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五年 秋 京城
窗外最后一阵连绵的秋雨终于歇了,天色洗过一般澄澈。空气里还带着湿漉漉的凉意,但阳光己经迫不及待地穿透云层,在金黄的琉璃瓦上跳跃。我靠在窗边的软榻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微凉的白玉栏杆,看着下方京城街道上逐渐增多的人流。
马十三带来的那几样“土疙瘩”和“金珠子”,在议会上引起了不下于一场地震。当那几穗颗粒得不像话的玉米和那几个沾着泥、其貌不扬的土豆被捧上来时,我清晰地听到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几位司农寺的老官员,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颤抖着手上前,几乎是匍匐着去触摸那些种子。
“这……这真能亩产数千斤?”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官声音都在发颤,看着那土豆的眼神,如同看着九天神物,“若真如此……若真如此……”他后面的话噎在喉咙里,化作滚烫的老泪,顺着脸上的沟壑滑落。那不是怀疑,而是一种被巨大的、不敢奢望的希望砸中的眩晕和狂喜。
“神女娘娘……此物……此物从何而来?天佑景熙!天佑景熙啊!”另一位官员激动得语无伦次。
我将它们命名为“金粟”和“土芋”,并简略说了马十三远渡重洋的艰辛。没有透露太多细节,只强调其耐旱、高产的特性。
最终,它们被司农寺官员用最上等的锦缎包裹,放入特制的檀木盒中,如同迎接最尊贵的皇室血脉一般,珍而重之、几乎是战战兢兢地捧了回去。那位最先落泪的老农官一路都亲自抱着盒子,对周围一切充耳不闻,口中只反复喃喃:“严加看管……精心培育……这是希望,这是天下的希望啊……”
是的,希望。在这悬着“三年大旱”利剑的关头,这两样作物的出现,像一道刺破浓云的光,瞬间照亮了所有人压抑的心房。连一向沉稳的吕亮,目送那盒子离开时,指尖都微微蜷缩了一下。
紧接着,便是没日没夜的商讨。议事厅的烛火常常亮至天明。
关于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最快速度推广这两样新作物。
关于如何依据《宪章》,调动一切资源,兴修水利,广建粮仓。
关于如何制定律令,确保抗旱物资的调配公平,严惩囤积居奇。
关于如何引导民众,改变耕作习惯,接受新的储水、节水技术。
吕亮、周正、还有新加入的靖安王(他在这方面竟出乎意料地有务实之才)……我们一群人,围着巨大的疆域图,争论、计算、权衡。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可能救下的无数人命。
就是在最后一项关于“以工代赈”修建大型蓄水池的政令被加盖玉玺,发往全国各州府的当天夜里。
我独自坐在静室,习惯性地“看”向脑中的面板。
然后,我愣住了。
那原本如同老旧手机电池图标、始终徘徊在【40%】的进度条,竟在不知不觉间,猛地向上蹿升了一大截!
【70%】!
猩红的数字,清晰无比,带着一种近乎灼目的质感。
我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呼吸都屏住了。
怎么会……突然涨了这么多?
是因为……秦王彻底归附,天下兵戈暂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还是因为……那关乎亿万生灵性命的“三年大旱应对国策”,终于被正式确立,并开始推行?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在古代的悲催生活日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亦或者……两者皆有?
一条模糊的线,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功德
是了,只能是这个。不是声望,不是权力,而是切实的、能影响千万人命运、甚至挽天倾的——“功德”。
统一天下,止戈为武,是功德。
未雨绸缪,救民于未来的水火,更是大功德!
那如果……如果我真的能带领这个世界,熬过那三年炼狱……
如果这进度条真的走到【100%】……
它会给我什么?回家的路?还是……别的什么?
一股难以言喻的战栗掠过脊背,混杂着巨大的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回家的诱惑像遥远星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而此世沉甸甸的责任,又是脚下无法挣脱的土地。
正当我心神激荡之际,门外传来吕亮平静无波的声音:“主公,逸王(前朝逃窜的宗室)联合了一些不甘失势的豪强士绅,在西南纠集了些许乌合之众,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意图作乱。”
我收敛心神,打开门。吕亮站在门外,月色洒在他清癯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跳梁小丑,不识天数。”我淡淡道,“先生以为该如何?”
“亮,请命前往。”他微微躬身,语气却笃定如山,“无需大军,只需一纸檄文,一支精干小队,借新政民意,可令其内部土崩瓦解。一月内,必献捷报于主公案前。”
我看着他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睛,知道这不仅是去平叛,更是去为新政立威,去实践《宪章》框架下另一种形式的“用兵”。我点点头:“准。有劳先生。”
吕亮拱手,转身离去,衣袂飘然,仿佛只是去赴一场诗会。
就在吕亮离开后不久,一封来自远方的家书,被聂隐娘亲自送到了我手上。信封上是外公朱书远那熟悉而稳健的字迹。
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拆开。
外公在信里说,朱宋村的乡亲们己基本安顿好,新屋舍都己建起,鱼塘和桑林也恢复了生机。他和父亲将村里事务托付给几位得力的族老和原黑石堡的红柳等人,不日就将启程,护送我母亲朱玉兰和弟弟明昭、明允一同前来京城探望我!
信纸从我指尖滑落,我又赶紧捡起来,再看一遍,生怕自己看错。
母亲……明昭……明允……
一股滚烫的、酸涩的情感猛地冲上鼻腔,眼眶瞬间就红了。多久了?自从那年离家,颠沛流离,生死搏杀,我己经多久没有见到他们了?记忆中母亲温柔的笑容,弟弟们稚嫩的脸庞,此刻清晰得让人心头发痛。
连日来的殚精竭虑、对未来的忧惧、对系统变化的震惊……所有沉重的情绪,仿佛瞬间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我紧紧攥着那封信,贴在胸口,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
一种难以言喻的柔软和期待,像温泉水一样包裹了全身。
连日阴霾的天空,仿佛真的彻底放晴了。
我走到窗边,深深吸了一口雨后的清新空气,看着楼下街市逐渐升起的炊烟和喧嚣。
新政在推行,威胁在化解,亲人将至。
而那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似乎也因为那跃升至【70%】的进度条,和正在铺开的全国大网,而显得……不再那么令人绝望。
也许,前路依旧艰难漫长。
但此刻,我只想沉浸在这份久违的、温暖的期盼里。
哪怕,只有短短一瞬。
(http://www.220book.com/book/TZX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