也有相似的纹样。
陆承宇的耳尖泛起微红,"我姑绣的,她在洛阳刺绣厂上班,说这叫'星引',能安神。"他忽然从背包里掏出个铁皮饼干盒,打开来看是叠泛黄的照片,"这是我爷年轻时在归藏祠的照片,你看他身边的人——"
照片里的青年穿着中山装,站在祠堂的石碑前,身旁的女子梳着齐耳短发,手腕上隐约可见片梧桐叶形状的胎记。苏瑶的呼吸骤然停滞,那女子的眉眼竟与她母亲年轻时一模一样。"这是......"
"1956年拍的,"陆承宇的指尖轻轻点过照片边缘,"我爷说,这是邵家的姑奶奶,当年就是她和我爷一起守护归藏盘的另一半。"雨珠打在铁皮盒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他忽然抬头,"我爷临终前说,归藏盘的守护者,每一代都会以这样的方式相遇。"
苏瑶着照片上女子的轮廓,忽然明白爷爷临终前塞给她的那半块玉佩,为何会与陆承宇的完美契合。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碎片,那些跨越时代的约定,原来早己在血脉里埋下伏笔。
雨停时,陆承宇提议去洛阳博物馆。他熟门熟路地穿过侧门,来到一间僻静的修复室,里面摆着尊刚出土的唐代陶俑,手里捧着的微型青铜盘,盘纹与归藏盘的龙纹如出一辙。"上周刚从洛河底捞上来的,"他指着陶俑的底座,"有字。"
底座的阴刻小字经他用软布擦拭后渐渐清晰:"长安西市,楼船余烬,藏于杜陵之侧。"苏瑶忽然想起陆承宇笔记本里的记载,唐代曾有艘载着归藏盘碎片的楼船,在运送途中沉入洛河,没想到竟真的找到了踪迹。
"修复师说,这陶俑的腹腔是空的。"陆承宇小心翼翼地转动陶俑的头部,只听咔嗒一声轻响,俑身腹部弹出个暗格,里面躺着卷细如发丝的金丝,缠绕着半片指甲盖大小的陨星碎片,"是楼兰碎片的同源物。"
梧桐苗突然从苏瑶的帆布包钻出,叶片卷住金丝轻轻颤动。碎片接触到叶片的瞬间,突然迸发出耀眼的蓝光,在修复室的白墙上投射出幅星图——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安城南的少陵原,那里正是杜陵的位置。
"看来得再回趟长安。"陆承宇将碎片小心收好,放进个垫着绒布的木盒,"我爷的日志里提过,杜陵附近有座'归藏驿',是当年运送楼船碎片的驿站遗址。"他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小的锦囊,"这个你带着。"
锦囊里装着些干燥的松针,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爷采的少陵原的油松针,"陆承宇的指尖蹭过锦囊边缘的流苏,"他说这能安神,遇到戾气重的地方,闻着就没事了。"
返程的火车上,苏瑶靠窗坐着,看着窗外飞逝的麦田。陆承宇在对面翻看着修复室借来的古籍,阳光透过车窗落在他的睫毛上,在鼻梁投下片浅浅的阴影。他忽然停下翻书的手,从背包里掏出个保温桶,"我姑做的牛肉汤,还热着。"
保温桶打开的瞬间,浓郁的香气漫过整个车厢。苏瑶舀起一勺,发现里面卧着个荷包蛋,蛋白上用酱油画着个小小的星图。"我姑说,跑长途得吃点热乎的。"陆承宇低头喝汤时,耳尖又开始发红。
夜幕降临时,火车停靠在三门峡站。陆承宇突然起身,"你坐着,我去买点东西。"回来时手里拎着袋糖葫芦,山楂上裹着晶莹的糖衣,"我爷说,你姑奶奶当年就爱吃这个。"
苏瑶咬了一颗,酸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她看着陆承宇笨拙地试图去掉糖葫芦上的糖渣,忽然觉得这人不像初见时那般冷硬。他会在她翻地图时默默递过放大镜,会在她不小心碰掉工具时抢先弯腰去捡,会在过铁轨时下意识护在她外侧。
"你以前......总一个人出来吗?"苏瑶忽然问。
陆承宇的动作顿了顿,"嗯,我爷走后就一个人。"他望着窗外掠过的灯火,"守陵人都这样,习惯了独处。"他忽然转头,"不过......"后面的话没说出口,但苏瑶从他眼里看到了未尽的温柔。
抵达西安时,天刚蒙蒙亮。陆承宇的越野车就停在车站广场,车顶上还捆着上次邙山用过的探地雷达。"我提前让人检修过了,"他打开车门时,苏瑶发现副驾的脚垫换成了新的,上面绣着片梧桐叶,"我姑说,女孩子坐的地方得干净点。"
少陵原的晨雾还未散尽,陆承宇的越野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行驶。车窗外,杜陵的封土堆在雾中若隐若现,像头沉睡着的巨兽。"归藏驿就在那片松林后面,"陆承宇指着远处的一片墨绿,"我爷说,驿站的地基用陨星粉末混合糯米浆筑的,能防盗墓贼。"
松林深处果然藏着片遗址,散落的砖瓦上刻着与归藏盘吻合的纹路。陆承宇拿出探地雷达时,苏瑶注意到他的手套换成了新的,正是洛阳古玩店那副绣着星图的。"我姑说,新物件得带着人气才好用。"他调试仪器的动作很轻,仿佛在对待什么珍宝。
雷达的屏幕上,一个清晰的圆点在地下三米处闪烁。"是个地窖。"陆承宇放下仪器,从背包里取出洛阳铲,"我来挖,你在旁边看着就行。"泥土被一铲铲带上来,其中混杂着些青铜碎片,边缘的龙纹与陶俑腹腔里的金丝完全吻合。
挖到三米深时,铲头突然碰到硬物。陆承宇小心地清理掉周围的泥土,露出块方形的青石板,上面刻着北斗七星的图案。"是机关。"苏瑶将梧桐苗凑近石板,叶片指向"天枢"星的位置,"按这个顺序。"
陆承宇依着她的指引按下星位,石板缓缓升起,露出个黑沉沉的地窖口。一股混合着霉味与金属锈蚀的气息涌出来,陆承宇立刻将松针锦囊递给她,"拿着,我先下去看看。"他系好登山绳往下爬时,苏瑶发现他的鞋带又系上了荧光扣,在幽暗的地窖里像串引路的星子。
地窖不大,却堆满了木箱。陆承宇打开最上面的箱子,里面整齐码放着青铜兵器,每件兵器的柄端都刻着归藏盘的纹路。"是唐代的禁军制式,"他拿起一把长剑,剑鞘上的鎏金虽己剥落,龙纹却依然清晰,"看来当年是皇家在护送。"
苏瑶的梧桐苗突然指向角落的木箱。打开来看,里面没有兵器,只有一卷航海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楼船的航线,从长安到洛阳,再到楼兰,每个港口都画着个小小的归藏盘。"这是楼船的日志。"她指着图上的批注,"说楼船载着'镇星之精',要送往紫微宫。"
"镇星之精就是陨星碎片。"陆承宇忽然指着日志的末尾,"你看这个印章,是北魏孝文帝的'太和御印',和邙山紫微印的纹样同源。"他忽然凑近,指尖点过图上的某点,"这里有个暗记,像不像你玉佩上的花纹?"
苏瑶的呼吸骤然停滞,那暗记确实与她半块玉佩上的龙纹吻合。她忽然想起照片上的姑奶奶,想起爷爷临终前的眼神,原来他们寻找的不只是碎片,更是跨越世代的羁绊。
地窖突然轻微震动,头顶落下簌簌的尘土。陆承宇立刻将苏瑶护在身后,"可能是松土塌了,我们得赶紧出去。"他抱起航海图往外爬时,不忘将那卷金丝也塞给苏瑶,"这个重要,你拿着。"
爬出地窖时,晨雾己经散去。阳光透过松针洒在两人身上,陆承宇的额角渗着汗珠,发梢沾着泥土,却在看到苏瑶手里的航海图时笑了,"找到就好。"他忽然从口袋里摸出块手帕,递过来时动作有些迟疑,"擦擦脸,沾着土呢。"
苏瑶接过手帕,上面绣着片小小的油松叶,针脚有些歪歪扭扭,却透着格外的认真。她忽然想起陆承宇的手套,想起副驾的脚垫,想起那些不经意间的照顾,原来有些心意,早己藏在细微末节里。
回程的路上,陆承宇打开车载电台,里面传来段豫剧的调子。他跟着轻轻哼唱,嗓音低沉却意外地好听。苏瑶看着他握着方向盘的手,手腕上的梧桐叶印记在阳光下泛着淡绿色的光,与自己腕间的印记遥相呼应。
"我爷说,归藏盘的碎片找齐那天,双契者的印记会连成完整的星图。"陆承宇忽然开口,眼睛依然看着前方的路,"到那时候,就能知道归藏盘真正的秘密了。"
苏瑶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腕,忽然期待起那一天的到来。或许那时,他们不仅能解开千年的谜团,更能明白这场相遇的真正意义。车窗外,少陵原的油松林在风中轻轻摇曳,像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又像在祝福着崭新的开始。
迷糊糯米团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TYU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